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賞樹根,遠觀書法,根雕書法你了解嗎?

2020-12-25 上遊新聞

05-09 08:26:18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沙坪垻歌樂山的一棟普通民房裡,有一個小小的展示室,這裡掛著不少書法作品。有充滿禪意的偈語,也有生活的警言。

不管寫的是什麼,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書法之美,濃淡相宜,蒼勁有力。

走近些看,更讓人稱奇的是,這些字竟然都不是寫出來的。

這便是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之美,又極具創造性的造型藝術。

根雕工藝講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既要巧用樹根的天然形態,又需輔助性地進行人工修飾。

華夏兒女用樹根、竹根創造藝術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實踐活動,在原始社會就開始了。1982年湖北荊州出土的根雕作品闢邪,來自戰國時期,距今2300年。

1989年,劉建麟大學畢業,從那時起他便接過了祖輩的手藝。劉氏根雕書法強調利用大自然的奇巧造型,用抽象美來進行創作。那些附著著悠長時光的樹根,在他們眼中,是大自然最珍貴的饋贈。

能夠作為根雕書法創作的材料有七八種,

須要質地堅硬,

表面造型要曲折多變,

肌理要非常凹凸滄桑古樸,

主要選擇50年以上枯死的根材,

枯死根材脫脂比較好,

有一定的風化,穩定性較好。

根雕書法的審美情趣在於近賞樹根,遠觀書法。根,是創作的根基,但在劉建麟看來,真正決定一幅作品成敗的,卻是創作者的書法基礎和雕琢技藝。

要想「書寫」一幅完美的根雕書法作品,得先為樹根去皮,這樣樹根的肌理和色澤才能顯現出來。

接著便是打磨,打磨宜先粗後細,先幹後溼,打磨時要順其凸凹不平的肌理均勻使勁,使根保持原有形態,而不至於被磨平。

打磨好的樹根還需要一次拋光,然後才能浸油。

最後一步,便是用鐵紅粉、溫水和熬好的木膠勾兌,製成染料,為作品補色,色調宜淡雅,只需稍做渲染。

當然,一幅完整的作品自然還需要一個貼合的裝裱。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要入行,劉建麟感嘆,那時間得以十年為單位。

2015年,劉氏根雕書法技藝被列入重慶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作為傳承人,劉建麟帶著他的兩個徒弟一直過著山裡的生活,繁華鬧市一山之隔,他們卻鮮少離開藏身林中的工作室。

