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人喜歡寫懷古和詠史詩詞。其實,懷古和詠史的詩詞,基本上就是一類。就是詩人們登臨某處歷史遺蹟,想起遙遠的古代發生的轟轟烈烈的歷史,而現在只剩下一堆黃土,發出的歷史感慨,這是懷古詩的一般的套路。比如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比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等。而詠史詩詞,主要是針對一段史實,一個人等,發出的感慨。比如阮籍經常登上山頂,感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再比如,唐朝詩人杜牧、宋朝詩人王安石、詞人李清照,對失敗英雄項羽的詠史詩詞等。
我們知道,文學固然是反映世界的,但一定是反映詩人 自我情感的,正所謂是我手寫我心也。同樣,面對同樣一段歷史,詩人們在詠嘆歷史的同時,一定會沾染上自我的性格,它是詩人自我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折射 。同時,一首作品除了反映詩人的自我價值之外,一定會有時代的風霜的 痕跡,反映著時代的風雲變化。我們從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對悲劇英雄項羽的詠嘆之中,就會發現,這三個詩人完全不同的性格特點,以及晚唐、北宋和南宋不同的歷史軌跡。
我們先來看看杜牧是如何詠嘆項羽的。
杜牧是懷古和詠史詩的大家,他在《題烏江亭》這樣寫道: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說,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預料。能夠忍受失敗和恥辱的才是真正男兒。江東子弟大多是才能出眾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殺回,楚漢相爭,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杜牧除了是晚唐時代著名詩人,他還是一個軍事理論家,他曾經親自注釋了孫子兵法,並在做幕府期間,為當權者提出了很多軍事戰略上的建議。無奈在牛李黨爭的背景下,杜牧的才能和主張得不到重用,所以杜牧是一個懷才不遇鬱鬱寡歡的人。但是杜牧始終沒有放棄,他還是在等待機會,尋求崛起的時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杜牧對項羽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第一是項羽還沒有學會忍。老子的道德經中經常強調「柔弱勝剛強」「以退為進」,這是中國人的謀略,而項羽卻不能以退為進,為了面子和虛榮自殺。第二,批評項羽沒有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決心,假如項羽能夠在失敗和忍耐之中等待機會,說不定有捲土重來的一天,這正是杜牧本人性格的寫照。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王安石怎麼去寫項羽。
王安石寫過一首《疊題烏江亭》的詩。從題目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王安石在杜牧的那首詩的基礎上寫的,算是和杜牧的詩。王安石這樣寫道: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說,頻繁的徵戰使壯士疲勞、士氣低落,中原之戰的失敗之勢再難挽回。雖然江東子弟現在仍在,但他們是否還願意跟楚霸王捲土重來呢?
很顯然,王安石這是和杜牧唱反調。王安石認為,即使當時項羽不自殺,返回江東,由於常年的戰亂,再加上項羽的剛愎自用不得人心,那些江東子弟們也不一定願意跟隨項羽東山再起了。
王安石和杜牧不一樣,杜牧只是一個謀士,一個軍事理論家,而王安石則是一個政治家,他主持了北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 王安石變法。以政治家的眼光來看,一個人能否成功,一項改革能否推行下去,主要是看天時地利人和,在政治活動之中,人心向背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王安石 認為,項羽即使是回到江東,由於項羽失去了 人心,因此,王安石很肯定地認為,項羽即使回到江東,也終將失敗,因為他失去了民心,他 太剛愎自用不懂得使用人才,吸納別人的意見。這就是政治家的眼光。
我們再來看看北宋靖康之恥之後,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寫的一首詠嘆 項羽的詩歌 。李清照這樣寫道: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在這首詩中,婉約派小女人李清照,卻表現出完全不同於小女子的性格,李清照仿佛一個男子漢大丈夫,與失敗英雄項羽是惺惺相惜 。李清照說,我們活著就應該作人中豪傑,死了也應作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也許,女孩子崇拜英雄,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問題是,李清照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不是少女了,而是一個飽經了亡國喪家治亂的中年婦女了。當年金人南下之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竟然是棄城而逃,作了可恥的逃兵。而李清照跟著丈夫趙明誠逃難的時候,寫的一首詩。
我們可以從這首對悲劇英雄項羽的讚揚之中,看到另外的意思:第一,李清照對丈夫趙明誠的臨陣脫逃極為不滿,認為這不是一個大丈夫所為,這是一種可恥的典型的逃跑主義,第二,這是對奉行投降和逃跑主義的南宋小朝廷的諷刺,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苟且偷生。一個是可恥的逃跑,一個是有血有肉有擔當的偉丈夫。從這樣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李清照的態度:就是死,也要抵抗,就是死,也要回到家園。
從以上三首詠嘆項羽的詩歌可以看出,不同的詩人,不同的時代,對同一件歷史事實的觀察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杜牧希望能 忍辱負重等待機會東山再起,這其實也是對自己的期許,王安石說項羽早已經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而民心正是政治家王安石所要考慮的最大的問題。而弱女子李清照,則是強烈反對南宋小朝廷逃跑主義,因此發出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悲憤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