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經,地之義」,讓雕塑帶領我們一起走進孝文化

2020-12-24 漢博雕塑plus

我們都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我們聽聞過很多關於孝道的故事,孝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一個孝敬父母的年輕人,是最初努力學習的很大一部分動力。人小的時候,尚未為學,尚未建立自己的「動力」系統,尚未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最初的為了親人努力的樸素動力,就是你努力前進的接引。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談何頂天立地,闖出一番事業。

雖然我們與古時的人們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不同,但是思想是不變的,人性是不變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孝文化主題雕塑的魅力。

城市廣場展出的孝文化主題雕塑作品展覽
紀念館陳列的母子主題雕塑作品定製

孝,雖是傳統美德,但是在教育幼兒時期的孩子們,我們只是與他們講理論性的東西,他們是聽不懂的,是理解不了的,那麼我們就來了解幾篇關於孝的故事吧!

1、蘆衣順母

中國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有這樣一個故事。

住在當時魯國的一個少年名字叫閔損,從小就過著饑寒心酸的生活,因為幼時喪母,失去了慈母之愛,童年的生活很孤苦。父親閔公後來給他找了個繼母,生活才算有了改變,剛開始繼母待閔損還好,等到她自己生了兒子後,情形卻逐漸改變了,她只慈愛自己所生的骨肉,對閔損開始冷落了下來,處處看著都不順眼。父親在家時還好些,等父親出門兒做生意離開家後,母親對閔損便沒有什麼溫暖,不但讓他帶看弟弟,而且把家中所有的髒活兒累活兒全叫他幹。曾飽受苦難的孩子竟然懂事早,九歲的他不但樂意去幹一切髒苦累活兒從不怨言,而且對待打罵也能逆來順受,能以德報怨,對人講話總是彬彬有禮;特別是對五歲的弟弟非常疼愛友好,處處關心而謙讓弟弟,兄弟倆心心相印親密無間。

這年冬天,父親從遠方做完生意歸來,全家人歡歡喜喜得以團圓,閔損給父親送上一碗熱水,但因為身上發冷,兩個手臂不由自主地哆哆嗦嗦抖個不停,碗中的水竟灑了一多半,母親瞪了他一眼,趕緊告訴小兒子又奉上一碗。這種情形父親看在眼裡,心裡不是滋味,罵閔損不長進、沒出息。

飯後,父親帶上兄弟兩個趕著馬車去拉貨,一路上迎著凜冽的寒風,閔損凍得身體縮成一團,父親看他穿著厚厚的棉衣,不覺火從心起,並斥責說:看看弟弟穿得比你少,也沒有凍成你那樣,看你怎麼活像個凍死鬼脫生似的,太沒出息啦!說著便順手抽了閔損一鞭子,弟弟見狀心疼哥哥,撲在哥哥身上,這第二鞭子打下去後,閔損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從破洞處露出一些蘆葦花灑了一車,父親一看愣住了,剎那間他就已經明白過來:原來後娘竟如此狠心待兒子,氣得當下掉了眼淚。

園林公園安放的大型人物主題雕塑作品
步行街陳列的紅軍幫助人民雕塑作品展覽

待到拉完貨回到家裡後,立即寫了一紙休書,令其妻快快回返娘家!妻子嚇得跪地磕頭如搗蒜,盛怒的閔公只說:你心太狠了,是絕不可原諒的。看母親頭已磕破,閔損和弟弟慌忙地跪了下來。那時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這一生就算是完了,為此走投無路而輕生尋短見的不在少數。

眼看丈夫不肯饒恕自己,妻子感到絕望了,這時閔損開口道:孩兒請父親息怒,懇求您就饒了母親這一回吧,家裡是不能沒有母親的,沒有母親的家不像一個家,更何況「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如果父親不答應孩兒絕不起來!說罷與弟弟叩頭不止,這時閔公被兒子一番合乎情理的正語之言打動了,看了看幾乎要昏倒的妻子,心腸軟了下來,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道:罷了,罷了,你們都下去吧。兩個兒子趕緊扶起母親,這時如夢初醒的母親,激動地抱著兩個兒子痛哭失聲,她萬萬沒有想到在這關鍵的時刻,大兒子竟然救了她一命。從此,被感化過來的母親對大兒子又敬又愛,處處待他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子,弟弟對兄長更是敬重有加,從此閔公的家,成為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

