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廣告《頭髮是女人的生命》,從悲劇愛情中反映的「物哀」美學

2021-01-09 百家號

「頭髮是女人的生命」。——日本諺語

在《ASIENCE ~頭髮是女人的生命》這則洗髮水廣告裡,導演為了表達產品的重要性,引入了這樣一句日本諺語。從這句話裡,我們能看出頭髮對於女人的重要性。視若生命的東西,必然會珍視和看重,由此可以聯想到,在頭髮的日常修理和養護上,也會下足功夫。

現在看來,這部2007年出品的動畫短片形式的洗髮水廣告,從故事表現形式和立意上來說,都創意性十足。作品作為一支洗髮水廣告,以公主和武士的愛情作為背景,既表達了頭髮對於女性的重要性,也表達了不同階層之間不可結合的愛情悲劇,更讓人從櫻花飄落的場景中感受到日本人「物哀」之美。

雖然是一個洗髮水廣告,但更像是一部傳統的日式動畫短片

對於很多人來說,《ASIENCE ~頭髮是女人的生命》這部作品雖然是一個洗髮水廣告,但更像是一部傳統的日式動畫短片,作品除了在故事結局加上了一句洗髮水介紹之外,再無產品相關介紹。但卻通過一句諺語和背後的故事,讓觀眾感受到了洗髮水的重要性,將廣告做到了創意和深意並存。此外作品的製作團隊,日本著名導演、名監製中澤一登執導,他的5部代表動畫作品,在豆瓣上評分都超過了8分。

中澤一登部分動畫作品豆瓣評分

製作公司是Production I.G(製作過《進擊的巨人》、《黑子的籃球》、《強風吹拂》等優秀作品),曾經負責《攻殼機動隊》監製的平田秀一擔任美術,池賴廣(曾獲得過日本電影學院最佳配樂獎)擔任配樂,實力團隊打造,怪不得廣告也拍的這麼溜。作為一支洗髮水廣告,作品更是榮獲倫敦國際廣告獎Television/Cinema部門金獎,被譽為「史上最華麗的洗髮水廣告」。

而作品對故事和洗髮水廣告兩方面的刻畫和融合,也可以說是恰到好處,一方面突出了公主和武士的愛情主題,另一方面借公主的長髮引出了洗髮水的主題,最終再以悲劇的表現形式讓觀眾產生了「物哀」的美感。

明線:公主和武士的愛情悲劇

作為一個動畫短片來說,雖然時長僅1分5秒,但故事完整且主題突出。

作品開頭即點題,「In Japan we have a proverb. Hair is the heart of a woman.」日本有一句諺語:「頭髮是女人的生命。」

故事開場,鮮紅的楓葉、圓月,一個武士站立在那,眼睛眺望著遠方,下一個鏡頭,美麗的公主驚豔回眸望向武士,而武士的眼裡也全都是公主的身影。

高樓雖高,阻擋不了相愛之人的步伐,公主放下了頭髮給武士當做繩索向上攀登,武士抓住了公主的頭髮爬上了高樓,終於相見的兩人,在飛舞的櫻花中得以相擁,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遠處時不時回過頭的白鷹,讓我們產生了懷疑。果然,下一秒身著黑衣,氣勢逼人的父親,留下了一句「Never meet again」,禁止了女兒和武士的來往。

公主流淚不止卻也無可奈何,在武士再一次來到高樓之下時,面對又一次抓住了自己頭髮的武士,公主思慮萬千,最終選擇割斷了頭髮,也斬斷了兩人之間聯繫唯一的橋梁,斷髮也斷情。

公主斷髮

長發斬斷,武士和斷髮一起跌落至消失,斷髮的公主也隨之倒下,失去了心愛心愛之人的她早已心如死灰,倒在斷髮流淌出的紅色之中。

作品以頭髮為線索講述了公主和武士之間的愛情悲劇,整個故事鏡頭展現不多,但有很多值得細細體味的地方。故事一開頭那句諺語中的「heart」即是指公主的「心」,也指代了公主的「生命」,作品中有兩次武士抓住公主頭髮的劇情,一開始武士抓住了公主的頭髮,公主用頭髮將武士帶到了高樓之上,武士抓住了公主的心,是兩人愛情的象徵。

武士第一次抓公主頭髮

而第二次武士再抓住公主頭髮的時候,在父親的禁令之下,受制於「父母之命、門當戶對」等階級條件的影響,考慮到武士的生命安全,思慮良久(這裡武士爬了有一段時間,說明公主也在猶豫)的公主斬斷了頭髮,失去了對武士的「心」,失去了兩人之間的愛情,倒在血泊中的公主,也失去了「生命」。

