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魚指的是利用稻田的水面來進行漁業養殖,這樣的話,既可以獲得魚產品,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魚來吃掉水稻田中的一些害蟲和雜草,並且通過翻動泥土的方式來分解肥料,使得水稻更加健康茁壯成長,可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稻田養魚非常的發達,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等省份曾經有過比較普遍的推廣。那麼現在稻田養魚怎麼樣了呢?
其實我第1次看到稻田養魚,還是小時候家裡剛剛買到電視機,看到中央電視臺做的新聞推廣。那時候並不覺得大連養魚有什麼稀奇的事情,因為在我們農村當地雖然沒有正兒八經地去推廣稻田養魚,但實際上水田裡面確實存在一些魚類。當然這些魚類大多是野生的,並不是人工養殖的,大人們也不會專門去捉了回來賣掉,只有我們這些小孩子才願意夏天去捉回來。
我們家田裡面曾經有過小河魚、小鯽魚,泥鰍黃鱔更是多不勝數。我曾經在下田踩草的時候,還在我們家水田裡面捉到了兩條甲魚。在我們家水田的溝渠裡面有很多小蝦米,每年我都會去撈一批。這些都是在當年生態環境比較好,很少使用農藥化肥情況下,很多農作物與魚類蝦類共生的和諧場景。雖然後來農村裡面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田裡面的魚蝦就慢慢減少了,甚至最後連黃鱔和泥鰍都已經不多見了。
後來我曾經去浙江和湖北的農村,看到過他們專門從事的水田養魚,確實發展得十分不錯,因為這是利用水稻和魚類共生的理論,將原有的生態環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從而達到水稻增產魚類豐收的目的。在他們當地一般主要是養鯉魚為主,但是也有養鯽魚和鰱魚的。養魚的放養時間一般是在插秧之後7~10天,每畝的話可以放1000尾左右。
養魚之後,水田裡面的水要保持較高的水層,方便魚類活動。同時水田裡面不能使用農藥,也不能使用化肥,不然的話呢,就有可能對魚類造成危害。當然不使用農藥化肥,對農業生產來講其實是有好處的,這是更加綠色生態健康的一種產品。所以說魚類養殖的好處就在於它可以實現綠色生態化的養殖,能夠促進生態環境的優化。這樣種出來的水稻品質也會更高一些,更加健康安全。
另外水田裡面養魚還可以促進水稻的增產。根據科學實驗表明,一般在養魚的稻田裡面可以增加水稻的產量5%~10%,甚至一些比較高產的水稻甚至可以達到20%左右。這對於農民來講就是非常可觀的一個方面了,因為一方面降低了農藥化肥的成本開支,同時又還增加了產量提升,那麼一進一出就能夠增加農民的收益。所以說稻田養魚最重要的一個體現或者說優點,就在於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因為前面講了水稻可以增產,而養魚還可以獲得收益,兩項加起來每畝至少可以使農民增加收入200~300元以上,有一些特殊的魚類養殖收益可以增加1000元以上。
因此現階段來講,稻田養魚的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呢,作為任何一個項目都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考慮,因為現在很多地區的生態環境已經惡化,由於大量的使用農藥化肥以及水資源的缺乏,很多地方已經不適宜於水田養魚了,所以我們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加以選擇,千萬不要盲目的上馬。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或者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