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韓戰》書評

2021-01-13 華龍網

    作者簡介:

    鍾鷹翔,著名翻譯家,暢銷書《塔利班》的中文譯者

    發生於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3日,在朝鮮半島上的那場慘烈戰爭至今仍在人們的記憶中迴蕩。中國軍隊戰死戰傷36萬人,擊斃擊傷敵軍109.3萬人,其中美軍39.7萬人,韓軍66.7萬人,英法其他軍隊2.9萬人(美國和韓國官方公布的擊斃擊傷人數總和為113萬,甚至超越了我國官方統計)。

    這場戰爭給韓國、朝鮮、中國、美國等全世界諸多國家帶來了遭難,卻給日本帶來了「繁榮」。日本未曾參戰,卻坐享戰爭紅利,日本著名的「戰史」作家,兒島襄教授的《日本人眼中的韓戰》一書,從日本人的視覺為讀者解讀戰史,並闡述了這段戰史為日本帶來的巨大影響。

    本書將韓戰定義為兩個戰場,一為軍事戰場,二為談判戰場。有如下三個特點:(1)紀錄翔實,從三八線的形成、戰爭爆發到停戰協議生效的歷次事件,全方位描述了參戰各方的立場和策略。(2)客觀公允,從歷史學家的角度,對各方的政治、軍事手段等的描述比較客觀,其立場和用詞比較公允。(3)節奏感強,全書29章400餘節,既有宏觀敘事也有細節的描述,節奏感、閱讀感俱佳。總體而言,書稿對讀者比較全面地了解韓戰有益,對維護人類和平、防止戰爭有益。

    兒島襄教授總結韓戰對日本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日本對韓戰的關注不亞於太平洋戰爭。在戰爭上,許多日本學者將韓戰定義為太平洋戰爭的延續與終結;在政治上,韓戰的爆發促使美國對日政策轉向,由壓制轉為扶持;經濟上,日本作為美軍的最大供應基地,獲得了超過36億美元的戰爭特需。為朝鮮戰場提供的軍備物資就超過1億美元,美國將原定於戰爭賠償的850座工廠正式交還日本,其中飛機製造廠314座,軍火工廠131座,武器研究所25個。原本千瘡百孔的經濟面貌得到了極大改善,促使日本在戰後廢墟中迅速崛起。

    閱讀本書,將幫助讀者從一個更立體的角度去審視韓戰,從更高層面認識韓戰對東亞,甚至全世界政治格局帶來的影響和演變。

    作者:[日] 兒島襄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內容簡介

    《最寒冷的冬天Ⅳ:日本人眼中的韓戰》準確而翔實地記錄了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軍破突三八線始至1953年7月27日交戰雙方正式籤訂停戰協議止的戰爭始末。以時間為線索,史料為依據,採訪為支撐,客觀展現了那段精彩的戰爭歷史。

    全書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對戰爭的背景介紹,描寫了開戰初期,韓國軍隊的大潰敗以及美國的幹預;第二部分,從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開始,介紹了美軍與中國志願軍之間的作戰態勢;第三部分,戰爭陷入僵持,各國開始在戰爭中尋找和談機會,最終在板門店達成停戰協議。作者訪問了戰爭的親歷者,對朝鮮半島歷史遺留問題和美蘇兩大陣營的勾心鬥角形成有獨到見解,客觀地將戰爭全貌展現在我們面前。

    專家推薦

    日本導師級史學大家兒島襄先生巨作,解讀史料,分析史實,觀點獨到——韓戰,未參戰國的日本,是最大的受益國!韓戰似乎是為日本而戰!日本戰史界權威,分享韓戰對日本帶來的巨變。

