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之父奠定動漫事業開端,阿童木成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

2020-12-15 魚兒讀書會擺尾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的兩個月,美國企圖利用動漫佔領日本,動漫業經歷了漫長的冬天,但在遭受了毀滅性打擊時,仍有很多動漫家堅守陣地,期間還創作了部分優秀作品。1956年,東映動漫株式會社的成立讓動漫的出版及發行有了堅強的後盾,日本動漫逐漸恢復了元氣並邁出新的一步。在1959年製作發表了《少年猿飛佐助》、1960年時製作發表了長篇動漫《西遊記》,這是根據手塚治虫原作《我的孫悟空》策劃的作品。這兩部都是以冒險為題材的動漫,此時的東映公司的故事模式已經有了很重要的特點。第一,都是以主人公冒險或旅行為題材。第二,都有和敵人作戰的場面。第三,內容都積極向上。

日本動漫事業的開端在真正意義上應該從日本動漫之父手塚治虫說起,戰爭結束後,手塚治虫來到東京,希望從事動漫工作,在製片公司幾乎沒有的情況下,下定決心自己攢錢製作漫畫電影,於是專注於漫畫創作,受歡迎作品不斷出現,這些作品都是之後的寶藏。1951年在《少年》雜誌中連載了《阿童木大師》,次年以配角阿童木為主角開始連載《鐵臂阿童木》,深受讀者喜愛。1960年手塚治虫受東映動漫的邀請製作長篇作品《西遊記》,在東映動漫公司學會了動漫製作的基本知識後,手塚治虫開始著手創作自己的動漫作品。成立了自己的手塚製作公司,這個公司後來更名為蟲製作株式會社。當時電視問世時間不久,蟲製作公司確定的方針是「製作完全商業性的有趣的作品,然後用它所賺的錢製作試驗動漫」。

1963年1月1日下午6點15分,電視動漫《鐵臂阿童木》誕生了,收視開門紅,第一集收視率27.4%,之後不斷攀升,第二集28.8%不斷升至第六集34.6%,此後大體穩定在30%以上,人氣非常高。這是日本第一部在電視上連載的長篇動漫作品,代表了日本動漫發展的新徵程,蟲製作公司也成為商業化運作的領軍者。為什麼鐵臂阿童木深受觀眾喜愛,不僅因為它是第一部作品,更因為劇中主人公聰明、勇敢、正義、機敏的正能量形象受到觀眾的歡迎。

在這個時期,還有兩位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為動漫發展做出貢獻,分別是永井豪和石森章太郎。永井豪有兩個突出貢獻:第一,引領了機器人創作的熱潮,代表作是《鐵甲萬能俠Z》《蓋塔機器人》等,故事內容比較簡單,大體是惡勢力試圖控制地球,機器人拯救人類的故事,這種正與惡的對立,為了正義為了和平而努力奮鬥的精神,也是熱血動漫的早期作品,並為其他的機戰類熱血作品提供了思路。第二個貢獻是暴力美學,代表作品《惡魔人》講述了少年與惡魔合體,與其他試圖毀滅人類的惡魔戰鬥的故事,其中雖有很多暴力血腥場面引起觀眾不滿,但主人公始終保持善良的初心仍是熱血動漫中主人公的特點之一。

石森章太郎對於熱血動漫的主要貢獻來自於他開創了冒險類作品的先河,尤其是海洋類冒險,代表作品有《海賊王子》,這部作品中美化了海盜並且海洋冒險的快樂,是製作探險類熱血動漫作品的先驅人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69年12月播出的《挑戰一號》,以排球競技為主題,也是熱血動漫的一種類型。1974年松本零士的《宇宙戰艦大和號》,是以宇宙冒險類為主題的動漫。1963年到1978年是熱血動漫的探索時期,期間出現了很多新穎的動漫題材,創作風格也越來越多樣,例如海洋冒險、運動競技、為正義而戰等,為熱血動漫的發展打下深厚的根基。

