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基本思想是什麼?人擇原理與易經的相通之處

2020-12-16 探索貓百家號

無論是最古老的《連山易》,還是《歸藏易》或者《周易》,《易經》的核心思想就是「太極生兩儀」,然後以這個基本核心思想演繹天下萬事萬物。可以說,這個思想與今天的「人擇原理」或許是殊路同歸。也就是天下萬事萬物都是由基本的信息決定的。信息0-1的各種序列組合形成了宇宙中的萬事萬物。

智慧信息的進化,都是朝著更具穩定性、自進化性的趨勢發展。從RNA的不穩定到DNA的穩定,從病毒的不穩定到細胞的穩定,從動物基因的穩定但進化性不強到人的非基因智慧信息(也就是人的認知)的強進化性加人的基因穩定性組合,都說明了這一點。

易經的基本思路,就是用0-1的序列組合解釋宇宙萬事萬物,這個基本思想應該說沒有任何問題。人擇原理,或許其實就是宇宙信息演化原理,和易經的基本思路可能是殊途同歸。

《易.繫辭下》中這樣寫道「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附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紋,與地之宜,進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所謂的包犧氏就是指伏羲。這是文字記載的《易經》內容起源於觀天象。

如上圖陶寺觀象臺。陶寺觀象臺既有觀測點,也有觀測牆。考古學家何駑的團隊,從2003年12月22日冬至到2005年12月23日冬至,摹擬觀測了兩年,從觀測牆的不同牆縫中,觀測到了冬至、春分、秋分、夏至的日出。證明這一遺址並非宗教祭祀臺,而是天文觀象臺。陶寺觀象臺的外形,酷似太極,不僅是圓形,而且是順時針旋轉。特別注意的是銀河系星空就是順時針旋轉。

我認為,《易經》是距今5000年(上下1500年)左右的時間人類的一次思想大爆發時期最主要的認知成就,這段時間是人類從早期原始社會突變到階級社會的關鍵過渡期。這個時間節點黃河流域開始氣候變得溫暖,原本黃河流域不如長江流域那樣大面積政權統一,而是分割成若干政治勢力,導致黃河流域人類之間的競爭遠比長江流域殘酷,類似春秋戰國中華大地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是一個多國混戰的局面。這種局面也會導致此局部區域人類的「經驗類認知」進化突飛猛進,遠高於其他區域的人類。這次思想大爆發的結果,使得落後的黃河流域文明取代了先進的長江流域文明,成為中華文明的中心,其思想成就中最耀眼的、流傳時間最久的就是《易經》了。

很多個量子比特按一定規則排列組成了不同「弦」,弦構成了宇宙各種粒子,如電子、光子等等。這些量子比特具有自旋,其旋向可以認為就是一種信息單元,多個量子比特按一定規則組合排列在一起,就是一個弦,每一個弦都可以看成量子比特序列,具有信息熵減的特徵,也就是說具有了「自由意志」的特徵,換句話說,具有了智慧的基本單元的特徵。人擇原理或許就是宇宙信息演化的結果。某種程度上,或許和《易經》的基本原理同出一轍。

《易經》核心思想,就是宇宙萬事萬物都是由0-1信息的序列組合而決定,這個思想其實比畢達哥拉斯的萬物皆數要更進一步,以及今天的人擇原理同出一轍。而中國的《易經》最早來源於對天象的觀察,是經驗認知的記錄。然後逐漸開始增加觀念化內容,最後到西周時期成為一部頂級巫術時代的思想巨著,此時也可以說《周易》就是一本巫術的書(任何巫術的東西裡有隱含著經驗認知)。

