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正式啟用A350客機執飛北京至底特律航班,將針對中國乘客推出本土化特色服務
美國第二大航空公司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推出新機型執飛中美航線,以吸引中國消費者,期望在競爭激烈的中美航線市場獲取更大份額。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達美航空宣布,將於明年1月起正式啟用空中巴士A350客機執飛北京至底特律航班,成為第一家在中美航線啟用該客機的航空公司,屆時還將針對中國乘客推出本土化的特色服務。
在達美航空客戶體驗活動上,公司執行長巴斯蒂安 (Edward Bastian)告訴財新記者,中美航線市場發展迅速、潛力巨大,達美航空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優化中國消費者的服務體驗,致力成為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美國航空公司。
達美稱,公司所有的波音747客機將於今年底全部退役,取而代之的是遠程機型空客A350。這款飛機共有306個座位,設有38個商務艙套間和48個「優悅」經濟艙,配有無線網絡,機身更輕巧,發動機更加省油,將主要用於執飛美國與亞洲目的地之間的遠程航線。
公司表示,為了吸引更多中國消費者,推出了一系列更符合中國乘客消費習慣的服務。例如,在所有的終端上配置了中文選項,往返中國的航班配備講中文的空乘人員,提供中式餐飲和美國機場的中文到達指南視頻,消費者還可通過銀聯和支付寶預定機票。
隨著中國居民消費能力上升和中美商務和旅遊多次往返籤證的開放,中美航線市場需求增長迅速。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今年8月北美航空公司國際客運需求同比增長5.5%,是過去五年平均增速(3.1%)的近兩倍,載客率上升1.4個百分點,達到86.6%。
達美航空大中華區和新加坡總裁黃康稱,中國乘客有望成為中美航線客流的主力軍。「五年前的中美航線,不僅是在達美,其中70%的乘客是美國前往中國的客人,或者是從中國回美國的美國客人。但是短短5年的時間,現在的航班上中國的客戶和美國的客戶差不多持平。到2020年,我們估計很有可能到時候中國客人佔到70%。」
儘管市場需求旺盛,擴大中美航線市場份額的競爭卻也異常激烈。目前,中國運營中美航線的公司主要是國有三大航空公司和海南航空,美國主要是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美聯航(United Airlines)和達美航空。
2004年推出的《中美航空協定》給予了中美兩國航企業等額對飛的航線數量,但美國航空公司長期處於優勢地位,迅速用掉大部分配額。但近年來,國內航空公司的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迅速上升,加上中國赴美遊客的增加,國人更習慣於乘坐國內航空公司的飛機,雙方已經可以打成平手。
對於運營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而言,通常在當地擁有一個強大的夥伴公司,便可依託這個公司為乘客提供更為細緻的一體化服務。為了增強競爭力,美國航空公司紛紛選擇與中國航空公司合作。
今年3月,美國航空公司宣布投資兩億美元入股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雙方達成股權聯盟後,美國航空獲得北京機場的起降時刻,並於9月從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搬到2號航站樓,將航班轉乘時間由原來的150分鐘減至100分鐘。
繼達美航空在2015年收購中國東方航空公司3.55%的股份後,雙方達成代碼共享、時刻協調和機場設施等領域的合作以來,公司又在今年7月宣布將於2018年7月開通亞特蘭大至上海航線。新航線將使亞特蘭大成為達美航空直飛上海的第四個樞紐城市,其他三個城市包括底特律、西雅圖和洛杉磯。
達美航空表示,開通亞特蘭大至上海的航線是看中了中美雙邊投資潛力。亞特蘭大是喬治亞州首府及最大城市,喬治亞州在2007年起在中國上海設立代表處,州政府代表經常訪問中國,在喬治亞州落戶的中國企業包括:海信集團、三一重工、經緯紡織、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森麒麟輪胎等民營企業也正在投資於喬治亞。
達美航空成立於1924年,總部位於亞特蘭大。據該公司官網顯示,達美航空每年服務乘客1.8億多人次,航空網絡覆蓋334個目的地,包括16個亞洲和南太平洋地區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