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錢看非遺布袋戲,賞無敵海景,閩南小吃吃透透

2020-12-13 鴨鴨愛生活

提起非遺,大家可能先想到的是鼓浪嶼,去年鼓浪嶼申請非遺成功,也再次將鼓浪嶼推上了人潮頂峰。但相比起鼓浪嶼,有些文化傳承的非遺項目,更值得我們去欣賞。比如這個布袋木偶戲,記得小時候在灌口農村爺爺家,經常搭臺子表演的閩南歌仔戲和布袋木偶戲,而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這個木偶戲了,還經常一堆小孩跑到後臺去看人家究竟怎麼表演。很慶幸,時隔多年,這個熟悉的戲臺子又在閩南小吃聚集地——吃堡重現了。

吃堡位於沙坡尾邊上,是一棟廈漳泉小吃綜合體。講真,作為廈門本地人,對於這種綜合體,一開始是持反對觀望態度的,畢竟見多了太多的這種美食城,然而,吃堡,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接地氣,很地道。這其實也是由老廠房改造而成,老廈門人都知道,這裡原來是星鯊魚肝油廠,如今搖身一變變為閩南小吃的綜合體。倒也是完美的轉型了。

整個吃堡分為五層,基本囊括了廈漳泉的知名小吃,一樓五樓為綜合館,二樓廈門館、三樓漳州館、四樓泉州館。在這裡,你真的是可以閩南吃透透,最為關鍵的是還都是老字號。而在支付方式上,吃堡也改變了一些老字號只收現金的「弊病」,支持微信支付寶,還可以手機點單。超過40家的名小吃,總是有點讓人應接不暇。

一樓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古龍醬油冰淇淋。古龍醬油對於廈門人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古龍,這個老字號廈門人都知道,不少廈門人幾乎吃他們家的東西從小到大,從香菇肉醬到沙丁魚、從兒童醬油到黑豆醬油。並且,因為對味道的講究,對3000多年的制醬工藝釀造醬油的信賴,直到現在,不少廈門的媽媽還堅持給孩子買古龍的兒童醬油。而在吃堡,你可以體驗下這個加了古龍醬油的「特別」冰激凌。

二樓的廈門館集結了廈門島外的眾多名小吃,還能見到高科技的自動炒飯機製成的莉玲菠蘿炒飯。

三樓是漳州館,炎炎夏日,當然是先來一份小洪四果湯了,果味鮮甜,冰爽舒服。

亞芬米苔目,漳州龍海特色小吃,是用米和番薯粉做成的,製作米苔目的工序頗為複雜:先要將米浸泡磨成米漿,然後放進布袋加壓脫水成「飯脆」,將「飯脆」加入番薯粉,揉搓成飯糰,再把飯糰做成細條狀,放到鍋裡煮熟撈起後用冷水衝洗,使之滑嫩。

四樓乃泉州小吃,提起泉州,必須要提菜粿,來自安海東鯉菜粿,外表酥脆,內裡綿密鬆軟,一份分量實在,蘸點甜辣醬吃簡直絕妙。

五樓乃綜合館,五樓必須要提的是她的無敵風景,廈門很少地方能夠爬樓,而最高處雲上廈門的觀景臺需要100左右的門票,但在吃堡,你無需任何門票,一步步樓層往上,就能一覽對面的鼓浪嶼、沙坡尾,遠眺廈門大學。