相關焦點

  • 美國人眼中的韓戰
    美國人眼中的韓戰首度全面揭秘韓戰的真相硝煙瀰漫的20 世紀,為什麼唯獨韓戰讓美國人不忍言說卻又無法遺忘?這次不再是欲言又止,而是一次全面的檢討。精彩書評★《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從各個方面,如戰場細節、一些錯誤的政治決斷等不同環節,去切入這場相當複雜的戰爭。——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主持人梁文道★哈伯斯塔姆這本書,好就好在承認美國錯了。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叫《最寒冷的冬天》,由得過普立茲獎的美國記者、歷史學家,大衛.哈伯斯坦所著,主要內容是從美軍視角,描述韓戰中的長津湖戰役,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也被稱為「美國人眼中的韓戰」。與其他戰史專家從戰略入手不同,哈伯斯坦把視角轉移向下,從基層軍官和士兵的回憶中,追尋戰役的脈絡。
  • 萬曆朝鮮戰爭,日本軍隊中表現最好的將領是誰?
    萬曆朝鮮戰爭,前後持續七年,對中、日、朝三國均造成巨大損失。此時的日本剛剛結束動亂150餘年的戰國時代,由豐田秀吉再次完成統一。此人是不可一世的野心家,自認為擁有百萬精兵,無敵於天下,便想要吞併明朝,將明朝土地瓜分,分封給忠於自己的手下大名。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是什麼樣的?
    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中,70年前的韓戰開始為更多的年輕人所知。影片中的志願軍戰士們,用血肉之軀抵抗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讓人眼睛溼潤。這些最可愛的人,不容忘記。而作為交戰另一方的美國,又是怎麼看待這場戰爭的呢?美國記者大衛·哈伯斯塔姆,花費多年精力,寫就了一本內容恢弘的《最寒冷的冬天》,從美國人的視角,深刻剖析了這場「為平局而死」的戰爭。
  • 二戰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韓戰日本人卻偷偷加入戰爭中!
    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盟軍對於這個國家訂立了很多條款來限制日本再次挑起戰爭,它將不能擁有軍隊,只能擁有保衛自己的自衛隊。但是大家可曾知道,在韓戰的時候,日本竟然有數萬日軍參加,這件事還是英國媒體揭露出來的,一度在國際上引起譁然。
  • 書評人盛讚《耶路撒冷三千年》:讓歷史鋪陳在讀者眼中
    原標題: 書評人盛讚《耶路撒冷三千年》    >>>特別策劃:2015上海書展專題  東方網8月22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天,一場關於《耶路撒冷三千年》的閱讀分享會在上海書展舉行。多位書評人亮相和讀者交流互動。
  • 萬曆朝鮮戰爭,二次侵略朝鮮的日本軍隊結局如何?
    昨天文章介紹了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日本以損失35000人的慘痛代價被迫合談退軍,今天繼續聊聊四年後捲土重來的豐臣秀吉在第二次韓戰中的結局如何?日軍大舉登陸朝鮮釜山以上軍隊為12萬人,加上釜山預備隊2萬人,總計14萬人,水路並進,再次入侵朝鮮。此時在朝鮮駐軍的明朝軍隊只有6000餘人,明朝政府經過商議,派出吳惟忠3700人,楊元3000人兩支先頭部隊前往支援。由於此時李如松已經在和蒙古作戰中中伏身亡,他的老下屬麻貴接替總兵率領17000遼東鐵騎奔赴漢城。
  • 日本近代的第一次對外戰爭(甲午戰爭的朝鮮篇)
    中日甲午戰爭是近代日本第一次對外戰爭。1894年6月初,朝鮮政府因東學黨起義向清政府求援。清廷派2000多人赴朝駐紮在朝鮮牙山。與此同時日本於6月12日,派歩兵第9旅團一戸大隊800步兵抵達仁川,拉開日本近代對外戰爭的序幕。
  • 中國遊客眼中的真實朝鮮——朝鮮六日遊之朝鮮篇-2——開城
    文/圖 程哥[原創] [今日頭條]獨家發布——————程哥遊記 今日頭條——————中國遊客眼中的真實朝鮮——朝鮮六日遊之朝鮮篇-2——開城2018年6月18日(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後,稱為開城府。開城當時屬於朝鮮的管轄範圍。韓戰結束後,開城就被正式併入朝鮮。
  • 韓戰背後:史達林想借三八線佔領日本
    原標題:韓戰背後:史達林想借三八線佔領日本   金日成的試探   分裂的種子必然結出戰爭的苦果。蘇軍已經撤出,而美軍尚未撤離的形勢使北朝鮮政府所受到的壓力大增。1948年12月和1949年1月,金日成兩度向蘇聯尋求幫助。
  • 韓戰:近代朝鮮從隱士王國到日本殖民地的屈辱歷史
