濱州霑化拉長水產品加工產業鏈 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2020-12-21 海報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今年以來,濱州市霑化區馮家鎮聚力攻堅落實,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大力推動「雙招雙引」,為企業發展開闢一站式「綠色通道」,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其中,去年籤約的昶昇水產品深加工項目預計今年11月份建設完成,在建成投產後,將進一步拉長霑化區水產品加工產業鏈,實現水產品傳統加工向高值化發展的轉型升級。

昶昇水產品深加工項目位於霑化區馮家鎮鎮西產業園,總投資1.2億元,項目遠期規划進行冷鏈物流配送以及電商運營,完善水產品深加工價值鏈。截至目前,一期項目現已完成土方工程,正在進行地基基礎工程。為確保該項目的順利開展,馮家鎮成立幫辦代辦工作專班,派出班子成員作為該項目助企服務員,靠上服務,跟蹤服務,開闢一站式「綠色通道」,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馮家鎮為拉長水產產業鏈條,還將加強與青島科技大學合作,建設好水產品高值化研發轉化中心,年內實現1—3項成果轉化,推動水產產業提質增效。同時,加快漁民文化特色小鎮建設,完善城鎮基礎設施配,提高城鎮商住檔次。確保各項目工程高效率、高質量完成。

相關焦點

  • 山東省霑化: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 推進遠洋漁業
    (三)水產品貿易發展迅猛。漁業生產的持續發展,促進了水產品加工貿易的發展。2018年,全區實現水產品交易額近50億元。在馮家鎮經濟園區,相繼建成了王爾莊、魯北、付家、範莊等5個專業性水產市場,形成了功能完善的市場網絡體系。
  • 霑化「突破海上」加快培育率先發展新增長極
    「藍黃」兩區開發建設都上升為國家戰略後,作為兩區開發建設的疊加區和主戰場,霑化的沿海區位和資源優勢更加凸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霑化區委、區政府提出打造山東海上北大門、濱州城市副中心,舉全區之力實施突破海上戰略,變「背向大海」為「面向大海」,加快海陸聯動發展,科學規劃完善臨港產業園規劃布局、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加快培育率先發展新增長極。
  • 濱州霑化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俊峰到霑化經濟開發區調研指導...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3月1日訊 (記者 張夢林 王夢青) 2月29日,濱州霑化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俊峰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工作,到霑化經濟開發區開展調研指導。郭俊峰指出,當前疫情防控仍處在關鍵時期,抓防控、抗疫情工作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但同時也要統籌抓好企業復工復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等工作,企業要堅定信心,充分利用當前的各項惠企政策,最大程度降低企業損失。他鼓勵企業要學會在疫情當中尋找發展機遇,瞄準新需求,拓寬經營範圍,延伸發展鏈條,不斷取得更大發展。
  • 霑化撤縣設區 濱州中心城區成真正「海濱城市」
    整合陸海資源融入「藍黃」戰略 濱州主城區向北拓展是自然要求,霑化縣與濱州市中心城區毗連,區位優勢明顯。 霑化沿海灘涂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相對獨立,產業結構難以優化升級,自身的最大優勢難以有效發揮。 通過霑化撤縣設區,中心城區北上,打通出海通道,拉動北部經濟發展已成為當前重任,這將有利於推動中心城市集團群規劃的發展,生成南北互補、資源共享、以陸帶海的新經濟增長極。 特別是在土地指標上政策的變化,能夠充分利用未利用土地資源,拉動北部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全市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霑化已成為濱州北上戰略的橋頭堡和沿海經濟隆起帶,是濱州跨越式大發展的增長極。
  • 水產品市場動蕩大 深加工推動全產業鏈建設
    在今年年初受到重創的水產品市場,其生產、流通、消費也趨於穩定。面對今年的市場動蕩,水產品企業也開始意識到產業面臨著深加工水平低下,難以有效抵抗市場風險等問題。這就需要產業加快深加工產業發展進程,謀求產業轉型,提升產業抗風險能力。
  • 貴州首家水產品加工企業在三穗投產
    近日,位於三穗縣經濟開發區閩臺科技園的貴州綠洲三珍食品有限公司水產加工廠正式投產,該加工廠設有生產車間2000平方米,配備了3條自動調味魚生產線,2600多立方米冷庫,採取「自動開背速凍保鮮」先進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加工經銷淡水及鹹水魚類水產品。
  • 國聯水產:多單品戰略穩步實施 轉型水產品精深加工
    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公司全力向水產食品加工企業轉型,實現由低毛利的粗加工向高毛利的精深加工的升級轉變。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各類以水產蛋白為核心的調理製品、預製菜品、休閒即食產品將受到青睞,精深加工是水產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具備全產業鏈品質把控能力和水產品精深加工能力的企業將迎來高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 濱州北海城區及北海到霑化無棣公交全免費
    繼2017年1月25日北海至濱州快速直達免費公交開通,2018年2月13日,北海經濟開發區民生建設史上又迎來一個新跨越——北海經濟開發區城區及無棣、霑化直達免費公交啟動運營,這是北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最大奮鬥目標的生動實踐,也是北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向全體北海人民的新年獻禮,更是北海交通發展史上新的裡程碑,對加快北海民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選擇濱州」這就是理由:「十強」產業個個頂呱呱
    一、大力推動傳統產業加速上水平經過多年發展,濱州形成了高端鋁、高端化工、高效生態紡織、糧食加工和畜牧水產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9000億元,成為濱州經濟的「四梁八柱」。今年以來,我們堅持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大力推動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動能轉換。在高端鋁產業方面。
