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六)五十三度半(下)

2020-10-26 淨行者zj

53度半,這不是衡量氣溫的刻度,不是那唯有杜康的純度,不是那數學裡兩線夾角的大小,這是中國陸地版圖上的最北端——神州北極的地理標識。北緯53°33′30″,常被人們戲稱為53度半,久而久之,這也就成了這裡的另一個代名詞。

漠河位於我國的最北端,也是我國唯一踏入北極圈的縣。在地圖上,中國的北極點位於「雞冠頂部」,地理坐標約為北緯53度33分,很多人習慣性地將這個緯度稱為北緯53度半。

相比於中國的最西、最南點,東和北兩點更容易到達,這兩者間最北點因那句「找不到北」的俗語而更加令人嚮往。於是,極行,一路向北!


【遊】北極村

告別北紅村,來到了 北極 村。北極村其實不是一個村莊,它是漠河市北極鄉政府的所在地。 北極 村總面積16平方公裡,大到每天來個幾千遊人也顯得星星點點。

我國大陸最北端這個的臨江小鎮,過去曾經是國防前哨,現在已是AAAA級旅遊風景區,村口即為景區的入口,冷冰冰的六十元門票,讓人在嚮往中顯得無奈,遊客的車輛一律得購買門票方可入村。上圖為北極 村口碩大的「村標」。

離村口不遠就是傳說中的我國最北郵局,木刻楞屋是大興安嶺地區就地取材的房屋特色,最北郵局也不例外。

極村也號稱是中國的聖誕村,所以,在郵局也模仿芬蘭的聖誕村,有三個郵筒,一個綠色的是室外露天的,另外兩個都是木頭的,在室內,一個是即時郵寄的。

這個長相有點滑稽的聖誕老人郵筒,是要等到聖誕節的時候郵寄用的。

在這裡什麼都被冠以最北,這裡號稱擁有最北的一切——中國最北的郵局、最北的哨所、最北的鄉政府、最北的學校、最北的衛生所、最北的地震觀察站、最北的派出所、最北的教堂、最北的供銷社,甚至還有最北廁所……仔細想想也是,可能你隨便拍個照,吃個飯,甚至睡個覺,都是你這輩子在中國的「最北」。


【遊】金雞之冠

我國的輪廓似金雞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北極 村就位於金雞的雞冠最頂處,金雞之冠廣場之名由此而來。廣場中的圓臺之上矗立著一座雕塑,為黑色的巖石底座上四根的方形柱子向上聚攏,託起一方龍鈕青銅印璽。

上端採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龍」的造型面向南方,昂首翹尾,右前爪高舉,左前爪按一圓球,矯健有力,威嚴霸氣。印璽側面分別鐫刻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體現神佑中華, 江山 永固。下方的四根託舉方柱,柱腳為青銅海水紋,柱身為明黃色,表現了中華以黃為尊的神聖主權。

璽邊18尺,堪稱鏨印之王。「璽」文為陰刻篆體「金雞之冠」,與基礎部分朱紅色「璽」文相輝映,意喻此地為中國緯度最高點,是名副其實的「金雞之冠」。

圓臺背面立著四根刻有日月星辰、 江山海水、飛禽走獸、人物文字的方柱。

蜿蜒的木棧道將一個個人文景點串聯起來。我們沿著木棧道走向北極沙洲。因為當地人告訴我們,來北極村不到北極沙洲,不能算到了最北。


【遊】北極沙洲

莊嚴的138號界碑,被譽為中俄邊境線上的最美界碑。

站在神聖的界碑前留影,望著對岸原屬於我們的廣大土地不禁心潮澎湃,心緒萬千。

臨江立著一塊標有「神州北極」四個草書大字的景觀石,此石與號稱海南島天涯海角景區的「南天一柱」齊名,並與之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碑刻乃是愛新覺羅氏的書法。

江對岸的俄羅斯一邊江岸如翠屏橫立,恰似廣場的背景,大江蜿蜒東流,極有氣勢和畫面感。


【遊】北字廣場

三個背對的象形人字共同組合的篆字「北」的雕塑是北字廣場的標誌。

北字下面用墨線勾勒出中國的國土輪廓,長江黃河,各主要城市的位置名稱以及與中國北極點之間的距離。

站在這高大的北字下面,我知道自己是誰,來自何方,更清醒地知道,背靠黑龍江伸出雙臂,自己正在面對整個中國。

靜默地站在一旁的「北中之北」北望埡口廣場,我猜測這是它以前的名字,現在被「北字廣場」所替代。雖然如今已經漸漸被人們遺忘,但它依然忠實地向人們宣告著腳下這塊土地的緯度與經度。