可以點一隻寶豐特色鹽雞,在窗邊欣賞那美景,真的是心情無敵好呀。

一棟樓吃齊廈漳泉小吃,還能賞無敵風景,又環境舒適,吹著空調連著wifi,倒是一個來廈門旅遊的好去處。

相關焦點

  • 南安市第一實驗小學丨戴榮亨《布袋戲,閩南的「古早戲」》
    布袋戲,閩南的「古早戲」南安市第一實驗小學401 戴榮亨指導老師:林鳳凰沒有絢麗的燈光,沒有逼真的背景,兩個人,幾件樂器,演繹人間百態、歷史故事,這就是布袋戲。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福建閩南地區泉州,是最常看到的漢族民間戲曲表演之一。今天,南安石井菊江布袋戲團來到我們學校,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布袋戲表演。只見一塊繡著精緻圖案的紅布鋪在戲臺前。
  • 兩岸布袋木偶戲合作打造文化名片 促進閩臺傳統藝術創新發展
    布袋戲是福建省閩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傳統戲劇劇種之一。目前,布袋戲已經獲得兩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海峽兩岸的布袋木偶戲源出一脈,長久以來,經歷了各自發展,大陸堅持傳統技藝的守正與傳承,臺灣則緊跟時尚、銳意創新,成功進軍影視產業。
  • 讓人流連忘返的蒼南單檔布袋戲
    讓人流連忘返的蒼南單檔布袋戲 2016/02/24 06:46 來源:溫州晚報 瀏覽:2075
  • 「00後」少女的布袋戲世界
    胡瓏夕在雲林布袋戲館和劇團演員交流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等,起源於17世紀的泉州或漳州,主要流傳於閩南、  在福州,就有一名「00後」少女胡瓏夕,從痴迷布袋戲,到學習之、鑽研之,並將它帶上國際交流平臺傳播。  從痴迷到研究性學習  胡瓏夕今年剛18歲,她自小喜歡中國古典文化,兩年前開始沉迷於布袋戲的世界。  「2017年,我意外接觸到金光布袋戲(臺灣布袋戲大師黃俊雄開創的布袋戲系列影視劇集)。
  • 布袋戲(一)
    17世紀中期,布袋戲已於閩南相當受歡迎,亦出現了類似肩擔戲的模式。肩擔戲是由演出者肩擔戲箱與舞臺。至18世紀,根據演出場所的不同,布袋戲不但出現職業團體,還視演出地點,分為室外演出的野臺戲與在劇院演出的內臺戲。內臺戲表演方式雖出現於18世紀,但是真正盛行是在20世紀後。內臺戲布景較為華麗,操控木偶與音樂演出者也較野臺戲多。
  • 泉州市布袋戲(掌中木偶)邀請賽系列活動進校園
    6月11日下午,安溪縣虎邱鎮金榜布袋戲「假宜真」戲班第五代傳人林海良分別走進泉州實驗小學、豐澤區湖心實驗小學,將傳統布袋戲帶進校園,為兩校同學上了一堂生動的閩南文化課。  林海良與同學們現場互動  鑼鼓聲響起,林海良兩手各託著一個木偶,一邊在臺上變換各種姿勢,一邊抑揚頓挫地唱和著,繪聲繪色地將布袋戲角色呈現在舞臺上。當天,林海良分別帶來傳統劇目《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對於不少同學而言,這是第一次接觸布袋戲,熱鬧的打鬥場景,妙趣的對白,引得現場笑聲一片。
  • 廈門又添新玩法,搭乘太古三號環鼓夜遊,賞全國首個海上燈光秀
    一樓是大茶室,還有閩南布偶戲表演舞臺,二樓可以吃上各種閩南小吃,三樓則是半露天的座位,也是欣賞光影秀的最好機位。1個半小時的船程,可以用「精彩紛呈」來形容。布偶戲也是在一樓觀看,大四方椅坐起來很舒服,布偶戲這些年隨著非遺傳承的重視,在不少地方也能看到,但在海上看,還是頭一回呢!
  • 布袋戲在臺灣
    79歲高齡之際,他更創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傾盡全力傳承布袋戲。「只要願意學,我都願意教」,布袋戲口白需要用閩南話講出,在全臺乃至海外遍尋學徒的陳錫煌,甚至不在意徒弟會不會說中文,連缺少說話能力的聽障者,他也樂於教授。  有同輩勸他,沒有用啦!陳錫煌卻不甘心。
  • 布袋戲:雌雄玉杯
    蒼南漁鼓戲 Weixin ID gh_00cbe9746550
  • 爭做最美代言人,首發遊汕頭,品百年非遺美食,涮原味牛肉火鍋,賞南澳島無敵海景
    吃完汕頭非遺美食,不少老友還說「不夠喉」。所以我們安排在行程的第二天,帶各位老友,一同涮、涮、涮新鮮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在火鍋裡翻滾著牛丸和魚丸,不添加過多的調味,保持其原來的鮮味,現切牛肉片,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口感和滋味,輕鬆觸動著老友們的味蕾。
