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深滬小吃到馬尼拉辦美食節

2020-12-24 閩南網

  咱厝的小吃「走出」國門啦!昨日下午,旅菲深滬同鄉會總會聯合深滬小吃同業公會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辦「深滬美食節」。

  據了解,旅菲深滬同鄉會總會成立於1925年,是菲華社會成立較早的同鄉會組織之一。九十年來,鄉僑們精誠團結,同舟共濟,開拓進取,為旅居菲律賓鄉僑的福利事業及家鄉的教育公益事業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去年國慶節,深滬小吃同業公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深滬美食節啟動儀式在深滬舉行,為期3天的美食節人山人海,令人記憶猶新。

  深滬小吃同業公會會長黃清海介紹,此次菲律賓美食節之行是應旅菲深滬同鄉會總會(以下簡稱「總會」)的邀請,一來是為了慶祝總會成立九十周年,二來是為了推廣深滬美食文化,讓遠在異國他鄉的深滬人吃到最正宗的家鄉味。為了將這場美食節辦好,15日上午,黃清海便帶著近二十位深滬小吃一級廚師飛往菲律賓做準備。

  「深滬旅菲華僑很多,對深滬小吃感情很深。若有華僑回來深滬一定要吃的就是家鄉的小吃。有的華僑很多年都沒有回來,對家鄉的小吃也一直念念不忘。」黃清海告訴記者,總會對此次的美食節很重視也很期待,在菲律賓當地的報紙做了許多宣傳,還在報紙刊發了「深滬美食節專輯」,用一個整版介紹此次來菲舉辦美食節的深滬小吃。

  記者了解到,此次亮相菲律賓深滬美食節的小吃包括深滬拳頭母、深滬甜潤餅卷、深滬雜菜滷、深滬馬鮫羹等近二十種。通過美食節活動,也讓菲華社會的美食愛好者感受到不一樣的舌尖上的深滬文化。

  有關美食節現場更多的具體情況,本網也將繼續跟蹤報導。 (記者 施蓉蓉)