劉建麟和他的弟子有一個心願,將中國姓氏圖騰全部收集起來,用根雕書法給以淋漓的展現。

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  伏毅 高文舉

原標題:賞樹根,遠觀書法,這到底看的是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著名書法家童樹根老師金陵觀展訪友
    著名書法家童樹根老師金陵觀展訪友經貿文化快訊南京電 10月25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著名書法家童樹根老師作為特邀嘉賓赴南京出席了「硯田寸耕」徐圭遜書法作品展。活動期間,童老師拜訪了原南京軍區裝備部副部長孫祥林將軍,暢談書法並交流創作心得。
  • 焦作:根雕 盆景等市場催生老樹根熱 翻山越嶺刨樹根
    「我家在修武縣西村鄉,離山很近,我經常在山裡找,有時候三天還不一定能找到一株,你們根本沒有這個工夫。」攤主的話讓這名市民打消了上山挖樹根的念頭。「我賣的是工夫錢,有的大樹根要挖一天才能挖出來,然後用肩膀扛回來,一般人吃不了這個苦。」這名老漢說。雖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這些農民農閒時還是很樂意上山挖樹根。這些樹根的價格從幾元一株到幾百元一株不等。
  •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前言:筆、墨、紙、硯,是書法書寫的基本工具,也稱文房四寶。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地位,只講喜好和熱愛,我們書寫文字都會使用到筆墨紙硯,用它們傳遞情感,傳承文化。
  • 書法是抽象的藝術嗎
    漢字是書法之根,技術是之本,所以寫字是技術,書法是藝術。那麼書法是抽象的藝術嗎?書法 抽象線條藝術書法是一門藝術,具有藝術美學的價值,是具象和抽象完美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以漢字為載體,用線條的語言表現富有想像力的思想情感。
  • 中國傳統 文化,書法文化,上古書法甲骨文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相信許多朋友對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藝術並不陌生,或多或少了解到中國書法藝術在祖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為從一件精美的書法作品中,你可以感悟到中國人特有的氣質性情、藝術修養與審美觀念。如果我們按現代美學的最籠統分法把藝術劃為兩大類的話,一類是時間藝術,如文學、詩歌、音樂等,是通過前後接續來完成藝術的創造;一類是空間藝術, 如繪畫、建築、雕塑、工藝品等,是通過空間結構的呈現來實現藝術的創造。那麼書法藝術卻能合二為一,它既是時間藝術,又是空間藝術,既有美術構成,又有詩意的因素。
  • 2020年河南省書法高考成績公布 河南老墨坊書法高考學校成績喜人
    2020年01月08日,河南省書法高考成績公布,河南老墨坊書法高考學校成績喜人。據悉,在全省考生中,270分以上共10人,老墨坊2人,佔全省五分之一;260分以上共42人,老墨坊9人,佔全省近四分之一;240分以上共227人,老墨坊25人,佔全省十分之一;根據往年情況A段上線率達到近7成,B段上線率9成,統考過線率百分之百。
  • 我怎樣認識書法和理解書法
    在他身邊他也很少談書法,談的更多的是歷史文化,社會科學,思想觀念等等。讀不讀書,做人行不行,在想什麼事,說話到不到位有沒有深度他在乎你這些東西。趙遠方:老先生對您要求嚴厲嗎?說說您與先生的幾個生活小事?劉文華:先生是儒家學派,信奉儒家的純正。治學嚴謹。我在他面前是小孩,平時可以調調皮,但在學問面前是嚴肅的。
  • 七天書法速成班真的靠譜嗎?
    21天書法速成班真的靠譜嗎?一個小孩初學寫字,或者一位成年人的字很醜需要練字,去報名書法速成班,通過半個月甚至一周的學習,就能把字提升一個層次嗎?21天書法速成班真的靠譜嗎?在半個月內把書寫提升一個層次,至少在我看來是不太實際的,七天練字書法班能夠教你一些速成的技巧,讓你的一些字寫起來要好看一點,但是要讓所有的字都寫得工整漂亮就只有花大量的時間去臨摹別人漂亮的字,這樣才能有質的提升!
  • 書法欣賞有三個境界,你在哪?
    書法欣賞也有三種境界。書法欣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一概而論,但書法欣賞仍有其基本規律可循,亦非「玄學」之術。筆者以為,欣賞書法是書法在人腦中「再創作」的過程,因此,必先「識形」,次而「賞質」,再而「寄情」,三步逐行,漸入佳境。 第一境 識形 書法是線條形象的藝術,「形」有四要素。
  • 王獻之《得書帖》書法真跡欣賞,書法真漂亮,傳承王羲之書法精髓
    整幅書法作品真的是太漂亮了,筆法行雲流水,整體布局也是非常的完美,在用墨方面也是非常的完美,有濃有稀,這樣的處理手法也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大家看到這樣的書法作品以後有何不同的感想呢?是不是對中國的書法更加的喜歡呢?如果你也喜歡中國的書法那就要認真臨摹古人的書法作品,而我們要想了解王獻之的《得書帖》,我們也要放大看看局部,這樣你能更加直觀的看到王獻之筆法的藝術美!