真是英雄出少年,一個少年閔損竟已具備了說話有理,忍辱負重和能嚴格修悟自己的美德,充分體現其寶貴的佛性,並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感動,難怪他後來竟然成為孔夫子的得意門徒之一。

鑄銅人物餵母親事物情景主題雕塑定製
旅遊地布展的歷史名人主題雕塑作品欣賞

2、賣身葬父

漢代,有一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裡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借錢,埋葬父親。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她晝夜不停地幹活,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 有詩頌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董永原本是千乘今(山東博興縣陳戶鎮人)。東漢末年,地方割據,盜賊四起,董永看到山東不太平,就帶著年邁的父親,到湖北德安避難。沒過多久,董父得了重病,請醫吃藥毫無效果,離開了人世。董永悲痛不已,因為自己為避難漂泊之身,哪裡有錢買棺埋葬父親呢?無計可施。當地有位姓裴的富翁,聞而憐之,就借錢給他,讓他買棺安葬了父親。而董永從此賣身為奴,進了裴家。

一天董永奉主人之命,外出辦事。在辦完事回來的路上,遇到一個風姿美貌的少婦。少婦流露真情地說:"你沒有娶妻,我是個被丈夫離棄的少婦,能否給你做妻子?"董永是個老實人,在當時社會來講是個忠僕。他回答這位少婦說:"這件事,我自己不敢作主,須稟告主人。"少婦笑說:"痴郎,你怎麼這樣的怕主人?既是這樣,我願與董郎一同前去見你的主人。"董永便帶著這個少婦,一同返回裴家。裴翁欣然為他們婚姻作主配成夫妻。並讓他們在一百天內,織出三百匹絹布贖身,做自由的農人。從這天起,少婦日夜紡織絹布,快速異常,非常人可及。在一百天的前一天,將三百匹絹布交給裴翁,裴翁按照他自己說的諾言,把董永的賣身契退還給他。從此,董永成了自由的農人。

城市廣場擺放的孝文化主題雕塑作品展覽
園林公園陳列的生仔石主題雕塑作品定製

沒想到董永剛脫離奴藉,少婦忽然向董永告別,說她馬上要走了。董永哭著說:"你為我贖身的恩德,我還沒有來得及報答,你怎麼就拋下我走呢?" 少婦答道:"你我夫妻一場,我也捨不得你。但是,我是天帝的七女兒,天帝念董郎孝心,令我下凡相助,今百日緣滿,當回去向天帝繳旨。"少婦說完便不見了。湖北省的孝感,原來叫「孝昌」,意為「孝子多矣」;而後因為董永的孝心感動了天地,所以改名為孝感。這些流傳於民間的原始情節,與後來《天仙配》中的情節不同,但都是崇孝的神話傳說。《天仙配》其實便是按照這個原始神話傳說,誇張成為"老槐樹開口做媒"。

孝感市還有槐蔭大道、理絲小區、理絲路、仙女路等。 可以說孝感因董永而聞名,董永為孝感這個城市賦予的濃鬱的孝德文化特色。在董永公園陳列的「二十四孝」蠟像館中,西漢時「賣身葬父」的董永,東漢時「扇枕溫衾」的黃香,三國時「哭竹生筍」的孟宗,三個孝子的故事均出自孝感。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優良傳統。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認為:「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欽!」將孝視為為人之本;認為:「事孰為大,事親為在……事親,事事本也。」

關於孝的故事,不僅僅只是出現在古時候,讓我帶領你們了解一下2018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湖北武漢,從母親住院開始,邱炳強幾乎24小時在一旁照顧。這個年輕人表現出了超乎其年齡的堅強和冷靜。由於近10年來長期照顧自己臥病的父母,他早已學會了護理技巧,這讓醫院的護士都驚訝不已。

2008年10月,廣東電白縣沙瑯鎮17歲少年邱炳強遭遇噩耗,父親舌癌不治去世。但厄運依然沒走遠,2009年,母親周紅霞由於連續加班超時而暈倒,腦內大出血,術後脫離危險卻造成半身癱瘓,失語,需要人長時間在身邊護理。正值高二的邱炳強決定休學一年,一方面接手各種毽球表演節目自己賺錢,一方面開始了漫漫的替母維權路,官司一打一年半,自寫上訴狀,許多大人都應付不了的繁雜手續他都一一嘗遍。