廣場東側放置了一塊景觀石,上面用紅五星和紅色小圓圈分別代表北京和漠河,上書「中國北極」四個紅字,被稱之為「北極祈福石」。

悠然地行走在神州的最北端,即使眼前沒有壯麗的景色,但最北的感覺總是讓你心潮難平。

在北字廣場漫無目的地閒逛時,突然有人在身後一聲大叫:「我找到北了!」尋聲望去,別看石頭普通,那句話卻真的很知名!

一群遊客正在此擺出各種姿勢留影,我笑笑,心想:看樣子,平時找不到北的人還真不少呢!

「找到北」蘊含了太多的哲理,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北,更多的是人生價值的北。多少人因為找不到「北」,而誤入歧途,又有多少人,因為找到了「北」,而取得了 成功 。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通過這次旅行而找到了北,也找到了自己人生方向。

北字廣場周邊到處都是「北」,不僅有唐太宗的「北」,有毛澤東的「北」有米芾的「北」,有舒同的「北」……現代藝術造型的「北」。

走累了,坐在最北冷飲店的條凳上歇息,在四周各式各樣的北字中尋一個自己的最愛。

這裡的亭、廊都用原木製作,不事雕琢,原始樸素,且簡單實用。

北無處不在,就連長廊上的柱子也被塑造成了「北」。


【遊】北極定位廣場

北極定位廣場採用天圓地方的理念,以羅盤為造型,正中為司南,刻盤有」愛,財,智,壽,福,康 ,祿等祈福內容。

重溫童年的遊戲,坐於勺中,藉助外力推動勺炳轉動,根據勺炳指示方向,確定自己到神州北極所納的吉瑞福祉,樂趣多多。


【遊】最北一家

走過這個模樣依然淳樸的二吊橋便是傳說中的中國最北一家。

「中國最北一家」位於北極村最北部,號稱是居住在中國緯度最北的一戶人家,其實現在只能算北極 村最北的一家。

「中國最北一家」是「木揢楞」式的小木屋,面南背北,現在已經成為生意火爆的客棧,是北極村的一塊金字招牌。

最吸引我的是木刻楞牆上的淺藍窗框以及那串鮮紅的辣椒。


【獨白】

不管中國最北的地標是在從前的北極村,還是現在的北紅村,它們都在漠河的境內,都在53度半上。

來到53度半,都是為了來找北的,最北的旗幟指引著我們子,來到北紅村和北極村。當我踏上53度半的土地時才發現,原來找北竟然那麼容易。

對於所有找不著「北」的人來說,此生到過一次這裡,可以聊慰缺憾,因為,根本不用你找,一抬手一頓足,一放眼一凝神,你整個就被「北」圍裹著,盡情享受從未體驗過的幸福。因此,來到神州北極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當然就是找「北」啦。

我們來到53度半尋北,並找到了北。過去的北都是地理空間上的方位概念,今天的北卻是現實的北,是踏踏實實的北,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北,看在眼裡,溶在心裡的北。

如果你今生不到此地,是體會不到北的滋味,雖有北的概念,但還是永遠找不著北。這大概就是身臨其境和隔靴搔癢的天壤之別吧。

最北是53度半的噱頭,但卻不是它的唯一,據說,這裡是中國唯一能看到北極光的地方。可惜,我們去的不是時候,沒這個運氣。

其實,在這裡更為重要的是,我依然尋到了它原來的樣子,老式的木刻楞房子、手扶拖拉機、闖 關東 來的老爺子、一眼望不到頭的莊稼地……煙囪裡冒出的嫋嫋炊煙、院子裡的雞鳴狗叫,喚醒了53度半這塊土地!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穿越三極,追秋獵色(七)邂逅冷極》


往期回顧:

相關焦點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五)五十三度半(上)
    53度半,這不是衡量氣溫的刻度,不是那唯有杜康的純度,不是那數學裡兩線夾角的大小,這是中國陸地版圖上的最北端——神州北極的地理標識。北緯53°33′30″,常被人們戲稱為53度半,久而久之,這也就成了這裡的另一個代名詞。漠河位於我國的最北端,也是我國唯一踏入北極圈的縣。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四)一路向北
    向下看,兩百多米的懸崖峭壁,從山上到山下有一條半懸著的木製棧道。此行的主題之一是「追秋獵色好在我們開的是越野,毫不猶豫就下了土路。北國秋日森林裡最亮眼無疑是白樺林了。無數纖弱的身子擠擠挨挨站在路邊,潔白的樹幹,仿佛一群身著白裙的女孩,一個個眨著眼睛列隊迎接著遠方的來客。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七)邂逅冷極
    看到「穿越三極」這個標題,很多朋友都問我:短短十幾天,跑趟東北 ,怎麼可能穿越三極?吹呢吧?我笑笑,回了一句:別急,往下看看!說起中國的東極、 北極 ,大家還都能說個八九不離十,而提到中國的冷極恐怕沒幾個人知道。說實話,我也是準備此行攻略時才知道的。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十一)「醉」美阿爾山(上)
    白樺映藍天,藍天烘白樺,藍天碧野白樺醉據說,阿爾山之前已經下過一場小雪一座座飛卷白雲下的阿爾山林場木屋坐落在起落平緩的草坡上,孤獨的炊煙和犬吠>穿越大片林區陽光下,大大小小的泡子閃爍著,湖水呈現出寶石般的湛藍與清澈。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十二)「醉」美阿爾山(下)
    今天我將帶您繼續一路追秋,一同走進「醉」美阿爾山。河水清澈,可以看見裡面的水草,絲絲縷縷去阿爾山之前已經下過一場小雪她在時間和空間的洗禮下,巋然不動,將一切風霜和血淚獨自咽下。未完待續,敬請期待《穿越三極,追秋獵色(十三)鶴舞扎龍》往期回顧: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八)亞洲第一溼地
    我們準備在此解決肚子問題,然後前往額爾古納溼地(根河溼地)。於是,我們將其鎖定為下一個目標。額爾古納溼地屬於額爾古納河及其支流(根河、得爾布幹河、哈烏爾河)的灘涂地由於十月的額爾古納已是深秋,在藍天的掩映下,白色的樹幹下灑滿了金色的葉片,構成一幅絢麗的油畫。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十五)石油之城
    遠遠望去,只見那眾多的「磕頭機」在陽光的折射下相映成輝,並按照一定的節奏,不停地一上一下,像在告訴遠道而來的人們:「沒錯,這裡就是大慶!」>走在觀光棧橋上,穿過一個個翻動著的相框,感覺自己像是在穿越,於是將自己的頭髮剪下了一縷,灑向了大地,恰巧就飄在了這片溼地上,變成了片片蘆葦草。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三)黑河對岸的故土
    被譽為「中俄雙子城」的中國黑河還是我國最早開通出境「一日遊」的口岸,其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為界,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簡稱布市,原名海蘭泡)隔江相望,最近距離僅750米,乘船橫渡不用僅需十幾分鐘。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九)雞鳴聞三國
    走在霓虹輝映下的滿洲裡,滿眼的絢爛繁華,到處充滿活力激情。火車頭廣場上陳列的是一臺1940年日本製造的「亞西亞」型蒸汽機車,火車頭廣場機車下面的鐵軌是1925年蘇聯製造的43鐵軌,這臺機車在中華大地上奔馳了半個多世紀
  • 「遊記」穿越三極,追秋獵色(十)金色草原
    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世界最「豪華」的草原;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呼倫湖);中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大興安嶺);中國最後一個馴鹿部落;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出生地 ——「牧草王國」之稱······當我看到這些介紹,小心臟嘭嘭的跳得厲害。
  • 「原創」穿越三極,追秋獵色(十六)石卷天書