  • 閩南風味吃透透(圖)
    五店市老晉江美食街  大唐酒旗招風,美食飄香盛況在晉江五店市重現,古樸的閩南古厝,各種閩南古早味美食一字排開,你可以邊看閩南古戲,邊享最醇正的泉州味道。自從打造老晉江美食街的消息一出,眾多草根美食家頻頻來「踢館」搶灘。
  • 福鼎布袋戲 粉妝樓
    蒼南漁鼓戲 Weixin ID gh_00cbe9746550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1】霹靂布袋戲與漫威宇宙有很多相似之處‖嚴格地講從商業價值上看,漫威宇宙這種部部都是大片的龐然大物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是無比巨大的,這是霹靂布袋戲這種在國內熱度也不是很高的小眾作品所無法相比的,但如果從起源、製作、藝術性等方面看它們之間卻有著很多相似之處,這是將二者拿來比較的根本原因
  • 兩岸布袋戲發展史:霹靂布袋戲如何打破次元壁,成功文化輸出?
    在福建、臺灣兩地,有一種獨特的戲劇文化,那就是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掌中戲。歷史起源一般認為,布袋戲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傀儡戲,後來泉州將傀儡戲融合本地南音、梨園戲等藝術,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布袋戲。布袋戲身上的歷史故事,比較流行的是「功名在掌上」,說是一位叫梁炳麟的秀才有天做夢夢到自己未來會「功名在掌上」,但之後的考試他卻屢次不中。可能是為了今後的生計,他便開始學習傀儡戲,憑著秀才淵博的文化修養和伶牙俐齒,他將這一門手藝做大,獲得了不少好口碑,布袋戲的名聲因此而出。
  • 聽非遺講故事|邵陽布袋戲:一個人的舞臺劇
    ……這就是邵陽布袋戲。邵陽縣文旅廣體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原負責人楊擁軍說,邵陽布袋戲表演者往往一人分飾多個角色,生旦淨末醜可以一人包攬,既能表演文戲,也能表演武戲,還要兼顧吹拉彈唱,「如果不知道底細,觀眾會以為是很多人在同時表演。」邵陽布袋戲至今已有六百餘年歷史,發祥地白竹村燕窩嶺位於邵陽縣九公橋鎮。布袋戲的道具有不少,最主要的是不同造型的木偶。
  • 臺灣歷史文化漫談:布袋戲
    布袋戲愛看戲的臺灣人大部分的臺灣人都有一個看布袋戲長大的童年,或許看戲的地點不同,故事不同,廟會野臺、戲院、或電視看戲的時間不同,主角也不一樣,但布袋戲的魅力,一直歷久未衰。『搬戲空,看戲憨。』一座野臺,幾十張板凳,便是一個露天劇場,鑼鼓喧天,布袋戲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一口能道千古事,雙手操演百萬兵。』小小舞臺,搬演人生百態。
  • 霹靂布袋戲的套路有哪些?
    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在大陸是越來越火,發展了幾十年的布袋戲也迎來了新的轉折點,大陸的粉絲一定會為布袋戲帶來更多的收益和契機。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的劇集上千集,其中的套路又層出不窮,我們來梳理一下霹靂布袋戲中有哪些常用的套路!
  • 霹靂布袋戲:道友春節都喝什麼酒?分享你的美酒!品酒賞戲如何?
    霹靂布袋戲2019年年末新劇《霹靂俠峰》正在熱播中,品酒賞戲不失為眾道友們春節期間的一大樂事!追追新劇,回顧回顧老劇霹靂戲迷的一大樂事也!玉龍隱士溫一盞美酒,賞一段布袋戲,感悟戲中的人生:快意江湖、詭譎智鬥、兄弟情誼、愛恨情仇……怎能沒有美酒相伴!?
  • 布袋戲:傳賢勸人善
    蒼南漁鼓戲 Weixin ID gh_00cbe9746550
  • 點讚│晉江3個項目「升級」為省級非遺!再添9個泉州市級非遺傳承人
    此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首次舉辦了非遺傳統工藝展示展覽。「靈源萬應茶」、「龍湖肉粕」、「深滬冰餅」、「龍湖後坑面線」等閩南人耳熟能詳的「非遺」伴手禮等紛紛「登臺亮相」小吃製作技藝類型的項目在晉江非遺項目中為數不少,如今,他們借政府對「非遺」重視和保護的「東風」,加快著自己的市場化和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