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門道】然烏鄉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2020-12-21 澎湃新聞

【脫貧門道】然烏鄉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2020-12-18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然烏鄉距縣城30公裡

全鄉轄克麥、納木、

東爾、熱麥4個行政村

2014年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數量88戶442人

現已實現脫貧

///

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

然烏鄉東爾村

以「支部+貧困戶+農戶」形式,先後開拓花椒基地10畝,養殖蜜蜂15箱,目前正在有序推進60畝產業基地果園建設。通過相關產業發展將有力保障和鞏固東爾村脫貧質量,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

///

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

然烏鄉納木村

全村91戶515人,在鄉、村以及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於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村兩委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示範作用,從「生態立鄉,產業強鄉,旅遊興鄉,依法治鄉」的發展思路入手,確定了「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脫貧發展思路,建設了100畝的車釐子採摘園區,並在全村範圍內發展中蜂養殖項目,磨坊項目,各產業有序推進。

///

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

然烏鄉克麥村

先後被上級黨組織評為甘孜州「四好村」四川省「四好村」;2017年授子「AAA」級景區等稱號,甘孜州先進基層黨組織;2019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

克麥村採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布局產業,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從無到有「零」的突破,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2000餘元增長至一萬餘元。

///

黨建引領強班子 因地制宜搞產業

///

然烏鄉熱麥村

近年來,熱麥村以「12463」的黨建工作思路為指引,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根本,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大力治理村組織軟弱渙散,幹事創業能力低下的問題,針對問題對症下藥、靶向治療,積極培養有見識、會幹事、能帶頭的新型致富創業型的村委班子成員,及時的為村委班子注入新鮮血液,順應新時代基層組織發展新要求。

熱麥村按照「短平快 小特精」的產業發展思路,以「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依託資源稟賦,氣候環境,大力發展高原純天然特色水果種植業和蜂蜜養殖業,各幫扶力量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拓寬銷路,穩定產業鏈條。

