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市8個競賽場館全部完工。綠色場館秉持辦奧理念,科技場館展現中國智慧,山林場館變為現實……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推出《冬奧場館巡禮》系列報導,今天播出第四集《匠心智造——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驚豔亮相!》。
良博
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記者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驚豔亮相
03:59來自北京體育廣播
2020年12月25日,歷時三年建設,北京2022年冬奧會標誌性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宣布完工。國家速滑館是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項目競賽場館,能容納約1.2萬名觀眾,是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的比賽場地,屆時將有14塊金牌在這裡誕生。國家速滑館於2017年開始施工建設以來,無論是從建造技術、還是建設速度,都體現了我國當前建築行業的最高水平。
「冰絲帶」的順利完工,也創下了多項場館之最!國家速滑館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體育館。據國家速滑館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李久林介紹,採用這種結構設計能極大地節約材料,用鋼量僅為傳統屋面的四分之一。
為營造出輕盈飄逸的絲帶效果,國家速滑館外立面由3360塊曲面玻璃單元拼裝而成,通過機械配合工人操作,嚴絲合縫地嵌入160根S形鋼龍骨打造的框架中。這種創新型「冰絲帶」狀曲面玻璃幕牆,設計靈感來自冰雪運動與速度的結合,盤旋的「冰絲帶」象徵著速度滑冰運動員高速滑進時冰刀留下的軌跡,同時22條「冰絲帶」又象徵著在2022年舉辦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採用了全冰面設計,冰面面積1.2萬平方米,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冰面。同時它還是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製冷的冬奧場館,不僅環保,也是最先進的製冰技術。
據了解,國家速滑館的建設團隊希望把冰絲帶的工程打造成為一個以冰雪運動為核心的文體綜合體,既能滿足賽時的競技需要,也能實現賽後的充分再利用。完工後的「冰絲帶」與雄渾的鋼結構「鳥巢」、靈動的膜結構「水立方」相得益彰,共同組成北京這座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的標誌性建築群。
國家速滑館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