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嗎?請聽蕅益大師開示

2020-12-16 耀如樂園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之27(蕅益大師著)

【經文】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蕅益大師要解】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經文】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蕅益大師要解】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此則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耀如樂園略解】前面已經講過極樂世界的依報世界是多麼的美妙,使我們能發願往生,現在開始講述極樂世界的正報。阿彌陀主要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阿彌陀佛的無量光隨時照攝到每個念佛的眾生,四字六字佛號功德無量,念一句佛號可以消除我們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這是難信之法,這是難解之法,這是我們凡夫的心意識思慮不到之法,修成正果之人可以理解,轉識成智的聖人可以理解,修成念佛三昧的人可以理解,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可以理解,所以,勸不理解的人放下慢心、疑心,老實種因,老實念佛,他日必然得果。

我自己與大家一樣也在修行的路上,可能比有些人精進一些,念佛多一些,只要在不用腦子狀態,我都在念佛,每天都在念五萬聲以上佛號,由於長期堅持,內心越來越淨,煩惱越來越少,所以更加相信佛語,更加相信祖師大德的開示,我常在想,我精進念佛三年多,已經有很大收穫,若再堅持十年二十年,其收穫豈不更大,所以我一定要時常勸大家深信切願彌陀淨土,老實念佛,今生修成正果更好,否則就帶業往生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開示】: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老實念佛。」

【譯文】:

