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受雲南文山席總的邀請,去文山普者黑診斷了一塊文旅用地。出發前聽席總說地塊條件多麼多麼好,就在普者黑風景區的邊上,地塊裡邊有山有水,還緊靠通向風景區的馬路,我一想,這樣的地塊真是撿了大便宜了,應該不用擔心怎麼開發吧,做好產品設計就等著賺錢了。
普者黑在我走過的地方裡,還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三四年前去的時候,就驚嘆於其風景的優美,深深被其山水田園交相輝映的獨特景致所打動,當時還特別賦詩一首,這次就當是故地重遊去度假吧。
普者黑田園風光
從廣州坐動車直達普者黑站,雖然是歷經了7個小時,但行程總體還算比較舒適和順暢,再從普者黑高鐵站到丘北縣城和普者黑風景區,大約15公裡,也就十幾分鐘,一兩年後聽說還有城市輕軌開通,直達景區,那就更加便捷了。
作為一次雲南之旅,這點交通時間,我想對廣州的客群來說,普者黑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總體上,我對普者黑今後的發展潛力還是很看好的,這讓我對這個項目更加有了一些信心。
過了縣城,再到景區附近,先不忙著看地,了解一下當地的開發項目。
直接上圖▼
風景區周邊建築
這是本地的一家開發商,就在離景區大門不遠的主路邊,產品還真是簡單粗暴,前面是700-800㎡的商業建築,後面是200-400㎡的合院別墅,真是暴殄天物啊,浪費了這麼好的地段和資源。不過,就這樣的產品聽說還賣的不錯,價格都13000、15000了。想想也是,放在那裡升值也不錯啊,不過也只能賣給本地的土豪了。
再看下融創的,大牌開發商形象做的還是不錯了,但這樣的風格跟度假也是格格不入啊,再看下產品,組合豐富了一些,酒店+公寓+別墅+商業街,但還是沒有脫離傳統房地產的開發套路。
不過這些產品,也都有其市場的邏輯,本身離縣城就不遠,又處於景區的主入口,無論如何也能被市場消化,只不過是浪費了如此好的資源罷了。
風景區周邊建築
看了本地的房地產市場後,嘿嘿,心中有一點點竊喜,有市場,有價格支撐,真是太好了,馬上去看地。
只見車掉了個頭,往城區方向開去。說實話,就我當天的考察行程來說,劇情在這裡開始有了反轉。
原來我們的地塊並不在縣城到景區的主要方向上,由於景區的封閉式管理,車必須回到縣城,再轉向另外一條路。只見車子回到縣城後駛上了一條村道,由於連接著通向縣城的幾條村和鎮,這條路顯得雜亂不堪,兩側是破敗不堪的零散村落和廠房,路上也是車來車往,喧囂不斷。
經過了十幾分鐘,終於來到地塊,猛一看,還真的有點傻眼,就地塊的背景環境還不錯,有山的襯託,地塊裡面也是綠意盎然,還有一條不寬的小水道隔著地塊和馬路。但地塊所在的交通環境就真的讓人無語了,處在一個繁忙的丁字路口,幾百畝的地塊還被馬路分成了兩塊。
地塊周邊環境
先不說客戶定位吧,就地塊自身的條件已經把我心裡的一團火澆滅了一大半。
首先,景區的這一邊明顯不是景區目前的開發重點,在配套和形象方面相比主入口那一邊差了很多,升值潛力不一樣,市場的邏輯也不一樣,景區那一邊隨隨便便有人買單,這一邊可就不一定了。
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於交通環境,近的來說,被馬路隔開,本就犯了文旅地產的大忌,而且還是一條車來車往、雜亂無章的鄉村道路,今後這兩邊的產品和業態如何規劃,如何融合這都成了大問題;還有,這樣的交通地段,對文旅地產所要滿足的最大功能,度假和休閒,簡直就是災難,想一想,在這樣的地方,還有度假和休閒的心情嗎?
