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博物館藏古代印度佛教造像的由來

2020-12-25 文藏

旅順博物館藏古代印度佛教造像共106件(組),為日本大谷光瑞(ōtani Kōzui,1876年12月27日—1948年10月5日)於1902年11月至1903年1月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進行的第一次探險活動所得。

網絡配圖

大谷光瑞,日本京都府人,日本西本願寺第22代法主(1903年),探險家,為西本願寺第21代宗主明如(大谷光尊)的長男。十歲剃度,學習院畢業後,留學歐洲。

網絡配圖

1900年,在倫敦留學的大谷光瑞聞知一些西方人在中國、印度等地進行探險所獲頗豐,受此啟發,他決定組織日本人進行探險。

網絡配圖

1902年11月至次年1月間,大谷光瑞利用留學歸國之便,以探尋佛跡為名,組建「大谷探險隊」,前往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的鹿野苑(Deer Park)、佛陀伽耶(Bodh-Gaya)、靈鷲山(Griddhkuta Hill)、王舍城(Rajagaha)、哈達(Hadda)等地,考查古蹟、搜集文物,是謂「大谷探險隊」的第一次探險活動,也是大谷光瑞本人唯一親自參加的一次。

網絡配圖

這次探險收穫了不少古代的石雕佛像、佛龕構件等類型文物,這些文物一部分被放置於京都本願寺內,另一部分則存放在京都恩賜博物館(現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前身)。

網絡配圖

1909年,在大谷光瑞主持下,本願寺於大阪和神戶之間的武庫郡須彌月見山新建一座別邸——二樂莊,作為存放、整理這批數量龐大的文物之用。

網絡配圖

1914年,由於多年大規模的考察探險、修建二樂莊,以及資助日俄戰爭等一系列活動,西本願寺財政耗費巨大,巨額的債務迫使大谷光瑞於5月17日辭職,開始了其海外遊歷和布教的生涯。1915年4月,大谷光瑞到達大連,出席西本願寺關東別院的落成典禮,並最終決定將中國的旅順作為其後半生的居留地。

網絡配圖

大谷在旅順新市區買下了一所俄國式建築,將其大量藏書經由上海運抵旅順。1916年,大谷將其保留的文物,主要是古印度佛教造像和發現於中國新疆、甘肅等地的古絲綢之路文物也一併運到旅順。

網絡配圖

據說,這部分文物在1916年由滿鐵轉到旅順,大約是保存在滿蒙物產陳列所,這個陳列所是1917年4月開館的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館的前身,也就是如今旅順博物館的前身。據原旅順博物館工作人員、日本學者森修的回憶,大谷光瑞的這些文物資料大概先暫時運到帝俄時代俄清銀行的舊址,當時叫千歲俱樂部的樓裡。在那裡清點數量,記錄品名後才保管,時間是大正六年(1917年)四月。

網絡配圖

由於所謂的考古探險活動,這批文物中的古印度佛教造像大多已經因為粗暴的文物劫掠行為失去了其完整性,成為了殘片,從而喪失了其原有的藝術價值,然而這些佛教造像仍擁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網絡配圖

