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字謎是我們逢年過節的一種消遣方式,往往是通過事物來給出提示。小編這次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直來直去的謎面「口字少一邊」。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字呢?其實,口字少一邊的答案有很多,小編這裡給大家帶來了其中的4個,雖然都只有2筆,但是很多人都不認識,如果能認識一個,小編就要對你豎大拇指了。
中國漢字「口」少一邊可以是漢字「冂」,也就是去掉下面的一條邊。這個字讀作「jiong一聲」指的是很遠的地方。古文中有提到,城鎮的外面叫做郊,郊再往遠處走就是野,野再往遠處走就是林,林再往遠處走就是冂了。這個字後來在中間加了一個口,到了近代又加了一個提土旁,變成了「坰」。
漢字「口」如果去掉右邊呢?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匸」字,讀作「xi四聲」,意思是掩藏。在我們的書寫中它往往是作為偏旁來使用的,不過後來逐漸被第二種取代,也就是「匚」字,讀作「fang一聲」,我們常用的「區」字、「醫」字都是這個偏旁,我們叫它三框。
「匚」字的意思很直觀,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側放的方形容器一樣,所以它的意思就是古代的一種方形器皿。並且「匚」字還有鬥的意思,就是一種度量單位。通常使用來衡量米麵之類的糧食的,我們在影視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們拿著從米缸,糧倉往外盛東西的可能就是「匚」。
中國漢字「口」少一邊還可能是漢字「凵」,讀作「kan三聲」。《說文·凵部》提到「凵,張口也。」這個解釋也正好符合我們的謎面「口字少一邊」。也有說它是「受物之器」的,也就是鍋碗瓢盆之類的器具。這個字通「坎」可以理解為低洼地帶,真的是非常形象了,是一個典型的形意字。
以上4種口字少半邊的可能,我們生活中其實經常會寫到看到它們,不過它們往往是和其他部分一起組成一個新的字,並不是單獨出現,所以大家都不會念,這也難免。這幾個字你認識幾個呢?你還能想出其他的答案嗎?歡迎留言告訴小編和其他小夥伴,我們一起發揚漢字文化吧。中國漢字有一個優勢,英語比不了,不是使用人數,你能想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