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一雙家鄉人的手,喚起舌尖深處的味蕾記憶

2021-02-17 江南遊Since1986

回復「口號徵集」,參與雁蕩山旅遊主題宣傳口號徵集

回復「萌娃投票」,參與旅行中的萌娃投票

回復「寶貝訓練營」,報名參加「衝出亞馬遜」寶貝訓練營


鄉物撬動了鄉情 / 鄉味湧出了鄉愁

在越來越沒有地域限制的今天

人們很難說

自己所處之處吃不到家鄉的某種食物

但是,那根植在舌尖深處的味蕾記憶

卻不是這麼好對付

它需要一雙家鄉人的手

一泓家鄉的清泉

以及遊子們閉上眼睛認真感受的心……

「三頭一掌」一直就是衢州的名片,首先食材要新鮮,在杭州,許多兔頭由於反覆滷製而發硬,不少衢州人提到只會「笑而不語」,江南友記的老闆幾乎是在搜刮家鄉人民養著的兔子,確保第一手的材料新鮮;而秘制豆腐花和許多杭州人早飯時的一碗豆花頗相似,不過少了油條段;最後龍遊發糕,是老闆帶著廚師們在龍遊吃了50家發糕場才選出的供貨商,杭州人吃這個的機會不多,軟中帶著嚼勁,黏而不失彈性。

吃什麼:三頭一掌、熟醉蝦、田螺鴨掌煲

TIPS:正宗衢州菜,適合愛濃重口味的吃客前往

地址:杭州市江南大道88號中化大廈B座二樓

溫州魚餅多為蒸食,蒸出來的魚餅相當的緊實而且非常的有韌性。漁火的魚餅也會配以自制的醬汁,魚餅搭配的醬汁很有講究,這種醬汁是酸甜的口感為主,還需要加入非常精確計量的辣椒元素,才能將魚餅蘸醬時的鮮味完美帶出來,韌性極好的魚餅配上特製的蘸醬,人間美味及時嘗!當然漁火家缺不了溫州地道的海蝦、鴨舌、海蜇等小菜,總之,漁火給你的都是最好的,絕不含糊。

吃什麼:魚餅、魚圓湯、煎餃

TIPS:是一家用心做湯羹的私家小食店,老闆可能會親自為您服務哦!

地址:杭州市文三西路28號-1

老邊餃子作餡非常講究,先將煸炒絞碎的豬肉,再用雞湯或骨湯慢煨,使湯汁浸入餡體,使其膨脹、散落、水靈,增加鮮味。同時,按季節變化和人們口味愛好,配入應時蔬菜製成的菜餡。劑皮製作,也獨具一格。用精粉摻入適量熟豬油開水燙拌和制。這樣能使劑皮柔軟、筋道、透明,除蒸煮外,還可烘烤、煎炸。

吃什麼:餃子、豬肉燉粉條

TIPS:這家老邊餃子館是老牌餐飲店了,掛著星級的牌子,可能是和樓上酒店靠得近,風格統一

地址:杭州市黃龍體育中心東大門恆勵賓館一樓

杭城的臺灣美食不少,但大多不可避免地要玩兩手「創意改良」牌,地道的臺灣原味老菜大概就只有溫叨一家吧:老闆是生活在這裡的臺灣大叔,為自己家鄉的蘭陽美食自豪。作為身在異鄉的吃客,大叔本著滿滿一腔的美食社會責任感,不辭辛勞地定期回去交通不便的老家,當起了地道食材搬運工,將只有老家才有的食材「人肉」運來,讓老鄉和杭州的老饕們吃到諸如糕渣、芋泥、西滷肉、肝花、棗餅等來自宜蘭的古早味美食。


吃什麼:宜蘭三寶、西魯肉

TIPS: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空間餐廳,但總體環境還是和臺灣美食小吃的風味十分和諧的

地址:杭州市富春路701號萬象城5樓大食代廣場17號

出品的新安江最具特色的菜餚,想要嘗一嘗正宗新安江菜的人不用奔赴新安江。建德人對肉圓有感情,上好的肉圓有一樣原料一定不可少,那就是山芋粉,好的山芋粉能夠使做出的肉圓彈牙,猛火蒸而不爛;配菜會選豬肉和白蘿蔔,豬肉一定要選三分瘦七分肥的五花肉,五花肉去皮,炒制時不易粘鍋,肥肉裡的油脂也能充分熬製出來;挑選白蘿蔔時儘量選擇水分充足的,能夠保持做出來的肉圓口感溫潤;土燒白湯的千島湖有機大魚做法上無太大區別,秘密全都藏在原料裡,那便是這些魚是真正千島湖水養殖的水庫魚,但絕非市面上常見的洗澡魚,正確食用方法是一口白肉一口白湯。

吃什麼:肉圓、土燒白湯千島湖有機魚

TIPS:這家開在杭州的7017已然有了杭州餐飲企業規範而細緻的管理和服務,出品穩定

地址:杭州市通和路68號

說起泡菜,還是要提到《舌尖2》之家常,裡面就特別詳細得介紹過四川泡菜:最鮮嫩飽滿的蔬菜,醃製前洗乾淨晾乾,鹽和涼白開按1:50的比例混合醃製。這是多少四川人家鄉的記憶。所以來泡菜館一定要點的就是招牌泡菜魚了,色澤紅嫩的泡菜蘿蔔和泡菜芥藍熬製出的泡菜湯,紅豔動人,加上麻辣紅油湯底更加重了這道泡菜魚的鮮香!又因為泡菜館家的魚因為裹了薯粉,口感尤其順滑!