    1894年2月15日,朝鮮爆發了反帝反封建的「東學黨起義」(也稱朝鮮甲午農民戰爭),在朝鮮軍隊屢戰屢敗之後,閔妃集團不得不再次請求宗主國清朝派兵鎮壓。清朝派兵在6月8日左右陸續登陸朝鮮,並要求朝鮮政府與起義軍講和,以全峰準為領袖的起義軍同意與政府講和,起義暫時告一段落。不過,蓄謀已久的日本決定利用「東學黨起義」這個機會驅逐清朝在朝鮮的勢力並控制朝鮮。
  • 韓戰,日本對中國改稱呼,日本學者:中國真的站起來了
    而這場戰役震驚的不僅僅是美國人,對岸的日本人也深受震撼。在這場戰役前,日本雖然是戰敗國,但是日本人內心還是非常瞧不起中國的,他們稱中國為「支那」,這是一個帶有蔑視色彩的詞語,自從甲午戰爭後,日本就以此詞稱呼中國。
  • 細解萬曆朝鮮戰爭——在朝鮮發生的戰爭,開局總是那麼的一邊倒
    但是無論是宗義調還是他的繼任者宗義智,都並不希望朝日發生戰爭,因為宗義家一項主要的收入就是和朝鮮的貿易收入。所以宗義家一直採用拖延的戰略。但是到1591年,初定天下的豐臣秀吉已經不願意再等了,他將入侵朝鮮的總部搬到了九州,開始籌備戰事。
  •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會戰鬥力極強,殲敵60000多人
    70年前的韓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地區規模較大的局部戰爭。這場戰爭給亞洲地區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然而,當我們系統的研究韓戰的歷史,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對韓軍是一邊倒的進攻優勢。
  • 萬曆時期韓戰:豐田秀吉統一日本卻殃及鄰國,三國三敗俱傷
    在我國歷史上,對日戰爭其實並不多,而且還主要集中在明清時代;但是明朝對日戰爭勝多敗少,而清朝對日戰爭則是勝少敗多;不光光是這樣,明朝對日戰爭還是在國力衰落的情況下進行的;那麼明朝和日本最大的戰爭——韓戰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韓戰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霸權與李承晚的狂妄
    可是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不久之後丟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讓戰爭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計劃還很長久的戰爭突然間就到了尾聲了! 這時候的蘇聯在遠東也是勢如破竹,但是現在的美國已經不願意看到蘇聯在朝鮮地區一家獨大,但是苦於自己的兵力又遠在千裡之外,所以就緊急制定了一個對策。
  • 中國遊客眼中的真實朝鮮——朝鮮六日遊之朝鮮篇-2——平壤-1
    文/圖 程哥[原創] [今日頭條]獨家發布——————程哥遊記 今日頭條——————中國遊客眼中的真實朝鮮——朝鮮六日遊之朝鮮篇-2­——平壤-12018年6月19日為了紀念在韓戰中用鮮血和生命援助朝鮮人民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豐功偉績,在周恩來總理訪問朝鮮時,和金日成首相共同親自選定了建築地址、審定了建築造型,在平壤著名風景名勝牡丹峰北面建造中朝友誼塔。
  • 古代朝鮮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哈梅爾漂流記》的許多版本在描寫朝鮮時都使用了與朝鮮毫無關係的插圖。此圖為書中圖片:朝鮮的大象。荷蘭人哈梅爾的東洋漂流        哈梅爾一行人於1653年7月末從臺灣出發,打算駛向日本長崎。8月中旬在海上遭遇颱風,船覆海中,船上的64人中僅36人倖免於難,漂流到了朝鮮的濟州島。
  • 抗美援朝在日本眼中如何?從輕蔑到敬佩,讚揚中國人民志願軍!
    1950年韓戰打響,中國參與抗美援朝的戰爭,在日本眼中中國抗美援朝行為是怎樣的?從輕蔑到敬佩,讚揚中國人民志願軍!1949年10月,毛澤東宣布新中國成立,禮炮聲中伴隨著全國人民的歡呼聲,期待已久的和平終於來臨,人們祈禱遠離戰爭,但是第二年,朝鮮便爆發了戰爭。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南朝鮮毫無防備,美國人也沒猜到?
    所以很多從鄉村招募來的士兵們都被放假15天,回家去收割莊稼了,這也直接導致南朝鮮國防軍在前線兵力的數量一下就減少了三分之一。在1950年6月24號這天,晚上在漢城南朝鮮國防軍軍官俱樂部開業儀式上,有很多美國人也出席了出席這個儀式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美國駐南朝鮮的大使約翰。約翰在南朝鮮可謂是地位非常的尊貴,連南朝鮮的總統李承晚都得讓他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