紀念館安放的一家三口雕塑作品展覽
戶外大型推輪椅情景的主題雕塑作品

母親住院一年多,全靠邱炳強一人來照顧。2011年,邱炳強輾轉來到深圳市西鄉中學復讀,母子二人租住在學校附近,早中晚學校住處來回跑,除了學習,邱炳強還是該校中國青少年毽球推廣中心的代課老師,上好文化課、堅持毽球訓練、表演賺錢、照顧母親,邱炳強事事安排妥當,2012年7月,他順利被武漢體育學院單招錄取。邱炳強上了大學後,一直把母親帶在身邊照顧,但是讓邱炳強沒有想到的,2015年3月31日,周紅霞再次暈倒在地,被邱炳強的同學發現後,及時送往醫院。

周紅霞的主治醫生肖醫生介紹,一般而言,二次中風能夠存活下來的機率很小,但病人周紅霞很頑強,目前已度過了危險期,不過情況有所反覆,如今腦部還有些水腫,有腦積水的症狀。邱炳強說,「我很擔心失去唯一的親人」。「得知我的家庭情況後,醫院想方設法幫我們節省費用」,邱炳強介紹,母親現在住的是普通病房,但用的是重症監護病房的儀器。雖然節省了大部分開支,但母親現在每天1000多元的住院費,對這個尚未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而言,依然壓力巨大。

邱炳強所在學校武漢體育學院,也舉行了兩場募捐,為周紅霞籌集4萬元善款。武漢體育學院宣傳部副部長安靜介紹,邱炳強還欠醫院2萬多元。「2005年全國毽球錦標賽花毽個人自選項目第一名」、「2010年全國花毽邀請賽花毽個人自選項目第一名」……邱炳強在個人的體育生涯中,已獲得了厚厚的一沓獎狀。2014年,邱炳強因為孝跡感人,被評為湖北好人,進入孝星榜

鑄銅人物行孝情景的主題雕塑作品展覽
旅遊地安放的大型人物主題石雕像

孝,有維持家庭穩定的功能和作用。懂得感恩,懂得尊重,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是一個成功人的必備品質,他滲透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方方面面。

孔子的弟子,孔子死後弟子主動愛戴、追隨的有子有若有這樣一番經典的話。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可見,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多麼重要。

