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稻盛和夫,想必多數人都有所了解。他是京瓷與KDDI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創始人,是日本四位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稻盛和夫)中,唯一健在的一位。
稻盛和夫的命運,其實相當坎坷。在他幼年的時候,貧困的家庭被戰爭的炮彈炸得一無所有,兩次參加中考都落榜,參加大學考試也沒有成功。最終只能在當地一所普通學校就讀。
等他熬到畢業了,本想終於可以參加工作為家裡減輕經濟壓力了。可沒想到,他那個公司竟然連工資都發不出來 。最後的結果就是,跟稻盛和夫一起就業的同學們都先後離職了。
稻盛和夫當時也想到要離職,但是他又想,這是自己就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怎麼可以這樣容易就放棄呢?目前所遇到的難題,在以後的工作中肯定還會遇到。他選擇了留下來。不僅如此,他還直接睡在辦公室裡,想辦法幫助公司渡過難關。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稻盛和夫的努力下,他幫助公司創造了巨額利潤,就在他為此感到興奮的時候,公司卻以「工作能力不勝任」為理由將他開除了。被辭退的稻盛和夫沒有再選擇給別人打工,而是跟幾個朋友一起創業。
1959年,稻盛和夫跟朋友們共同建立的京都陶瓷正式成立,在此後十年時間裡,稻盛和夫先後兼併了日本的許多知名企業,最後也由瓷器發展成涉及多個領域的大集團。員工從幾十人發展到六萬人。
在京瓷發展過程中,稻盛和夫曾遇到了許多磨難。在公司剛創辦不久的時候,有次員工集體要求加薪,但當時公司處於起步階段,並沒有太多的利潤。為了讓員工們留下來,稻盛和夫甚至下跪保證:等公司發展好一些,大家的待遇一定會上來。
事實上,稻盛先生的確沒有食言。在1973年的時候,曾爆發過一次石油危機,當時日本的多數企業都選擇了折尾求生——裁員保命。京瓷公司也遭到了不小的波及,當時身邊的朋友都勸稻盛先生趕緊裁員,但是稻盛先生卻說:
如果能利用到員工的時候,就把他們找來用,當他們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就把他們趕到街上去的話,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嗎?
員工們紛紛對稻盛先生的作為感激不已,因此更加賣力工作,眾志成城下,公司很快度過了危機。危機度過之後,稻盛先生又給所有員工額外三個月的工資,到第二年又加薪22%。
令人更驚訝的事情還在後面,1997年,稻盛和夫先生選擇辭掉公司的所有職務,將素有股份全部捐獻給自己的員工,出家為僧。他說:「人活著,就要感謝;積善行,思利他」。從此他將「敬天愛人」和「利他」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
直到13年後,日本航空公司破產,日本政府出面請稻盛先生出山拯救,稻盛先生才重新還俗。僅僅一年的時間裡,稻盛先生就將日航帶領到了: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
馬雲曾在阿里巴巴發展的關鍵時期,三次登門請教稻盛先生,稻盛和夫先生對此也是傾囊相授。馬雲說:「稻盛先生的思想、哲學和觀點我特別讚賞。」
對於稻盛先生來講,公司不是自己的,是所有人的。因此他將員工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至上,因此他的公司才能發展得那樣迅速,那樣好。由稻盛和夫先生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造成的原因,其實就在於心態的不同。
稻盛先生也曾說,人與人的不同去取決於「超越理性的靈魂層面的判斷」,這些決斷造就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結果。
晚年的稻盛和夫先生,選擇將自己的思想觀點與經商經驗都寫下來,寫出了這套《幹法》、《活法》、《心法》,書中除了有關於提升心性與感恩,更多的是我們在生活中,職場上實用的人生經驗。
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