責任編輯:朱詩卉

相關焦點

  • 【吃貨福利又來了】小編請你去半島海鮮館吃最深滬小吃啦!
    又到一年團聚時,新年中最離不開的就是個「吃」,年夜飯在哪吃?同學聚餐在哪聚?結婚酒席在哪辦?
  • 登山賞海品人文 走街串巷嘗小吃 首屆晉江「人才杯」暨第二屆...
    14日上午,微涼的初冬,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廣場氣氛卻十分火熱。這裡齊聚了近400人,只為共赴一場盛會——首屆晉江「人才杯」暨第二屆「回味千年古鎮——深滬」徒步活動。各個徒步隊伍的前方飄揚著彩色的旗幟,大夥興奮地等待活動的開始。
  • 福建省資訊|「晉江美食篇」晉江地道美食特產小吃介紹
    福建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晉江美食篇」晉江地道美食特產小吃介紹來晉江遊玩,一定不要錯過當地的傳統小吃美食。下面我們來看看舌尖上的晉江有哪些特產小吃。土筍凍,起源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海,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土筍凍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食用時配上好醬油、永春陳醋、蒜蓉。壺仔,即陶罐,與沙縣燉罐相比大小相差無幾。壺仔飯是壺仔製作成的飯。壺仔飯和馬加羹是泉州晉江的一個沿海小鎮深滬最負盛名的兩種小吃之一。深滬魚丸是晉江的傳統小吃。
  • 福建泉州:深滬特色小吃,看完想嘗嘗嗎?
    每個地方都有屬於當地的特色小吃,雲遊四方最不可錯過的美食就是各地美食小吃,泉州深滬也不例外。深滬水丸、馬加羹、壺仔飯、肉粽等都是赫赫有名的著名小吃,閒暇無事,四處亂逛來到深滬,有當地美食高手親自引路,難免又是大吃一通。
  • 晉江名小吃深滬壺仔飯 香氣撲鼻油而不膩
    壺仔飯是晉江深滬最負盛名的小吃之一,它口感油而不膩,風味獨特,流傳到全國各地。昨日,記者前往中心市區一家老牌深滬小吃店,探訪這道已流傳百年的美食。也曾有許多外地遊客拿著地圖找到店裡,尋訪壺仔飯這道美食。流傳走出深滬傳遍全國  壺仔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但具體的由來已鮮有人說得清。
  • 首屆晉江「人才杯」暨第二屆「回味千年古鎮——深滬」徒步活動舉行
    臺海網11月17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11月14日上午,首屆晉江「人才杯」暨第二屆「回味千年古鎮——深滬」徒步活動在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廣場鳴槍開賽。來自晉江各地近400人集結出發,在10公裡的徒步中感受深滬獨特的人文魅力。
  • 【晉江美食攻略】晉江老字號小吃大全,我就不信你都吃過
    深滬壺仔飯,也算主食,但更是特色的美食小吃。 據說深滬壺仔飯創始人叫張昌樅,原想去學拳,不想卻學來廚藝。清末,晉江習武風氣頗盛,名拳師蔡玉鳴(羅山邦尾村人,世稱「邦尾河」)來深滬開館授藝。蔡玉鳴多才多藝,精於拳術,擅長料理。彼時,未及弱冠的張昌樅、王謀怣來館學拳,兩人勤奮聰明,頗得賞識。
  • 晉江深滬水丸:要保留傳統技藝的「老味道」(圖)
    ­  走在晉江深滬的寶泉老街,石板路的兩側,老店依舊熱鬧。正對著寶泉庵的街口的第一家店就是「深滬庵宮口煥超水丸店」,客人絡繹不絕。店裡,幾名工人正忙活著製作水丸,香氣四溢……­  日前,晉江市公布的第五批非遺項目中,深滬水丸榜上有名。深滬水丸也稱為深滬魚丸,被評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行業2013年度最具成長力商標,成為深滬美食的「品牌」與「文化名片」。­  如今,深滬水丸已經傳承了五代人,不僅是當地人餐桌上的「常客」,更是海外鄉賢念念不忘的家鄉味。
  • 兩老漢出海捕魚一人落水失蹤 事發晉江深滬灣
    兩老漢出海捕魚一人落水失蹤  事發晉江深滬灣,多部門聯合搜救,暫未找到落水老人
  • 晉江十五大特色美食,每樣光看就能讓你口水直流,味道更是一級棒