相關焦點

  • 手塚治虫:讓人又愛又恨的「日本動漫之父」
    然而對昭和年間成長起來的兩代來說,《鐵臂阿童木》是不可磨滅的。作為中國大陸正式引進和播出的第二部海外長篇動畫1980年代初在中央一套播出之後,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作為日本的第一部多集電視動畫,1963年在富士電視臺播出時,《鐵臂阿童木》的平均收視率達到了30%。30%的收視率是個什麼概念呢?號稱日本春晚的紅白歌會,平均收視率也只有40%,收視率在10%以上的電視劇已經值得一贊了。
  • 《鐵臂阿童木》,科幻動漫的先驅,聞名於世的科幻動漫領跑者
    1963年,被正式搬上電視屏幕的《鐵臂阿童木》開啟了日本觀眾暢遊宇宙、幻想未來的大門,可以說是日本最早的科幻動畫片,也是日本第--部電視連續動畫。《鐵臂阿童木》內容介紹:未來世界,在科學技術省任職的天馬博士熱衷於製造人形機器。可是兒子Toby不幸在車禍中喪生,於是他嘗試按照兒子生前的模樣製造了一個機器人,賦予它超常本領:十萬匹馬力和七種武器。
  • 中國動漫日本行將於6月底在大阪舉行
    一直以來,中日兩國動漫文化交流密切,本次展覽是中國動漫第一次以「國家隊」名義大規模在日本展出,全方位展示中國動漫藝術創作的全景,通過優秀系列動畫、動畫電影、實驗短片和漫畫、繪本、插畫的集中展示,彰顯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以及當代流行文化中的美好價值追求。展覽以鮮活的動漫藝術作品為紐帶,為兩國民眾搭建了友好交流的橋梁。
  • 日本動漫的「萌芽」和動畫之父
    顧名思義,就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作為整體概念,早已超越了動畫和漫畫的傳統範疇,延伸到包括電子遊戲、網路遊戲,以及此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各類玩具、文具、服裝、生活用品之中。全世界公認日本是動漫之國。現在我們一提起動漫,就必須要提到日本的動漫。可以說日本為世界動漫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小時候喜歡看的五部進口動畫,以前還以為是國產動漫
    小時候最喜歡看動畫片了,而且小時候的動漫也真的挺好看。小學時代,對國家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晰。凡是在電視上看到的動畫,只要是說國語的,我都認為是國產動漫。我們以前在電視上看的是魔神英雄傳的第三部,也就是龍神號可以變身獅子龍神號的哪一部。我們看的國語版大多都是遼藝版的,其他版本的我倒是沒有看過。
  • 日本漫畫之父 現代動畫開創者 手塚治虫
    說到日本動漫有一位漫畫家是必定會被提及的。這位漫畫家有著"日本漫畫之父、動畫之神"的美譽;他的作品對很多漫畫家產生了影響,很多漫畫家對他也是很推崇。同時,他也改變了動漫行業,推動了動漫周邊產業的發展。12歲,他進入了主要是培養後方勤務人員的陸軍中野學校,並將這段經歷畫成了漫畫。15歲時,手塚治虫觀看了《鐵扇公主》,在"萬氏兄弟"一期中有介紹過這部動畫,萬氏兄弟的作品對手塚治虫也是影響不小。
  • 「中國動漫日本行」展覽在大阪開幕
    6月22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共同主辦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展覽在日本大阪中央區TWIN21一層開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阪總領事李天然,日本經產省代表等政府部門代表共200餘人出席活動。
  • 東京電影節追憶手塚治虫 他願阿童木孫悟空牽手
    東京國際電影節昨起舉行動畫大師手塚治虫誕辰80周年影展,將連續數日播映他在世時從未播放過的動畫短片。這位「阿童木之父」也是日本動畫片鼻祖,身後留下的精神財富由手塚公司打理。該公司現任社長松谷孝徵日前接受專訪時介紹,手塚先生20年前,在明知自己患了癌症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到上海來看動畫片……3個月後,他去世了。
  • 日本動畫、漫畫發展史:日本動漫的前世今生
    日本動漫,是日本動畫(Anime)和日本漫畫(Manga)的合稱,日本動漫憑著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佔有著重要地位,是世界動漫文化的領軍人。   日本是典型的動漫強國,素有「動漫王國」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製作和輸出國,全球播放的動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歐洲這個比例更高,達到八成以上。
  • 入選「中國動漫國家隊」,《巨兵長城傳》去日本了!
    1947年,一個日本人與中國的藝術家一起創作了中國最早的人偶動畫《皇帝夢》,這是中日第一次的動畫合作。1953年,已經培養新動畫作者創作了四部作品的他,因為不可抗的原因揮別了一起工作過的夥伴,但他始終心繫中國動畫的發展。
  • 從無到有,從沒落到昌盛,淺析日本動漫的最重要的三個轉折點
    而這這個過程之中,有三部作品堪稱是業界的轉折點。第一個轉折點毫無疑問是蟲公司在TV平臺播送的商業動畫《鐵臂阿童木》,這是日本第一部商業動漫,也是日本第一部TV動畫,也是一切的最初起源,是日本動畫業從零到一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中日動漫交流互鑑 共同進步
