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婆婆教我煲這湯,清熱祛溼解毒,我以前不懂,學會了常煲

2020-12-15 康妮chen

木棉花祛溼湯

我女兒很小的時候,婆婆來我家幫著帶小孩。我婆婆很愛看書,她看著書給女兒做輔食,她常常根據天氣變化煲湯。我印象很深得一款湯就是用木棉花、土茯苓、薏米等煲的,我看著不敢喝,我怎麼看那湯都像藥,黑乎乎的。婆婆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這湯好像涼茶,但不是涼茶。天氣熱,雨水多,這樣的天氣溼度大,喝這種湯可以清熱祛溼解毒。你試試味道。」既然婆婆已經要我喝,我硬著頭皮試了一下,並不是我想像的「苦藥」,我喝了一碗又一碗,感覺喉嚨都舒服了。自從婆婆教了我煲這款湯,每當天氣熱,溼度大,我常常煲這湯消暑止渴。

這款木棉花祛溼湯用了曬乾的木棉花、燈芯花、土茯苓、薏米、扁豆等等。木棉花是廣州市的市花,在廣州三月木棉花盛開時,木棉花會掉落在樹下,上了年紀的阿姨們會撿起木棉花,木棉花新鮮或曬乾都可以用來煲湯煲糖水。木棉花可以清熱祛溼、利尿解毒和健脾胃。木棉花經常搭配燈芯花,燈芯花也稱為燈芯草,燈芯花能降心火和寧神安眠。這款湯用了豬骨頭一起煲,有肉香滋潤,這些食材煲煮以後味道好了很多。

【木棉花清熱祛溼湯的食材】木棉花 2朵,蓮房 1個,燈芯花10克,土茯苓15克,扁豆 20克,赤小豆 20克,白朮10克,薏米20克等,豬骨 500克,無花果 5個,鹽 3克。

【木棉花清熱祛溼湯的做法】

1 這些就是用來煲湯的配料,木棉花和蓮蓬以及燈芯花都是曬乾的食材,蓮房就是蓮子住的地方,這些食材都能清熱解毒,把這些食材用水浸泡1小時,這款湯適合天氣熱或者雨水多。但孕婦或者偏涼性體質的不適合喝這湯。

2 用來煲湯的豬骨頭,用了筒骨,筒骨價格比脊骨或者扇骨便宜很多,筒骨相對來說油脂多一些,在廣州煲湯講究搭配,所用的木棉花、蓮房等等都是「瘦物」,用來油脂多一點的豬骨頭煲湯更合適。

