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全廢漢字,日本保留部分,性格一樣極端為何差別巨大?

2020-12-20 諸史

在東亞歷史上,諸多國家都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受到中華的哺育或薰陶。其中,中華對四個國家影響非常大,甚至這些國家都一直使用漢字,即日本、朝鮮、琉球、越南。

至今,在這些國家還能看到很多漢字的影子。尤其是在日本,即便不會日文,只要看到文字,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只是,讓人奇怪的是,同樣是高度性格極端的民族性格,為何韓國徹底廢除,而日本卻保留了部分?

日本廢除部分漢字,如今保留1945個常用漢字

隨著清朝建立之後,國勢日衰,甚至後來的日本擊敗了中華母國。由此,拉開了日本真正脫亞入歐的政策,也開始了對文字的改革,即推行假名文字。在此之前有過假名文字,但屬於小範圍。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在使用漢字1600年後,開始推行假名文字,日本第一次漢字改革僅選擇了2136個常用漢字。

1946年,日本政府制訂《現用漢字表》,再度壓縮為1850個漢字。

1981年,日本政府制訂《常用漢字表》,將常用漢字提升到1945個。

韓國徹底廢除漢字,一個不留的抹去

如今你走在韓國,或許在某些古蹟中,能看到些許漢字,但絕大多部分看不到漢字。其實,早在40多年前,你若是去韓國,除了對話有困難外,其他的和中國並沒有太大區別。

1970年,韓國總統樸正熙下令全面實行韓文教育,要求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徹底抹去。

對於韓國總統的豪邁政策,韓國民眾高度支持,他們認為:廢除漢字,使用韓文,大韓民族就成為世界上的偉大族群了。

只是,韓文不成熟,表意不清晰,導致交流歧義很多。為此,韓國又後悔了,準備從2019年開始,進行有限的漢文教育。其實,在現代韓文詞彙中,70%來源於原來的漢文,尤其很多成語典故。

日韓性格同樣極端,為何對待漢文上差別較大?

雖然日本和韓國都進行了漢文廢除工作,但總的來說,日本和韓國又有所區別,日本是有所保留的廢除,韓國則是極端的全面廢除。同樣是極端的民族性格,為何有如此差別呢?

實際上,日本也曾經想徹底廢除,但最終還是決定保留部分漢字。韓國則是徹底抹除,一點不留念。

日本學者解釋說:「我們比韓國人聰明。你廢掉一個字,不只是廢掉一個字而已,你是摒棄了這個字所負載的文化,丟掉了這個字後面一連串的珠寶。事實證明我們做得對,中華文化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如果因為我們某些人莫名其妙的愛國偏執狂而把它拒絕在門外,這是多麼大的損失啊!韓國人現在後悔了,可惜已經來不及。」

日本學者的話,或許點出了日本和韓國的差距。聯想到日本雖然在近代史上,鄙視中國;但在古代史上,卻極度崇拜中國。相反,韓國歷史無論哪一個時期,都要壓中國一頭,狂妄自大。

沒有輝煌過,所以自卑,所以自大,所以狂妄;真正輝煌過,所以淡定,所以沉穩,所以理性。

用韓文寫對聯,是什麼體驗?相信很辣眼睛吧!

列位看官,對於日本和韓國對待漢字的區別,你有什麼高見?