2019年熱麥村特色水果種植園銷售額達5.1萬元,養蜂園產值額1.5萬元。

近年來

然烏鄉

以打造

「生態秘境、康養福地—淨美然烏」為目標

堅持走統籌扶貧的路子

積極引導各類項目

各方力量向扶貧攻堅集中和匯聚

著力發展一項區域特色明顯的優勢產業

實施一批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基礎設施項目

解決一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民生保障問題

建設一個堅強有力的貧困村領導班子

形成一套民主規範的

鄉村治理機制

供稿:然烏鄉

原標題:《【脫貧門道】然烏鄉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脫貧門道】水窪鄉村村有訣竅 脫貧有門道
    【脫貧門道】水窪鄉村村有訣竅 脫貧有門道 2020-12-09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沙:鞏固脫貧成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推動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
    近年來,金沙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產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等內容,把鞏固脫貧成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推動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建設。攤晾在烘乾房內的辣椒安底鎮副鎮長趙安靜表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安底鎮將通過「三抓三推」著力解決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推動全鎮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一是抓聯社組建,助力產業就業,推動產業興旺。二是抓『一拆三治』,整治農村環境,推動生態宜居。
  • 祁連縣多措並舉打好鞏固脫貧「持久戰」
    祁連訊(聶文虎)「利用土地和資源,發展多元化的特色產業鏈條,增加群眾收入,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最主要的是,鄉村經濟要發展,就要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制定長遠產業發展規劃,才能使群眾有盼頭有幹勁!」望著田野裡翻秋茬的東方紅拖拉機,扎麻什鄉河東村支部書記劉永俊滿臉喜悅。
  • 西藏吉隆縣多措並舉大力推動發展村集體經濟
    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保證村村「有錢辦事」,近年來,吉隆縣狠出實招,多措並舉大力推動發展村集體經濟,促進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  藉助能人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吉隆縣從縣直機關選派41名優秀年輕幹部到全縣41個行政村(居)兼任第一支部書記,幫助村(居)理思路、謀發展;安排15名大學生「村官」到發展相對落後的村(居)工作,積極幫助出主意,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服務。組織15名大學生「村官」到內地參觀學習;利用遠程教育積極組織農牧民學習各種養殖技術和惠農政策,為村(居)發展帶來新思想、新思路和新風氣。
  • 脫貧攻堅|推動產業共建 寶安助力龍川發展支柱產業
    脫貧攻堅|推動產業共建 寶安助力龍川發展支柱產業 2020-09-16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喀則吉隆縣大力發展綿羊產業 有效推動脫貧攻堅
    日喀則吉隆縣大力發展綿羊產業 有效推動脫貧攻堅 2019-11-15 17:01:00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 【脫貧門道】貧瘠土地產業支撐 助推群眾奔康步伐——記鄉城縣洞松...
    【脫貧門道】貧瘠土地產業支撐 助推群眾奔康步伐——記鄉城縣洞松鄉脫貧奔康路 2020-12-1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惠來聚力鳳梨產業發展 助推脫貧奔康
    為大力發展惠來鳳梨產業,加快省級鳳梨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7月18日,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農業迎來了又一頭等大事——扶貧產業發展的又一個重點活動首屆中國惠來鳳梨網絡節暨名特優新農產品雲展會正式啟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直接關係到產業長遠發展、群眾增收致富。
  • 百德鎮:推動薏仁米發展 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本報訊 (通訊員 熊家富) 近年來,興仁市百德鎮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為更好地鞏固脫貧成效,促使群眾增收致富,百德鎮按照省、州、市產業結構調整鞏固脫貧成效的發展要求,圍繞產業發展「八要素」積極探索百德鎮薏仁米產業發展路子。
  • 川島鎮:精準幫扶有特色 多措並舉助脫貧
    川島鎮:精準幫扶有特色 多措並舉助脫貧 2020-04-22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陽發展十大脫貧產業
    山陽縣創新推行「三帶三創」產業扶貧模式,選優發展中藥材、林果、畜禽、養蜂、茶葉、食用菌、光伏、旅遊、勞務輸出、電商十大脫貧產業,精準推動脫貧攻堅。山陽縣制定了十大脫貧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單項脫貧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明晰了全縣產業發展的總體布局,重點培育中藥材、林果、畜禽、食用菌、勞務等產業。
  • 廣東省市監局發揮督戰部門職能優勢 推動惠來縣脫貧攻堅產業發展
    本報訊 (粵市監、蔡高斯)5月14日-15日,為貫徹廣東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要求,落實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指揮部工作部署,充分發揮督戰部門職能優勢,推動惠來縣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相關處室和技術機構的業務骨幹和專家赴惠來縣開展調研,召開助力惠來縣脫貧攻堅工作專題座談會
  • 馬場鎮多措並舉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日前,記者從貴安新區馬場鎮獲悉,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該鎮建立防貧預警監測機制、促進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強化農村人才培育,始終把鞏固脫貧攻堅質量和成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防貧預警監測機制。
  • 洪江市群峰鄉:堅持黨建促脫貧 做實產業促發展
    我現在準備多育點苗子,擴大種植面積,讓更多的農民增收脫貧」……這是群峰鄉甜柿大戶陳宗群喜悅的笑語。近年來,洪江市群峰鄉將扶貧開發和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堅持黨建促脫貧攻堅,做實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洪江市群峰鄉坐落於雪峰山片區的偏僻山區,基礎薄弱,交通不便,是典型的山區貧困鄉。全鄉7個行政村,有6個是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任重而道遠。
  • 大安區新店鎮何院村 創新產業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四川新聞網自貢6月24日訊(王益) 近日,大安區新店鎮何院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與四川黑蟻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何院村現代農業項目合作在何院村舉行了籤約儀式。新店鎮及黑蟻供應鏈主要負責人等參加。
  • 射洪文升鄉廣龍村:依託資源發展產業,助推群眾致富增收
    馬恩榮告訴記者,除了種植花椒,家裡還養殖了10多頭肉牛。「有了產業心裡才有底,這些都是藉助鎮村大力發展產業的契機搞起來的。」  文升鄉廣龍村青山綠水但是山高溝夾,沒有優勢產業支撐,村民長期沿襲傳統種養模式,產業結構單一,經濟基礎薄弱。如何依託現有資源大力發展產業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 推動產業振興 為脫貧攻堅奠定基礎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首要與關鍵,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大力實施提升產業、建好激勵機制等措施,推動鄉村產業健康發展,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發展綠色、特色產業,拓寬營銷渠道。一是建好標準化基地。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甘肅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銜接鄉村...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甘肅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報導之五織密產業「安全網」 農戶吃上「定心丸」疏勒河灌區萬頃良田阡陌縱橫。(資料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王亞虎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甘肅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省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繁重。  要把農業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實現產業振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需要翻越重重「大山」。  發展特色農業面臨著自然災害和市場價格波動雙重風險,兩座「大山」為致富增收的道路增添了不少阻礙。
  • 平和大溪鎮威豪農場: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威豪生態農場位於國家地質公園靈通山的斜對面,該項目由福建省威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是以種植油茶、開發鄉村旅遊觀光為主的生態農場。截止目前,已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用於建設農家餐廳、賓館、觀景樓、娛樂設施、油茶園及百果園等項目;是漳州市級鄉村振興戰略示範點、市級生態農業示範點、市級家庭農場,省扶貧「兩會」產業示範點、市扶貧協會產業聯繫點。
  • 彭水三義鄉:「產業村長」帶動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
    中國網4月9日訊 群眾脫貧快,得靠能人帶。近些年,作為重慶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之一的彭水縣三義鄉,通過聘請農業行家裡手作為「產業村長」,讓他們帶頭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戶增收。全鄉6名「產業村長」紮根農村潛心發展產業,已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