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一直不承認侵略中國?因為美國在波茨坦公告中有這麼句話

2020-12-24 海哥說歷史

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之間的關係總是很微妙的,可以因為邊界線上的一點點問題而兵戎相見,也可以因為一次會議而重歸於好。我國向來以友好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國家,但是其中除了日本。我們國家和日本之間就像是冰與火一樣,如果日本不肯承認自己以前的錯誤,我們就不會和日本成為朋友。

因為當年日本對我國慘無人道的侵略,讓我們國家受到了受到非常深的傷害。南京大屠殺,東北的731部隊,難以計數的慰安婦,這些都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我們好不容易才戰勝了日本,終於可以報仇的時候,卻因為美國在波茨坦公告中的這句「應置於採取其必要措施的盟軍最高司令官限制下 」而徹底破滅。

這句話簡單點來說就是日本天皇以後還存在,不過以後做什麼事情都要經過最高司令的管轄。不僅幕後兇手日本天皇沒有受到懲罰,而且在這份文件裡面根本沒有提到日本無條件投降。沒有投降就代表沒有戰爭,沒有侵犯,也正是因為這樣日本才一直不承認自己侵犯過我們國家。

我們國家當時就覺得這份文件的內容很不合理,但是我們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雖然我們國家因為是第一個抵抗日本,並且因為是和日本戰爭時間最長的國家,所以作為戰勝國代表和日本籤訂協議。但當時和美國、蘇聯這些國家相比,我們國家還太弱,根本沒有說話的權利,只能見好就收。

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了庇護日本,而日本也因為背後的靠山是日本更加無恥。因為當年的文件裡面沒有提到日本侵略中國,所以在戰爭結束的第一時間日本就把當時所有的絕密文件進行了銷毀,不留下一點證據。可以說,日本的這種行為是無恥的。

日本人以為消滅了證據,那段歷史就可以被改寫,這是他們太天真。雖然他們可以試圖忘記那段歷史,但是我們不可以!那些慘死的同胞是我們不能忘記!

日本無恥,所以日本不承認曾經731部隊在東北進行生化實驗,不承認慰安婦的存在,不承認在南京的所作所為。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些,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我們要告訴自己的後代歷史是不容忘記的!