相關焦點

  • 胡志明曾寫133首漢詩,卻為何下令廢漢字,只在春聯中保留一漢字
    我們的漢字在世界的影響範圍很廣,胡志明曾寫133首漢詩,卻為何下令廢漢字,只在春聯中保留一漢字。漢字之魅力漢字是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世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像其他的則還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以及瑪雅人創造的文字。但是這幾種古老的文字只有漢字流傳了下來。如今的漢字已經發展幾千年之久,它的影響力也慢慢的在世界散播開來。
  • 為什麼韓國和越南都廢了漢字,日本卻堅持至今?
    ,如果你去日韓越旅遊,看到街上的漢字招牌,肯定很有感慨:朝鮮和越南當初是深受漢字文化圈薰陶的兩個國家,為何全廢止了漢字?此後,幾經反覆,今天的韓國已大幅度降低漢字的頻率,而年輕的一代更是對漢字漸行漸遠。韓國廢止漢字,帶來一個最尷尬的問題是:朝鮮的歷史書籍全是用漢字書寫的,絕大部分民眾卻絲毫不認識:不知自己從何處來,怎麼能知道自己該往何處去?
  • 韓國廢除漢字,還嘲諷日本保留漢字,結果被網友懟
    中國人並不是使用漢字唯一的國家,但是漢字起源於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古代中國的文化產業十分發達,我們就是周圍國家爭先學習的榜樣,由於之前漢字的廣泛傳播,在亞洲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其中主要就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為主,漢字也是他們國家在漢字廢止活動之前的一種主要使用的語言。
  • 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韓國排斥漢字竟鬧出這麼多笑話!
    【編輯/劉姝蓉 統籌/紀欣】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悉,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將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換為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大白新聞注意到,因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此前韓國社會漢字元素十分豐富。而在韓國,「漢字」的存廢始終是韓國的爭議話題。
  • 日本保留1800個漢字,韓國卻要全部捨棄,原因讓人無奈
    日本保留1800個漢字,韓國卻要全部捨棄,原因讓人無奈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裡,也都會經常去觀看電視劇。許多的日本電視劇之中,都會看到一些中國漢字的存在,而韓國的電視劇之中,卻很少會見到漢字的存在。但是為何,如今的日本保留了1800個漢字,韓國卻將其全部捨棄呢?
  • 為啥朝鮮越南都廢了漢字,和中國恩怨最深的日本卻堅持至今?
    到了這些國家,你肯定會發現街上有不少漢字招牌。日本街頭這不奇怪,日本、朝韓、越南,乃至新加坡、馬來西來等東南亞國家,當年都曾普遍地使用過漢字,一些國家的古代典籍甚至全用漢字書寫。於是乎,儒家文化思想就像開了閘的河一樣,洶湧進入日、韓、越等國。朝鮮半島最早接受了漢字,成書時間大約在中國西漢末年的朝鮮《留記》,就全用漢字書寫。大約中國東晉時,朝鮮的太學正式把漢文經史作為教材。漢字傳入日本也很早,大約在三國時就已經有日本人閱讀、書寫《論語》《千字文》。
  • 為什麼朝鮮和越南都廢了漢字,日本卻堅持至今?
    日文中至今都有大量的漢字存在今天,如果你去日韓越旅遊,看到街上的漢字招牌,肯定很有感慨:朝鮮和越南當初是深受漢字文化圈薰陶的兩個國家,為何全廢止了漢字?朝鮮獨立後,漢字被進一步排斥,1970年樸正熙發表漢字廢止宣言,遭到輿論強烈反對後,1972年撤回漢字廢止宣言,中學和高校的漢字教育復活。此後,幾經反覆,今天的韓國已大幅度降低漢字的頻率,而年輕的一代更是對漢字漸行漸遠。
  • 日本先於朝鮮和越南發明文字,為何如今卻堅持使用漢字?
    不過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語言的官方文字使用漢字,一種是漢語,另一種則是日語,古代漢文化圈的其它國家,有的受西方殖民者影響文字拉丁化了(越南)、有的則是用了自己民族古代給自己語言發明的注音文字代替了漢字(朝鮮、韓國、日本),但是,日語中卻仍然保留了漢字。那麼,為何日文會保留漢字呢?
  •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我國是一個旅遊大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吸引了很多遊客來中國旅遊。大多數外國遊客來到中國旅遊後,都被中國的文化給深深吸引。
  • 為何日本沒有像韓國那樣廢除漢字?日本人這樣說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 胡志明曾寫133首漢語詩詞,卻下令廢漢字,只在春聯中保留一漢字