遠的來說,從丘北縣城到地塊一路上的交通環境更是無解,不是說因為是村道就不行,而是路的性質,這條路太繁忙、太雜亂,太影響心情,這與人們對去度假的美好的想像完全不符。
這該如何是好?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我感覺從信心爆棚一下跌落到谷底。
看了地塊後,我轉念一想,果然只要是要我去看地的,都沒好事情。去之前都把地塊說的多麼多麼好,去了一看,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不知道上了多少回這樣的當,這次又大意了。(開個玩笑,席總不要介意哈)
不管如何,這次來普者黑肯定不是來度假了,還是打起12分精神來吧。
01
第二天白天在景區轉了一圈,再次感嘆普者黑的風景是真的美啊,坐著船在湖泊裡穿行,山是那麼的婀娜多姿,水是那麼的有靈性,還有那正迎著夏季綻放的荷花,以及岸上時不時出現的稀疏的桃林,比起桂林來,這裡更多了一些詩情畫意。
晚上落腳的小村莊,也是打造的別具一格,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彝族文化特色這麼濃厚的村落,不僅整體的人文特色相當統一,在細節設計上,也表現了很好的創意,與整個人文環境融為一體。
但是,這次來過之後的心情,為何又與第一次來迥然不同了呢?到底是哪裡發生了變化?
晚上吃過飯後,與民宿老闆閒聊著,談到普者黑的旅遊發展現狀,小夥子是侃侃而談,為了做民宿考察了國內不少地方,最後選擇普者黑也是因為覺得,這裡雖然目前是國內二線旅遊市場,但從資源條件看,發展潛力還很大。「雖然目前普者黑是以觀光為主,但我認為普者黑很適合度假」,呵呵,真是一語中的啊。
這正是我前後感受不同的答案吧。第一次來也許會驚嘆這裡的美,但就目前的現狀來說,這裡真的不適合度假,只能做個匆匆一瞥的過客。
02
說起普者黑為什麼不適合度假,我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首先是整個景區的交通問題。
整個景區有十幾平方公裡的面積,但能夠讓人方便到達,隨處駐足,慢慢欣賞,慢慢品味的地方真的不多,為什麼?交通不便啊,從景區管理者的角度來看,還在進一步限制景區的交通發展,以壟斷景區的客源,這更是雪上加霜。
2、景區的整個開發,也是以觀光為主,民宿+景點的簡單模式,缺乏休閒娛樂配套,以及生活氣息。
雖然整個景區內有兩處村落,但一處,已經過度的商業化,雖然整體很有文化特色,但只剩下民宿和飯店,業態單調,這樣的地方也僅僅只能具備旅遊接待功能了,另一處規模更大的村莊,也在向這個方向發展。缺乏整體的規劃,不引進大的投資商或政府投資,靠村民自主開發,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
3、當地政府缺乏全域旅遊的開發思維。
對任何旅遊目的地來說,景區僅僅只是起到引流的作用,但要真正讓遊客住下來、留下來,區域的整體發展才是關鍵,不僅僅要有景區,還要有配套的旅遊產業、服務產業,就目前來說,普者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3
分析完了景區的問題,我對席總的地塊到底要怎麼開發,也開始慢慢成形。
首先,項目的潛在客群是誰?當然是度假客戶。因為從地塊的位置看,這裡並不處於城市的延伸發展帶上,要靠升值潛力來吸引投資者基本不可能,而地塊遠離縣城,對城市的剛需客群也基本沒有吸引力,所以只能面對度假客戶。
那如何把房子賣給度假客戶?就當前來說,只能靠自身打造相關的度假配套了,從整個景區來看,度假配套的確是相當薄弱,只能是通過自身的項目來完善彌補這一缺陷,比如引進度假型酒店,引進兒童娛樂產業、引進特色養老產業、以及引進高端的服務配套產業,等等,當然具體要做什麼產業組合,還需要根據開發商的資源條件和投資能力來具體考慮,還要做相關的經濟分析,這裡就不展開了。
除此之外,地塊還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地塊的交通環境怎麼改善?這裡沒有現成的答案,或者可以通過和景區溝通,開放景區的道路,改變從市區到達項目的路線,或者可以通過規劃設計,規避地塊周邊過境交通的影響,這些我不擅長的領域就不表了。
總之,還是那句話,風景區周邊做文旅地產也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你對風景區的性質了解嗎?你對風景區的客群了解嗎?還有你對地塊的選址有做過具體分析嗎?這些因素都會對項目開發產生重大的影響。
來源: 仁科仁居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