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千禧一代 當立不立?
(上接A16版)
多罪加身
不愛國不愛資本主義
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認為美國是世上最偉大的國家。與之相比,48%的X一代(出生於20世紀60到80年代的美國人)、50%的嬰兒潮一代(出生於1946-1964年間的美國人)和64%的沉默一代(出生於20世紀20到40年代的美國人)持類似觀點。此外,自認為「愛國」的千禧一代只有70%,而其他年齡段的這一比例為80%~90%。
政治無感的千禧一代自然也不太關注新聞。皮尤的研究揭示,千禧一代對時事知之甚少,在涉及新聞事件的12個問題中,他們的平均答案是知道7.8個,低於其他各個年齡段。
最讓人意外的是,生於全球模範「自由國度」美國的千禧一代,不關心言論自由。有調查表明,美國18歲至29歲這代人最不認同媒體刊登有關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
而哈佛大學的調查顯示,美國51%的受訪年輕選民厭倦資本主義,認可的只有42%,近一半受訪者表示部分贊同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在不少千禧一代的心目中,是金融界貪婪的代名詞,是代表大眾公司尾氣造假的企業、代表哄抬救命藥價的醫藥投機商,還有美國日益擴大的階層差距,金融危機的餘波和高負債購買升遷的教育體制。
過去大學教育成本也昂貴,但畢業後迅速升遷的前景使債務可以承受。今天則不同,近幾年,美國大學畢業生平均負債28950美元,是有史以來最高值,很多人畢業後要幾十年才能還清貸款,此外還要負擔高昂的醫療保健開支。而理想的高薪工作遠在天邊,千禧一代經濟拮据是其他時代的人未經歷過的。
千禧一代組建家庭也因經濟不安全感而推遲。調查顯示,目前18歲至34歲的美國年輕人1/3和父母生活在一起,2000年這個比例不到1/4,居住在父母房子裡的年輕人首次超過和伴侶居住的年輕人。
不祥徵兆?
對政府已經喪失信心
美國年輕人的這種情緒和8年前的表現呈現戲劇性的反差。8年前,憑藉酷酷的個人魅力和「變革」口號,歐巴馬吸引成千上萬的年輕選民心甘情願為他投票。當歐巴馬贏得大選後,他們湧向美國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慶祝歐巴馬當選總統。
美國總統大選吸引了全球目光,但是對於這些美國年輕人來說,他們覺得大選和他們是彼此隔絕的。雖然他們的Facebook帳戶每天都會推送政治類新聞,他們在Snapchat上也會看到關於希拉蕊和川普的新聞報導,但是,他們沒有從這兩位候選人那裡聽到任何能解決現實挑戰的對策方案。
「舉行這樣一場空洞無味的總統大選,實在讓人覺得可怕。」來自緬因州、現在波特蘭做軟體工程師的25歲的大衛·瑟爾說。對一些年輕人來說,面對如此枯燥乏味、毫無吸引力的大選,他們準備「置身事外」。
分析人士稱,美國年輕一代對大選「無感」是一個不祥的徵兆,這種態度會成為大選後遺症留給下屆總統。在這些年輕人看來,無論誰贏得大選,他們都不相信新總統會解決他們的關切,更別說會改變他們的生活。他們對政府已經喪失信心,不再指望華盛頓會帶來什麼改革。因為在這些年輕人眼中,美國政治就是一個泥潭,而政治人物都太腐敗,完全不是他們想像中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