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奇茗鐵觀音,敬飲一杯情意深;
心性修身養儉德,僑鄉茶地結良緣。
烏龍品色比優美,珍貴名種齊振興;
莫忘傳經植藝者,神香禪味留人間。
這正是近代茶學家、茶學教育家、茶葉栽培專家、我國茶樹栽培學科的奠基人之一莊晚芳先生寫下的讚美安溪茶的詩。那麼,安溪鐵觀音究竟有何吸引人的地方呢?
漲知識系列——「教你喝懂安溪鐵觀音系列」正式開課啦!就讓我們跟著大師的講解,走進第一課吧!
劉金龍大師——就是說茶大講堂的老師了!
基礎階段:
問:什麼是鐵觀音?
答:鐵觀音是屬於青茶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烏龍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產於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鐵觀音的樹枝樹幹粗硬,葉比較稀鬆,芽少葉厚,屬於半發酵茶類,含有較高的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鹼等多種營養和藥效成分,具有養生保健的功能。
強化階段:
問:了解了安溪鐵觀音中的「鐵觀音」,那麼「安溪」這兩個字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答:安溪被譽為「茶樹良種寶庫」,自然的饋贈讓它成為了種植茶樹的絕好地點之一。
安溪地理環境比較獨特——處於黃金緯度:東經118.18°,北緯25.07°,森林覆蓋率達65.77%。而且,安溪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不低於15°C,年有效積溫6000°C,年降雨量1700毫升。
再者,安溪上千米的山峰有2000多座,生物多樣性指數高,紅黃壤土壤有風化石,有機質含量2%以上,PH值在4.5-6.0之間,土層厚度80釐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礦物質營養元素豐富——特別是錳、鋅、鉬的含量,有利於培育出品質優異的茶樹。
在1985年首批30個國家級茶樹良種名單中,安溪就有6個,佔全國五分之一。除了剛提到的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梅佔、毛蟹和大葉烏龍等茶樹品種同樣位列名單範圍內。
備考階段:
問:安溪鐵觀音生態茶園究竟好在哪裡呢?
答:建設生態茶園——就是草生栽培、套種綠肥、生態種植,去構建茶園復層異齡混交林,形成自然調控能力強、穩定的茶園生態系統。
「落『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茶』」。鐵觀音可不是溫室裡的花朵,需要激發它應有的生命力,適當的雜草對茶樹生長沒有影響,它們是相生相伴的關係,夏天雜草能幫茶園土壤遮陽和保持水分,雜草根系能幫忙疏鬆土壤,改善土壤團粒結構,達到「透水、透肥、透氣」的三透的效果,同時還能節省人力成本,減少水土流失——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問:種好了茶樹,到了收穫的季節,採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答:輪採輪休的模式讓茶園能有時間休養生息,以爭取更加蔥鬱繁盛的生長。
採摘對於茶園來說是一種索取,做人不能貪得無厭,要考慮到茶樹的可持續生長以及採制效益,所以舉源合作社針對部分茶園採取輪採輪休的管理方式,試探性地改變原來一年採制四季的模式,實施一年採摘春秋兩季,次年只採春茶一季的循環採養結合模式,其他季節讓新梢自然生長。其中,採摘春秋兩季的年份在8月初和次年2月中下旬各進行一次輕修剪,只採春季的年份,春茶採後進行深修剪,待次年2月中下旬再進行一次輕修剪,讓茶樹自身有休養恢復的過程,調節生長規律。
突破階段:
問:改變原本的矮化密集的種植模式,需要多大的勇氣?
答:需要力排眾議,迎難而上!
將茶樹隔一株就挖掉一株,隔一行就挖掉一行,直到挖掉75%茶樹後,疏植留高,茶樹之間的間隔增加,茶樹通風透氣,採光效果好。雖然疏植後的前兩年,茶葉產量會下降,但是疏植處理三年後,茶樹枝條變得更加健壯、樹冠變寬、芽葉肥厚,茶園鮮葉產量就達到密植時的水平,製成的成品茶滋味更濃厚、香氣更悠長,售價提高了30%。而且茶樹自身的抵抗力增強,有效地控制茶樹病蟲害在茶園的大面積爆發,抗旱、抗澇、抗寒能力也大大提高。
怎麼樣,大師講的內容都記住了嗎——記住了,就準備考試吧!
有沒有覺得輕鬆解決考卷?是不是不知不覺就學會了很多知識呢?
那就快來關注「說茶大講堂」的直播欄目,下一課「聽說這個過程會『死去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