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貨船改成航母,成為太平洋海戰勝利的關鍵,真相併不簡單

2020-12-13 谷火平觀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總共建造了上百艘航空母艦,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護航航母,真正的艦隊航母或大型航母數量其實不多。在當時,美國為了解決本國運輸船隻在海上遭到對手襲擊這一問題,組建了大量護航艦隊,這些艦隊活躍在包括太平洋戰場在內的多個海上戰區,減少了美國及其盟友的運輸艦隊傷亡。畢竟在大部分時候,一兩艘潛艇的襲擊對於擁有護航艦艇的船隊其實並不危險,在發現潛艇後,驅逐艦隻需要對其進行騷擾便能讓貨船逃出生天,攜帶了魚雷或者大當量航空炸彈的戰機對運輸船的威脅反而更加嚴重。正是因此,一般的護航航母大多全部攜帶戰鬥機,用於驅逐轟炸機,一艘滿載戰鬥機的護航航母可以驅逐數十架來犯敵機,而在裝備雷達系統後,軸心國的戰機基本上很難接近護航艦隊了。

此外,也有不少護航航母和驅逐艦被單獨編制為火力支援艦隊,用於支持陸戰隊在太平洋地區的登陸作戰行動,畢竟在執行支援行動的時候,戰鬥機搭載的小當量炸彈也能輕鬆的摧毀對手岸上目標,至於混凝土掩體,那麼一般是交給戰列艦或者重巡洋艦上搭載的主炮來解決。在大名鼎鼎的雷伊泰灣海戰中,六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組成的支援艦隊甚至直接與日本海軍的機動艦隊相遇,在付出不少損失後,逼迫機動艦隊撤退,成功的保護了自己身後的登陸場。如果放任日本海軍的機動艦隊轟炸登陸場,那麼岸上的陸戰隊可能會在一個小時內被對手全部殲滅。

整場二戰中,美國通過各種方式改裝或建造了上百艘護航航母,這使得不少人認為護航航母其實就是簡單的貨船加上直通甲板。但實際上,直接把貨船改裝成護航航母是不太可能的。其實,與艦隊航母相比,這些護航航母的防禦能力其實也並不算太差,只是相應的降低了噸位,同時閹割了航母使用的動力系統,以美國卡薩布蘭卡級為例,如果是按照主力航母建造,那麼至少要安裝重巡洋艦級別的動力系統,這才能在海戰中飆出30節左右的高速,而卡薩布蘭卡級只裝備了民用級別的動力系統,在海戰中拼了老命也跑不出20節,更別說在大戰中跟上海軍艦隊了,在二戰期間,各國航母在遭受襲擊後都會全速航行,以避免被對手擊中。此外,這些戰艦在適航性方面也遠超一般的貨船,基本上和一般戰艦沒有多大差別。

大部分護航航母其實就是按照軍用戰艦的規格建造,但是因為航速問題而被劃分成為輔助艦艇至於所謂大型貨船鏟掉上層建築再鋪設甲板便等於護航航母,這點完全是無稽之談。畢竟到了戰爭後期,美國海軍甚至計劃讓護航航母參與到艦隊決戰中,或者幫助航母艦隊引誘對手,但是最後因為日本海軍手中已經沒有多少大型戰艦敢於出海作戰,最終這一計劃才作罷。

不得不說,如果沒有數量龐大的護航航母,那麼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的奪島作戰中將會面對更多的困難,畢竟特混艦隊不可能為了一場登島作戰就要在某一片海域巡航幾個月時間,如果真這樣做了那麼便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艦隊浪費在登陸作戰中,更何況在執行對地支援的時候,艦隊是無比脆弱的,可能會被對手偷襲。(航空團)

