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國際物流新增鐵路「大能力」通道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臨滄1月7日電 (繆超 常婧 吳翔)7日,一列載滿1300噸化肥的專列,經由剛剛建成通車的中緬國際通道大(理)臨(滄)鐵路抵達中緬邊境雲南臨滄,這批化肥之後將再經由公路運輸出口緬甸。此趟專列的開行,標誌著中國與緬甸間物流方式增加了鐵路這一「大能力」通道。

2020年12月30日,大臨鐵路正式開通運營,結束了臨滄不通鐵路的歷史。飛馳的動車不僅為中國邊疆地區民眾出行提供便利,貨運業務的開通更是為中緬間各類國際物資進出開闢一條鐵路運輸「大動脈」。

「這次1300噸化肥專列首發,運到時限我們很滿意。」中國雲天化集團海口磷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施永輝說。「大臨鐵路貨運業務的開通,意味著我們倉儲可以從工廠前移至臨滄,縮短公路運距,降低公路不確定性影響,對降低運輸成本有很大促進作用。」

中國越輝國際物流公司緬甸分公司負責人伍超說,在大臨鐵路通車前,中緬邊境區域的貨物以汽車運輸為主,但汽車運價和運量受市場、車源、天氣等方面因素影響大,穩定性以及可控性差,「鐵路運輸具有不受天氣影響、運量保障、能力強的明顯優勢,還具有低能耗、低汙染的特點,有助於生態環保。」

據記者了解,每1億噸貨物運輸,鐵路運輸相較公路運輸大約能減排7500噸二氧化碳、80噸氮氧化物、4噸顆粒物。

今後,隨著大臨鐵路運輸接卸條件進一步提升,將為化肥等各類到達和發送物資提供更加便利的運輸服務,為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物資交換,經濟發展增添運輸活力。(完)

