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茶馬古道要塞,是自然的秘境也是民族的瑰寶

2020-12-25 深玩deephobby

萌發於唐,形成於宋,鼎盛於清

古老的經商之路茶馬古道

卻在無意間

成為現代人眼中的「亞洲的天堂走廊」

△滇藏茶馬古道

佇望著瀟瀟古道,隱約蕩漾著,悠長的馬蹄鳴哨。那抑揚頓挫的音調,如演奏一場觸及靈魂的歌謠。-張煒傑

在那個沒有公路、鐵路的年代

背夫、馬幫和犛牛駝隊成為運輸載體

以川滇茶葉與西藏藥材貿易為主

開闢了三條主要的經貿路線

川藏、滇藏、青藏茶馬古道

川滇藏三角地帶為核心

德欽

川、滇、藏交匯地

茶馬古道雲南境內最後一個地區

是茶馬互市的咽喉要道

千裡之外鈴聲悠悠

在茶馬之前

以川滇藏橫斷山為中心的馬幫古道

就已非常著名

三五十匹馬為一大隊的馬幫

每日五、六隊鈴聲迴蕩在高山深處的德欽

這個古道要塞曾經繁榮昌盛

那時人們沸騰在互市貿易之中

而如今世人更享受德欽令人驚嘆的美和古道文化

德欽的自然魅影

「日照金山」是世人夢寐以求的景觀

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梅裡雪山

牽起了人們心中的這一勝景

十三座秀麗山峰屹立於德欽門前

雲彩和日光在它們頭頂婉如一頂王冠

飛來寺與梅裡雪山直線距離不過6公裡

接近四百年歷史的古寺廟

是觀賞梅裡雪山的最佳地方

深不見底的瀾滄江大峽谷之上

是端莊秀麗的白色雪山

在這一片威嚴聳立的雪山之間

從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主峰

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帶

綿延11.7公裡是梅裡雪山最長的明永冰川

森林枝葉繁茂神秘莫測

冰川波浪起伏瑰麗無比

這裡峽谷陡峭幽深,川湖神聖

冰川融水成湖,那是藏民心中的信仰

轉湖祈禱、向自然致以虔誠的敬意

是他們的習俗

每年8月15藏民轉湖於

海拔6600米的女神峰緬茨姆峰下的神湖

也會到神瀑下做一場洗滌心靈的修煉

△神湖

△梅裡雪山融水留下的一道雨崩神瀑

在藏民心中

神山代表著父親,神湖是母親的形象

水自古以來都被世人視為生命的源泉

它溫婉柔情,延續生命

儘管雨崩村的水源

雨崩冰湖沒有成為表面上的神湖

但它存在的意義遠超神湖

被神水哺育的雨崩村

在神女峰腳下婉如世外桃源

人煙稀少,一條泥濘不堪的驛道與外界相連

上雨崩、下雨崩分別通往了冰湖、神瀑、神湖

自然的魅影多為塑造那魏延秀麗的雪山,

放縱波瀾洶湧的長河、劈出幽深壯闊的峽谷;

磨出鬼斧神工的石林、製造原始神秘的森林;

而悠久的德欽幾乎佔全了這些所謂的魅影,

在豐富純潔的自然環境中肆意綻放著光彩。

△雖然名聲沒有梅裡雪山那樣大噪,但脫離梅裡光環依舊出眾的白馬雪山,垂直自然景觀,高山流水杜鵑綻放

△白馬雪山下的U型峽谷

△金沙江大拐彎,隱蔽未開發,屬於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

△自然鬼斧神工下的枕狀玄武巖地貌

有一種獨特、古老文化叫德欽

德欽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茶馬古道文化,

古道石板上至今仍然殘留著當年馬幫至此時留下的馬蹄印,

而締造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是奔子欄。

△奔子欄是德欽縣下的一個鄉,奔子欄的意思是美麗的沙壩,它是茶馬古道滇西入藏、入川的咽喉地,正處橫斷山脈的中心地帶

2000多年的歷史文明也堆積了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

德欽現有4項國家級非遺項目,

奔子欄鍋莊舞、藏族《格薩爾》曲藝、迪慶熱巴和梅裡神山祭祀。

對於本地人來說,這些文化都代表著自己民族的獨特韻味,

是彰顯個性、引以為傲的傳承!

而對於外界的人來說,更能讓他們領略到世間少有文化的珍貴!