3 豬骨頭飛水,所謂飛水就是燒開水放入豬骨頭煮2、3分鐘,可以去掉部分油脂和豬臊味。

4 把浸泡過的食材撈起洗淨,把泥沙衝洗乾淨。

5 把所有食材和水放進湯鍋,用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煲90分鐘。

6關火前放鹽調味。

【溫馨提示】

1 煲這款湯主要配料就是木棉花和蓮房、其他食材儘量放齊全,放一些無花果湯水味道好喝很多,也可以用蜜棗代替無花果。

2 配料在煲湯前浸泡一下,方便衝洗泥沙。

相關焦點

  • 清熱解毒、健脾祛溼 推薦雞骨草橫脷祛溼湯
    原標題:雞骨草橫脷祛溼湯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 主要功效:清熱解毒、健脾祛溼。 推薦人群:適用於面部油膩,口乾苦、口氣大,大便黏滯不暢,食欲不振等人群以及作為夏季溼熱保健湯水。
  • 12款清熱祛溼靚湯,又溼又熱的天氣就靠它了!
    一年四季廣東人都能拿出不同的湯譜來應對各種季節小問題面對如今的溼熱天氣如果你問廣東人怎麼才能消暑祛溼?你得到的答案將會是這樣的怎麼才能應對這種又熱又溼的天氣呢?將所有材料放到湯煲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用小火慢燉1個半小時。6. 關火前撒鹽調味功效:清熱祛溼,健脾開胃02荷葉薏米煲瘦肉湯原料荷葉、薏米、瘦肉、蓮子、扁豆、幹淮山做法1. 扁豆提前兩小時用水浸泡2. 將除了瘦肉的所有材料洗乾淨,冷水入鍋,開始煮3.
  • 大暑來臨,煲這湯給家人喝,清熱、祛溼、防暑,還能補充營養
    大暑來臨,煲這湯給家人喝,清熱、祛溼、防暑,還能補充營養大暑節氣來了,這個時候的高溫天氣讓人渾身乏力,渾身不適。這麼熱的天氣,吃飯都沒胃口,食欲不振是夏天人們一定會遇到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調整飲食。
  • 夏季喝鴨子湯 清熱解毒祛溼最好
    夏令喝鴨湯,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又可祛除暑熱帶來的不適。低熱、虛弱、食少、大便乾燥和水腫者喝鴨湯最為有益。下面介紹幾款具有清熱、解毒、祛溼作用的鴨湯。冬瓜水鴨湯  老冬瓜1塊(約800克),水鴨1隻,扁豆、幹蓮蓬、燈心草各適量。
  • 5月,除了冬瓜湯,廣東人也很喜歡煲這湯,清熱祛溼,一鍋喝光光
    南方的天氣最近都很多變,連著幾天暴雨,出行不便,也增加了一些溼氣,北方的朋友說,成天聽你們廣東人說祛溼健脾,夏天這麼熱也要祛溼嗎?其實廣東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原因,所以廣東人才喜歡煲湯,溼氣是因為雨水多天氣潮溼以及水土原因,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被吸收,如果不喝湯祛溼一下,體內的溼氣增多,就容易出現口臭、舌苔厚、長痘這些情況。廣東人夏季除了清熱解暑湯,也會煲祛溼湯,但和春天的祛溼湯相比還是有區別的。
  • 大廚教你做的10道湯,清熱祛溼,做法簡單,夏天的必備,!
    夏天到了,吃啥都沒胃口,今天小編就請大廚專治你這「毛病」,學會這10道湯,讓你清熱去掉溼氣,清清爽爽度過夏天,做法更是簡單的不得了~冬瓜荷葉扁豆薏米煲豬骨食材: 冬瓜若干、荷葉、扁豆、薏米、豬骨2.豬骨切段,用刀背稍敲裂,隨後將所有食材一起放進瓦煲,加水大火煲滾後,改小火煲2小時即可。功效: 消暑清熱,益氣滋補。荷葉清熱解毒,薏米祛溼。
  • 夏季祛溼湯 四款養生湯祛溼清熱
    在夏季,尤其要注意祛溼。有很多養生的湯品可以幫助我們祛溼。那麼,夏季祛溼的湯有哪些呢?有什麼方法可以祛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夏季祛溼湯蘿蔔蓮子豬舌湯材料:蘿蔔750克、蓮子50克、芡實25克、蜜棗3枚、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 赤小豆蓮藕湯,健脾胃補氣血,清熱祛溼,太好喝了
    赤小豆蓮藕湯早上送完小孩去超市,看到蓮藕特價,很新鮮,想著很久沒喝蓮藕湯了,就買了幾節,煲個湯,煲完湯的藕又可以當個菜,一舉兩得。蓮藕煮熟具有滋陰補血,健脾益胃的功效。赤小豆利尿祛溼,清熱解毒。陳皮理氣健胃,化痰止咳。
  • 八款養生湯清熱祛溼
    做法:苦瓜洗淨切開,挖去瓤和籽,切塊;皮蛋洗淨去殼,切塊;洗淨宰好的鯽魚,刮淨腹內黑膜,瀝乾水分;熱鍋下兩湯匙油,下鯽魚兩面煎至微黃,倒入6碗水和薑片煮沸,轉中火煲20分鐘,下苦瓜和皮蛋滾10分鐘,下鹽調味即可品嘗。功效:清熱解暑、明目解毒、健脾利水。
  • 五種祛溼養生湯食譜大公開!清熱解毒祛溼,可不要錯過了
    清熱解毒祛溼養生湯有哪些? 為你推薦以下六種祛溼養生湯, 可不要錯過了!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鹽便可。 功效:健脾祛溼、開胃消滯。扁豆甘平、性溫,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溼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溼良藥。
  • 春天家人最饞這鍋湯,以前不懂,學會後經常煲,祛溼氣小腹更平坦