相關焦點

  • 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大臨鐵路建設提速
    原標題:大臨鐵路建設提速 記者近日從鐵路部門了解到,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大(理)臨(滄)鐵路建設順利推進,全線控制性工程實現開工建設,全線185個工點已有126個進入實質性施工建設。 截至今年7月,大臨鐵路累計完成投資15.9億元,佔總投資的10.6%。
  • 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大瑞鐵路站後工程全面啟動
    工人日報客戶端7月29日電 7月28日上午,正在建設中的中緬國際鐵路通道雲南大理至瑞麗鐵路保山站現場,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大瑞項目部成功組立了該條鐵路接觸網第一桿,標誌著大瑞鐵路站後工程開始全面施工。據了解,此次架設第一桿位於大瑞鐵路保山站。「為了本次接觸網第一桿首件定標,項目部提前籌劃,嚴格控制作業流程,技術、工藝標準,在後續施工中,我們將繼續保持高標準、高質量的施工工藝。」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大瑞項目部負責人莫金山介紹。
  • 騰衝人的火車夢:中緬印國際鐵路通道建設亟待提速
    (原標題:騰衝人的火車夢: 中緬印國際鐵路通道建設亟待提速)
  • 中緬國際通道大(理)瑞(麗)鐵路保山至瑞麗段開始架梁
    中緬國際通道大(理)瑞(麗)鐵路保山至瑞麗段開始架梁 2020-12-01 17:01:17理)瑞(麗)鐵路保山至瑞麗段開始架梁工作。
  • 中緬國際大通道大理至臨滄鐵路建成通車
    (無人機圖 人民網 虎遵會 攝) 人民網臨滄12月30日電 (虎遵會)經過5年建設,中緬國際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大理至臨滄鐵路(下稱大臨鐵路)於12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雲南省臨滄市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
  • 中緬國際通道重要部分大瑞鐵路大柱山隧道進入貫通倒計時
    大柱山隧道(央廣網發 通訊員朱廷宇 攝)央廣網保山6月28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通訊員朱廷宇)6月26日,經過十一年的堅守,中鐵二院土建一院設計大瑞鐵路大柱山隧道平導貫通,平導的貫通將極大緩解正洞施工運輸組織、通風、排水壓力,加快正洞施工,標誌著大柱山隧道全隧貫通正式進入倒計時
  • ​中緬鐵路開啟中緬經濟共同體
    雙方鐵路領域合作克服疫情影響,持續向前推進,成果來之不易,是中緬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寫照。當前全球化和區域化趨勢進程明顯,期盼通過大搞基建助力經濟騰飛的東南亞諸國將實力雄厚的中國作為合作首選,緬甸也不例外,這也呼應「一帶一路」倡議。中緬國際鐵路正式通行後,無疑是個雙贏局面。高新技術盡展大國實力,負責態度彰顯合作誠意。
  • 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大臨鐵路巍寶山隧道貫通 結束雲南臨滄不通鐵路歷史
    20日,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大(理)臨(滄)鐵路重難點控制工程——巍寶山隧道順利貫通。巍寶山隧道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境內,雖然全長只有4983米,但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巖溶、有害氣體、斷層破碎帶、高地溫等不良地質,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對此,施工方與專業團隊合作,確定了針對性施工方案。
  • 大理臨滄鐵路2021年通車!昆明臨滄3小時可達,構建中緬國際通道
    大理至臨滄鐵路走向據悉最新權威消息,經過3年多的緊張施工,中緬國際通道大理至臨滄鐵路目前已完成建設總投資的58%。按照工程計劃,大臨鐵路將於2021年建成通車!大臨鐵路將東連昆明,向西成為中緬國際通道(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臨滄的經濟發展和成為對東南亞(尤其南亞)貿易的前端城市意義重大。昆明至臨滄3小時可到達
  • 中緬國際通道大臨鐵路建設投資過半
    據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消息,經過三年多的緊張施工,正在建設中的大理至臨滄鐵路目前已完成建設投資88.61億元,佔計劃投資總額的58%。建成通車後,昆明至臨滄3小時左右可到達。大理至臨滄鐵路是雲南省「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的重要通道,也是中緬鐵路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工程計劃,大臨鐵路將於2021年建成通車。
  • 中緬木曼鐵路完成可研報告和環評報告
    木姐至曼德勒鐵路項目(以下簡稱木曼鐵路)作為中緬經濟走廊早期收穫項目——中緬鐵路通道項目的重要組成,其可研報告和環評報告的完成,將為後續中緬鐵路通道項目建設合作奠定堅實基礎,並對推動曼德勒至皎漂鐵路可行性研究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為全面加快緬甸大能力鐵路主通道建設,2017年5月,中緬兩國政府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 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大瑞鐵路建設即將收尾 昆明至瑞麗時長將縮短一半
    7月28日,中緬國際鐵路通道上的大(理)瑞(麗)鐵路首根接觸網支柱架設完成,全線站後工程全面啟動。7月28日上午,在大瑞鐵路保山站,現場施工人員完成了接觸網支柱的組立工序,隨後工程師進行複測,結果符合驗收標準,達到了相關參數要求,大瑞鐵路首根接觸網支柱成功立起。
  • 中緬鐵路通道木姐至曼德勒鐵路可研報告(技術部分)完成遞交
    2019年4月25日,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設施聯通分論壇上,中國中鐵董事長李長進向緬甸交通與通信部部長吳丹欣貌遞交「木姐至曼德勒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技術部分)」文本。木姐至曼德勒鐵路項目全長約410公裡,採用1435mm標準軌,設計時速160km(預留雙線200km條件),按電氣化牽引的一級鐵路幹線設計,擬採用中國標準和規範建設。木姐至曼德勒鐵路項目是中緬鐵路通道的組成部分。
  • 大瑞鐵路助力實現中緬合作「幸福夢」
    2020年12月1日上午,中國緬甸國際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性新線項目——大理至瑞麗鐵路迎來重大工程節點。保山至瑞麗段開始架梁,此次架梁將為全線順利貫通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道路」彰顯大國擔當。
  • 中緬鐵路通道大臨鐵路巍寶山隧道貫通,結束臨滄不通鐵路歷史
    中緬鐵路通道大臨鐵路巍寶山隧道貫通,結束臨滄不通鐵路歷史 時間:2020- 中緬鐵路通道大臨鐵路巍寶山隧道貫通,結束臨滄不通鐵路歷史 建成通車後,不僅結束雲南臨滄不通鐵路的歷史,也對改善滇中和滇西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推我國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起到積極作用。
  • 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國際物流新時代
    重慶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主任、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巴川江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新通道是以重慶為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以廣西北部灣港為國際門戶港,並以西部省區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為重要節點,以沿海沿邊口岸為通道門戶,通過鐵路、水運、公路等多種物流組織方式的高效聯動,形成縱貫西北西南、聯通我國西部與東協國家(地區)的陸海通道主軸,實現與中歐
  • 大臨鐵路通車前,有人在這個邊境小鎮布了大局
    直到2020年,雲南正在修建的兩條鐵路才將這個夢想往前推進了關鍵一步。一條是大瑞鐵路,一條是大臨鐵路,最終抵達之處都是印度洋緬甸皎漂港。世人所談及的中緬鐵路往往是前者,但真正最便捷的則是後者,原因很簡單,距離短很多。
  • 昆明南亞東南亞國際物流研究院院長劉金鑫:瀾湄流域應建設跨境...
    近日,聯合國南南合作項目專家、昆明南亞東南亞國際物流研究院院長劉金鑫應邀參加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智庫論壇並發表《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互聯互通建設構想和路徑》。從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的組成和目標對其進行了全面闡釋。
  • 助力泛亞鐵路建設!中國通號中標中緬鐵路國內段通信信號工程!
    助力泛亞鐵路建設!中國通號中標中緬鐵路國內段通信信號工程!該項目系中國通號繼玉溪至磨憨鐵路之後參建的第二條泛亞鐵路項目。項目概況圖片源自網絡大瑞鐵路東起廣大鐵路終點大理站,向西經永平、保山、芒市等市縣,跨越漾濞江、順濞河、銀江大河、瀾滄江、怒江、瑞麗江等大江大河,終至瑞麗,線路全長330.103km,共設27個車站,設計時速140公裡。
  • 中緬鐵路緬甸段正式啟動勘測,中國鐵路走出去迎來重大突破!
    2019年伊始,備受關注的中緬鐵路傳來好消息。從1月6日開始,中國中鐵二院與緬甸鐵路公司在中緬新鐵路工程起點路段啟動勘測工作。該條鐵路將由緬甸曼德勒通往中國昆明。2018年10月份時,中鐵二院與緬甸鐵路公司籤署了一項極其重要的諒解備忘錄,確定了關於曼德勒—木姐鐵路可行性,曼德勒—木姐鐵路不僅是中緬鐵路緬甸境內起始段,還是中緬經濟走廊骨架支撐。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位於緬甸中部偏北的內陸,是幾個古代王朝曾經建都的地方,也是華僑大量聚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