本文由探索貓原創,版權所有。

相關焦點

  • 《易經》入圍博士生招生為何引發熱議?重識百經之首《易經》
    近年來,國家重視傳統文化,學習儒家經典的越來越多,但是對於易經研究者並不多,原因是易經生澀難懂加之人們的偏見造成的。《易經》嚴格來講是屬於哲學範疇的,正所謂「善易者不卜」,真正懂得易經的人其實是不會去行佔卜之術的。在路邊擺攤算命之人,其實極少懂得易經,他們的佔卜術其實只是根據自身經驗和察言觀色的本領來說些模稜兩可的話語來行騙罷了。
  • 《易經》和《易傳》的關聯和不同之處
    《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是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和爻辭;《易傳》是對《易經》的解釋。《易傳》包括彖辭,象辭,繫辭,文言,序卦,說卦,雜卦等,其中彖辭,象辭,繫辭,又各分為上下篇,因此共十篇,舊日稱《十翼》,總稱為《易傳》。
  • 《繫辭》第二章內容,包含了《易經》的創作原理和讀解方法
    所以,我們才不厭其煩地先講了《易經》的基本原理和創作目的,又講了離卦和益卦的正確讀解方法,又詳細的講述了大過卦的創作過程,以此來說明「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 《易經》成功破譯生命密碼:生命到底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為什麼就連生命最隱秘之處也與《易經》相通?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此消彼長的原理中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能量是不變的,也是不滅的,盛衰消長,循環往復,這一重大發現讓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 解讀易經,易經對人有什麼影響
    《易經》是什麼?所有文獻都是這麼記載的:《易》為群經之首。因為不管是五經還是六經,都把《易經》擺在最前面;換句話來說,《易》為群經之始,因為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何為易經關於《易經》,見仁者智,各執己見,因為每個人都只是從一個角度去看,都指看到一個方面,只講對一部分,很難把它講全,曾長久地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所以研究《易經》,一定要比較寬廣的包容性。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易經》——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誤解為一本算命、看風水的書。也基源於此,從《易經》中簡化而來的「數字易經」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誤解,今天我們請到了數字易經的傳承人,臺灣數字易經創始人張耀宗大師大弟子張海濤先生,來為我們解讀究竟什麼是數字易經? 筆者:張老師,數字易經與我們傳統的《易經》有什麼關係?
  • 法天象地,開物成務,易經入門之如何認識易經
    但熟悉這個詞不代表就對其有準確的認識,不少人都會將易經與命理、算卦混為一談,這說明人們對於易經的認識是普遍存在偏差的,因此僅從減少被忽悠的概率這個角度來說,對易經做個簡單的了解也是有必要的。用繫辭裡面的話來說就是「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開物」就是認識客觀世界,「成務」就是有效的改造客觀世界,冒是覆的意思,「冒天下之道」是說易經廣大悉備,能「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
  • 易經忠告:人生,不要小瞧那些懂得「獨處」的人,這些人不簡單
    《易經》博大深奧,彌綸天地之道。但古人又說,大道至簡、道不遠人。高深的易經中,也包含很多平實接地氣的生活和人生智慧,即使是在其根本和核心處。歷史上,很多聖人對《易經》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醫聖孫思邈說:「不知易,無以言太醫。」一個醫生沒有學過《易經》,不懂《易經》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醫生的。
  • 聊易經:六十四卦是什麼,卦象如何
    《 易經 》 的產生: 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易經 》 包括 《 經 》 和 《 傳 》 兩大部分:《 經 》 分為 《 上經 》 和 《 下經 》 。 《 上經 》 三十卦, 《 下經 》 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 失傳3000年的《易經》,現身貴州老人手中,專家:這是什麼字?