    被稱為「中國動畫片之父」的萬籟鳴,在20世紀開創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先河。1941年,萬籟鳴和弟弟萬古蟾一同導演了全亞洲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鐵扇公主》。當時在日本年輕的手塚治虫看到這部動畫長片之後決定放棄醫學走上動畫的道路,他在1952年創作的《鐵臂阿童木》轟動日本,並一手開創了日本電視動畫體系,被人稱為「日本動漫之父」。
  • 關於日本動漫發展史那些事,你了解多少?
    男主篇:阿童木《鐵臂阿童木》姓名:阿童木 職業:超級英雄 特點:會60國語言阿童木在日本動漫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可以說他的出現改變了動漫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如手塚治虫所說,日本動漫進入了「氧氣時代」。男主篇:魯路修《反叛的魯路修》姓名:魯路修·蘭佩路基 職業:學生/皇子 特點:王之力《反叛的魯路修》是著名動畫公司SUNRISE的原創動畫,一經推出便大獲好評,男主角魯路修更是人氣飆升,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動漫角色之一。
  • 陪伴80、90童年的40部日本經典動漫
    櫻桃小丸子《櫻桃小丸子》是全球知名度最高及最具影響力的動漫作品之一。其動畫連續二十餘年高居日本動畫收視率前三位,是日本男女老少心中的國民動畫。本作品是以作者的童年生活為藍本,故事圍繞著小丸子以及其家人和同學展開,有關於親情、友誼,或是一些生活小事,其中有笑有淚,令人回想起童年的稚氣。
  • 「孫悟空」再會「阿童木」 「中國風」吹拂大阪城
    原標題:「孫悟空」再會「阿童木」6月22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共同主辦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展覽在日本大阪開幕。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中國駐大阪總領事李天然和中日兩國動漫行業領袖人物,以及日本經產省等政府部門代表共200餘人出席活動。
  • 日本動漫「入侵」中國30餘年,緣何「相愛又相殺」?
    這或許要從近30餘年,日本動漫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尋找答案。日漫在中國36年:從繁榮到封殺到二度回春自1980年12月中央電視臺引進第一部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開始,日本動漫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此後的30多年裡,日本動漫一直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但是,日本動漫在中國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可以用「命途多舛」來形容。
  • 那部最早進入中國的日本動漫和那個風靡全球的喜歡昆蟲的動漫大師
    你知道上個世紀進入的第一部動漫是哪一部嗎?不錯,就是《鐵臂阿童木》,那個聰明可愛無所不能的正義化身。可是,現實裡是那個非常喜愛昆蟲的醫學博士手塚治虫創造了阿童木。當然這個創作者手塚治虫是日本的動漫大師,也是世界公認的動漫大師。似乎大師都是跨界人才。我們中國的文學大師魯迅也是學醫出身,而且繪畫也很有天分,這位手塚治虫也是這樣的。對了,宮崎駿和新海誠也是這樣的。看來,有時候跨學科的人才也可以很厲害滴。
  • 動漫+文創:揭秘日本文化IP產業鏈
    強大動漫IP為文創發展奠定基礎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日本動漫產業形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體系,讓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漫製作和輸出國。日本動漫產業的開端可追溯至1920年代,日本電影人把西方最新的動畫片製作技術帶到日本,並試著製作動畫片。
  • 探訪日本動漫博物館
    探訪日本動漫博物館   還記得那個睿智機警  對於那些曾經深深觸動我們的故事,陪我們一去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甚至一直到現在長大的我們還會以他們為伴,對於動漫迷們來說,到日本旅遊探尋有意思的動漫人物故鄉,一定是另外一種欣喜,那下面就跟我一起踏上一段日本動漫之旅,探訪日本動漫博物館,開啟兒時最溫暖的回憶吧……  青山剛昌的故鄉:鳥取縣大榮町  走在大榮町城區,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柯南的身影
  • 日本百年動畫簡史上篇+下篇
    2017年,日本動畫產業迎來100周年,他們將1917年《芋川椋三玄関番の巻》等三部動畫電影視為日本動畫的開端。日本動畫走過的百年曆程,從最初被歐美動畫電影暢銷所刺激,到開始國產,到探索日本特色的創作與商業化模式,再到日式動漫風靡全球,非常值得中國動畫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