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啟程和小編一起了解歷史吧!
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它的每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印度前總理尼赫魯
從世界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曾經對世界文化造成極大的影響,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漢字為文化符號的輻射範圍——東亞文化圈。
以中國文化為主幹的東亞文化系統,範圍曾經隨著成吉思汗的鐵騎擴散到歐洲大陸;而在亞洲,越南、日本、韓國都是忠誠的"漢字迷"。
不過隨著歷史的進程,上個世紀初越南放棄了使用漢字,轉而使用拉丁文,那麼現在效果怎麼樣了呢?
歷史淵源,文化輻射強
自古時起中國就對周邊地區有著極大的影響,與中國接壤的大部分國家更曾經都是中國的附屬國。而越南自從建國之初就已經受過中國文化的潛移默化,漢字在社會各個領域根深蒂固。
不僅是越南的王公貴族將使用漢字看成高貴的象徵,許多古籍的撰寫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也使用漢字。越南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歷史典籍至今用的都是漢字,可以說越南的歷史是建立在漢字的基礎上的。
歷來越南和中國的關係就很密切,甚至於"越南"這個國家的名字也是我國清代嘉慶皇帝賜名的。越南從唐朝時就是中國的附屬國,每年進貢的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
儘管宋代時越南已經解除了附屬關係,但是仍然深受中國文化的薰陶。事實上,直到晚清的衰落之前,中國都對越南有著強大的文化輸出和影響。
雖然在使用的過程中,越南人們發現了外國語言並不能很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語言,也因此發明了字喃,可是終究沒有取代漢字的位置。今天我們去越南旅遊的話,仍然可以在一些名勝古蹟上發現漢字的痕跡。
列強入侵,被迫學法語
許多附屬國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曾經試圖發展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比如韓語和日文,都是政府逐漸改革而形成的語言,儘管它們選擇了捨棄一部分漢字,但是都是在一種主動積極的情況下完成的。
而越南正好相反,它廢棄漢字的過程中充滿了血腥和眼淚。雖然越南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語言——字喃,可是這並不足以讓列強滿意。
在那個列強割據的年代,他們堅信最強大的佔領是從文化開始的,於是在越南境內全面推行法語對於法國殖民者來說就顯得格外重要。
法國殖民當局下令廢除了學校的漢字教育,強迫政府頒布廢除漢字以及字喃的法令,在越南的各個年級實行法語教學。
一開始,因為漢語的影響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法國的各項指令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時之間無法推行,後來法國想了個折中的法子,讓越南使用拉丁字母,保留越南發音。
在民眾習慣拉丁字母字後再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使曾經輝煌的漢文化在越南從此銷聲匿跡。
等到越南正式獨立的時候,民間的大眾語言已經不是漢語了,而是越南自己的語言。因為當時的越南總理覺得使用自己國家創造的漢字,才是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漢字看起來從上到下都失去了"市場"。
變換語言,文化斷層大
創立屬於自己的文字的確是民族獨立的象徵,但是這也是需要過程的,沒有一個文化或者文字的發展能夠一蹴而就的。
比如韓國和日本,雖然漢字被強行廢除了,但是由於古籍中的記載都是漢字,沒有學會漢字的年輕一輩很難知曉國家歷史,這就造成了文化斷層。
越南也不例外。俗話說,毀滅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最佳方法就是毀滅他們的歷史,沒有過去的國家就沒有未來。在越南捨棄漢字之後,歷經幾代,已經沒有人再能看得懂百年前的文字了。
新中國成立之初掀起的新文化運動,主張化繁為簡,把繁體字簡化成我們今天寫的這種簡體字,這是在傳統漢字的基礎上進行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是像越南這樣的一刀切。
所以很多今天的年輕人看到繁體字時也沒有閱讀障礙。而越南沒有翻譯和批註就很難理解古書古籍,多麼讓人感嘆啊!
藕斷絲連,文化難割捨
如今雖然越南已經不再使用漢語了,但是卻仍然保留了許多中國的傳統習俗,比如祭祀祖先和春節寫對聯。
而且在傳統習俗領域推進漢字改革特別困難,好多老人固執地使用漢字,原因是怕祖先看不懂拉丁文!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可惜現在的年輕人只能照瓢畫葫蘆,不能真正懂得漢字的優美內涵。
作為以多生為美德的國家,越南許多家族也有修族譜的習慣,而這些族譜都是用中文寫的,廢除中文之後,修族譜的時候甚至需要請專家來幫助識字,不得不說,這的確造成了很多麻煩。
可見改變一種文字形式雖然簡單,但是千百年來留下的文化羈絆卻是難以割捨的,在精神上,越南仍然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呼籲恢復,漢字教育好
由於歷史斷層嚴重,文化傳承困難,繼承文化傳統等需要,許多越南學者在不停呼籲恢復越南的漢字教育。越南的前總統訪華時也曾提出過相同的想法,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越南語雖然融合了拉丁文,但是創造時也參考了很多漢字的框架,這導致很多年輕人不認識漢字的情況下學習越南語覺得很困難,書寫的時候也經常出錯。
而且越南語畢竟產生的時間太短,在表詞達意上沒有漢字好用。而且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孔子學院開到了全球各地,這讓越南人也蠢蠢欲動。
無論怎麼變化,人都不能忘本。如果一個民族丟失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傳統和文化,就失去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很難再去發展創造。不僅僅是越南,中國也是如此。
雖然簡體和繁體的演變是自然的選擇,但是有幸的是我們仍然可以理解祖先留下的繁體字。中國對於自身的文化和傳統是坦然接受並且十分尊重的。因為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過去,才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隨風來,隨風去。回憶往事,歷史的記憶揮之不去。今天的歷史之旅到此結束了,期待與大家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