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女生太少的神童範書愷,14歲被清華錄取,校長只有4字評價

2020-12-16 奔走的文史

在中國,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被別人稱為「神童」,為此他們不惜餘力地為自己的孩子請好的老師,給他們最好的學前教育,只為了能夠在上學的時候被老師同學稱讚。

但是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又十分的「揠苗助長」,為孩子施加的壓力太多,導致很多的孩子在還沒有成為「神童」時,就已經被學業壓力所打倒。

但是卻有這麼一個神童,在父母的良好的教育下,14歲就考入清華大學,這個孩子就是——範書愷。

優秀的學前教育

出生於1999年的範書愷,從小生長在山西省河曲縣,父親是當地的公務員,母親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在很小的時候,父母便開始培養範書愷的識字能力

範書愷的啟蒙教育就是由母親負責的,在他一歲的時候,母親為了讓他多識字,邊和他一起看故事書,一個字一個字地教給範書愷,還用色彩鮮豔的畫筆將字書寫下來,讓範書愷來認,就算出門在外,母親也會指著廣告牌、商店門口和物品上的字來讓範書愷認讀。

在範書愷兩歲的時候,母親為了培養他的領悟能力,買來了很多的掛圖,還將五年制的小學課本從一到十冊一本一本的教給範書愷,從拼音、字母、加減法一點一滴教起。父親還經常和他一起玩數字遊戲,在遊戲中來鍛鍊範書愷的數學能力。

慢慢的,範書愷在兩歲時,就可以認識上千字,還可以算10以內的加減法,在五歲的時候,範書愷就已經將小學的課本都學完了,父母將他送到小學四年級讀書,果不其然在第一年期末考試時,範書愷就以第一名的成績回報父母。

廣泛的個人愛好

在我們刻板的印象中,神童就像是一個書呆子一樣,只知道讀書,沒有什麼愛好,運動、遊戲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沒有接觸過,但是範書愷卻不是這樣,他有很多的興趣愛好。

他的父母為了避免讓範書愷變成一個書呆子,他們會有意地讓範書愷和朋友一起玩耍,為了開拓孩子的眼界,他們還買來很多的動畫光碟,陪範書愷一起看,像《西遊記》、《藍貓淘氣3000問》等等。

漸漸地,在父母的教育下,範書愷對打籃球、打羽毛球、打排球等很多球類運動都很感興趣,而且很多的課外書,他都有涉獵。

雖然自己有這麼多的成就,但是範書愷沒有一點驕傲,反而更加謙虛踏實,這也為他能夠考入清華打下了基礎。

14歲考入清華後的生活

果然,幸運之神是會眷顧努力的人,在範書愷14歲時,他憑藉著601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所錄取,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再入學的第一天,他居然感嘆:自己班級的女生太少了

而且當清華校長第一次見到範書愷時,他發現這個14歲的孩子並沒有小孩子的氣息,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成熟老練的氣質,不得不讓校長評價「少年老成」這四個字。

在進入大學後,就意味著範書愷和高中時代不一樣了,他要獨立完成很多的事情,像洗衣服、整理被褥這些母親會幫他的事情,在大學中,他要自己一個人完成。

但好在,範書愷並不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很多事情,他都會自己解決,在大學的校園中,他並沒有因為自己年紀小而接受什麼特殊待遇,反而因為自己年紀小,他更加刻苦努力的學習,去追趕同學們的腳步。

小結

作為一個神童,範書愷並沒有驕傲,因為他的家庭教育不會讓他產生這樣的性格。父母在他的教育上花費的很大的心思,至今,在範書愷的書桌上,還貼著父親說給他的話:「你人生的畫卷正徐展待書,學海寬廣正待你雲帆直掛。在你前進的旅途中,爸媽將一如既往為你鋪路搭橋。」