    拳頭母 晉江深滬的特色美食。傳說拳頭母本叫筋頭母,以豬瘦肉和豬肉筋製成。因其形態似拳頭。閩南語發音也近似「拳頭母」後便「改名換姓」流傳下來。夾起切成小塊的拳頭母,蘸點醬醋後放入口中,肉香繞齒,口嚼勁十足。壺仔飯 晉江深滬鎮寶的小吃之一。壺仔,即陶罐,壺仔飯是陶罐製作成的飯。
  • 晉江深滬中心漁港碼頭繁忙:出海漁船滿載而歸
    東南網8月7日訊(晉江經濟報記者 胡志法 秦越 實習生 陳雅彬 陳珊珊 李澤鋒 文圖)汽笛長鳴,歸航的漁船緩緩靠岸;漁港邊,工人們頂著烈日抓緊卸貨……昨日上午10時許,晉江深滬中心漁港碼頭一片繁忙景象,8月1日開漁後第一批出海的漁船滿載而歸
  • 【清涼一夏:小期與您探尋晉江深滬灣海底古森林】
  • 晉江深滬中心漁港碼頭:開漁後首批出海的漁船滿載而歸
    汽笛長鳴,歸航的漁船緩緩靠岸;漁港邊,工人們頂著烈日抓緊卸貨……昨日上午10時許,晉江深滬中心漁港碼頭一片繁忙景象,8月1日開漁後第一批出海的漁船滿載而歸,生猛海鮮將陸續出現在市民餐桌上。工人們用大網將魚從船艙裡撈出,在甲板上裝筐後,再用機械吊到岸上。過秤之後,一筐筐海鮮被倒進拖拉機後鬥,運往市場或者冷凍廠。­  「這一趟收穫頗豐,艙都裝滿了。」一名船老大告訴記者,他們這次僅到近海討魚幾天,主要捕獲巴浪魚、黃花魚、帶魚、魷魚等。­  據了解,伏季休漁結束後,第一批出海船隻相對較小,主要是燈光圍(敷)網、張網、刺網等,能到達的海域深度、帶回的品種都有限。
  • 尋味晉江:山珍海味交響曲
    深滬是晉江的一個沿海大鎮,這裡有深水良港,每天來來往往的漁船,第一時間將新鮮的海貨送到鎮上。深滬的寶泉老街,更是深藏著許許多多的美食。在深滬,當地人常用馬鮫魚來做羹。在閩南,一碗鹹飯的最好搭檔一定是有著淡淡魚香的馬鮫羹,閩南人親切地稱之為「馬加羹」。
  • 漫話深滬
    晉江深滬半島突出於閩東南海中,島上丘陵起伏、層巖疊嶂,海上望來,如同雄踞著一頭獅子,故稱其山為「獅峰」。
  • Weekend | 原本立志吃遍深滬,沒想到一個菜市場就搞定了我
    就在前不久,小編特地奔著美食去了趟深滬(哎呀呀,就是廈門邊上晉江的那個「很好吃」的深滬,不是你們想的深圳+上海啦)。
  • 深滬的美食,夠寫本書了.
    · 此 文 較 長 , 建 議 收 藏 後 食 用 ·晉江有一小鎮,名曰深滬。在晉江的東南一隅,一面依山,三面臨海,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寶泉庵舊街滄桑又美麗,其風土人情,令人印象深刻。原來,深滬這麼美,比第一次見時更加驚豔。那些人們津津樂道的美食呢,大多藏於舊街古巷的民宅裡,有時候很難找,但只要一問,附近的深滬人都知道。
  • 【舌尖上的晉江】甜潤餅卷或將申報晉江非遺
    近幾天,很多讀者致電本報或在公眾微信平臺上留言,表示自己在五一期間,到深滬品嘗了一番甜潤餅卷的滋味,那絕對是味美香甜的「古早味」美食。   「這個五一,很多人拿著報紙找到我們店買潤餅卷,生意比以前好多了。」深滬甜潤餅老店的黃共旋老伯特別囑咐記者,通過報紙向那些在下午時間趕來卻沒能吃到潤餅卷的朋友說聲抱歉,「我們都是純手工的,沒有精力一次做太多。」
  • 晉江這些美食界「老江湖」,等疫情結束後,我一家也不放過!
    晉江13個鎮,按晉南和晉北分為2條出行路線,各個犄角旮旯的美食,統統一網打盡!吃貨大業難以翻越の龐大山丘:晉南小吃晉江的小吃絕大部分都集中在晉南,特別是安海、東石、深滬三大美食重鎮,犄角旮旯的老店小吃加起來估摸著也有上百家,十天半個月想要全部吃完,那幾乎是不可能滴……
  • 晉江深滬海邊散步撿到有香氣石頭 是貴比黃金的龍涎香?
    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撿到的有香氣石頭 (艾先生供圖)在海邊散步日前,三明的艾先生在晉江深滬海邊偶遇這麼一塊「神物」。因此物有奶香味,手感蠟質,表面有蜂窩洞,艾先生馬上聯想起不久前看到的新聞,驚覺這不會就是貴比黃金的龍涎香吧?據記載,龍涎香是抹香鯨的排洩物經海水浸泡洗滌而成,具有天然的香氣,常作香水定香劑。100頭抹香鯨中只有約4頭體內可能存在龍涎香,因為極為難得,被認為是貴比黃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