    隨著中國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外國人接觸並學習中國的文化,逐漸營造了一股濃鬱的中國風氣,他們說中國話、看中國戲劇、打中國麻將等等,然而這些都最初要先學漢字、寫漢字。漢字是本,是根。文化無國界。我國的文化,早在古代的時期,就對周邊的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為脫離漢文化圈,韓國花72年廢除漢字,為什麼還是廢不掉?
    那麼除開越南之外,有一個國家有著和越南類似的漢字使用史,也同樣在四十年代末期下令全民廢除漢字的使用,這個國家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韓國了。韓國漢文教育如果說越南廢除漢字是為了自身的尊嚴和自身的文化認同感,那麼韓國廢除漢字的目的則更單純一些,他們或許只是為了脫離漢文化圈。
  • 日本人提議廢除漢字,日本網友直言:別跟韓國一樣做蠢事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其實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直都在模仿我國的文化,無論是漢字還是建築,茶道,衣著,習俗等等方面,都是在模仿我們之後又進行了一些自己的改變,於是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本,所以在現在的日本文字當中,還是不少的漢字!有些日本人就表示疑惑,為什麼不廢除所有的漢字,全部升級成日文呢?
  • 韓國為何沒有知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如今仍被日本嘲笑
    其中,他們文字就是用的漢字,這也是為何現在我們把韓國人的名字和中國人的名字混在一起時,沒人會分辨的出的原因。 可是,到了近代後,西方一些國家迅速崛起,而中國卻由於封閉、不開放逐漸落後,曾經的「學生」朝鮮開始轉向西方國家靠攏。
  • 日本為何沒有廢除漢字
    漢字進入日本古代東亞,曾經存在過一個「書同文」的漢字文化圈,包括朝鮮、韓國、越南與日本(及琉球)。其中,朝鮮半島與越南都與中國接壤,在歷史上兩地的北部也都曾是中原王朝的郡縣,唯有日本孤懸大海之中,游離於以中原王朝為中心的朝貢體制之外,卻同樣引入了漢字。漢字是何時進入日本的?
  • 韓國和中國文化差異巨大,為何他們身份證上有漢字?原因鮮為人知
    所以現在很多周邊的國家都會發現國內的一些古遺址是用漢字標註的,甚至他們的史書都是漢字編寫的,我們熟知的越南,曾經就是中國的附屬國,他們國內很多古建築上面的刻字都是漢字,而且他們很多古書都需要中國人來翻譯。韓國和中國的文化差距是比較大的,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文化,但是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卻有漢字標註,在每個名字的後面都有一個括號,裡面是用漢字標註著的中文名。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小孩漢字,去漢字50年後的韓國,為何還要恢復?
    ,日韓兩國一直崇尚中原文化,事實上,我們願意把日本和韓國視為大中華和儒家文化圈的一部分,雖然中原帝國從未統治過日本,但這並不妨礙日本,我們一直欽佩中國文化,更不用說韓國了。在過去的幾百年裡,韓國一直是中華帝國的附屬國,因此,日韓上層社會中,有大量的知識分子,對漢語非常熟悉,在古代,精通漢語的日本人和韓國人並不多,即使到了明朝,在韓國還有很多人,他們不僅是中上層,而且是中產階級,這樣一來,就有大量的漢字出現在日韓,甚至韓國語中,韓國人喜歡說他們的世宗皇帝創造了韓國人的性格,但是,從漢語的角度來看,今天的韓國語並不是一個成熟完整的漢字,它更像我們的漢語拼音。
  • 為什麼越南朝鮮韓國廢除了漢字,但是中國和日本沒有廢除漢字?
    漢字是漢民族祖先的偉大發明,後來流傳到多個民族和國家,構成了龐大的漢字圈。自古以來,有幾十個民族曾經使用過漢字,漢字圈的範圍包括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和新加坡等國家。但是到了近代,越南和朝鮮相繼廢除了漢字,但是中國和日本卻依然使用漢字。這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歷史秘密?
  • 越南一直使用漢字,突然廢漢字強推拉丁文,如今效果怎麼樣?
    其實不僅是越南,像現在文化比較發達的日本和韓國,也都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而使用的類似漢字的語言。 就日本的片假名來說,絕大多數的片假名都是來源於漢字中一些偏旁和部首的演化,這就正是因為漢字很早之前就流入了日本,並對他們留下了源遠流長的影響。
  • 深受美國影響的韓國稱「漢字落後」,如今為何要在身份證上標中文
    為何說是無奈之舉呢?這說起來就不得不提起韓國的歷史了。眾所周知,韓國,是中國一衣帶水的國家。作為鄰居,兩國之間有許多的相似之處。比如韓國人也過端午節,春節,也穿漢服,也受傳統的儒家思想影響等等。所以,要問現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何有漢字,這也就不難理解了。漢字在韓國的發展演變歷史簡言之,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備受推崇——大力發展——逐漸嫌棄——最終變革——再次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