相關焦點

  • 號稱「永不沉沒」的航母,幫美國重創日本海軍,打贏太平洋海戰
    航母誕生於二戰時期,在此之前航母還沒有成為各個國家爭相研製的武器,二戰正好證實了航母是真正的海洋霸主。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海戰是日本和美國的海上較量,在這場較量之中比的就是航母的性能和實力,美國之所有能戰勝日本就是因為有實力更加強大的航母,而這個強大的航母正是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 海軍料理帖No.3 南太平洋海戰時航母「隼鷹」的飛行員加餐
    10月26日,日本海軍機動部隊與美國海軍航母特混艦隊在瓜島以東洋面上展開較量,這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航母交戰,日方稱之為南太平洋海戰,美方稱為聖克魯斯群島海戰。 ■描繪南太平洋海戰的畫作,畫中美軍「企業」號航母和「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在奮力抵禦日軍空襲。
  • 二戰美軍建的應急航母:成為海上決戰輕騎兵
    【話說軍世】在二戰結束時,美軍總計擁有約150艘航空母艦,不論是現在還是當時,這都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其實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開始時,美軍航母還沒達到10艘,太平洋上的主力航母也不如日本海軍多,最緊張時太平洋上僅剩企業號一艘在堅持,不過最終美國利用工業優勢完全逆轉困局,其實有一型航母堪稱「應急航母」,不過,並不是護航航母。
  • 二戰日本海軍最後一次大勝,珊瑚海大海戰擊沉美軍航母
    同時珊瑚海海戰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航空母艦為核心,以艦載機為主力的海軍搏殺,珊瑚海海戰的爆發,正式宣告了大艦巨炮主義的終結,海軍航母時代的到來。在1941年12月7日成功偷襲珍珠港之後,整個美國太平洋艦隊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日本帝國海軍也就失去最強有力的制衡力量。
  • 太平洋海戰,哈爾西、斯普魯恩斯、弗萊徹三位將領,誰最能打?
    ,在他的指揮下,美軍最終贏得了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在戰爭初期面對日軍一連串的勝利,他的這種性格對於提振美軍士氣,是非常可貴的,也確實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到了戰爭後期,這樣的性格所帶來的負面作用也逐漸顯露,在雷伊泰灣海戰中,哈爾西就因為求戰心切,而上了日軍的調虎離山之計,導致雷伊泰灣海灣門戶大開,險些讓登陸灘頭的登陸艦船和運輸船遭到滅頂之災。
  • 二戰風雲:日本寄予厚望的航母,為何在中途島海戰中成了打火機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在這場戰役中,美國僅僅以一艘航母的代價一舉擊沉日本四艘主力航空母艦。關於中途島海戰,日本軍部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命運的五分鐘」,也就是說在短短五分鐘內,日本的三艘航母就被美國的轟炸機給炸沉了!
  • 細節決定成敗:中途島海戰,日本功虧一簣,美軍徹底翻身
    自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打癱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後,日本海軍在整個太平洋上確實經歷了一段"快樂時光",從1941年12月開始,一直到1942年4月,這段時間日本海軍在整個太平洋上橫衝直撞,南雲忠一所指揮的航母戰鬥群甚至還一度突入印度洋,為日軍攻佔緬甸提供海上支援。
  • 一舉扭轉太平洋局勢,中途島之戰美國擊沉日本4艘航母,士氣大振
    扭轉人類歷史的怒太平洋激戰!一文看懂新片《決戰中途島》的關鍵史實與歷史意義1942年6月4日,美軍與日軍在中途島爆發關鍵戰事,美軍以寡敵眾,擊敗步步進逼的日軍,此後美軍士氣大振,開始轉守為攻,扭轉劣勢,而日軍節節敗退,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的局勢從此扭轉。
  • 海戰經典,美軍高調慶祝,有餘味!中途島海戰,決定命運之戰
    美國的大西洋艦隊用雙航母進行紀念活動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中途島海戰,大家就知道為什麼美國人這麼看重六日四日,每年都要紀念了。3、經營南太平洋戰場日本海軍做奪佔中途島的計劃時,在南太平洋爆發了珊瑚海海戰,這一場海戰給了日本奪取中途島的信心,也給了日本奪佔中途島不容置疑的理由。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母和航母的對決,雙方都沒有在視距內看到敵人,全是飛機對幹。
  • 沒有這艘開掛的潛艇,美軍也打不贏中途島海戰!