作品最後,公主用染血的手指寫下的「頭髮是女人的生命」引出了最後一個鏡頭,洗髮水廣告。作品是通過悽美的愛情故事來強調頭髮的聖潔感。

暗線:用誇張的手法多次凸顯長發鏡頭,最後引出洗髮水廣告

作為一個廣告來說,作品時長僅1分05秒,但公主的長髮卻多次出現,且每一個長發特寫鏡頭時間佔比都相對比較長,貼合廣告時間短卻寓意深刻主旨突出的特點。

武士看向公主時,深情款款的眼神裡首先映出的是公主一頭秀麗的長髮,隨後延伸出的是公主的長髮背影,最後才到公主的正面鏡頭,跟隨者武士的眼神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公主的一頭秀髮。

而公主回眸的那一瞬間,我們除了驚豔公主的美貌之外,更是對他的長髮印象深刻,黑色瀑布般的長髮被渲染得淋漓盡致,公主頭髮的飄逸和光澤全部展現了出來。

公主正面特寫

隨後,公主放下長發,武士利用頭髮當做繩索爬上了高樓。什麼樣的頭髮能夠讓一個男人當做繩索爬?作品通過一種誇張的方式表現出了頭髮的堅韌,以及頭髮作為兩人之間的橋梁的堅固。

畫面一轉,當武士第二次抓住公主的頭髮想要爬上高樓的時候,迫於父親(階層)壓力的公主選擇斬斷了頭髮。沒想到斷髮之間卻滲出了鮮紅的血液,「頭髮就是女人的生命」,作品用斷頭似的誇張手法表現出了公主斷髮時的畫面,美麗卻又哀傷。

從整個作品來看,除了開頭和結尾,幾乎每一個場景都有公主長發的畫面,從將長發當做繩索來使用,到公主為愛斷髮,從維繫愛情的橋梁到為愛放手的決絕,都是通過長發鏡頭來展現,頭髮主旨突出,與洗髮水廣告聯繫深刻。

多個長發場景刻畫

除了畫面表現之外,作品的背景音樂也極具日本風情,兩人相擁時的喜悅,被壓迫時的逐漸壓抑悽厲到斷髮時的哀傷痛苦,主人公的感受通過音樂一一傳達給觀眾,與畫面相融合,貫穿故事始終,音樂和故事情節體現相得益彰。

而作品中為數不多的,背景中的景物描寫,其實也有其深意。

隱喻:飄落的櫻花和楓葉反映出的「物哀」之美

作品中出現的櫻花和楓葉,也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兩人相擁之時,潔白的櫻花和隨風搖曳的鮮紅楓葉,象徵了公主和武士純潔美好的愛情。而櫻花和楓葉的飄落,則意味著公主和武士愛情的凋零,當公主斷髮倒下之後,鮮血如楓葉飄散,它們的隕落似乎是在控訴那扼殺少女與武士美好愛情的階級制度,也是在哭泣少女為愛犧牲的決絕。

日本最古老的詩集《萬葉集》中,曾用櫻兒來描述為情所苦而殉情的女子,悽美地寫著每年櫻花盛開時,會讓人想起那個叫櫻兒的女孩。日本人常用櫻花消逝的美感,來表現少女的香消玉殞。

村上春樹曾說過:「不管是櫻、螢或楓,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它的美麗。我們為了目擊那一瞬的光彩,路途再遠也願意前往。那裡存在的不只是純粹的美麗,人們親眼確認它們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鮮豔的色彩在眼前凋零,會不自覺地鬆一口氣。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時,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對於日本人來說,落花中潛藏著一種令人憐惜的哀愁之感,凋落的櫻花更讓日本人動情,這種無常之美會讓人們悲嘆生命短暫易逝,自然變化無常,從而愈加深刻的體會到「物哀」之感。

在人類的美學範疇裡,哀傷總比快樂更讓人印象深刻,因為它能讓人感到自己的命運的局限。

作品將公主和武士的愛情悲劇,通過斷髮表現出來,愛而不得是悲,長發被斷是悲,由此衍生出一種特定的美學形式,公主最後旋轉飛舞最後倒在一片紅色的楓葉之中,一種令人憐惜的哀愁思緒從斷髮和失去的愛情中反映出來,增加了美感。

公主的殉死,其實是為了保全武士的生命,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愛情。

總體來看,作品通過公主和武士的愛情悲劇,多次長發鏡頭的展現來引申出洗髮水廣告的內在,而背景中飄落的櫻花和楓葉則反映了日本人心目中的「物哀」之美,僅1分05秒的動畫內容引申出了多層含義,值得品鑑。

