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錫五福,以安一縣」,這是南宋理宗皇帝御批給福安的名字,位於閩東地區,丘陵地勢和溪流滋養著這座城市,帶來豐富的物產,打造了這座城市多樣的美食,在福安小夥伴的帶領下,這次秘密軍團進軍福安,帶你12小時吃不停!
到達福安的第一頓就吃了這家福安特別經典的手工糊吊,午後陸陸續續有食客來吃飯,老闆娘在廚區也忙得停不下手。我們點了米粉和糊吊。
米粉的本地話又叫「廚擁」,都是純手工製作的,福安的米粉比較細,很容易吸水,就著湯一起吃很清爽,在不想吃太油膩的時候來一碗很完美。
糊吊這個名字真的蠻可愛的。糊吊其實是地瓜粉,但不像一般的地瓜粉有嚼勁,竟然是入口即化的。湯底是酸辣的,加上蝦幹和薑絲吊味特別香,不喜歡吃薑絲的小夥伴都能直接食用薑絲了。
在糊吊店不遠處就看到了這家青草藥店,便上前買了一瓶涼茶,入口溫溫的 ,不會很苦,但有濃重的草藥味,特別解渴。
小夥伴是易中暑體質,每到夏天都要來喝他們家的涼茶解暑氣。
這家店讓人詫異的是他們家肉串竟然是紅色的!問了才知道原來是上面塗滿了番茄醬,肉片面積很大,醃得也挺入味的,裹了番茄醬讓整個肉串滋味濃鬱,get到新吃法!
這家店在街尾開了二十多年,香酥全翅是他們家的招牌,雞肉很嫩,皮很酥,胡椒和孜然都撒得很足,是小夥伴念念不忘的學生時代的味道。
再加上一杯超便宜的珍珠奶茶,肥宅快樂餐標配,忽然就回到了邊喝奶茶邊吃炸雞和同學在店裡補暑假作業的時光。
這家位於中興街的茶葉蛋據說原本是一個老人家開的,現在由兒媳婦經營。
剝開蛋殼看到錯落有致的黑色紋理,就知道滷蛋特別入味。入口確實如此,一口氣吃掉一個也不會膩,甚至還有點上頭想吃第二個(?)
大腸粉扣是在福安隨處可見的小吃,大腸處理的很乾淨,粉的口感有點像漳州的鹹豆花粉絲,吃的時候加點醋和辣醬,再加點香菜,絕了。
福安扁肉以穆陽最為地道,小夥伴帶我們來了這家也是有點年頭的扁肉店,門口有各種各樣的燉罐,作為養生大隊成員的秘密君是不會放過的。
我們點了砂仁鴨胗湯、扁肉湯和小條面。砂仁鴨胗湯也是加入草藥燉的,有股薄荷味,鴨胗肉質緊密,緊韌耐嚼,據說這道湯特別養胃。
扁肉湯有點稠,小夥伴會加上醋,就會更香更好吃,總的來說,福安真的一切食物皆可醋。軟卻不爛的扁肉皮包著薄厚適中的扁肉,扁肉應該是基本沒有經過調味。湯的滋味已經足夠濃鬱,搭上扁肉剛剛好。
小條面就是比較窄的拌麵,福安的麵食實在分得很細,味道也是各有各的不同,這碗小條面可以稱它為「扁肉版拌麵」吧。
在福安街頭小巷最為常見。爹包其實就是海蠣炸,因牡蠣在福安話中發音die,又稱「跌包」,「爹包」,其精髓就是在裡面加上瘦肉,最後用光餅夾起來,就是福安版的漢堡,一口下去,香到牙痒痒。
在吃了一系列的主食和小吃之後,我們開始了解膩之旅,這家餅店也是小夥伴強烈安利的。
他們家的綠豆餅餅皮的褶子特別漂亮,餅皮酥軟,裡面的綠豆餡冰冰涼涼的,十分解膩。
大部分福安人的童年記憶,這家店開了二十幾年,門頭還是世紀初會出現的風格,碗筷很有廣式糖水的感覺。
湯字輩的甜品很簡單卻很解暑好喝,甜湯底似乎是白木耳熬製的。
