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的獨立,對塞爾維亞的打擊,讓它徹底淪為內陸國

2020-12-16 木頭視點

狄托於1980年逝世後,南斯拉夫國內民族矛盾開始激化,最終導致了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初期解體。南斯拉夫的六個加盟共和國中的四個先後宣布獨立。

1992年之後,剩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兩國,重組成立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南聯盟)。然而塞爾維亞境內的科索沃,一直尋求獨立,最終導致了科索沃戰爭的爆發。

科索沃戰爭對於南聯盟的打擊是巨大的,他不但導致科索沃直接脫離塞爾維亞的控制,也導致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出現了獨立的趨勢。南聯保持一個獨立的政體,開始出現了裂痕。

從歷史上看,塞族人和黑山人之間根本就是一個民族,他們的語言文字是一樣的。塞族人說的話跟黑山人說的話,就是北京話和唐山話之間的那種區別。

所以在塞爾維亞人眼裡,黑山的獨立完全是一種背叛,但是又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經過北約的大轟炸,黑山決定脫離塞爾維亞,投奔北約和歐盟。

2006年5月21日,黑山通過公民投票決定正式獨立,6月3日黑山議會正式宣布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國會亦宣布獨立並且成為塞蒙聯邦的法定繼承國,塞蒙聯邦因而解散。

對於黑山的獨立,塞爾維亞內心是非常不滿的。作為南斯拉夫和南聯盟的主體民族,塞爾維亞內心不但想保持塞蒙聯邦,更想重新恢復南斯拉夫時期的榮光。

然而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的獨立,給了塞爾維亞最後一擊。導致塞爾維亞不但不能保持塞蒙政權,更因為黑山的獨立,導致塞爾維亞徹底淪為了一個內陸國。

南斯拉夫海軍,曾經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一支海上力量。作為南斯拉夫主體的塞爾維亞,被一步步的肢解為了一個內陸國家,昔日的南斯拉夫海軍,逐漸淪為了多瑙河湖軍。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獨立之後,希望當時塞蒙聯邦的海軍軍官能留在黑山,幫助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建立一支海軍,但是這些軍官都拒絕了。他們寧可遠離熱愛的大海回到塞爾維亞,也不想給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賣命。

如今當我們再次觀看巴爾幹半島地圖,曾經的南斯拉夫已經不存在。塞爾維亞昔日的兄弟國家紛紛反目成仇,將它和曾經熟知的大海遠遠隔離,如今塞爾維亞人想看大海必須要看他國的臉色了。