吃什麼:夫妻肺片、毛血旺、魚香茄子

TIPS:建議工作日午餐時間前往,排隊的時間會短很多。

地址:杭州市黃姑山路11號

記者:劉青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在他鄉的人,嘗到這口閩南菜,對泉城記憶無不被全然喚起在心頭
    如果說有什麼能比閩南的味道更能喚起我對泉城的留戀那一定是... ...大概沒有了即使是大腦也抵不過舌尖的記憶▼或許有人喜歡巴蜀的刺激麻辣或許有人偏愛東北的濃鬱熱烈但永遠不會忘記小城的閩南味一代又一代閩南的味道悄悄藏在傳承的血脈裡即便是遠行的人嘗到家鄉的滋味記憶便早已被全然喚起在心頭微亮的清晨 喚醒我的總是廚房飄來的香氣
  • 武威:舌尖上的美食,留下您內心深處美好記憶
    武威:舌尖上的美食,留下您內心深處美好記憶 2020-05-25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味蕾上的家鄉
    原創 復旦人周報 復旦人周報在異鄉生活的我們,或許會不由自主地想念兒時的生活、故鄉的風景,以及家鄉的美食。那些熟悉的食物、氤氳的熱氣,是唇齒舌尖永遠化不開的濃濃的鄉愁。前不久,我們發起徵集,希望和大家聊聊「家鄉味」,聽聽你和家鄉美食間的溫暖故事。
  • 刺桐舊時光 老照片喚起人們對泉州的記憶
    老照片是過往歷史珍貴的留存與記憶,雖然拍攝的年代久遠,卻生動記錄下當時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瞬間,喚起人們對那個時代的美好記憶。  老照片喚起人們對泉州的記憶  泉州,有過多少不易覺察的變化,數年後卻已「滄海桑田」;又有多少的守護與不變,那是最深處的「刺桐」。  幾十年來,泉州城的變化翻天覆地,而祖輩手裡的花燈、頭上的素馨花、心中的古寺鐘樂,卻依然傳承著。
  • 味——人間至味 家鄉年味
    >「糊鍋」開啟了酒泉人的一天純正的雞湯香脆的麻花勁道的麵筋清亮的粉皮香噴噴,辣酥酥看似粗糙但卻把地道、實在、醇厚濃濃地融在鍋裡手抓羊肉羊肉在甘肅人的年味大餐裡不可缺少手抓都把羊肉墊卷子作為獨特美食向遊客推薦整道菜品既有草原羊肉的鮮美更有河西優質麵粉的嚼勁堪稱絕妙組合糟肉層層相隔一層肥肉一層瘦肉紅白相間這是做糟肉的食材標準也是蘭州饕客眼中
  • 想念家鄉的美食,更想念家鄉的你
    終於找了個時間,我回了老家,把垂涎已久的美食都吃了個遍,讓味蕾最先感受到家鄉的氣息,才覺得自己真的到家了。>許久不見,兒時的你還是記憶中的模樣。記憶裡的家鄉美食,總是和兒時的好友一起出現。這次回家,我約了許久不見的小傑出來敘舊。看著他的啤酒肚,我打趣道:「你這幾年過得很滋潤嘛。」
  • 台州WALK丨那些舌尖上的鮮美記憶
    故鄉的食物留給我們的 遠遠不只味蕾上留下的酸甜苦辣鹹 它是記憶,是親情,是鄉愁 它牽動的
  • 你掛念的家鄉,是外婆的年糕,媽媽的紅燒肉,還是街頭的那一碗麵
    --《舌尖上的中國》我們對於家鄉的思念,似乎總會體現在食物上,縱有萬種饕餮,不及家鄉美食,食物仿佛是記憶的載體與嚮往,對在外的遊子來說,只要能嘗到家鄉的味道,那顆思鄉的心就能得到極大的安慰。長大後的我們,似乎成了家鄉的過客,匆匆回去,又匆匆離開。
  • 開在保山巷子深處的26年老字號農家樂,帶你喚起兒時的味蕾
    ,當你按下播放鍵的時候,有很長一段默音,讓人等得心焦,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始進入主題。記憶這東西,不適用就近原則。記憶中最清晰的事情,不一定是你昨天經歷的事情,有可能是你童年某天下午的記憶。而磚瓦民宅,也承載著我們這一代人童年對老家最真實的寫照。
  • 寫作教學:舌尖上的溫暖記憶
    其實,除了果腹,食物讓人與人的關係更密切,往往我們在吃一份食物,也在感受來自他人的深情厚意。一碗熱湯,承載了母親滿滿的愛意;一條雞腿,隱隱透露父親不經意的關切;一顆糖果,散發著老師鼓勵的甘香;一個雪糕,默默宣示同學之間彌堅的友誼。食物是有故事的。此刻,請閉上雙眼,用心感受那最讓你回味的食物,回憶那個關於食物的故事。
  • 探店|喚醒秋冬味蕾,是這個季節的記憶
