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文化運動以來,簡體中文在中國的話語體系中變化日新月異,無論是日常的表情達意,還是書面的分析事理,現在的中國人都能夠運用自如。
但隨著現在全球化越發的開放,簡中的語境由於摻雜了外語而變得複雜,不少人因此擔憂西化正在毒害著新一代的年輕人。
其實,我們不妨看看中國的鄰國——越南,他們曾經作為中國的附屬國,習得了很多中華文化,其中就包含我們的漢字。
不過由於西方列強的侵略和影響,他們已經棄用漢字70餘年,推行一種新的拉丁文語言,這樣「西化」的結果是如何呢?
歷史淵源
直到清朝的落魄以前,中國作為唯一現存的文明古國有著龐大的文化體系,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了眾多文化瑰寶。
而緊靠中國的一系列東亞小國家都受到了我們中國的文化輸出和影響,尤其是在唐朝,興盛的大唐盛世吸引了各國使者來訪。
這些使者不僅是帶著貢品前來拜見,他們也往往帶走一些中國的特產作為禮物。就這樣,中國的古老文化就如同洪流一般席捲了整個東亞圈。
其實不僅是越南,像現在文化比較發達的日本和韓國,也都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而使用的類似漢字的語言。
就日本的片假名來說,絕大多數的片假名都是來源於漢字中一些偏旁和部首的演化,這就正是因為漢字很早之前就流入了日本,並對他們留下了源遠流長的影響。同樣原來的朝鮮半島也是受到中華文化的洗禮,曾經在西漢末年時就用全漢字書寫下過《留記》,所以現在來看韓語其中也有不少漢字的痕跡。
而越南曾在唐朝時作為中國的附屬國,需每年進貢的同時也和唐朝進行了密切的文化交流。儘管宋代以後,越南作為獨立國家,但依舊沿用了祖先的語言,也就是漢字作為通用語言。
現在去越南旅遊,在一些名勝古蹟上面就可以看見漢字的痕跡。不過可惜的是,漢字在越南現代人的視野中已經成為了一種古代的符號和印記,他們已經不認得這樣的語言了。這是為什麼呢?
列強入侵
日本和韓國其實是自己在本土文化的發展中,漸漸自主地改革了語言,捨棄掉了一部分漢文化的影響。不過越南在漢字的廢止上卻並不是這樣積極主動地漸變的,反而,是在遭受西方列強侵略且殖民的途中被迫廢除的。
在1858年開始,法國大舉入侵越南,將其變為自己的殖民地。此時的清朝已經是破落不堪,所以和中國使用同種漢字的越南也難逃一劫。
法國在這片土地上宣稱,漢字是與他們所謂的「進步」嚴重不相符合的文字,他們需要使用法語作為官方語言。不過法語和漢字的天差地別,讓很多人都難以接受,一時也並不能推行開來。
但法國要在越南這片土地上殖民,破除掉他們固有的文化習俗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就是說一定要讓他們捨棄掉傳統的漢語作為通用語。
於是法國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讓越南使用拉丁字母。儘管保留原有的越南發音,但在寫法上就是使用拉丁字母記錄。通過越南的天主教會傳播,這樣的新文字逐漸從越南的精英上層向下推廣。
在這樣的風潮下,法國眼看殖民的進程已經前進了一大步,隨後又緊接著推行了《公共教育法》,規定學校不得再進行漢字教育,需使用本土國語以及法語進行教學。曾經輝煌的漢文化從此斷代,在越南的語言環境中銷聲匿跡。
而相比於日本、韓國,他們只是在獨立文化的倡導聲中,獨立自主地進行了文字的改革。韓國、朝鮮就是這樣從原有的漢字中開始創造新的獨特的本國漢字,禁止掉了原有的漢字使用。不過依舊可以從中看出原有漢字存在的影子,很多現在的韓語字形或是讀音都跟漢語有著藕斷絲連的關係。
文化斷層
不過本土文化的創新,雖然是民族獨立性的體現,但也萬萬不能就與傳統的文化相隔離。日本依舊沿用曾經的片假名,韓國、朝鮮依舊保留部分漢語學習歷史,中國自己在新文化運動中精簡出簡體中文,但都是對傳統文化有所保留的,並非是一刀兩斷的割離。
不過在殖民化浪潮中受到「文化殖民」的越南可就沒這麼好運了。往往人們都說,想要毀滅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最好方式就是毀滅他們的歷史。如今越南在捨棄傳統漢字之後,已經不再有人看得懂100年前的文字了。
而越南「捨棄」漢字至今也才75年,由於當時的政策,新一代的年輕人不允許學習漢字,老一輩受過教育的人不準使用漢字做語言。
於是現在的他們根本沒有歷史可言,要閱讀就一兩代祖先留下的文字和筆記,都需要通過翻譯或者批註才能夠理解。在一些大的家族裡面,年輕的人就已經讀不懂自己家族的族譜了。這樣可笑的「文化斷層」將給他們的獨立文化發展帶來巨大的麻煩。
如今他們雖然不再使用漢語,但很多中國的傳統習俗依舊保留了下來。比如他們依舊會在傳統新年時貼春聯,被稱作「圖翁」,只不過在上面寫什麼也成為了一件難事。年紀大一點的老人現在還能照葫蘆畫瓢地寫下漢字,可惜年輕人已經看不懂其含義。而年輕人用拉丁文寫的話,又失去了原有的神韻和美感。
同樣在一些祖先的祭祀活動中,他們依舊使用漢語字。他們自己的解釋是「祖先沒有學習過新的拉丁文,無法用它給祖先交流」,這樣讓人忍俊不禁的錯愕感充斥在越南的街頭。不知道他們今後會如何去處理這樣傳統與現實的隔離。
小結:
如今有一些老派的越南學者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呼籲再次提起漢語言學習。因為無論是在怎樣的文化背景下,人都永遠不能忘本。
如果一個民族丟失了自己的傳統和文化,丟失了老祖宗的漢字與語言,那麼這樣的民族也沒有立身之地。因為他們的文化根基是膚淺的,就很難在之上去創造新的文化,讓屬於自己民族的文化得以蓬勃發展。
所以說不僅是在我們一衣帶水的越南土地,我們作為中華文化正宗的傳承者也需要思考和警惕這樣一個問題。
雖然簡體和繁體中文的演變是自然的,我們依舊能夠看懂祖先留下的繁體字,但在全球化浪潮下,「中文西化」也是一個需要重視的現象。現在已經有很多國學大師和語言工作者在呼籲社會對該現象的關注,希望能夠純淨漢語言環境,關於它的討論,你又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