相關焦點

  • 失去所有海岸線,淪為內陸國的三個國家
    俄羅斯的奮鬥史可以說非常勵志,從一個內陸國,一路打拼為全世界面積最大,並且地跨三大洋的國家。然而全世界的海岸線是有限的,有國家開拓了海岸線,就會有國家失去海岸線,世界就是這麼公平。那麼世界上有沒有失去了所有海岸線的國家呢?答案就是有,而且巧合的是,這三個國家的名字都有一個「亞」字,下面就來看看吧。第一個,塞爾維亞。
  • 讓塞爾維亞淪為內陸國,黑山是如何脫離塞爾維亞獨立的?
    其中,南斯拉夫聯邦曾擁有6個成員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赫和馬其頓)。1991年,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赫和馬其頓四個國家先後宣布獨立。黑山並沒有跟隨這四國宣布獨立,反而跟塞爾維亞組成「新的南斯拉夫」,即「南斯拉夫聯盟」。但塞爾維亞與黑山的蜜月並沒有持續太久。
  •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正式獨立
    當地時間6月3日晚,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議會在首都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黑山獨立決議和獨立宣言,黑山正式成為新的獨立主權國家。  議會大廈升起雙頭金鷹  3日的會議正式承認了5月21日黑山全民公決的結果,在那次公決中,55.5%的選民支持黑山獨立,剛剛超過了全民公決法案規定的55%支持率的獨立門檻。
  • 最悲催國家:15年三次分裂,沿海國變內陸國,國土僅原來30%
    南斯拉夫原來是一戰後由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聯合組成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以塞爾維亞為主體。二戰後,在狄托在領導下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很不幸的是1991年的時候,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赫、北馬其頓相繼從南斯拉夫獨立出去,剩下的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組成南斯拉夫聯盟(簡稱南聯盟)。
  • 資料: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概況(組圖)
    早在1804年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地區人民高舉三色旗發動反對土耳其的起義;1918年建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均使用三色旗為國旗。1945年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國旗上增添了鑲黃邊的紅五角星。1991年,原南斯拉夫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相繼獨立。
  •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通過獨立後首部憲法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通過獨立後首部憲法   據新華社貝爾格勒10月19日電(記者連國輝王海昉)波德戈裡察消息: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議會19日晚以多數票通過黑山去年6月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通過新憲法是黑山加入歐盟的必要條件之一。
  • 通過獨立決議及獨立宣言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正式成立
    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議會3日晚在首府波德戈裡察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黑山獨立決議以及獨立宣言,標誌著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正式成為一個新的主權國家。  黑山議長蘭科·克裡沃卡皮奇在會議上宣讀了獨立宣言,宣告黑山在其現有邊界內成為一個擁有完全國際法主體地位的主權國家,並將繼續建設成一個尊重和保護自由、民主和人權的多民族、多樣文化以及多種宗教相融合的國家。
  •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相愛相殺的前世與今生
    塞爾維亞共和國(塞爾維亞語:Република Србиа或Republika Srbija),簡稱塞爾維亞,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塞爾維亞國土總面積為88361平方公裡(含科索沃),首都貝爾格勒。與黑山、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經其境內。
  • 黑山帶走海岸線,塞爾維亞都承認其獨立,為何不承認科索沃獨立
    昔日的加盟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奇頓紛紛獨立,前南斯拉夫主體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組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2006年,有著出海口的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經過公投,以微弱的優勢也宣布獨立。此舉意味著,塞爾維亞將徹底失去出海口,可謂影響巨大。然而,即便這樣,塞爾維亞也並沒有刻意挽留黑山。相反,兩國仍然保持著親密的往來關係。
  • 1993年,這個地方獨立後,衣索比亞徹底淪為內陸國
    衣索比亞之所以因為矚目有兩點原因,第一是面積非常大,第二是這個國家是個內陸國,沒有一點出海口。其實衣索比亞之前是有出海口的,1993年發生了一件事讓衣索比亞喪失了出海口。1993年4月23~25日,厄利垂亞舉行全民公決,以絕對多數贊成獨立。同年5月24日,厄利垂亞正式宣告獨立。
  • 塞爾維亞:被美國折騰成為憋屈內陸國,未來還有突破之路?
    南聯盟是由塞爾維亞與黑山組成,但2006年,在西方國家的鼓動下,黑山與塞爾維亞分開,塞爾維亞從此成為一個內陸國,失去了出海口。 雖然塞爾維亞成為一個內陸國,其實塞爾維亞才是半島的「魂」,無論是塞爾維亞,還是其首都貝爾格勒,是古代巴爾幹半島最主要地區。當年南斯拉夫成立時,也將塞爾維亞作中心地區,而首都也是貝爾格勒。 雖然塞爾維亞現在是內陸國,但真正能輻射四周國家恰恰就是塞爾維亞。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雖然現在很尷尬,但其他獨立國家也不完整,雖然享受出海口,但卻沒有「魂魄」。
  • 年輕的歐陸小國——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剪影
    黑山古老的城堡與護城河2006年獨立的蒙特內哥羅共和國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西南部、亞得裡亞海東岸的一個多山國家,面積1.38
  • 為何總是不"待見"塞爾維亞?
    而塞爾維亞作為南斯拉夫解體的主體國家,卻沒有俄羅斯那麼幸運,北約對南斯拉夫的肢解可謂「心狠手辣」,硬生生把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分割得七零八落,塞爾維亞淪為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整個國家的發展潛力完全被閹割。
  • 黑山正式宣布獨立 88年「伴侶」分道揚鑣
    (美聯社) 環球在線消息:當地時間6月3日晚,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議會在首都波德戈裡察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黑山獨立決議和獨立宣言,黑山正式成為一個新的獨立主權國家,前南聯盟的背影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而歐洲的版圖上又多了一個微型共和國。
  • 黑山為何鬧獨立
    然而,自從1997年10月受西方支持的改革派人物米洛·久卡諾維奇當選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總統之後,黑山與塞爾維亞的關係越走越僵,要求獨立的勢力逐漸抬頭。特別是1998年科索沃危機爆發之後,美國和西方出於打擊前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的目的,更是不斷鼓勵黑山考慮獨立問題。
  • 我眼裡的塞爾維亞,有生之年旅行必去!
    「科帕奧尼克山「又譯「科保尼克山」,位於塞爾維亞中部偏南,界於南摩拉瓦河與伊巴爾河之間,屬於拉什卡地區,從貝爾格勒驅車數小時便可到達。科帕奧尼克山脈西北-東南延伸約64公裡,最高點是Pani峰,海拔為2,017米。
  • 塞爾維亞,一道不被世俗驚擾的美麗風景
    塞爾維亞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國土總面積為88361平方公裡(含科索沃),首都貝爾格勒,也是前南斯拉夫的首都。與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經其境內。
  • 波赫、黑山、塞爾維亞使用什麼語言?
    波士尼亞語屬於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南斯拉夫語支,這種語言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前與塞爾維亞語、克羅埃西亞語、黑山語等語言被統稱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它是在什託卡夫語的基礎上形成的標準語。塞爾維亞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南斯拉夫語支,通用語塞爾維亞、黑山、波赫、克羅埃西亞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