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了課堂講義的ppt課件,教師不允許學生拿U盤拷貝,而是做成「列印本」明碼標價賣給學生。近日,筆者從滬上某高校了解到,有任課教師為了維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拒絕學生拷貝其所製作的ppt講義,卻將講義列印成冊,以每本20元的價格在課堂上出售。課堂講義該不該被當成商品來兜售?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滬上高校師生對此存在不同看法,調查同時也引發了一場討論。
教師:20元賣課堂講義
本市某大學大二學生小李這學期報讀了一門選修課,任課教師沒有安排統一教材,講課全部根據其自己製作的ppt講義,為了便於平時預習和考前複習,不少同學提出將老師的ppt講義用U盤拷貝回去,可是這位老師卻以保護個人智慧財產權為由拒絕了學生們的請求。「過了兩天,老師告訴我們,他已經把ppt列印成冊,每冊20元,需要的同學可以購買」,小李告訴筆者,考慮到考試時全靠講義,ppt放映速度太快,「人工」拷貝不大可能。因此,大多數同學都掏錢賣了這本只有幾十頁的「列印版」課堂筆記。小李表示,老師的勞動確實應該得到肯定和回報,但是花錢買課堂講義,心裡總覺得怪怪的。
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滬上部分高校的選修課不使用統一教材,教師自行設計上課內容的情況十分普遍,有些老師使用ppt講義確實不允許學生隨便拷貝,但是教師將課件作為商品出售,這種情況較少見。
學生:理解多過反對
針對課件講義該不該售賣,筆者在滬上高校學生中隨機做了採訪,近6成被調查者對這位老師的行為表示理解。「ppt講義凝結了老師的辛勞工作,學生購買體現了對其勞動成果的尊重。」華東師大學前教育系大三學生小汪認為,老師出售課件講義無可非議。復旦大學研究生小李表示,ppt授課講義應該屬於智慧財產權的範圍,學生掏錢購買也是應該的。
同時,有超過4成的被調查學生對「教師出售課件講義」持反對態度。「老師上課的講義本來就是一種師生之間共享的教學資源,我們既然付了學費就應該得到這個資源」,交大公共管理系大二學生小丁認為,老師將本該公開的講義作為商品來出售,作為學生她對此感到很失望。「我也碰到過老師不同意同學來拷貝他的ppt講義,後來聽說他是想培養我們獨立學習的意識,這讓我們挺理解的,還對這位老師增加了不少好感」,上海外貿學院旅遊管理系的小時表示,即使為了保護個人智慧財產權,老師不許學生拿U盤拷貝也可以理解,「可一轉身卻做起了學生的生意,實在讓人接受不了,這樣做最後只能導致沒人願意選他的課。」
專家:雖為智慧財產權但應顧及師生關係
儘管學生的看法各有不同,大多數高校老師對於同行如此行為都表示遺憾。「教師製作ppt講義,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學生要求拷貝應該樂意給予,而不是以此賺取錢財」,華師大課程與教育系教授夏志芳認為,幫助學生學習是教師的義務,教師不但不給學生學習提供便利,反而將本該共享的講義作為商品兜售,這不僅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會造成師生關係的不和諧。
「在法律上,教師所製作的ppt講義,確實屬於著作權保護的一種,但是老師將講義賣給學生,多少有些說不過去」,智慧財產權法律專家、華東師大法政學院副教授錢品石告訴筆者,從法律上講,教師保護ppt講義的做法可以視作維護智慧財產權,但是教師將單純用作教學的講義出售給學生,有違為人師表,不值得提倡。 (林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