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是出了名的愛喝湯,尤其是老火靚湯,在廣東無論你隨便走進哪家餐館吃飯,菜單上都會有幾款湯供食客們選擇,就是隨便在外面吃個快餐也會送上一碗例湯,這是廣東飲食文化裡的一大特色。
在我們南方是個溼氣比較重的地區,溼氣重的人容易身體倦怠,臉和身體皮膚油膩,皮膚發癢、起小疙瘩,頭皮癢,有溼疹,手腳出汗或有腳氣,面部、手腳浮腫,早起後眼睛浮腫,舌苔白滑,口中粘膩,嘴裡有異味,睡覺流口水等問題,所以祛溼也就成了當今的熱門的話題。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家常的祛溼湯一一土茯苓煲烏龜。土茯苓具有健脾胃去溼利關節的功效。烏龜有滋陰補腎,補氣血的功效,適合氣血虛,營養不良的人食用。兩者一清一補,同煲成湯便是清補解毒效果不錯的湯品。
【土茯苓烏龜湯】
煲湯食材:石金錢龜一隻,豬骨400克,新鮮土茯苓250克
煲湯配料:生薑幾片,紅棗4顆,鹽適量
烏龜以選用金錢龜為佳,但它的價格貴,大家通常會選用普通的草龜來煲湯,經濟實惠,且效果與金錢龜差不多。
土茯苓有條件的話最好去市場買新鮮的,因為煲出來的湯更好喝。買的時候攤主會幫忙切成片,回家後不用另外處理,用水洗乾淨就可以用了。
製作步驟:
1、將買好的烏龜宰殺,斬去頭,內臟,將烏龜斬件。
2,倒入開水,洗去烏龜的血水和腥味,可以用開水洗2次撈出備用。
3,冷水下鍋把豬骨放入鍋裡煮幾分鐘焯水,除去浮沫和血色,再撈上來用清水洗乾淨備用。
4,把土茯苓,烏龜,骨頭,薑片等材料放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水,水開後小火煲3小時,加入適量的鹽,鹹淡隨你的口味調。
5,加入幾顆紅棗,紅棗記得要去核,去核後煲湯就不會燥熱。
敲黑板:
不會殺烏龜的朋友看過來(方法是有點殘忍)
1,烏龜洗乾淨後放在涼水鍋裡,蓋上蓋子,把水加熱,直到烏龜燙死,讓烏龜在慢慢加熱的過程中把龜尿拉出來。
2,把死了的烏龜拿出來,用清水衝洗乾淨,用小刀把龜殼外面的一層甲刮乾淨,四肢、頭、尾上的膜也要去掉。
3,烏龜殼的兩側都有一條縫,用一字螺絲刀插進去撬開,即可把龜板卸下,斬成塊。
4,烏龜的四肢腋下都有脂肪,一定要去掉,不然的話會很腥羶。
我是小魚,柴米油鹽醬醋茶,每日與您分享一日三餐的家常美食。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歡迎評論、關注、收藏和轉發哦,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