    無獨有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也有一艘現實版鸚鵡螺號,在九死一生的太平洋戰場上縱橫馳騁,功成身退,堪稱「bug」般的存在。 單論戰績,鸚鵡螺號並不是最奪人眼球的。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鸚鵡螺號總共擊沉日軍驅逐艦1艘,貨船5艘,擊傷貨船4艘、油船1艘和驅逐艦1艘,獲得14顆戰鬥之星,在美國海軍中排名第21名。
  • 薩沃島海戰,美軍陣亡人數是日軍的20倍,為何山本五十六卻大怒
    中途島取勝後,美軍隨即發起瓜島戰役,開始了太平洋戰場上對日軍的反攻。瓜島的爭奪,很大程度就是補給線的爭奪,誰佔據了瓜島,誰就有切斷對方補給線的可能。美軍在8月7日發動登島作戰,當天就控制了圖拉吉島,第二天佔領了瓜島機場。
  • 如果中途島海戰美軍戰敗,會有怎樣的後果?
    在這次戰役中,美軍航母在陸基飛機配合下以三打四取得勝利,成功的遏制了日本帝國的進攻勢頭,奪回了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動權。這場戰役在現今的軍事愛好者心中已然是一場耳熟能詳的勝利,但是在當時的美日力量對比和戰略態勢之下,無疑是一場兇險異常的險勝。如果當時幸運之神沒有如此眷顧美軍,最終美軍艦隊戰敗潰退甚至被殲滅,那又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呢?
  • 如果日軍攻擊中途島的電報沒有被美軍破譯,海戰結果會不會改變
    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遇到的第一次慘敗,也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而美軍能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從一開始就掌握了日軍的動向,因此可以從容部署,以有心算無心,從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中途島海戰中飛龍號航母以一敵三,日軍該不該單艦發起反擊?
    在1942年6月4日的中途島海戰中,日軍航母艦隊遭美軍突襲,3艘主力航母在不到半小時內就喪失了戰鬥力,而唯一倖存的「飛龍」號在第2航空戰隊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將指揮下發起兩次反擊,重創「約克城」號航母,算是扳回一分,但最後也未能避免被擊沉的命運。
  • 美日之間的較量,也是太平洋歷史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開始於1942年6月3日展開的。當時的美國海軍,不但在戰役中成功擊退了日軍對中途環礁的攻擊,而且還得到了當時太平洋戰區的重要主動權。所以稱這場仗是太平洋戰區的重要的轉折點。
  • 4艘航母沉沒,3500人命喪黃泉,中途島海戰後的日本走向失敗
    亞當斯見此狀況知道不能再降回「約克城」號上,於是選擇在40英裡開外的「企業」號航母上降落,這時候,機上的燃料已所剩無幾。隨後,「約克城」號的艦長下達了棄艦命令。當友永丈市向山口多聞匯報已擊沉「約克城」號時,山口臆測美軍另一艘航母肯定也被擊中,太平洋上已經沒有美軍航母了。
  • 中途島海戰:日本4艘航母VS美國3艘航母,日軍為何會慘敗?
    也是在中途島海戰之後太平洋戰區的局勢發生了重要的轉變,在中途島戰役之前,在艦隊建設上日本各方面都優於美國,是戰局中的一股強勢力量所在。然而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日本各方面軍力投入都多餘美國,在對日本來說敵寡我眾的情況下卻在交戰時被美軍擊退,在這場海戰中大敗。
  • 太平洋海戰:日軍為何勝於珍珠港而敗於中途島 !
    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這是一次航母戰鬥群對航母戰鬥群的戰爭。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其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 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即便是日本贏了也會戰敗
    準備起飛的SBD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場戰役的作用只有在美國勝利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日本勝利,那麼中途島戰役就只是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結束將延後一些年,由此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日本可能贏得中途島海戰嗎?其實還是有可能的。
  • 一舉扭轉太平洋局勢,中途島之戰美國擊沉日本4艘航母,士氣大振
    扭轉人類歷史的怒太平洋激戰!一文看懂新片《決戰中途島》的關鍵史實與歷史意義1942年6月4日,美軍與日軍在中途島爆發關鍵戰事,美軍以寡敵眾,擊敗步步進逼的日軍,此後美軍士氣大振,開始轉守為攻,扭轉劣勢,而日軍節節敗退,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的局勢從此扭轉。美國好萊塢名導羅蘭·艾默裡奇新片《決戰中途島》根據這場關鍵戰役的史實改編,帶領觀眾了解這場傳奇戰事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