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因何失敗,他和劉邦比差在了哪裡
項羽在軍事上屬於勇戰派的代表人物,號稱萬夫不當。許多人認為比起劉邦,項羽才更像一個大英雄。確實,項羽出身好,起初時聲望極高,可以說是一呼百應,且自身本就不凡。反觀劉邦當時活脫脫的一個小混混,但就是這樣一個大英雄般的人物為什麼會輸給一個小混混呢?
又是為什麼會讓他拔劍自刎不敢去見父老鄉親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說。英雄有英雄的好處,誰肯定都想當英雄,但是項羽錯就錯在別人說他是英雄也就罷了,他還以英雄自居。覺得沒錯就是我,我這樣的就是英雄。這是一點,自以為是。自以為是也就罷了,還很喜歡逞英雄。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裝。而劉邦就不一樣了,他很清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出身差又沒什麼本是,完全就是個小混混。自己什麼都和項羽比不了,所以他招賢納士,我一個人鬥不過你十個人還不行嗎?項羽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歸結於他的這個性格。但是他這個性格也並不只有壞處,當初巨鹿,秦軍二十萬,楚軍只有區區六萬,糧草供應緊張,將士們的士氣都不是很高。
那肯定的啊,大家想想,讓你們六個人打對方二十個人誰也開心不起來啊。但這時候項羽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直接就把己方主將砍了,又把船全毀了,最後連鍋也砸了,只剩下夠吃三天的飯。這一下將士們回也回不去,不贏就得死。一個個都拼了命,最後竟然真的用六萬軍隊打贏了二十萬軍隊。這也是項羽的成名戰,我們不否定他的才能。
這也讓項羽嘗到了甜頭,心中更是堅定這種事情要多在人前做一做。後來劉邦項羽攻入鹹陽,約定好了誰先進去誰就是王,結果劉邦先進去了,不過他沒找老百姓的麻煩,甚至金銀珠寶也沒拿,這無疑是他做給項羽看的,也是做給天下人民看的,讓人民看看他有多仁義。項羽就不一樣了,進都進來了,肯定要秀一下自己的王霸之氣,先是一把火給阿房宮燒了,再把秦王砍了,最後對著百姓開始殺。
人們一看這人也太殘暴了,他要是上位可能還不如秦王。可項羽為什麼這樣呢?這也是做給天下人看的,他認為要想別人不再反抗,血腥的武力震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為了讓天下人看看他有多強,看誰還敢反抗,反抗前先掂量下自己夠不夠資格。劉邦項羽兩種做法都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但劉邦靠的是民心,項羽則是武力。這麼一看就高低立判了。
後來著名的鴻門宴也可以體現他的這一特點,項羽邀請劉備吃飯,劉備赴約。當時範增都已經給他安排好了,自己其實什麼都不用管,在那吃飯就行了。範增原本是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等著劉邦來了項羽一聲令下就能殺了他。結果項羽礙於自己的面子放過了劉邦。劉邦來了之後對項羽服服帖帖恭恭敬敬,點頭哈腰的誰看著也不像想造反的,放在現代絕對是影帝級別的人物,這就把項羽難倒了,
他要是有點什麼謀反跡象自己還能找個藉口殺了他,他對自己這麼恭敬再殺了他肯定對自己的威名有損。這個時候項羽想的不是殺了他,竟然是怎麼維持自己形象。既然天下人稱我為英雄,那我裝也要裝下去。劉邦就是抓住了項羽在乎名聲的特點偷偷溜了。項羽的英雄氣概成就了自己也毀掉了自己。這還不算什麼,最後的項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在努力維持自己的英雄形象。敵人都打到門口了,四面全是包圍,他卻在那吟詩。
感覺跑不了的時候對旁邊人說要給他殺個敵軍將領看看。結果不一會兒真殺了一個,不過到這關頭你再殺十個又有什麼用,除了證明你很能打外就沒別的了。烏江邊上有人來救他,他卻不領情,覺得自己都這樣了,我哪還有臉面見父老鄉親們,還不如死了算了呢,還能落個好名聲。這裡不難看出項羽還在糾結自己的面子。
他這樣的人只願意把自己輝煌的一面展現給世人,不願在自己落魄的時候讓人看到。於是他毅然一劍先把自己老婆殺了,這時候嘴裡還喊著是上天要他死,最後落得拔劍自刎的下場。到死項羽也沒明白自己到底是死哪了,如果他不這麼愛裝,不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生命還重,不覺得自己是英雄不能失敗,不自刎而是回到江東休養生息,又未嘗不能東山再起。
其實他肯過江也不全是自尊心作祟,也有另外一個原因,烏江亭長來接他時兩人聊了一會兒,聊到了江東的鄉親們,想到了自己當時誇下的海口,帶著無數江東子弟出來要幹一番大事。結果到現在就還剩他自己,老鄉們都兒女都跟他打仗死了,自己能有臉見他們就怪了。況且就算過了江保全性命東山再起,當初優勢這麼大都能被劉邦翻盤,自己現在還處於劣勢,贏得機率微乎其微,甚至還要讓江東血流成河,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死了痛快,死了也能下去陪著自己老婆,又能保護江東相親不再被危害,可以說項羽是個英雄,是個末路英雄。
本文由你的心中原創,如有問題請在下方評論,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