相關焦點

  • 中國沒有參加波茨坦會議,為何在《波茨坦公告》中排第二?
    史達林因為蘇聯還與日本籤訂有和平條約,當時就沒參加《波茨坦公告》。《開羅宣言》影印本因為對日本戰後的處置,在兩年前的《開羅宣言》中就有了大概的一個方向,而《開羅宣言》有中國參加,中國又繞不過去,於是,杜魯門這才想蔣介石來,趕緊讓人與蔣介石聯繫,讓他同意發表。
  • 《波茨坦公告》對日本約束力今何在?(組圖)
    《波茨坦公告》對日本的約束力有歷史和法理依據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金以林認為,無論1945年二戰結束時日本政府籤署的投降書,還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時籤訂的《中日聯合聲明》,都清楚表明日本政府接受了《波茨坦公告》,某些日本政要的所謂公告對日本沒有約束力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 《波茨坦公告》防止侵略維護和平的三大意義
    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趙建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波茨坦公告》的重要性可以從《波茨坦公告》構成中日兩國關係的基礎以及構成亞洲和平的基礎,從限制日本戰爭權,從如何對待戰爭罪犯,這些方面說明。具體表現如下:  一、《波茨坦公告》的重要性與它對中日關係的重要意義分不開,《波茨坦公告》不僅對中日兩國有重要性,它對整個亞洲和平乃至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義。
  • 港媒稱美國配合日本"撕毀"波茨坦公告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香港《太陽報》7月27日發表題為《選擇性忘記歷史》的文章稱,《波茨坦公告》籤署70周年,當年的協議已經發黃,日本現政府——安倍內閣正試圖把《波茨坦公告》從記憶中抹去,安倍說「沒有仔細看過」,就此輕佻一句,想試圖卸去履行歷史協議的責任,把世人玩於虛幻。
  • 《波茨坦公告》的前世和今生
    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日本法西斯全面對外擴張,1931年,侵華日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從此,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進入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 日本投降並接受《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史實不可更改
    從這種意義而言,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關於日本領土任何單方面與日本的變更,只要沒有中國的同意,都違反了《波茨坦公告》,是非法的,也是無效的。因為不僅美國是《波茨坦公告》的發起國和籤字國,日本天皇裕仁在終戰詔書當中也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和軍方代表籤訂的投降書上,在此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波茨坦公告》對於美國、日本都具有莊嚴的法律效力。
  • 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就《波茨坦公告》70周年發表聲明
    人民網華盛頓7月25日電 (記者 溫憲)7月25日,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就《波茨坦公告》70周年發表聲明。聲明全文如下: 今年7月26日是著名的《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發表70周年。
  • 日本政府的一些行為違背了《波茨坦公告》的相關規定
    [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呂耀東]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的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發表了《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同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在終戰詔書中接受了《波茨坦公告》。
  • 《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現實意義
    2015年7月26日,是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70周年的紀念日,日本媒體對《波茨坦公告》集體失聲,在平時的日本歷史教育當中,也幾乎不提《波茨坦公告》。
  • 新華社:如否定《波茨坦公告》,安倍政府聯合國入常就是做夢
    杜魯門回憶說,7月24日,他與邱吉爾協商《波茨坦公告》草案,雙方同意邀中國參加籤署,並將草案轉交中方徵求同意。兩天後,美方收到中方同意的答覆。7月26日,中美英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這份由美國起草的對日最後通牒式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8月8日,蘇聯聲明加入《波茨坦公告》,並對日宣戰。
  • 《波茨坦公告》與《舊金山和約》,哪個更有效?
    有日本政客說,《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國美英中的單方面文件,日本政府並沒有參加,因此也可以不承認。但是,歷史的事實並沒有給強詞奪理的日本政客留下任何空間。在《波茨坦公告》籤訂時,日本作為敵對國,當然不可能參加文件的籤訂。但是,日本作為戰敗國,在事後是公開承認這個文件的。這一點有充分的證明。
  • 戰後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於《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基礎上...
    戰後媾和的時候,美國操縱召開舊金山會議,在中國對日本最主要的參戰國沒有參加的情況下召開舊金山和會,當時周恩來代表中國發表的聲明說得非常清楚,如果沒有中國參加,對日合約是非法的、無效的。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大部分參加了舊金山會議,但是也不認可舊金山和約,舊金山和約是西方國家對日本締結的合約,舊金山和約違背《開羅宣言》、違背《波茨坦公告》。
  •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以涉釣魚島為由拒談《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
    ,強調了《波茨坦公告》的重要意義,並稱「日本必須歸還所竊取的中國領土」。李克強特別強調《波茨坦公告》第八條明確指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臺灣等島嶼歸還中國。這是用幾千萬生命換來的勝利果實,也是二戰後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證。所有熱愛和平的人,都應該維護戰後和平秩序,不允許破壞、否認這一戰後的勝利果實。
  • 以和平的名義銘記《波茨坦公告》(鐘聲)
    1945年7月2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步步走向最終勝利之際,日本上空密集出現同盟國的飛機。這一次,從天而降的並不是炸彈,而是多達數百萬份的日文傳單。傳單上印著一份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文件——中美英三國於7月26日共同發表的《波茨坦公告》(蘇聯隨後宣布加入),它標誌著同盟國對負隅頑抗的日本戰爭狂人發出了最後通牒。
  • 【鏡鑑】在美國找《波茨坦公告》原件:一波三折
    「原件恐怕只有歐巴馬總統能看」 「公告」是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的,中文手抄本收藏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但我們並沒有英文版本。在歐洲,波茨坦會議舊址紀念館館長哈拉爾德·貝恩特都說,自己都沒有見過「公告」原件。經多方確認,英文版應該就在美國,可是,這樣一份材料要去哪裡找呢?
  • 美國僑報:《波茨坦公告》豈能只有「70年期權」
    中新網7月27日電 美國《僑報》當地時間26日社論表示,70年前的7月26日,在德國小城波茨坦,美英中等同盟國在這裡籤署了《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時間僅僅過了70年,先輩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國際秩序基本準則,有些得到了貫徹,有些落實得並不好。難道《波茨坦公告》只有「70年期權」?決不可以!
  • 港報:《波茨坦公告》豈容安倍遺忘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港媒稱,《波茨坦公告》籤署70周年,當年的協議已經發黃,日本現政府——安倍內閣正試圖把《波茨坦公告》從記憶中抹去,安倍說「沒有仔細看過」,就此輕佻一句,想試圖卸去履行歷史協議的責任,把世人玩於虛幻。
  •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波茨坦公告》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張芳曼製圖   本報北京7月25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導:1945年7月26日,中國、美國、英國在德國柏林近郊波茨坦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又稱《中英美三國波茨坦宣言》),公告確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及戰後對日本的處理原則。
  • 美國務院以涉釣魚島歸屬為由避談波茨坦公告法律效力
    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中英美三國首腦1943年發表《開羅宣言》規定將日本竊取中國之領土歸還中國,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也再重申了這一點。美國是否承認《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美國國務院發言人30號向鳳凰記者表示,由於這涉及到釣魚島領土歸屬,美國不願直接回應。
  • 專家:日本政府接受了《波茨坦公告》 應受到約束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金以林駁斥了有關「日本並非《波茨坦公告》籤字國,因此對日本沒有約束力」的說法,無論是1945戰爭結束時的日本籤訂的《投降書》,還是1972年中日建交時籤訂的《中日聯合聲明》,都清楚地表明日本政府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同期】中央電視臺記者:日本國內輿論認為,日本並不是《波茨坦公告》的籤字國,因此《波茨坦公告》對日本沒有約束力,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