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發於唐,形成於宋,鼎盛於清
古老的經商之路茶馬古道
卻在無意間
成為現代人眼中的「亞洲的天堂走廊」
佇望著瀟瀟古道,隱約蕩漾著,悠長的馬蹄鳴哨。那抑揚頓挫的音調,如演奏一場觸及靈魂的歌謠。-張煒傑
在那個沒有公路、鐵路的年代
背夫、馬幫和犛牛駝隊成為運輸載體
以川滇茶葉與西藏藥材貿易為主
開闢了三條主要的經貿路線
川藏、滇藏、青藏茶馬古道
川滇藏三角地帶為核心
德欽
川、滇、藏交匯地
茶馬古道雲南境內最後一個地區
是茶馬互市的咽喉要道
千裡之外鈴聲悠悠
在茶馬之前
以川滇藏橫斷山為中心的馬幫古道
就已非常著名
三五十匹馬為一大隊的馬幫
每日五、六隊鈴聲迴蕩在高山深處的德欽
這個古道要塞曾經繁榮昌盛
那時人們沸騰在互市貿易之中
而如今世人更享受德欽令人驚嘆的美和古道文化
德欽的自然魅影
「日照金山」是世人夢寐以求的景觀
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梅裡雪山
牽起了人們心中的這一勝景
十三座秀麗山峰屹立於德欽門前
雲彩和日光在它們頭頂婉如一頂王冠
飛來寺與梅裡雪山直線距離不過6公裡
接近四百年歷史的古寺廟
是觀賞梅裡雪山的最佳地方
深不見底的瀾滄江大峽谷之上
是端莊秀麗的白色雪山
在這一片威嚴聳立的雪山之間
從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主峰
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帶
綿延11.7公裡是梅裡雪山最長的明永冰川
森林枝葉繁茂神秘莫測
冰川波浪起伏瑰麗無比
這裡峽谷陡峭幽深,川湖神聖
冰川融水成湖,那是藏民心中的信仰
轉湖祈禱、向自然致以虔誠的敬意
是他們的習俗
每年8月15藏民轉湖於
海拔6600米的女神峰緬茨姆峰下的神湖
也會到神瀑下做一場洗滌心靈的修煉
在藏民心中
神山代表著父親,神湖是母親的形象
水自古以來都被世人視為生命的源泉
它溫婉柔情,延續生命
儘管雨崩村的水源
雨崩冰湖沒有成為表面上的神湖
但它存在的意義遠超神湖
被神水哺育的雨崩村
在神女峰腳下婉如世外桃源
人煙稀少,一條泥濘不堪的驛道與外界相連
上雨崩、下雨崩分別通往了冰湖、神瀑、神湖
自然的魅影多為塑造那魏延秀麗的雪山,
放縱波瀾洶湧的長河、劈出幽深壯闊的峽谷;
磨出鬼斧神工的石林、製造原始神秘的森林;
而悠久的德欽幾乎佔全了這些所謂的魅影,
在豐富純潔的自然環境中肆意綻放著光彩。
△雖然名聲沒有梅裡雪山那樣大噪,但脫離梅裡光環依舊出眾的白馬雪山,垂直自然景觀,高山流水杜鵑綻放
△金沙江大拐彎,隱蔽未開發,屬於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
△自然鬼斧神工下的枕狀玄武巖地貌
有一種獨特、古老文化叫德欽
德欽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茶馬古道文化,
古道石板上至今仍然殘留著當年馬幫至此時留下的馬蹄印,
而締造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是奔子欄。
△奔子欄是德欽縣下的一個鄉,奔子欄的意思是美麗的沙壩,它是茶馬古道滇西入藏、入川的咽喉地,正處橫斷山脈的中心地帶
2000多年的歷史文明也堆積了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
德欽現有4項國家級非遺項目,
奔子欄鍋莊舞、藏族《格薩爾》曲藝、迪慶熱巴和梅裡神山祭祀。
對於本地人來說,這些文化都代表著自己民族的獨特韻味,
是彰顯個性、引以為傲的傳承!
而對於外界的人來說,更能讓他們領略到世間少有文化的珍貴!
△格薩爾是一部篇幅極其宏大的藏族民間說唱體英雄史詩,是藏族古老的神話傳說故事等民間文學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著作,是藏族人民的魂寶
德欽藏民族居多,而藏民族又是個愛美愛裝飾的民族,
藏族傳統金屬鑄造工藝主要以製作服裝飾品、金銀首飾等裝扮以及佛像、宗教法器等為主。
至今已傳承了十四代,七百多年的發展歷史。
而另一種工藝則是藏族傳統服飾的製作,
色彩豔麗表現出了藏族對美、對生活多彩的追求!
△德欽藏族傳統服飾的特色是色彩豔麗、典雅大方,顯示出了獨特、誘人的魅力
獨特的手工藝配上少有珍貴的藏族舞蹈文化,
人們穿著華麗的服飾,聚集一起載歌載舞,
這是對美好生活的詮釋。
除此之外,傳統的賽馬節則代表了藏族人們心中的信仰。
△賽馬節並不是藏族獨有,香格裡拉每年都會舉辦賽馬節,德欽藏民當然會積極前往參加
自古以來,藏族幾乎都在雪山之間、江河奔流之處繁衍生息。
德欽藏民更是在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上,開闢了令人嚮往的生活,擁有著讓世人敬畏的環境!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