    300萬年,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可思議的遙遠,可是對於有「中國北石林」之稱的克什克騰石陣(原阿斯哈圖石林)來說,不過是滄桑歲月的一聲嘆息。我們此段赤峰之行,尋的便是這草原上的石卷天書。深秋時節,我們奔向克什克騰,邂逅夢中的「洪荒」石林。這時候,突然想起村上春樹的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
  • 「原創」穿越多彩新疆(第六站)塔什庫爾幹(三)彩雲人家
    於是,我們相約,將穿越新疆的遠點設在塔什庫爾幹,讓我們一起去看花兒為什麼那樣紅。從而勾起了我對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幹、314國道(中巴友誼公路)......的回憶。回憶起,我們曾經走過的路,路過的壯美風景,遇到的人和事......這一幕幕的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 「原創」穿越多彩新疆(第六站)塔什庫爾幹(一)千年石頭城
    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語為「石頭城」的意思,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統治中心)而得名。在中亞有三個「塔什庫爾幹」,一是在阿富汗,二是在原蘇聯,第三個就在中國新疆的塔什庫爾幹縣,也是我們這次穿越新疆之行到達最邊遠的地方。
  • 「原創」穿越新疆(第六站)塔什庫爾幹(二)阿拉爾金草灘
    離開石頭城,電瓶車將我們送到了下一站我們便沿棧道緩步而行(高原反應),細細地去體味高原溼地的風光。如今石頭城已不見當年的繁華與權威,只見殘垣斷壁在西部豔陽下沉默。未完待續,敬請期待《穿越新疆(第六站)塔什庫爾幹(三)彩雲人家》往期回顧:
  • 「原創」穿越多彩新疆(第五站)帕米爾(二)最美邊境走廊(下)
    接上篇《穿越多彩新疆(第五站)帕米爾(二)最美的邊境走廊(上)》【線路】白沙湖(海拔3300m)——喀拉庫勒湖(海拔3615m)——蘇巴什達坂口(海拔4033m)湖面對,從右至左,分別是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公格爾九別峰(海拔7595米),公格爾峰(海拔7719米)三山聳立,如擎天玉柱,它們都是帕米爾高原最迷人的景觀。
  • 「原創」穿越多彩新疆(第八站)死亡之海中的生命禮讚(下)
    這麼說吧,新疆總面積佔我國六分之一左右,一共有14個地級市(區或自治州),光這片沙漠,就佔了其中4個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田地區。由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雖然沒有崎嶇、彎折的道路,但依舊可以享受著那種車輪與路相互摩擦的快感,還有那夾雜著細小沙粒,帶著40度高溫的風,從我的眼前吹過。
  • 「原創」京城好個秋(四)五塔卷金浪,真覺遍地黃(下)
    今年還沒來得及賞秋,不想已經立冬了,於是,火急火燎地直奔位於市區內的五塔寺,抓住秋天的尾巴,掃黃獵色,把美麗的秋色囊括在鏡頭裡,銘記在心中。>兩棵600年古銀杏樹,遮擋多半塔身塔身最下一層為彌座因此,如今在金剛寶座塔上的佛龕和雕刻的凹陷處,仍可以看見暗紅色的痕跡,在陽光下的照耀下,塔身呈現出一層淡橙黃色。
  • 五十三載後重返明孝陵(原創)
     大家都期望雨很快會停,就分散躲在幾棵大松樹下避雨。沒想到帶的乾糧(無非是燒餅,白開水)吃完了,從紫金山山谷裡還不時溜出一兩股雲煙,夾帶著春雨快樂地飄灑而來,看小雨依然沒有停歇的意思,孩子們仰天長嘆,虧大發了!只好怏怏而回吧!有的孩子念念不舍的還回頭再看看遠處的紫金山,春雨有沒有停下的意思?
  • (原創)身之所往,穿越東西
    穿越菩提樹下大街這次去柏林,選擇了一家位于波斯坦廣場旁的酒店從波斯坦廣場步行到布蘭登堡門也就大約5分鐘的時間,那裡是有名的菩提樹下大街的起點。儘管去時是歐洲的冬天,天氣陰冷,但還是決定從布蘭登堡門出發步行穿越這座城市,一直向東走到柏林電視塔。
  • (原創)遊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六)
    自駕車遊覽區位於園區西半部,以野生動物的大規模放養為主要特色;步行遊覽區位於園區東半部,以世界各地的珍稀野生動物為主要特色,各大區域均位於步行遊覽區中。我們遊覽了猴子家園後,就來到了河馬池。看到池子底下有好大的河馬,有的河馬已經上岸了。我拍的幾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