△迪慶熱巴舞

△格薩爾是一部篇幅極其宏大的藏族民間說唱體英雄史詩,是藏族古老的神話傳說故事等民間文學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著作,是藏族人民的魂寶

德欽藏民族居多,而藏民族又是個愛美愛裝飾的民族,

藏族傳統金屬鑄造工藝主要以製作服裝飾品、金銀首飾等裝扮以及佛像、宗教法器等為主。

至今已傳承了十四代,七百多年的發展歷史。

而另一種工藝則是藏族傳統服飾的製作,

色彩豔麗表現出了藏族對美、對生活多彩的追求!

△德欽藏族傳統服飾的特色是色彩豔麗、典雅大方,顯示出了獨特、誘人的魅力

獨特的手工藝配上少有珍貴的藏族舞蹈文化,

人們穿著華麗的服飾,聚集一起載歌載舞,

這是對美好生活的詮釋。

除此之外,傳統的賽馬節則代表了藏族人們心中的信仰。

△賽馬節並不是藏族獨有,香格裡拉每年都會舉辦賽馬節,德欽藏民當然會積極前往參加

自古以來,藏族幾乎都在雪山之間、江河奔流之處繁衍生息。

德欽藏民更是在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上,開闢了令人嚮往的生活,擁有著讓世人敬畏的環境!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茶馬古道上的奢享自然之旅
    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等三條主要路線,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 體驗雲南茶馬古道——滇藏茶馬古道主幹線
    茶馬古道是千百年來由一條條的古山道、古驛道互相連接、延伸、發展形成的,主要路段還用青石塊、青石板鋪設。、普洱茶文化傳播之路,同時也是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之路。西雙版納是雲南茶馬古道的起點區域,普洱茶由西雙版納經茶馬古道運銷海內外。
  • 沿著茶馬古道,走遍雲南秘境中的悅榕莊
    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想去親眼看看傳說中的茶馬古道,同時又不想做辛苦的旅行,期待遍賞雲南秘境美景的同時,享受到最好的度假體驗,留下最美的旅行回憶呢?今年8月,悅榕中國雲南地區四家酒店(仁安悅榕莊、麗江悅榕莊、騰衝瑪御谷悅榕莊、西雙版納悅椿溫泉度假酒店)同發起以茶馬古道文化為背景的度假活動,用繁盛一時的茶馬古道將幾家雲南秘境中的悅榕酒店串聯,,結合悅榕品牌獨特的在地文化與度假基因,呈現更具文化特色的旅行線路,推薦讓心靈更有歸屬感的休憩秘境。
  • 滇藏秘境,麥克·山下鏡頭記錄下的正消失的茶馬古道
    麥克自詡為「現代的約瑟夫洛克(美國探險家)」,他曾在1996年,沿著約瑟夫洛克的腳步,追尋他當時拍攝的角度,從青海、四川、雲南沿路直抵西藏,探訪了漸漸消失的茶馬古道。他用鏡頭記錄下巍峨壯麗的雪山、縹緲深邃的湖泊、奇美險峻的峽谷、輝煌的寺廟、以及牧民生活中的動人瞬間。
  • 茶馬古道:既是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國際商貿通道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中國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交通道路。它興於唐宋,盛於明清。茶馬古道包括三條主要路線:滇藏道、陝康藏道(民間稱為蹚古道,川藏線是其一部分)、陝甘道。茶馬古道的西南線,延伸至南亞、西亞、中亞和東南亞,遠達歐洲;西北線,與絲綢之路相連,延伸至西亞、北亞和阿拉伯等國,抵達俄國及歐洲各國。茶馬古道既是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民間國際商貿通道。茶馬古道的起源及歷程茶是我國的特產,產於南方。
  • 滇藏茶馬古道的馬幫生涯
    滇藏山道在那時已名正言順地成長為一條「茶葉商道」。至民國年間,據《雲南邊地問題研究》記載:「普思邊沿的產茶區域,常見康藏及中甸阿墩子的商人往來如梭,每年貿易總額不下數百萬之巨。」由此我們可以想見當年的茶馬古道是如何的繁忙和熱鬧。
  • 茶馬古道—亞洲的「天堂走廊」
    你很難想像,就是這樣的道路,維持了川滇藏地區的貿易往來,甚至做起了國際買賣,它就是被譽為「亞洲天堂走廊」的茶馬古道。,難以描述清楚,因此我們就只看這張交通網絡圖的主幹線——滇藏茶馬古道、川藏茶馬古道和唐蕃古道(西寧到西藏)三條。
  • 封印千年的茶馬古道,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究竟什麼樣子?
    今天我們從地理位置、自然風光、茶馬古道、風土人情來說道說道,歡迎大家來補充。丙察察地理位置。3.茶馬古道在中國茶馬古道有三條,陝甘、川藏、滇藏。此次我們所說的丙察察,就在滇藏茶馬古道上。算是「倖存」著的最後一條茶馬古道。
  • 重走滇藏茶馬古道有懷 金仁章
    湘商重走滇藏茶馬古道有懷。 金仁章 10月底至11月初,參加湘商重走滇藏茶馬活動,共計裡程88公裡,有逾百名湘商健兒參加。10月30日,跋涉28公裡,我所在小組耗時3小時48時。翌日,跋涉36公裡,我所在小組耗時6小時17分。11月1日,跋涉24公裡,耗時3小時,我榮獲男子組第3名。同時,以總分計,我所在長沙市常德商會奮進組獲9家小組第3名。