這短短的一句話,卻體現了家人對範書愷的愛護和盼望他成才的願望,或許有著父母陪伴才是範書愷成為神童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九字班最小「神童」大比拼,這結果實在是……
    我們知道,能夠考入清華、北大這樣頂尖高校的學生都屬於「神童」一族,沒有過人的智慧、良好的習慣、超凡的努力,是不可能登錄TOP2高校的。根據有關方面的統計,清華、北大在平均錄取率最高的北京,也僅僅1.09%,可謂是百裡挑一;而在四川、雲南、貴州等西部省份的平均錄取率則低至萬分之四左右,實打實地萬裡挑一。
  • 香港9歲神童入讀香港浸大 5年內修完本碩課程
    沈詩鈞出席記者會時,曾兩次做出「V」字手勢。  香港浸會大學昨日(23日,下同)宣布,錄取9歲男童沈詩鈞入讀數學系,他將在5年內修讀學士及碩士學位。  香港浸會大學署理校長陸大章、沈詩鈞及其父親沈振雄昨下午出席記者會。
  • 百年清華 幾位清華校長的治學觀
    校友陳宏振曾高度評價周詒春:「他是母校的拓荒者,母校的創建人,篳路藍縷,慘澹經營,播下精選的種子,收穫到豐碩的果實,建立了優良的傳統,奠定下鞏固的基礎,尤其是培育出母校同學個個引為自豪的清華精神。」  梅貽琦 學術自由 兼容並蓄梅貽琦是清華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其一生都是個忠心耿耿的清華人。
  • 菏澤居然也有一座清華園,為紀念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而建
    周自齊,字子廙,清同治八年(1869年)出生於成武縣孫寺鎮周鄭莊一個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周鳴鑾是清嘉慶己巳恩科進士,後任廣東分巡雷瓊兵備道,祖父周毓桂是清道光丙戌科進士,後任廣東雷州知府,父親周鎬秀曾任廣東候補巡檢。
  • 當年19歲廣東男孩被稱為「全球腦王」,清華無條件錄取,後來怎樣
    參加這個節目的有很多的天才選手,他們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腦力驚人,勝過日常家長口中「別人的孩子」,說他們是天才或者是神童一點都不為過,他們就像是有超能力一樣。不知道看過這檔節目的人還記得那個19歲廣東男孩嗎?就是當初被稱為「全球腦王」的男孩,後來他被清華無條件錄取,最後他又怎樣?
  • 14歲750分上清華,為出國留學埋頭苦讀,如今選擇留美,婉拒回國
    的確才華橫溢也有很多,那種能讓人崇拜的背影,估計就是那個從小就異乎尋常的天才吧,他們還有個稱呼叫神童。在別的孩子都還很幼稚的時候,這些神童早就學富五車了,甚至能在當時殘酷的考試中脫穎而出。儘管神童的確比一般人聰明,但是能夠驚豔世人的神童,其背後仍需要苦讀的支撐。
  •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評價學生必須有多個維度
    不久前,在第二屆「寒門英才培養計劃-漢能助夢行動」暨2014年清華之旅夏令營的啟動儀式上,面對來自國家貧困地區的120名農家子弟,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用這句話一下子拉近了自己和這些初中生的距離。  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是當下中國無法迴避的現實,王殿軍希望通過「寒門英才培養計劃」,讓貧困地區那些天資聰穎的農家孩子,也能享受到中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有機會成長為優秀的人才。
  • 7歲讀初中,8歲讀高中,10歲考上南科大的神童,如今怎樣了?
    從古至今,我們聽說過很多神童,比如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等,在現代也有很多的神童,就好比今天說到的蘇劉溢。蘇劉溢出生於2000年,被人們稱為是泰安「小神童」。在2007年的時候,蘇劉溢改上小學了,可他的父母當時和校長談話就說過,希望蘇劉溢上小學的時候,是從五年級開始的。
  • 他清華大學校訓提出者,30歲擔任清華校長!開創眾多教育界先河!
    他就是清華大學的奠基人,清華大學的老校長周詒春。今日之清華歷經百年滄桑,成為中國高校之翹首,這位老校長在其中功不可沒。 周詒春在1913年10月-1918年1月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為清華培養的人才、為清華創建的各項制度甚至是為我國高等教育界開創的教育理念,放在百年後的今天依然讓人感佩。
  • 2019清華開學典禮,這4位新生邱勇校長點名祝賀,大有來頭!
    2019清華開學典禮,這4位新生邱勇校長點名祝賀,大有來頭!就在昨天,2019年8月15日,其他絕大多數大學都還沒開學,清華大學就已經舉行了開學典禮,對3800餘名「九字班」新生表示祝賀與歡迎,恭喜他們圓夢清華園。
  • 清華在桂錄取圓滿結束