  • 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將於9月20日啟動
    9月17日,濱州市霑化區人民政府在濟南召開了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記者從會上獲悉,霑化冬棗節將於9月20日正式啟動,節會時間為9月20日-10月20日。據了解,本屆節會堅持「為民、務實」理念,突出群眾參與性,推廣霑化冬棗全流程標準化產銷模式,提升「霑化冬棗」品牌辨識度,擴大線上銷售規模,「以棗為媒」,發揮「宣傳、促銷、旅遊、招商」作用,以「放飛夢想 棗贏未來」為主題,舉辦一屆貫穿霑化冬棗採摘季,更有特色、更有效益、更有影響的大會。
  • 濱州霑化縣縣長丁鋒:加快「藍黃」開發 打造沿海強縣
    三年來,霑化縣委、縣政府搶抓「兩區」開發重大歷史機遇,堅持「藍黃融合、陸海聯動、集約發展、加速超越」的「16字」工作方針,由著眼經濟快速增長轉變到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升級,成為霑化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重要時期,主要發展指標均高於國家規劃預期速度和目標。
  • 霞浦:追求精深加工 百億水產品起舞「變身」
    今年4月以來,隨著海洋漁業轉型升級工作的深入開展,霞浦海參質量明顯提升。但當地水產加工產業基礎比較薄弱,產品附加值有待提高。如何做大做強水產精深加工產業,提高風險抵禦能力?近年來,霞浦縣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圍繞「產業興旺」的目標,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信息化、企業化」五化要求,在企業規模、產業鏈延伸、產銷結合等方面重點突破,探索水產品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振興之路。
  • 疫情期間,加工水產品走俏,鮮活水產品受阻水產消費真要轉型了?
    面對不確定性猶存、改變正在發生的後疫情時代,水產企業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克服短期困難,在努力生存的同時謀求轉型發展。 消費轉型 加快電商渠道發展步伐 如何看待疫情給水產行業帶來的影響?崔和認為,從產品形式方面看,受疫情影響,加工水產品走俏,鮮活水產品受阻。在後疫情時代,這種消費轉型是否會成為一種長期趨勢,值得水產企業關注。
  •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2020-11-26來源: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   十三五時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
  • 科學網—水產品加工出路在「精深」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說,水產品加工不僅是水產業的推動力量,而且是整個水產業發展的引領和牽引力量,是提升漁業價值鏈、延長產業鏈的主要領域,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環節。 業界專家表示,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推動水產品出口貿易和漁業產業結構調整發揮了重要作用。
  • 秦濱高速無棣埕口至霑化段正式通車 濱州新增一條南北大通道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1月16日上午,山東省無棣埕口(魯冀界)至霑化高速公路通車活動在霑化北收費站舉行,標誌著秦濱高速無棣埕口至霑化段正式通車。至此,濱州市高速公路已達到7條,高速公路裡程達到374.2公裡。
  • 郭福華:工業領域產業鏈的數字經濟與數位化轉型
    ,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其中這裡面我認為以5G建設與應用為基礎的新基建及數字經濟和數位化轉型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方向和重要內容之一,特別就是新基建的建設,將會加快推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和數位化轉型,新基建是指發展科技端基礎建設設施,包括七大方面,我認為加快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黨和國家在新時期一個重大戰略決策,是經濟社會向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重大戰略轉折點,也是數位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大牽引力
  • 2020年中國水產品加工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精深加工將是...
    未來「精深加工」將是中國水產加工業發展方向水產品加工行業是漁業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水產品加工行業運行態勢基本平穩,水產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穩步提升,產業轉型升級和重構步伐加速,全年加工總量為2170萬噸,行業總產值約4441億元。
  • 第二十二屆霑化冬棗節將於9月20日啟動
    17日,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新聞發布會在濟南召開,記者從現場獲悉,霑化冬棗節將於9月20日全面啟動,節會時間9月20日-10月20日。霑化冬棗節會在向國內外宣傳推介霑化冬棗、擴大霑化冬棗知名度美譽度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霑化冬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帶動了農民收入提升。
  • 信陽「上天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河南省信陽市上天梯非金屬礦管理區傾力打造「研發、認證、質檢」三位一體的升級版,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克服環保整治、經濟下行等多重困難和挑戰,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小康》記者獲悉,近年來,信陽市上天梯非金屬礦管理區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把調整產業結構作為加快轉型升級的原動力。過去管理區產業主要以珍珠巖建材保溫砂漿為主。2012年以來,保溫砂漿被市場淘汰,管理區開發了建築用保溫裝飾防火一體化陶瓷板作為替代升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