    一陣春雷一陣春雨,春天到了,小區裡和外面綠化帶一些地方經常能看到廣州的市花--木棉花,落在草地裡,老廣東人知道,春天要祛溼氣,準備煲祛溼湯了。溼氣,或多或少和地理位置和水土因素有關,但是也有部分是個人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
  • 學會這碗「穀雨祛溼湯」,一周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又能抑肝火
    在廣東的節氣氣候裡,春季是潮溼多雨的季節,在春末夏初交接之際更是,早晚有溫差,天氣漸回暖,溼度增大,稍不注意,溼氣侵入體內肌肉和關節,所以我們的飲食從開春的時候就強調要「祛溼」。祛溼的方法有許多,但最簡單的莫過於餐桌上媽媽用心準備的那一碗「祛溼湯」。廣東人餐前飯後愛喝湯,因為和飲食習慣有關係。
  • 秋天要多煲這道湯給家人喝,清淡可口,還能清熱祛溼、美容養顏
    冬瓜海帶排骨湯是一道清淡鮮美的營養湯,製作的主要食材就是排骨和冬瓜、海帶,具有清熱解毒、祛溼利尿、美容養顏的功效,同時也是一道不錯的滋補養生湯,特別適合秋天天氣乾燥煲來喝,既可以補水優酷可以滋補身體。今天廚娘就來做一道暖胃又暖心的冬瓜海帶排骨湯,不同普通的做法是,我加入了胡蘿蔔這種食材,胡蘿蔔大家都知道,日常用來和玉米排骨一起煲湯的時候,能讓湯水更加的鮮甜美味,相信加入到冬瓜海帶排骨湯中一起煲湯,味道更加的鮮甜可口。
  • 祛溼湯煲起來!
    因為氣溫升高比較均勻所以華南各地回南天的可能性還是不大但溼度肯定會比以前大一點可能沒有之前那麼乾爽雖然回南天暫時沒有這麼快來但咱們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這8款祛溼湯可以收藏備用起來啦!▼▼1.綠豆薏米海帶排骨湯用料:海帶結10個、排骨250g、薏米30g、綠豆30g、薑片兩片、鹽少許做法:洗淨海帶,排骨飛水,全部材料放入湯鍋,加入鍋的2/3清水,大火燒開後調小火,煲上2小時,就OK啦~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潤膚,可降低膽固醇、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又有保肝和抗過敏作用。
  • 【小暑養生】熱浪逼人,清熱解毒、潤燥健脾養生湯煲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時節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時段,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 這道夏季例牌湯,做法簡單,鮮味可口,祛溼潤燥,天氣再熱也不怕
    這道夏季例牌湯,做法簡單,鮮味可口,祛溼潤燥,天氣再熱也不怕!最近的天氣又悶又熱,時而下雨時而暴曬,人免不了煩躁上火,不過,身為廣東人又怎麼會沒有對策呢,那些湯湯水水就是降火的武器,比如冬瓜湯,薏米湯,綠豆湯,葛根湯、生地湯……等等,道道湯都是美味有益,清火潤燥;本篇分享的祛溼冬瓜湯是一道非常適合夏季多喝的例牌湯,喝起來鮮甜味美,想減肥的人可以考慮讓它成為你家在夏季的例牌湯祛溼冬瓜湯可清熱解毒,滋潤腸胃,裡面選用的材料冬瓜
  • 祛溼就喝這個湯,清熱解毒,適合一家人喝
    在我們南方是個溼氣比較重的地區,溼氣重的人容易身體倦怠,臉和身體皮膚油膩,皮膚發癢、起小疙瘩,頭皮癢,有溼疹,手腳出汗或有腳氣,面部、手腳浮腫,早起後眼睛浮腫,舌苔白滑,口中粘膩,嘴裡有異味,睡覺流口水等問題,所以祛溼也就成了當今的熱門的話題。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家常的祛溼湯一一土茯苓煲烏龜。
  • 夏季煲什麼湯? 清熱解暑湯方來一個
    所以,在夏季煲湯選擇材料應以健脾、祛溼、清熱、解暑為主,比如薏苡仁、白扁豆、淮山、荷葉、蓮子、百合等。 南海區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李積土建議,夏季飲食上以清熱、解暑為主,但中醫講究個體差異,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體質去選擇適合自身的煲湯藥材,補益的效果更為明顯。 脾胃虛寒體質者,可在湯中加入適量健脾藥材,如山藥、茯苓等。
  • 這10款祛溼湯味道好,回家就煲起來!
    天氣潮溼,人也跟著溼氣重,「祛溼」就成了家庭廚房的頭號大事!今日,煲湯小能手上線,帶大家煲祛溼湯,這種天時記得飲多兩啖。1、赤小豆粉葛鯪魚湯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1/4個、鯪魚400克、生薑3片。做法:赤小豆、陳皮分別洗淨,陳皮去瓤;粉葛削皮洗淨,切塊;鯪魚宰洗淨,去髒雜,慢火煎至微黃。
  • 小暑節氣要多補充水分,這6款湯水簡單易做,消暑清熱解毒還健脾
    6款小暑的湯水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小暑節氣,昨天2019年7月7日就是2019年的小暑節氣,小暑是夏天的第5個節氣,標誌著夏季進入酷熱天氣,小暑還沒到最熱的時節,但已經能感受到熱浪襲來,全身每一處細胞就像要被放在火上炙烤一般,俗話說「小暑大暑,有米懶煮」,氣溫不斷地升高,胃口食慾下降,這麼熱的天氣比較適合用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