    老人的話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忙完是什麼書,寫 的什麼字?老人表示他也不知道是什麼書,但是這本書在他家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他們每一代都會抄一遍這本書,然後再將上一代抄的書燒掉,表示對上一代人的尊敬。專家們在了解基本的情況之後隨著老人來到家裡。當老人拿出幾本書後,在場的所有專家們愣了神,完全不知道這本書的意義,也不知道書上到底是什麼意思。
  • 易經應用|探源《易經》的流派——明義理、解象數
    文:袁芊蕁 yuan-qianxun原創文章 抄襲必究《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成書於周朝,伏羲氏畫出先天八卦,周朝的周文王演繹八卦,周文王的兒子周公將其發揚擴充,而成書《易經》,經乃卜筮之書;《易傳》成書於戰國中後期,以孔子為代表的易學家對它做了哲學、政治學方面的新詮釋,寫成《易傳》,也叫《十翼》,發揮《易經》思想而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
  • 易經是什麼?如何正確理解易經
    易經能為我們做什麼?《連山易》演化物質能量的形成,那麼就可以通過計算機,根據其演化方法,將我們這個世界一比一的演化出來,演化出的虛擬世界,包含我們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小到電子、原子、分子,大到行星,恆星,星系。如此我們就可以通過虛擬世界,來探索宇宙。
  • 易經、二進位與64位基因組合一脈相承!
    那麼,你知道為什麼《易經》被稱為中華文明之源嗎?又為什麼被稱為千古奇書?為什麼全世界的名人、學者都對《易經》如此推崇?今天,我們要給大家開個方子:《易經》到底有多厲害?它對人類世界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二、《易經》深刻地影響了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
  • 丁肇中:千年之前,《易經》已記載物質基本構造:粒子觀源於八卦
    中國古代早在千年之前,闡明物質的基本構造:「粒子觀源於八卦」民族自信心,這是當代西方思想不斷湧入,以西方為主的科學技術改變了全世界的前提下,漸漸被拾起的話題。儘管在當代,中國技術已經愈發先進,大量的科研成果已經領先於世界,帶領世界前行。
  • 易經中或隱藏「超級科學」!伏羲就是創始人,說迷信的人被打臉!
    《易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經典,,可追溯至傳說中的伏羲時期,傳說聖人伏羲氏仰觀日月星象,下察山川地理,通過觀察鳥獸身上的花紋,在河圖,洛書的啟示下,畫出了八卦圖,成為《易經》的核心內容。《易經》的名頭特別多,被譽為:「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群經之首,生命寶藏」。
  • 讀《易經》,理解什麼是天人合一
    人是萬物之靈,宇宙之精華。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經》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和地,萬物「統」於天。乾,天也。也就是形成一切的宇宙世界。它廣袤無垠,無窮無盡,幽深玄奧,複雜精妙。
  • 為何一個人就能突破定數,改變命運,悟透了《易經》的變化之理!
    人的一生是在起起伏伏的,都是有高峰有低谷的。如果人生想要成功,我們就必須學會在逆境中破局。古往今來,凡是可以將逆境轉為順境的人,都是那些時代的弄潮兒,易經是他們的必讀書目。《易經》講定數與突破定數。如果我們理解了《易經》的變化原理,就可以突破定數,甚至改變我們的命運。乍一看,兩者之間似乎有矛盾。
  • 讀懂《易經》,這10句話的解析基本搞定,值得收藏品鑑
    《易經》是中國第一經,它是群經之首、也是群經之始。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裡發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時也對中國的道教·儒家·中醫·文字·數術·哲學·民俗文化等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一句話:易經是什麼?
  • 《易經》洩露3大成功定律:能贏到最後的人,從不是靠努力和聰明
    《易經》洩露3大成功定律:能贏到最後的人,從不是靠努力和聰明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六四: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這句話的含義便是:六四:回到深隱之處,擺脫住宅,進到社會發展,便會覺得自然環境的兇險,隱退的想法溢於言表。
  • 寶典館系列10《易經圖文百科—1000個易經問題活學活用》
    《易經》的總體哲學思想是什麼? / 011.《易經》的宇宙思維模式是什麼? / 012.《易經》的根本精神是什麼? / 013.《易經》的辯證法則是什麼? / 014.《易經》中兩個指導人行為的概念是什麼? / 015.易學卦象是怎樣產生的? / 016. 古人是怎樣用《易經》進行預測的? / 017.《易經》是如何流傳至今的? / 018.怎樣理解《易經》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