冰牛奶的包裝真的非常日系了,牛奶味道也很不一樣,剛入口是濃重的奶味,緊接著就是微微的甜味,一定是小朋友的最愛。
蛋糕和聖代被我們命名為「童年回憶殺」組合,廉價奶油和塑料果醬的味道,就是童年的快樂記憶啊。
吃甜品的時候望見對面好些學生在買炸雞柳,吃貨的本能驅使小編也上前來了一袋。
本以為會和一般的炸雞柳一樣,但其實福安的炸物蠻不一樣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偏鹹,但是竟然挺香的。粉感不會太重,肉還是蠻實在的。
福安的牛肉丸並不是丸子,做法和福鼎肉片很像,湯頭沒有什麼牛肉味。辣得很直接,吃辣星人應該很喜歡,加上醋特別酸爽,肉的質感很q很有嚼勁,多吃不膩。
//////////
福安的夜晚有點微涼,散步在街頭,攤販們紛紛出攤,帶來些許熱氣,夜宵是福安美食的一大亮點。
來到這家拌粉店,生意十分紅火,灶臺忙碌的身影就沒停過。我們點了小腸燉罐、拌麵、拌米粉和拌粉幹。
小腸燉罐有加草藥,好像是苦菜的樣子,小腸很脆很嫩,湯非常清甜,只有淡淡的草藥味。
拌麵是有點細的扁面;拌米粉的粉香很濃,米粉不爛,油不會放很多,入口是很實在的勁道米粉; 拌粉幹加了豬油的緣故,粉面很有光澤,加了一點點辣子就更香了。
水煮蟶晚上很容易售罄,我們在第一家碰壁後發現隔壁剛好還有水煮蟶,盲吃完全不會踩雷。
各種蔬菜和粉絲鋪底,上層是花蛤和竹蟶,灑滿了胡椒粉和孜然,特別香。雖然竹蟶有點沙沙的,但總體還是鮮嫩肥美。
除了這些新鮮出爐的美食,福安還有許多特產,秘密君在這裡真的買到眼花繚亂。
除了在福安逛吃,我們還特地乘了大巴去了賽岐鎮,探索了一下這座曾經有過「閩東第一大鎮」、「繁華小香港」、「閩東小上海」之稱的小鎮,到底有多好吃。
原本是想來打卡《早餐中國》的同款水煎包,可老闆由於身體原因就沒有繼續營業了,也算是此行的一大遺憾了。
所幸賽岐市場內隨處可見水煎包。水煎包配上豬肺湯,是賽岐人經典的早餐搭配之一。
水煎包皮略厚,略有嚼勁,內餡是高麗菜參雜著肉末,比起平時吃到的水煎包,少了大半的油膩。豬肺湯很清淡,裡面還有花生和白豆的緣故,湯裡有股豆香,蠻降火的。
走在菜市場的路上,偶然注意到了這家店的招牌,花餃是從沒聽過的一種食物,好奇心驅使便進去試了試,老闆向我們自豪地介紹這是獨一無二的賽岐美食。
▲ 蒜蓉醋(左)、辣醬(右)
花餃的餃皮比較蓬鬆,是有點甜味的,包裹著瘦肉、香菇、蝦米的內餡。桌上的醬是調好的,一種是辣醬,一種是蒜蓉醋,秘密君更喜歡蒜蓉醋,酸酸甜甜的,一口吞下滿滿的幸福。
回程的時候我們還買了一小塊賽岐的特產七層糕,數了數還真的有七層,QQ軟軟的,吃起來有種別樣的味道。
//////////
遠眺這座城市,遍布了各式各樣的古厝,而高樓也陸續林立。飛速發展的時代中,在這裡又重新吃到了童年淳樸的味道,或許是相對論在味蕾上的一種體現。
在變化的世界裡保持最初淳樸的味道,正是福安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吧。
圖文原創 | 秘密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