相關焦點

  • 《源氏物語》:從紫姬的命運說起,看物哀美學在小說中的演繹
    紫式部在小說中極力渲染紫姬的美貌、才情,以及美好的性格,但最後也沒能給紫姬一個好的結局,讓人產生無限惋惜和感慨。紫姬個人經歷以及命運結局,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了日本文學中的物哀之美。物哀美學是日本重要的美學思想,簡單來說,就是世間的好物都不長久,都會走向消亡,既然如此,不如在它最美的時候,好好領略它們的美。
  • 「非專業動畫考察」向死而生,日本動漫的物哀之美
    這其中就不得不提「物哀」,所謂的「物哀」又是什麼呢?日本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發展過程賦予了日本人多愁善感,細膩敏感的性格,而在所有的感性情緒之中,日本人認為「哀」這一情緒最豐富而深刻,「物哀」中的哀在日文中是感嘆詞,也就是人因某一事物而發出感嘆,即觸物生情,哀的對象也不僅對人或自然景觀而是擴大到了對社會世相的感嘆,而哀情感,不僅僅是苦悶、哀傷、憂愁,也可以是有趣、可笑等等其他情緒。
  • 傳承千年的日本三大美學!為美而生的古老思維:物哀、幽玄、侘寂
    東方文化擅於實現意象與意境,蘊含講究倫理與道德規範的華人思想,以及看重美學淬鍊的日本哲學。日本三大美學:物哀、幽玄與侘寂,一道道迴路打破西方文化不曾觸及的領域,長達千年的歷史脈絡,以獨特的審美價值展現獨一無二的美感意識。
  • 與日本物哀文化
    引進的日影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墊底辣妹》這樣的勵志青春片;第二類是《寄生獸》這樣的動畫改編真人電影;第三類是主打「少女心」和「情懷牌」的動畫電影。票房表現上,這些低成本、高口碑的日本動畫電影已經成為美式批片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最近公映的《你的名字。》更是成為風頭蓋過好萊塢大片的現象級電影,其標籤「中二」一詞也堪稱年度熱詞。
  • 你需要了解日本美學中的物哀
    故事描寫他在遊歷北國時,和藝妓駒子相知相愛又分開的故事;同時也描寫了另一位令島村產生微妙悄情愫,最後卻以悲劇收場的角色──葉子之間的故事。 像《雪國》一書中,角色對於事物充滿美好想像與領會,同時孤寂與感傷卻如影隨形。《雪國》描繪了各個季節的美,物哀在孤寂與悲涼的情緒下,在四季間展現出美感。當故事描繪地方景色時,有時人物會融成一體,此時,人的情感便會轉變,流露於風景更迭中;例如當主角島村與駒子在初春相識、在秋天相戀、在寒冬別離,各有去向。那些關於雪的景致所帶出的孤寂,都透露出物哀審美下的美感。
  • 《海街日記》:體會是枝裕和的治癒系主題和「物哀美學」
    《海街日記》是一部治癒系電影,它本身除了讓觀眾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汲取生命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呈現了日本治癒系電影的經典美學:物哀美學。是枝裕和用一如既往溫暖而細膩的筆觸,通過對生活的細節的捕捉,將四姐妹相處的日常一幀幀記錄下來。
  • 豆瓣8.2《千隻鶴》|好色、物哀、幽玄,川端康成的美學思想
    所以在川端康成的小說中,男主人公經常會喜歡上一些類似於母親角色的女人,這其實是川端康成本人內心缺愛的映照。②突破禁忌的愛戀川端康成經常描述一些突破道德約束的禁忌之戀,這與他本人的第一段戀情分不開。在他的筆下,愛情雖然有時虛幻飄渺,捉摸不透,但卻永遠散發著純潔的光輝,令人心生蕩漾。川端研究家長谷川泉認為「虛弱的體質,在沒有女性氣氛的家庭成長」使得川端康成對「好色」的美學思想理解的極為透徹。也因此他才能毫不避諱,在一次次對世俗倫理的挑戰中,把我們的焦點從道德轉移開,用他獨一無二的筆觸讓我們沉醉在各異的愛戀之中。
  • 千年的源氏 千年的物哀(組圖)
    《讀賣新聞》在題為《———迎來千年紀的世界文學傑作》的社論中介紹,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初期的儒學家林羅山及18世紀最著名的日本古典研究家本居宣長就將《源氏物語》視為日本文化之母,認為從和歌、江戶時代文學巨匠井原西鶴的《好色一代男》等文學作品,到能樂、繪畫等多種藝術樣式,都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素材。有研究者指出,如果沒有《源氏物語》,日本文學史和日本人的審美傳統或許會變得面目全非。
  • 物哀——讀《枕草子》與《日本物哀》
    日本的花道、茶道、劍道、園林藝術都與中國文化有同源的相似性,經過本土發展,成為獨有島國特色的日本文化,而在花道、茶道、園藝、武士道、建築中又都充滿著禪意,在禪意中」物之哀「成為日本一種代表性的文論、美學思想。