「五倫個個盡本分,去除邪惡存真誠。

莫去造作諸惡業,竭力奉行諸善業。

真為解脫生死苦,發大乘之菩提心。

深信因果之報應,老老實實來念佛。」

老實念佛,從聽蕅益大師開示開始;老實念佛,從現在開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請聽蕅益大師解釋《心經》中什麼叫「觀自在菩薩」?
    請聽蕅益大師解釋《心經》中什麼叫「觀自在菩薩」?一心恭敬稱念觀世音菩薩,不僅可以遇難呈祥,還可以去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要》:觀者能觀之智,即一心三觀,通名觀照般若也。自在者,繇證實相理諦,於諸境界得大解脫也。 菩薩翻覺有情,乃自利利他之號,智契實相,則自利滿足,智宣文字,則利他普徧,故名菩薩,此明能行之人也。
  • 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到底有多大,看善導大師開示
    善導大師(被公認為阿彌陀佛的化身)這裡做了一個比喻,如果一個人,從一生下來,每天走一千裡路,連續走一千年。如果用七寶,布滿他這一千年所走過的路……用這麼多的七寶,去供養佛菩薩。你說,這樣的功德大大?但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不如至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 蕅益、弘一等諸佛大德談《地藏佔察懺儀》,懺悔佛弟子不可不知!
    在過去明朝末年,蕅益大師就依「佔察懺法」,那是依地藏法門,修這個佔察法,這個方法的確很有效,地藏三經裡面有一部就是懺悔法,《佔察善惡業報經》,這個裡面有教給你懺悔的方法,蕅益大師他老人家一生,用這個方法來修懺悔門,這也值得我們學習。」
  • 蕅益大師是明朝高僧,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
    蕅益大師是明朝高僧,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蕅益大師【己巳除夕白三寶文】菩薩戒比丘智旭,第三閱律藏畢。(摘自《蕅益大師全集》《靈峰宗論》)【略解】蕅益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我們現代人距離蕅益大師的明末時代只有四百年左右,蕅益大師留下《蕅益大師全集》,可謂佛法珍寶。
  • 淨界法師:蕅益大師苦參力討,廢寢忘食者三晝夜,大悟孔顏心學
    蕅益大師他在十二歲的時候呢,經常夢與孔顏晤言,這也可以說是與孔夫子、顏淵這種菩薩感應道交。這個是講到十二歲的情況。十七歲閱《自知錄》及《竹窗隨筆》,乃不謗佛,取所著闢佛論焚之。就是說,一旦你能夠達到克己復禮,天下的人就被你的人格所招感、被你的仁德所攝受。這句話是蕅益大師之所以能夠明白儒家的心地法門、孔顏心學,就在這個地方。孔夫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到一個國家去。這個國君說,說我這個國家裡面很多盜賊,怎麼辦?孔夫子你是通達聖賢之道,你講出一個道理我聽聽看,有沒有什麼辦法把這個國家的盜賊減少一點?
  • 念阿彌陀佛有很多人糾結,要知道7點,關係到你能不能往生很重要
    這個問題想必也是初念佛的人所困擾的,「南無」含有恭敬、皈依、禮敬的意思,如果你把阿彌陀佛當作你的接引導師,那麼,你確實應該念「南無阿彌陀佛」,以表示你對導師的尊重。但是,如果你把「阿彌陀佛」當作你的慈父的話,你就沒必要講那麼多客氣了。就好像你喊你父親一樣,你肯定會喊「爸爸」,而不會喊「禮敬爸爸」。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略解】這是多麼應該令人覺醒的一段開示啊!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第二祖,是唐朝人距今一千多年,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祖,是民國時期的四大高僧之一。二位祖師相隔一千多年在勸我們要發心修淨土念佛法門,其慈心切切!悲心切切!
  • 供佛贊佛的功德很大,不必糾結用什麼水果,牢記兩個字很重要
    供佛贊佛的功德很大,不必糾結用什麼水果,牢記兩個字很重要。我們都知道供佛贊佛的功德很大,舉了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在過去劫中,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同在在弗沙如來座下修行。因為佛陀,是覺者,他給我們開示了離苦得樂的方法。是我們的再造恩師,如果不是釋迦侔尼佛講法四十九年,我們能知道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和淨土的念佛成佛的道理嗎,所以我們要常常贊佛。其實,說到供佛到底用什麼水果好,有認為用蘋果,蘋果代表平安。也有說用梨,寓意離苦得樂,這個寓意倒是很好。蓮花豈不是也挺好,寓意出淤泥而不染。
  •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裡的一句話,當年六祖慧能大師,就是聽到這句話而大徹大悟的。大安法師開示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
  • 阿彌陀佛名號巨大功德,有情相續中的一切煩惱和痛苦就會頓然消失
    說白了「善逝無量光佛」,意思是阿彌陀佛能傳出無量的佛光。大伙兒不必把佛光簡易地解釋為白、紅、黃、綠等色法的光線,實際上佛光是佛祖的智悲之心。佛光具備難以置信的扶持力,佛光照觸及一切多情,這一多情相續中的一切苦惱和痛楚便會頓然消退。
  • 大安法師開示什麼才是真正的一心不亂?
    先不談斷的問題,伏煩惱,你看智者大師這樣的一個天台宗的祖師號稱後釋迦,臨終的時候問他修行的品位,他說自己如果不領眾就一定會得六根清淨位,領眾太早損已利人但登五品,這是智者大師臨終示位。但登五品是什麼?五品就是,啊!圓教五品位,在六即佛裡面是屬於觀行即佛的位次。觀行即佛是什麼情況呢?就是他沒有斷見思惑,但是伏住了見思惑。
  • 佛教界有義務有責任保護好岱山古菩提樹群(淨土九祖蕅益大師道場)
    漳州岱山古菩提樹蕅益大師與岱山。中國佛教淨土宗九祖、明代高僧蕅益大師與漳州的因緣頗深,據《蕅益大師傳》所記「其後歷住溫陵(晉江)、漳州、石城(今江西石城縣)、晟溪、長水(在今河南洛寧縣)、新安(今河南新安縣),廣弘臺教,而歸老於靈峰(在今浙江安吉縣)。」其中四十二歲(崇禎十四年),住漳州,述《金剛破空論》、《蕅益三頌》、《齋經科注》。
  • 古德說「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怎麼理解,大安法師開示
    古德說「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怎麼理解,大安法師開示。其實「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這句話是蓮池大師說的,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否認修行人的開悟,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
  • 念佛常念的「南無阿彌陀佛」,到底什麼意思,你可能還不知道
    念佛常念的「南無阿彌陀佛」,到底什麼意思,你可能還不知道。在我國有著「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之稱,觀世音自然是觀世音菩薩,和我們有很深的因緣,有很多人在家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但是要記得把所念功德要回向西方極樂世界。
  • 念「阿彌陀佛」,輕鬆消除「業障」,你做到了嗎?
    同樣是學佛,為何有人感應無處不在呢,本篇文章就回答你學佛中的困惑。佛陀說:「一切法由心想生。」心誠則靈,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你心裡相信那個法門,那個法門就靈;不相信,抱著試試的態度,再好的法門也不靈。所謂的「誠心」就是清淨心,沒有一個雜念。所以古大德才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 隨緣念佛的力量很大,如何做到隨緣呢,淨空法師開示
    隨緣念佛的力量很大,如何做到隨緣呢,淨空法師開示。首先,我們要來看看「緣」是什麼?「緣」就是我們不經刻意的就能遇到的事情。刻意的、努力的、貪心所驅使我們去做的事情,就叫做「攀緣」。淨空法師開示:佛在經典上,教給我們要隨緣;隨緣,你就自在。什麼叫隨緣?隨順經典上的道理、教訓,依教奉行,這叫隨緣。 要是隨順自己的意思、自己的習氣、自己的想法、看法,那是攀緣。攀緣造業,不管是善業,或是惡業,你都要遭果報;隨緣是淨業,這裡面沒有三途六道的果報。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明白了!
    而這聲佛號,就是世人耳熟能詳的「南無阿彌陀佛」。最初,持誦彌陀聖號為淨宗的專修法門,但在流傳過程中,因其修學起來簡單方便,不論根基高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學會,所以成為信眾最廣的法門。可是,儘管我們天天念佛 ,可能根本不知道為何而念,也不懂能夠在佛號聲中獲得什麼實益。
  • 念佛為何不念本師釋迦牟尼佛,而是念阿彌陀佛,看了你就知道了
    念佛為何不念本師釋迦牟尼佛,而是念阿彌陀佛,看了你就知道了。我們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稱為娑婆世界,也稱五濁惡世。我們這個世界是有六道輪迴的,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已涅槃了。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華嚴經》上講「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
  • 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沒有信願,就不會產生效果
    佛音妙法大智慧蕅益大師晚年起了個別號,用得很多,叫西有道人,西是西方,有就是告訴我們,西方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西有道人,取這麼個名號,勸導大家真有,你要真相信,要真的想去。怎麼個去法?念阿彌陀佛就行了。
  • 淨宗法師:阿彌陀佛為你想好了辦法
    當我們心中苦惱的時候,阿彌陀佛也在為我們想辦法,他早就想好了辦法!再講一個「阿彌陀佛饒了我」的故事。有一個老居士,非常虔誠,非常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她不知道怎麼去往生,聽人家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讀誦大乘,她就讀誦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