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圩蓄洪後洪水高漲不退 白湖監獄管理分局組織240人投入搶險

2020-12-13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指令,7月18日晚8時10分,位於合肥廬江縣境內的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東大圩正式開閘蓄洪。據悉,6月13日至7月18日,該分局及周邊區域經歷連續強降水,外河水位暴漲。7月18日20時,缺口水位達到12.50米,已經超過保證水位0.6m,在省防指的指令下,白湖監獄管理分局立即啟動防汛蓄洪預案。

為保證蓄洪安全,蓄洪前,安徽省司法廳要求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提前撤離人員,對東大圩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蓄洪區內不留一人,不出現人員傷亡;蓄洪後,加強巡堤巡邏,嚴控人員進入。按照既定方案,東大圩所有人員及相關物資全部得到及時安全轉移。

據悉,這是東大圩第七次蓄洪。6.8萬餘畝耕地將被淹沒,安徽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再次為保護西河流域周邊數十萬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巨大犧牲。

由於蓄洪後仍持續強降雨,洪水高漲不退,7月19日4時達到最高值13.06米,高於2016年東大圩蓄洪後最高水位0.41米,防汛形勢依然嚴峻。白湖監獄管理分局綠色家園小區和糧貿小區進水受淹,西大圩圩內正全力排澇。自18日夜起,白湖分局先後組織青年突擊隊、民警職工搶險隊和武警駐監部隊240人投入搶險。

經綜合分析,白湖管理分局外河水位在12.50米左右將持續一周以上,目前西大圩堤防壓力十分巨大。西大圩作為監管改造主陣地,也是民警職工生活家園,東大圩蓄洪後,為全力確保西大圩大堤安全,白湖分局進一步壓實責任,嚴格執行領導責任包保,增加搶險力量和巡堤頻次,備足備齊搶險物資和搶險裝備,加大搶險專家分析和會診。同時對東大圩蓄洪區全面封控,通過聯防聯控,實行交通、治安管制,嚴禁外來人員車輛入圩,確保區域場所安全穩定。