相關焦點

  • 不常看望老人將違法,「孝」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孝經》以「孝」為中心,通過孔子與其門人曾參談話的形式,對孝的價值、意義、作用以及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等問題進行了集中的闡述,是一部儒家孝倫理的系統化著作。《孝經》認為,「孝」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認為孝是自然規律的體現,是人類行為的準則,是國家政治的根本。《孝經》在唐代被尊為經書,南宋以後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共分十八章,全文不足兩千字,是十三經中篇幅最短的一部。
  • 讓雕塑帶領我們一起走進馬的世界,了解馬的一生
    馬的嗅覺是很發達的,是信息感知能力非常強的器官,這使它能在聽覺或其他感知器官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很容易接受外來的各樣信息,並能迅速地做出反應。發達的嗅覺與靈敏的聽覺以及快速而敏捷的動作完美結合,是千萬年來馬進化成功之處,也是馬為人類貢獻的主要生理特徵。
  • 先談仁、義、禮、孝、德
    孔子只要求仁義禮這是最樸素的儒家何謂「義」,我們都有義不容辭的說法,義者,不是正義之本意,如果解釋為義務,我覺得更為貼切所以仁義禮就夠了,但我們學到的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是因為智信是後來加上去的,在仁義禮的基礎上,孟子加上了智,智者,往大的說,是明辨是非的大智慧,往小了說,是勾心鬥角的小聰明,既然儒家提出了仁義禮,就不該有智,因為智慧出,有大偽,偽者,仁義的災難和禮崩樂壞的開端,而至於後來朱熹加的信,則更是狗尾續貂,信近於義,義本身就包括了信,所以真正的儒家,只有仁義禮,沒有智信,
  • 「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中國傳統「禮」文化
    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禮」的起源《說文解字·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字形學來看,「禮」的 「示」字旁,表示與祭祀相關,其實 「示」字旁是後加的,「禮」的本字就是 「豊」,本身就可以表示祭祀的含義。
  • 荀子研究丨以禮治孝與從義從道——荀子孝道觀及其啟示
    以「人道有辨」力圖緩解性惡論與孝觀念之間的內在張力。因其特重禮樂而有禮以養欲、禮以養體、禮以別異的孝道觀。因其特重「統類」內在思理而有「以類行雜,以一行萬」的從義從道、通權達變的孝道觀。荀子的孝道觀對於我們弘揚優秀的孝文化,應對老齡化社會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 中國孝文化之鄉評選「十大孝子」傳承孝道文化
    新華社武漢11月25日電(記者沈翀)敲鑼打鼓送牌匾到孝子家中、報紙電視臺開闢「孝子故事」專欄、組織300名學生合唱《孝親敬老歌》……中國孝文化之鄉湖北孝感市日前評選出第九屆「十大孝子」,表彰當地行孝盡孝的楷模。孝感以漢代孝子董永「賣身葬父」行孝感天而得名,擁有深厚的孝文化土壤。
  • 朱嘉:孝不僅是行仁之本,還是行義、禮、智之本
    在朱嘉看來,仁是本,沒有本上加本的道理,孝不是仁之本,而是仁之末。他把行仁比作水流經池子,有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 必須先流經第一池,才能流經第二池、第三池 孝是第一個池子,仁民是第二個池子,愛物是第三個池子。行仁自孝開始,換句話說,孝是行仁之本。「但是愛親愛兄是行仁之本。
  • 讀經明義丨《孝經》:古代為何推崇以孝治天下?
    文/林覺導讀:「孝治天下」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一種非常重要和獨特的理念。歷史上,包括漢、魏、晉、南北朝、明等在內的多個朝代,官方都極力推行這一理念。「孝」原本是先秦儒家所推崇的一種德性,不過,它並非先秦儒家唯一推崇的德性,在「孝」之外,同樣得到高度讚揚的德性還包括了悌、義、忠、信、勇、誠等等。但為什麼只有「孝」成為了中國古代王朝進行政治治理的指導性原則?「孝」作為一種對親子之間的道德規定,是如何用來治天下的呢?
  • 用孝文化十大精品名片扮靚孝文化名城
    既然是建設孝文化名城,那麼,就必須密切聯繫本土實際,緊緊圍繞孝文化做文章。具體來說,我認為,孝感孝文化名城的建設應該通過打造孝文化的十大精品工程,彰顯孝文化名城的特色。以下就此談談個人的窺豹之見。我們滿心信心地希冀,在不久的明天,我們能領略到孝感孝文化主題公園的靚麗風彩。  四、開一條孝文化旅遊專線  建設孝文化名城的目的,既是為了打造弘揚傳播孝文化的寬廣平臺,也是為了通過這一精神文明的建設促進物質文明的建設,開拓孝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因此,圍繞孝感孝文化名城的建設,我們可以開闢一條孝文化的旅遊專線。
  • 在神話的天之浮橋,邂逅海之京都
    據《古事記》記載,伊邪那岐命與伊耶那美命為了生成漂浮的國土,站在天之浮橋上,用天之瓊矛攪拌大海,矛頭滴下的海水凝聚成島。《丹後風土記》中則有另一版本——伊奘諾尊(同伊邪那岐命)要和伊奘冉尊(同伊耶那美命)相會,架設了一座天之浮橋連接天地,結果在伊奘諾尊午睡時坍塌至海面。人們相信,傳說中的天之浮橋就是現在的天橋立。
  • 70匹馬《萬馬奔騰》雕塑在閔行文化公園揭幕
    全新亮相的《萬馬奔騰》群體雕塑,共由70匹馬雕塑組合而成,沿公園裡的湖邊一字排開。在頭馬的引領下,群馬呈現飛奔之姿,氣勢雄偉。《萬馬奔騰》群體雕塑由著名跨界藝術家、閔行區政協委員馬興文先生創作。雕塑將馬的精神——「國際、分享、勤敏、上進、奉獻、忠勇、真誠」融入閔行文化基因,打造以龍馬為首的頭馬,帶領著群馬一馬當先、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 「子遊問孝」
