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盤錦市完成遼河口溼地養殖池塘的平整工作,養殖池塘內所有建築物都被推平,逐步恢復灘涂溼地本來面貌,進一步擦亮「生態盤錦」這一金字招牌。
盤錦是一座被稱為「輕輕放在溼地上的城市」。然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養殖戶在遼河口溼地圍海養殖,面積達到5726公頃。這雖然給養殖戶帶來短期經濟效益,但對溼地植被、近岸水質造成了嚴重破壞。
「退養還溼」勢在必行。為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8月,盤錦市成立了「退養還溼」專項工作領導小組,並按照「依法依規,合情合理」的工作原則,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盤錦市下發《關於對破壞近海海洋生態環境和溼地生態環境等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打擊的通告》等7期通告,表明了清理圍海養殖亂象的堅定決心。
用好各項政策,維護廣大養殖戶合法權益,引導養殖戶轉向國家鼓勵的海域開放式養殖模式,並給予適當優惠政策。盤錦市發放資金1.16億元,有302戶養殖戶轉產,涉及養殖面積1746公頃。針對家庭困難的養殖戶,積極開展困難群體救助,共發放救助金30多萬元,幫助困難戶退出圍海養殖。
因為圍海養殖的巨大利益,個別人非法倒賣海域使用權證,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有的甚至無證非法使用海域。盤錦市結合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開展打擊違法專項行動,起到了有效震懾作用,共打擊處理涉案犯罪嫌疑人72人,退出違法使用海域446公頃。
為徹底清除圍海養殖設施,5月12日至5月22日,盤錦市開展了為期11天的「圍海養殖退出恢復海域原狀」專項執法行動,拆除看護房542個、池塘閘門2000個、孵化場28個,達到了養殖戶全部退出的預期工作目標。
此次盤錦市「退養還溼」面積4193公頃,加上2015年「退養還溼」的1533公頃,共5726公頃濱海溼地正在加快修復,幾乎相當於再造一個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退養還溼」清理養殖池後,增加了17.6公裡自然海岸線,有望形成上萬公頃天然翅鹼蓬蘆葦溼地,並形成新的海洋漁場,助力渤海灣海洋生物多樣性恢復。
【來源:遼寧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