  • 火車站的書法題字,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每位都是有名的書法家
    火車站的書法題字,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每位都是有名的書法家。我想大家對於火車應該不會陌生吧,火車是我們出門旅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火車站則是我們坐火車的地點,所以全國有火車的地方就有火車站。大家知道這些火車站的書法題字都是誰寫的嗎?接下來就一一給大家介紹。
  • 姜昆書法:有圖有畫,還配拼音字母,書法這是大雜燴嗎
    姜昆書法:有圖有畫,還配拼音字母,書法這是大雜燴嗎?姜昆寫書法,水平本來已經是一般了,應該大練碑帖,取書法的正宗品質,寫得好再出來寫,才得敬仰和尊重。已經是寫得不太好,姜昆還為自己不好的書法雪上再添一把霜,把書法當成一隻筐,什麼都敢向裡裝,大雜燴一樣的書法創作思路,讓書法看起來很熱鬧,但是把書法的章法和法度弄得一乾二淨。胡亂寫而已。說姜昆胡亂寫書法,不是空口白說,有書法作品為證。愛好書法的朋友們,不妨先看姜昆的第一幅書法作品《少喝酒多吃菜》筆法很是隨意,整個來看已經是輕飄飄,怪淺薄的樣子了。
  • 【精品欣賞】陽春根雕、孔雀石展品欣賞
    陽春是香洲區精準扶貧的地方,下面讓香洲君帶你去扒一扒下陽春的根雕及奇石文化。
  • 古人論述書法的三句名言,讓你學習書法茅塞頓開。
    古人論述書法的三句名言,讓你茅塞頓開。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書法是學出來的,不是練出來的。」這個「學」指的就是正確的方法。我們學習書法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學好書法。學習書法古人有很多經典的論述,我們今天來分享幾則。「書不師古,如夜行無燭。」這句話出自清代書法家秦祖。秦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習書法要從臨習古人開始的,不臨古人書法,就像在漆黑的夜裡走路一樣,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 日本文豪的書法!
    中國文人中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是一項基本功夫,其中佼佼者的一封書信、一頁手稿會被人們奉為珍寶。古代的顏真卿、蘇軾、黃庭堅,近現代的胡適、魯迅、郭沫若等等文豪的書法,一般人是難以得到的,如果是被博物館收藏很可能成為鎮館之寶。中國文豪的書法被我們大眾所熟知,那麼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日本情況如何,他們的文豪會書法嗎,寫得如何呢?
  • 萬榮縣書法名家解振聲
    沉浸在解老師書法四品的精彩論述裡,只覺得我們的人生豈不也是這樣?不覺推敲處這樣幾句:本來貨架一商品,信手塗鴉成廢品,師長教導變贈品,千錘百鍊當展品,內外兼修成藏品。「不是兩點你還有個茶話會麼,一塊吃個飯吧,讓我這個糟老頭子沾沾你年輕人的朝氣……」解老師手稿感謝解老師把自己的日程以致客人的行程都安排如他的書法作品一樣有條有理有板有眼有章有法有規有矩!
  • 偶然相遇根雕館
    就在準備走出園博園大門時,發現一處展示館,那是「東俊根雕藝術館」。根雕,我雖然不懂,也不會,但還是了解一點的。《百度》的解釋是這樣的:根雕,是一種雕刻方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這是理論概念,而我的理解簡單,根雕,就是在樹根竹根上發掘藝術形象的雕塑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
  • 《書法問集》406、現代書法家,寫不出與古人媲美的書法作品嗎?
    【現在是學習書法最容易的時代,但現在書法甚至書寫都不如以往那麼的重要。】說在前面的話,提問者問我們能不能寫出媲美不帶的書法作品,可是有沒有發現我們當代「書法家」的名頭,已經超過了古代。王羲之書聖之名各個方面都難以撼動,當代和近代就有非常多的「草聖」。
  • 田蘊章的書法被叫成田體、田楷合適嗎?
    這句話有點繞口,讓我們舉個例子,假設你現在就是歐陽詢,你寫了很多書法作品,別人也很讚賞,但是這時候的你是不知道自己的書體叫歐體書法的。因為這些書法書體、字體的命名、分類,是仰賴後世的人,他們覺得你的書法好,才有可能統統稱之為「一體」,在這個時候,你的書法才是有了歸屬和命名。
  • 走進書法藝術家王合祥
    師從唐蘭、蔣維崧、姜守遷諸位先生攻習書法、書法理論。書法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二、三屆書法展,書法論文曾入選全國第一、二、三屆書學研討會,出版《王合祥書法集》《王合祥師生書法集》及學術專著《學林捃葉》等。 現為中書協會員,山東省書協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曾任聊城市書協副主席等。 「久聞陋巷隱高賢,可嘆同城慳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