    中國文化可以延續幾千年而沒有消亡絕非僥倖《論語》這部經典的書籍流傳至今仍影響深遠它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夫孝,德之本也」孝道貫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與核心價值觀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文化的確,百善孝為先盡孝是每個人必須擔當的人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是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起碼品德風範
  • 弘揚中華孝美文化,海寶「尋找中華最美兒媳」走進德州平原縣
    (中國電動車網 西山)弘揚傳統孝美文化,尋找中華最美兒媳。8月5日,由山東省婦聯、山東電視臺影視頻道、新浪網發起、海寶三輪電轎冠名承辦【尋找中華最美兒媳】全國大型公益活動——平原站啟動儀式在恩城鎮隆重舉行,平原縣、恩城鎮有關領導,平原縣當地父老鄉親,相關媒體共同見證了啟動儀式的圓滿舉行。
  • 湘潭市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九華湖·德文化公園:以德立園 享湖光山色
    「生態文化十創百點行動」系列報導湘潭在線7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希臺)以德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城市公園——九華湖·德文化公園,位於湘潭經開區濱江新城核心區域。九華湖景區東臨湘江,北接滬昆高速,周邊有一大批中高檔社區、樓盤,還有不少學校。
  • 《清平樂》中提到的孝和禮,源於這兩部著作,盡顯傳統文化的精髓
    宋朝建立後,趙匡胤偃武修文,對文化高度重視,對文人也極其重視。學者陳寅格曾說:「吾中華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的確,我們中華民族崇尚的仁愛、忠孝、禮儀、和平、天道自然等,在宋朝全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 中國孝堂山孝文化促進會成立 慈孝之鄉表彰「孝子」
    原標題:中國孝堂山孝文化促進會成立 慈孝之鄉表彰「孝子」   □記者 晁明春 實習生 耿雪 報導  本報濟南訊 在2月15日開幕的長清區孝裡鎮孝堂山孝文化旅遊節上,孝裡鎮為包括王太芳在內的「十大孝子」戴上大紅花,頒發證書並給予1000元的獎勵。
  • 熱烈祝賀中國國學研究院浙江孝文化分院成立大會勝利召開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行至雅,代代以承。千百年來,孝文化一直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根基,也是盡孝驛站自創建以來就秉承的根本理念。盡孝驛站創始人鄔國賢先生發起成立「中國國學研究院浙江孝文化分院」的創意,該分院是隸屬於中國國學研究院的孝文化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智庫型研究機構,其主要目標與任務是,深入研究孝文化的現實意義和核心價值,努力拓寬孝文化的推廣和傳播領域,實現孝文化資源與現代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努力做大做強孝文化新型產業,為孝文化的弘揚和傳承提供物質和智力保障。
  • 挨著成都,一個以孝傳承的地方,中國四大孝城之一!值得一觀
    孝泉古鎮是以德孝聞名的,如今它依然如此。孝泉古鎮內有非常之多的文人遺蹟:姜孝伺、姜公墳、白衣閹、臨江橋等。古鎮內寧靜祥和,姜孝祠和姜孝祠等等景點可以免費參觀。孝泉清真寺牛肉是當地非常有名的美食,建議嘗嘗。節假日來的時候,鎮內會舉辦民俗活動,可以加入當地居民一起,體驗當地風俗文化。
  • 藝術工作室 【有加䒕堂】帶領我們傳承文化,感受魅力
    藝術工作室 【有加䒕堂】帶領我們傳承文化,感受魅力 2019年01月22日來源:商廣網 提要:2019重慶渝隆集團董事長劉祖金、監事會主席李德君,重慶觀江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宗奇、重慶城雕院景觀雕塑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寧淵、靜苑教育科技公司總經理陳昕、重慶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澍、雅昌文化集團總監蘭嵐、四川美術學院公共管理系主席郭主席、西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前院長陳航、九龍坡區文化委調研員龔濤、九龍坡區教委德育科科長於茜,相關藝術企業嘉賓領導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見證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 詩詞典故中的倫理文化
    &nbsp&nbsp&nbsp&nbsp中華文化是倫理文化,我們的先賢制禮作樂,社會教化同國家治理結合,形成崇德重禮的德治思想。那麼,到底什麼是禮樂倫理,倫理在我們的文化中為何如此重要?讓我們一起聆聽那穿越歷史、照耀千古的聖人之言,領略我們民族內涵豐富、意韻深遠的倫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