    秋日的痕跡灑落在街巷深處,而一不留神也會撞上初冬的寒風~當季食材滿載秋色與冬韻而來,把秋冬裝進這份上新菜單中,從秋末初冬裡獲取靈感,期望在這個季節,擁有新的美食記憶。20年來,憑著對日料的專注熱愛,練就了一雙「藝術之手」的華貿新店主廚吳世章師傅來自臺北,曾在臺北著名日料店工作多年,來四葉華貿店,一定不要錯過吳師傅極具儀式感的板前壽司,每一份板前獨享套餐都是他根據客人的喜好調整菜品及節奏,另外,吳師傅還擅長將當地食材與進口食材和諧搭配,創造驚豔味道。可以說,你所享用的板前套餐,是與你心靈和秉性高度契合的享味之旅,個性十足。
  • 在時光中回味稻香,寶山這部《食·光》mv有沒有喚起你的鄉愁記憶?
    在時光中回味稻香,寶山這部《食·光》mv有沒有喚起你的鄉愁記憶?食·光改編自:Mojito - 周杰倫 (Jay Chou)麻煩給我的朋友來一杯Mojito我的演講馬上就快要開始了而我的咖啡
  • 【思享一席】你,從家鄉回來了嗎?寫在春節的鄉愁記憶
    仔細一想,自2007年去省城上大學開始,我離開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村莊快10年了,每年只有過年才回來待上半個月,宛如是從外鄉來的過客,基本上是匆匆而歸又早早離去,村裡的很多人和很多變化都讓我感到陌生。在這十年裡,我就是一個遊走於家鄉和多個城市的遊子,更確切地說是一個朝不保夕的「流浪漢」,長期的游離使我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狀態,生我養我的村莊是回不來了,現在客居的城市又留不下,請問何處才是我的歸屬!
  • 去鄉懷食,溫州人對糯米飯的味蕾記憶
    去鄉懷食,溫州人對糯米飯的味蕾記憶 2016/07/04 10:12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楊凡 瀏覽:7501
  • 江城美食園,北門一帶的味蕾記憶
    在江城,夜晚需要依靠鍋爐瀰漫的熱氣與沸騰的氣泡來回暖,而清晨的回春,則是一籠熱氣撲面的包子。 半籠小籠包和一碗熱豆漿,足以讓人抵禦一上午的冬日寒氣。 像是問起蕪湖人哪裡的烤鴨最好吃,他們會毫不猶豫回答「自家樓下的」一樣,要是問起他們最愛吃哪家湯包,也定會是千人千面,各自都能說出心中的Top1. 江城美食園,北門一帶的味蕾記憶。
  • 《舌尖2》開播 無錫吃貨爭相幫家鄉美食上頭條
    中國網4月28日訊 記者從江蘇省旅遊局獲悉,近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一道道美食,一個個有關美味的故事再次挑動人們的味蕾和心蕾,看得電視機前的人「口水與淚水齊飛」,網友們紛紛驚呼「吃貨的福音到了」。「@人民日報」發起的「幫家鄉美食上頭條」的微活動,迅速在網絡上掀起狂歡,幾天時間內就吸引了11萬網友轉發或評論。
  • 家鄉印象系列 | 舌尖上的城子坦第三季
    苞米「鮮飯」——不可錯過的時令美食工作再怎麼忙碌也一定不會忘記記憶深處的美食還有記憶深處我念念不忘的「鮮飯」小時候家裡到了春天教你一招涼鍋先貼菜餅子 然後開始燒火保你菜餅不往鍋裡掉如今是不論走到哪裡都忘不了這香噴噴的家鄉味即便你五年十年都沒機會再吃也總是會掛念著一吃就能想起過往時的味道來這種味覺記憶纏繞著思鄉的點滴情懷
  • 深夜食堂|舌尖上的家鄉
    在學校時 總聽你們說有些想家 有些懷念家鄉的味道對於每一位在外的孩子來說牽動味蕾的總是那道家鄉菜現在你們都放假了從五湖四海寄來了「美食」 讓我們以濃濃的鄉情為底料以圖片為湯匙 共同「品嘗」大東軟學子們家鄉的味道蔬菜與肉的完美搭配,銅黃的外表下
  • 【舌尖上的桐城】家鄉的菜飯軟又香
    現在的人視蔬菜為珍饈,但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蔬菜僅僅是充飢而已,沒有油的蔬菜更是單調而又乏味,難以下咽。於是一種飯菜絕妙組合的菜飯應運而生,它以一種奇妙的味道徵服了我們的味蕾,改變了我們的口感,讓艱苦而又平淡的日子變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叫人懷念至今。
  • 甘味| 礦山美食百味,味蕾最深處是這道「魚羊鮮」
    甘味 | 礦山美食百味,味蕾最深處是這道「魚羊鮮」 2020-09-24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