許會勝 朱顯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鍾虹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白湖東大圩開閘蓄洪後全力確保四個安全
    央廣網合肥7月19日消息(記者 張宣劍 通訊員 許會勝 朱顯宇 )7月10日以來,白湖區域連續遭遇強降雨, 7月18日20時10分,按照安徽省防指命令,白湖東大圩開閘蓄洪,蓄洪後仍持續強降雨,19日4時達到最高值13.06米,高於2016年東大圩蓄洪後最高水位0.41米。
  • 安徽白湖監獄東大圩開閘蓄洪,6.8萬餘畝耕地將被淹沒
    7月18日20時10分許,西河缺口水位達12.50米,超警戒水位2米,超保證水位0.6米,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指令,運用白湖東大圩蓄洪。安徽省司法廳堅決執行蓄洪命令,實施第七次蓄洪,6.8萬餘畝耕地將被淹沒,再次為保護西河流域周邊數十萬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巨大犧牲。
  • 洪水漫不過黨心警心築起的堤壩
    「眼看著水一個勁地漲,尤其是下午開始每小時河水上漲10多釐米,我們預判省防指會很快啟用東大圩蓄洪,知道東大圩保不住了。我們立即組織民警職工再一次對東大圩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開閘蓄洪前圩內不留一人。」安徽省監獄管理局政委梁國強說。為了確保東大圩蓄洪安全,進入汛期後,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就啟動東大圩蓄洪準備,細化預案,對東大圩內所有人員、物資進行登記造冊。
  • 抗洪搶險進行時 廬江白湖鎮金灣三角洲的墨藍七月
    晚上8點10分,白湖東大圩開閘蓄洪,滾滾洪水衝向6.5萬畝圩內良田,白湖再次為保護兆河和西河流域周邊數十萬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巨大犧牲。儘管兆西河已經洩洪,但截至晚上8點,今天仍累計降雨11毫米,水位已經超保證水位1米,險情一觸即發,所有人都緊張地繃到了極點。金灣社區指揮營營長何曉光當機立斷,立即調來物資,鐵鍬、砂石,給三角洲堤坡蓋上「安全被」。一個小時後,花膠布全部鋪蓋到位。
  • 記者走進白湖監獄探訪因汛臨時轉移的服刑人員
    被轉移的服刑人員在新的監舍內  中安在線訊 記者7月6日從白湖監獄獲悉,在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壩鎮監區,監獄民警們已通過自己手機,向服刑人員家中發送報平安的簡訊,共計189條,這些簡訊均是剛剛轉移的壩鎮監區的原濱東監區的服刑人員寫的
  • 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十大品牌」文化唱響新生心聲
    有人說,監獄是冷麵高牆,看不見春風拂面;也有人說,監獄是情感禁錮,只有訓斥和封閉;還有人說,監獄是文化沙漠,那裡,只有枯竭和絕望,尋覓不到生機。今天的透視,讓我們一起走進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這座獄城裡發生的一切,是讓你心生欣慰,刮目相看的自信與自新。
  • 圩堤決口不搶險?真相是……
    九洲、良種場等靠近北堤附近住戶,7月12日必須轉移,鼓勵投親靠友,或者轉移到大堤安全處,其他地方四類對象7月13日全部完成轉移,目前每個村派了工作組,不漏一戶傳達轉移通知。鎮上的青壯年勞動力繼續投入到江洲鎮防汛工作當中。此前報導,當地政府曾號召「18-60周歲的父老鄉親迅速趕回抗洪」。「號召信」發出後,引發社會大量關注。不少江州人表示將速回家鄉參與抗洪。
  • 特稿丨蓄水超26個西湖,濛窪蓄洪區的第16次「水進人退」
    近年來,當地通過招商引資,發展適應性農業,逐漸形成規模,此次洪水則考驗著種養大戶對未來的信心,和當地政府部門解決問題的智慧。「水進人退,水退人進。」 阜南縣副縣長姜寧說,適應性農業這條路肯定還會搞,當地政府正採取措施以降低損失。蓄洪區內,一片汪洋,洪水淹沒了通往外界的道路。
  • 【警星閃耀】58歲老潛水員 奮戰抗洪搶險救援一線
    7月24日上午,洪水衝開同大黃瓜咀排水站閘口,湧入小南河,情況危急。李敦勇帶領隊員立即趕到現場。「水下現有兩個直徑60釐米的閘口大開,要想阻止洪水流入小南河,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靠堵!」不一會兒,兩名潛水員再次鑽出水面。「鐵絲已經綁好,棉被也塞進去了,洪水基本得到控制。但不太牢固,還有少量水通過縫隙往河裡流。」
  • 「洪水不退,我們不撤」 廬江石大圩決堤多方力量增援 緊急搶險轉移...
    廬江縣白山大橋上,被轉移群眾眺望被洪水淹沒的家園,表情凝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王從啟/攝水流湍急搶險人員嘗試封堵決口「險情發生在上午8 點多,有挖掘機被衝走,同大鎮立即組織搶險隊伍進行搶險。」同大鎮黨政辦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 洪水前有道藏藍堤壩
    洩洪前後,安徽警方迅速組織警力緊急向王家壩集合,轉移群眾、疏導交通、維護治安。7月20日凌晨,阜南縣公安局民警輔警緊急出動,連夜幫助2000餘名居民轉移到安全地區,並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邏,維護現場秩序。凌晨3時,潁上縣公安局抽調民警輔警400餘人趕赴防汛一線,全力確保南潤段、邱家湖等三處行蓄洪區居民全部安全撤離。8時30分許,王家壩開閘洩洪。
  • 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說鄱陽湖會出現豐水一片,枯水一線?
    本文有兩部分內容:一、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潰壩後可以不封堵?二、為什麼鄱陽湖會出現豐水一片,枯水一線?一、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潰壩後可以不封堵?最近幾天,我們一直在為鄱陽湖發生的超大洪水而揪心,為了減少損失,江西省有序啟用單退迂堤進行分洪蓄洪。
  • 「總編串門訪平安」走訪白湖監獄 深入基層體會一線政法工作
    一個感恩的「刺頭」 民警「不拋棄不放棄」幫他重獲新生今年5 月,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棲鳳監區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叫王強(化名),2014 年10月因盜竊罪進入這裡服刑,今年1月剛出獄。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局長谷桂林介紹,成立頑危犯專管分監區是契合當前監獄管理工作的需要。
  • 水退勁不松 搶抓時機助恢復——長江流域氣象部門投入災後生產生活...
    「搶險不等人,防災避災也是護佑家園。」恩施州氣象局駐小河村第一書記劉克懷清楚地記得,在雨情最嚴峻的那晚,清江水位持續上漲,全市拉響了防空警報,大龍潭水庫開始洩洪。那天,劉克懷一夜沒睡。清晨5時,他冒雨驅車趕往紅巖坎地質滑坡點。
  • 【大戰大考 記錄2020 科學應對】53道調度令應對3輪洪水
    必須統籌抓好南北方江河安全度汛,加強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堅持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相結合,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協同配合,抓實抓細防汛救災各項措施。各有關地區都要做好預案準備、隊伍準備、物資準備、蓄滯洪區運用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
  • 安慶桐城孔城老街洪水漸退 但尚無人搬回家
    鍾直國說,老街上的水是從16 號開始退的,按照這個速度,他估計過兩天就能回家住了。「但是要收拾的東西還很多,除了淤泥、垃圾,還有床,你看洪水泡過之後,床都塌了。」鍾直國說:「走的時候我把冰箱架在凳子上,還是被泡壞了。」記者在孔城老街探訪時發現,回家收拾東西的居民有不少。65 歲的吳女士和兒子兒媳一起在家打掃衛生。「我們住的地方很小,很想回來住,但是現在房子問題很大。」
  • 學會與洪水共存共生——2016年湖北抗洪救災思辨錄(三)
    躲防分貯,學會與洪水共存共生  退垸還湖,化解危機的擔當之舉。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梅雨期,我省被動和主動運用的江河湖民垸已超過250個,增加調蓄面積170萬畝以上。「人有人的空間,水有水的空間,把水的空間還給水,才能水行其道,人居其安。」
  • 探訪淮河濛窪蓄洪區莊臺:孤島不孤 居民生活平穩有序
    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  中新社安徽阜陽7月22日電 題:探訪淮河濛窪蓄洪區莊臺:孤島不孤 居眾生活平穩有序  中新社記者張強  22日,消防員周偉和隊友小心翼翼地駕駛著皮划艇,繞過被淹的樹梢、電線桿,將一些急需的物資送到濛窪蓄洪區莊臺上的居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