  • 《海街日記》:治癒系影片下日本美學的「物哀」之美
    是枝裕和依然不出所料地在八點檔的情節背景下,舉重若輕將現實的沉重一一化解,狗血劇情和美好情愫是如此巧妙地融合,慎密自然,當一個個秘密被揭開,一個個傷口被暴露,沒有憤怒失控,沒有道德評價,只有時光流逝中生命的包容和接納,櫻花開了又謝,梅子綠了又黃,一年又一年,光陰不在,回憶裡的溫暖會永存。
  • 從《天氣之子》看新海誠電影的「物哀美」和氣氛烘託
    對於日本動漫來說,除了宮崎駿之外,新海誠的電影也是獨具個人風格魅力的,他電影中超越時空的動畫創作理念對於動畫創作具有鏡鑑價值,最近上映的《天氣之子》就可以說明這一點。
  • 深度解讀《巴黎聖母院》中的四個愛情悲劇
    導語:世界名著《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第一部大型小說,女主角愛絲梅拉達豔麗、善良、純真,尋覓著美好絢麗的愛情,最終卻被無情的現實所吞噬,為愛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魯迅先生曾說,「悲劇是將人生的美好撕碎了給人看」。
  • 「侘寂」「物哀」究竟是什麼?從日本美學看日系裝修風格
    關鍵詞日式裝修,色彩搭配,美學,川端康成,侘寂,物哀人群:需要家裝,喜歡日系風格,對日本文化美學感興趣————————————————————————————————————————近些年「日系」常常被大家掛在嘴邊
  • 《海街日記》溫馨的姐妹親情和唯美景色裡的「物哀」之美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近年來被中國觀眾逐漸熟知和喜愛,《海街日記》作為是枝裕和的代表作之一,把現實的血緣親情融入到傳統的日式「物哀」的美學世界裡,在風輕雲淡的故事情節發展中,讓觀眾看到自然與生命的高度統一和融合,無形之中給人以溫馨和感動。
  • 物哀.
    ——松尾芭蕉 《鹿島紀行》在日本的美學裡,一直都有「物哀」的概念。來自本居宣長對《源氏物語》的批註:「長達五十四卷的《源氏物語》,一言以蔽之,即為知物哀。」只不過,「哀」並不全然是悲傷,憂愁的情緒。然而,物哀其實並不只是一種美學概念,亦是一種人生觀。它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詞語描述,即:真情流露。比如本居宣長曾這樣寫道:「所謂物哀的真意,說得更詳盡點,就是對世間萬事萬物,形形色色,不論目之所及,耳之所聞,抑或身之所觸,皆用心體會。
  • 美到極致,便是「物哀」
    中國古詩詞中有一些詩句,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無邊落木蕭蕭下」、「昨夜星辰昨夜風」、「平林漠漠煙如織」……都表達了因自然景物而誘發的一種哀傷情緒,與日本的「物哀」十分類似。然而這樣理解並不全面。物哀的含義比悲哀廣。葉渭渠指出:「『物哀』除了作為悲哀、悲傷、悲慘的解釋外,還包括哀憐、同情、感動、壯美的意思。」
  • 為什麼詩人林黛玉的愛情註定是悲劇?
    3、愛情的悲劇她應該死在秋風的虛弱中,也許已經覺得「世界間的婚姻」和變成賈府的婚姻並不適合她。她早就意識到生命的價值在於留下,而不是「終極」。所謂「終極」並非空穴來風,他近乎欺詐。最真實的內容已經在中途反映出來了。所以她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給寶玉,並為此流下了無盡的眼淚。
  • 聊聊日本獨特的美學與世界觀在和風遊戲中的反映
    另外說到和風那麼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因研究日本美學而著名的大西克禮,在他的書《幽玄·物哀·寂》中,大西克禮對日本傳統美學的三大關鍵詞「幽玄」「物哀」「寂」進行了系統的剖析與闡釋,:代表著一種存在於語言之外的美感,是一種需要用心去體驗,用心追求自然寧靜,閒散安逸的生活方式。
  • 豆瓣評分6.0青春愛情電影中的一股清流,悲劇愛情被他演成喜劇?
    這部電影以青春小鎮愛情為題材,反映了上學時期一個男孩與女孩從愛情萌芽的成長期到青春期的故事。此電影雖然開始的時候更多部分以搞笑為主,但是卻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真實的反應了愛情開始的美好,而又事與願違的悲劇結局。
  • 沈從文的愛情小說:翠翠代表的愛情悲劇美,是湘西純情兒女的靈魂
    也就是說,一個苗族女子,她要把自己的貞潔交給另一個人,才能和自己喜歡的男人在一起,而如果男子得到女人的貞潔,卻不可能得到她的愛情。儺佑如此愛女孩兒,而女孩兒也十分愛儺佑,她不想按照習俗將貞潔交給另一個男子,在和儺佑結婚,在這種毫無合理性和人性的習俗下,兩個青年的愛情悲劇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