  • 旅遊隨記: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在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分川藏線、滇藏線兩條路線。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大概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 茶馬古道主題雕塑,再回絲綢之路的歷史
    茶馬古道,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茶馬古道分川藏線、滇藏線兩路。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 一次度假秘境與消逝於歲月更迭的文化牽手——重拾茶馬文化,體驗...
    這次活動則是用那一條繁盛一時的茶馬古道將酒店串聯,將雲南旅行串聯,呈現更具文化特色的旅行線路,推薦讓心靈更有歸屬感的休憩秘境。* 茶馬古道滇藏線,南起西雙版納,經普洱、大理、麗江、香格裡拉、德欽進藏,一路向西穿過察隅、邦達、林芝、最後達到拉薩。
  • 茶馬古道,滇藏公路南線丙察察線,從雲南昆明到西藏拉薩旅遊線路
    滇藏南線(丙察察線)與滇藏北線齊名的另一條雲南到西藏的線路是滇藏南線(丙察察線),從雲南大理到西藏拉薩。這也是一條古代滇茶入藏的茶馬古道,現在這條公路也同其它進藏公路一樣沿著茶馬古道而修建。沿線生活著漢、景頗、白、納西、藏、獨龍、傈僳、怒、彝、哈尼、基諾、羌、普米、阿昌等多個民族。壯美的奇景和多個民族生活在一起的場景在這裡形成了一條民族風情與自然風光並存的景觀大道。由於滇藏南線到然烏湖後會與川藏公路南線G318會合,以前關於川藏公路南北兩線的文章都已經做了詳細的介紹,。所以這篇文章就主要介紹雲南大理到西藏昌都地區八宿縣的然烏湖鎮。
  • 漫步|茶馬古道
    在四川雅安與西藏昌都的崇山峻岭之間,橫亙著一條神秘而古老的通道—————茶馬古道,它是迄今世界上海拔最高、風景最為壯麗、文化歷史最為厚重,以馬幫和人力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商貿通道,也是中國古代西南地區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綠色走廊。
  • 茶馬古道歷史簡談
    相信茶馬古道大家多多少少都聽到過,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它。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大概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 行走在麗江的「茶馬古道」上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滇藏茶馬古道 茶馬是流韻,古道是載體,其中的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的交流便是茶馬古道之魂。
  • 行遊隨筆(茶馬古道 納西鹽田)
    茶馬古道芒康南啟煙雲路,峽谷高深踏遠途。立壁瓊崖茶馬道,中巖曲水萬洄洑。瀾滄江湧峰巒險,陡塹環連黛壑孤。夢繞魂牽滇藏線,天祥意境歷心讀。這條路線聞名遐邇,是古時商旅人士走的「茶馬古道昔日,「一趟滇藏茶馬古道線,一段天險路」,「地獄般的滇藏公路,卻穿越著天堂般的美景」;而今,這條絢麗的民族文化長廊,悠久的高原文明古道,在秀麗的山川環抱中,貫有油路,通有隧道,架有大橋,「天塹變通途」;她以遺世獨立的千古神韻,吸引著眾多遊客,讓人魂牽夢繞!
  • 光明茶馬古道
    最後決定與先生一起探尋光明茶馬古道。百度: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大概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2013年3月5日,茶馬古道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世界文化遺產——茶馬古道
    在橫斷山脈的深山峽谷之間,陡峭險峻的山路上不時響起悠悠駝鈴聲,在雲霧瀰漫之中只能隱約看到馬幫緩緩前行的身影 茶馬古道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它是雲南的,也是中國的,更是全世界的,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分川藏線、滇藏線兩路。
  • 私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秘境,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民族風情
    巴拉格宗,是一方曠古秘境它位於香格裡拉西北部,是滇藏線上一個還未被人熟知的與世隔絕塵淨域,香格裡拉的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不僅有動人的傳說,有險峻深幽的峽谷、氣勢磅礴的雪山、錯落成趣的原始森林、綠草如茵的牧場更有民風淳樸的巴拉村和勇敢熱情、能歌善舞的巴拉人。它集原始、古樸、自然、壯觀為一體到處洋溢著濃鬱的康巴藏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