    清華在桂錄取圓滿結束理科前五首選清華,文科分數線全國高校居首清華新聞網7月21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高考錄取工作圓滿結束。據悉,今年清華大學在廣西一批次理科錄取分數線為659分,文科錄取分數線為681分,其中文科分數線以絕對優勢位居全國在桂招生高校之首。
  • 南師附中「奧賽女神」獲清華首批錄取通知書,數學奧賽滿分奪冠讓她...
    記者了解到,清華大學首批本科錄取通知書於8月6日發出。首批即將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幸運兒」,是清華保送生和8月5日剛剛被錄取的清華強基計劃學生。在第35屆中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CMO)中憑藉著滿分的成績獲得金牌,併入選國家隊,從而被保送清華的江蘇考生嚴彬瑋便是其中之一。
  • 14歲女生一天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
    創作能力驚人 最近有一個叫做岑怡諾的14歲女生火了,然而她的火似乎有一種誇大的成分,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簡單看一下她的簡歷。全球華人青少年領袖學習會創始人,宇宙超能量品牌創始人(怎麼看著那麼像洗腦呢?),如清釐琅品牌創始人。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她的創作能力驚人。
  • 75年前,3位考生落榜清華,後人評價「這是中國教育的希望」
    尤其是清華老校長,梅貽琦先生。 那時的形勢實在不容樂觀,學校的學生更是非常「調皮」,動不動趕走校長和老師。梅貽琦先生接任校長,可以說是受命於危難之際。在他的用心管理下,僅用十年時間,便帶領清華闖出很大的名堂。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清華附小的校長、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就曾用一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她說:「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先放糖,無條件的愛和鼓勵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能有任何附加條件。——樊登竇桂梅校長解釋所謂先放糖,是在孩子幼年時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鼓勵。孩子小時候有一個現象,明明你對他吼,他哭著依然要媽媽抱,你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 這4位溫州同學今天不用高考 他們早已保送北大清華
    日前,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保送生擬錄取名單》,其中樂成寄宿中學的胡奕瀟、滕丁維、葛佳迪被北京大學擬錄取;陳柯潤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擬錄取。樂成寄宿中學有關負責人透露,這4名同學都是因為成功考入化學、數學奧賽國家集訓隊而獲得北大、清華保送資格,不用參加高考。他們4人是同班同學,各具個性。
  • 「寒門貴子」林萬東:713分考進清華,又在開學典禮上被校長表揚
    在2019清華大學的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清華大學邱勇校長在面向3800多名新生的致辭中,特意提到了4個人的名字,其中就有他。祝賀劉雨桐、武亦姝、科薇、林萬東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清華大家庭的一員。」林萬東是誰?為什麼他會跟武亦姝等三位同學從3800多位清華驕子中脫穎而出,被校長專門點名表揚?校長的這一句「唯有自強不息,才有日後無限可能」背後,到底隱藏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寒門」,說的就是林萬東這樣的家庭。
  • 清華畢業典禮現場:校長贊楊絳為最美校友(圖)
    (原標題:清華畢業典禮現場:校長贊楊絳為最美校友(圖))
  • 東莞一女生研修巴松大管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
    2009年4月底,一批教授冷門樂器的專家從北京被高薪請到了虎門外語學校。8個月之後,這些人的8個學生都獲得了清華大學「文化藝術冬令營」的一級優秀以及一級等級證書。又過了半年,其中一個女生考入清華大學。這位女生叫黃綺琪,學的是一種叫巴松管的冷門樂器。高考之前她就知道,只要分數過了重本線,她就可以被清華大學錄取。
  • 14歲神童看課外書遭老師批評後跳池塘自殺(圖)
    覃瑤生前所拍的藝術照,笑靨如花本報記者劉漸飛翻拍    長江商報3月20日報導 她2歲上學,14歲上高二,因看課外書被老師批評,留下遺書校內池塘自殺;她14歲時就成為一名高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