相關焦點

  • 旅順博物館看新疆千年乾屍
    大連有很多博物館,但國家一級博物館只有兩家,其一就是旅順博物館。為什麼大連市的博物館反而不如其下轄區的博物館有名?為什麼在旅順博物館裡能看到4000多公裡外千年前的新疆乾屍?旅順博物館和俄國人、日本人有什麼關係?跟著我了解旅順博物館的來龍去脈,你就會清楚明白。
  • 【經典】寶相莊嚴|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中國佛教造像
    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有豐富精美的中國佛教造像,涵蓋了廣闊的歷史時期。(圖2-1)寧氏宗族造像碑西魏,公元551年,高339釐米,寬99釐米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1926.591)至 6 世紀,佛教教義在中國流傳更加深入,並直接在藝術中表現出來
  • 旅順博物館與大谷光瑞的不解之緣
    這裡有世界上最早的漢文佛經寫本、這裡有中國獨家珍藏的古印度石刻、這裡有存世唯一使用「承陽三年」年號的《菩薩懺悔文》、這裡有禪宗研究領域的「寶典」《六祖壇經》……您不用遠赴新疆大漠,在這裡就可以看到木乃伊;您不用遠赴印度,在這裡就可以了解佛教的起源……這些中亞與西域文物的來源都與一個人有關,他就是日本人——大谷光瑞。
  • 日本侵華時期僧人探險隊收集佛教珍品首次在瀋陽展出
    瀋陽故宮展出佛教珍品之一(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解說】4月27日,「莊嚴寶相——旅順博物館藏佛教藝術珍品展」在瀋陽故宮飛龍閣、翔鳳閣展廳開展。63件由旅順博物館珍藏的佛教精品首次現身瀋陽,與以往珍品展不同的是,此次珍品均是在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由日本探險家在中國所收集。 【同期】旅順博物館館長助理孫傳波:我們這個文物,主要就是日本大谷光瑞的探險品的一部分,當時他就把他的探險品的一部分從日本拿到了旅順,就寄付在旅順博物館,後來就賣給旅順博物館。
  • 博物精品: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藏佛教造像藝術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更多精彩收藏信息等著你~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始建於1852年,初建時的名稱為南肯辛頓博物館。1899年在位的伊莉莎白女王為紀念英國歷史上偉大的君主之一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夫婿阿爾伯特親王,遂將博物館更名為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
  • 高城佛光·黃驊市博物館藏北朝石刻造像菁華
    高城佛光黃驊市博物館藏北朝石刻造像菁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全國各地陸續發現了多批佛教造像窖藏
  • 旅順博物館:遠東的西域記憶
    在此前,本號推送過的《這一年,我們追過的博物館(2018北方篇)》也有涉及到旅順博物館的介紹。 正文共3702字33圖,閱讀需要10分鐘 我去過兩次旅順,緣起都是旅順博物館。 說起這座博物館,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別看它地處偏遠,卻藏著不少獨一無二的驚喜。
  •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首次全面公布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彭杭)12月20日,由中華書局、旅順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2020年11月,《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首次全面公布旅順博物館所藏新疆出土文獻的漢文部分,「最後的寶藏」終於揭開神秘的面紗。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該書的出版是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領域裡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事件。
  • 座談|「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首次全面整理出版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據《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主編之一、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榮新江介紹:「2015年,旅順博物館決定正式啟動『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整理計劃,王振芬館長特地來到北京
  •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出版座談會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由中華書局與旅順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聯合主辦的「《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出版座談會」12月20日在京舉行。《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收入旅順博物館收藏新疆出土文獻的漢文部分,共計26000多殘片,是目前所知國內敦煌吐魯番文獻唯一尚未公布的大宗藏品,被稱為敦煌吐魯番文獻「最後的寶藏」。
  • 圖文詳解大英博物館藏佛教文物節選
    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英國國家博物館擁有藏品6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本文所選文物為博物館藏隸屬印度、尼泊爾、西藏等喜瑪拉雅文化區域出品的佛教藝術品。
  •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12月20日,由中華書局與旅順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聯合主辦的「《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出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 金佛光明,帶您一覽中國古代佛教金銅造像
    金佛光明劉雍珍藏古代漢傳金銅造像展展覽時間2018年3月28日—2018年5月20日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精品館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這個古印度出生的孩子,在東土受華夏文明的滋養不斷成長。早期,佛教和當時印度其他教派一樣是反對偶像崇拜的,後來為了便於傳播佛教義,遲至公元一世紀,在耆那教和婆羅門教的影響下,便也以石雕造像來教化大眾。從印度出土的實物看,此時的造像有兩個顯著特點:形象多為體魄強健的偉丈夫形態;造像的題款多為「菩薩」,而非「佛陀」,這也反映了當時兩者的區分並不明顯。
  • 00074走進旅順博物館(10)扶老攜幼花甲遊
    文/林香葉馳20200222我們最先走進的是旅順博物館!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走近這家博物館門口,不由被這座建築所深深吸引!旅順博物館,始建於1917年!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優秀建築!因是俄國人所設計,故具有濃濃的俄羅斯風情!令對歐式建築情有獨鐘的我感覺非常的漂亮。故當身臨門口,儘管飄著小雨,我還是充滿激情興趣有加的頻頻攝下系列影片!將自身與親人們與其融為一體,留作將來美好的回憶!
  • 印度新德裡到底藏了多少敦煌藝術品?
    其中,中亞廳的藏品基礎是斯坦因在絲綢之路上3次主要考察(1900—1901、1906—1908、1913—1916),歷經百餘座古代城市所搜羅而來的壁畫、絹畫、木雕、石雕、陶塑、瓷器、金銀器、宗教及世俗文書。佛教藝術廳則囊括了大量來自印度本土、巴基斯坦、尼泊爾、中亞、中國西藏地區、緬甸、柬埔寨等地的古代金銅石木及彩繪造像。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中國歷史悠久,文物浩如煙海,為外國博物館及公私機構收藏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全都是「流失海外」。本文為您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文物的海外收藏現狀,並整理出藏有較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名單,以供諸君參考。亞瑟 賽克勒大廳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陳列中國佛教藝術的特別展廳,出自山西廣勝寺的元代壁畫、雲岡造像、河南淇縣東魏李道贊等五百人造像碑等傑作濟濟一堂。
  • 中國古老的傳統手工造像技藝——佛教夾紵造像
    ▲唐代 乾漆夾薴佛像 大都會博物館藏出自河北正定隆興寺 為日本商人收購後轉賣美國相傳印度有「行像」的傳統。
  • 遼寧遊記|暢遊旅順博物館 見證百年滄桑 歷史藝術的殿堂(一)
    旅順博物館現有藏品6萬餘件,另有文物資料30萬餘件,包括以羅振玉舊藏品為代表的中國古代藝術品、以大谷收集品為主的絲綢之路文物兩大藏品系列。時間上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空間上輻射中原、西域甚至 印度 、 阿富汗 、 巴基斯坦 、 日本 、 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 旅順博物館與大谷光瑞
    旅順博物館不僅館舍建築獨具魅力,其別具一格的館藏精品更是蜚聲海內外。這裡有世界上最早的漢文佛經寫本、這裡有中國獨家珍藏的古印度石刻、這裡有存世唯一使用「承陽三年」年號的《菩薩懺悔文》、這裡有禪宗研究領域的「寶典」《六祖壇經》……您不用遠赴新疆大漠,在這裡就可以看到木乃伊;您不用遠赴印度,在這裡就可以了解佛教的起源……這些中亞與西域文物的來源都與一個人有關,他就是日本人——大谷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