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荷塘美——林風眠

2021-02-07 書畫新風景

林風眠 蘆汀晚塘

欣賞林風眠筆下的荷花,總讓人感覺有一種宗教般靜穆的美感。

林風眠曾說:「我是睜著眼睛在做夢,我的畫確是一些夢境」。

林風眠似乎一直在紙素之間構築一種超越現實,超越世俗的「夢境」,勾勒出他對平靜恬淡、世外桃源般心靈故鄉的嚮往。

林風眠 荷塘

與20世紀的中國藝壇上與其他多從傳統入手的藝術大師相比,林風眠的荷花則多吸取了西方的繪畫方式。他的畫面上有墨有彩,但這種墨與彩不完全是中的,也不完全是西的。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早年留學法國,深受印象派、後印象派,特別是野獸派馬蒂斯和立方體主義畢卡索等的影響。在觀念上,林風眠則將西方現代流派中重視對光影、色彩、線條、結構、節奏的審美觀引入中國畫,將視覺美、節奏美與中國畫傳統的意境融會貫通,從審美觀念上對中國畫革新做出了偉大探索。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的荷塘系列作品,善於通過黑白的對比營造沉鬱孤寂的意境,卻並不一味消沉或顧影自憐。相反,他的作品往往具有雄渾的力度和宏闊的意境,在感傷中往往又蘊涵著勃發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希望,並且展現自身孤傲、高潔的情懷。所以,他的作品看似粗率卻意蘊雋永,令人們觀後久久難以釋懷。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 荷花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 荷塘

林風眠 荷花

林風眠 荷塘 1965年作

林風眠 荷塘

《荷塘》是一件意境深遠的上佳之作。一片漆黑的天地之間,盛開著朵朵潔白的蓮花,滿幅大面積的黑色濃鬱卻不沉悶,展示了林風眠獨具一格的設色技巧。在濃鬱的黑色對比下,白色的荷花色韻晶瑩剔透,碧綠的荷葉迸發出勃勃生機。

林風眠 荷塘

這幅作品是將油畫與國畫的表現技法融合在一起的典範之作。盛夏時節,池塘中的荷花正處於盛放時期,碧綠的荷葉襯託著朵朵白蓮,在靜謐的黎明時分盡情地展露風採;錯落其間的水草增加了畫面的豐富性,使其避免了單調感。

為了表現蓮花潔白的花瓣,畫家打破了中國畫賦色含蓄清雅的傳統,不僅以鮮明、亮麗的荷葉加以襯託,還直接以厚重的白粉塗抹花瓣,這無疑是借鑑了油畫的色彩表現技法,將其靈活地嫁接於國畫上,大膽著色,整個畫面鮮亮、通透,似乎還散發著荷花的淡淡清香。

林風眠 荷塘

此副作品畫面下部畫面清麗雅致,荷花、花苞依近大遠小之透視原理,錯落有致的分布在畫面中,浮出這「蓮葉荷田田」的綠色海洋。潔白無暇的荷花因透視和光線的關係而發生虛實強弱之變化,與藍綠、黃綠、深綠的荷葉相互映襯,似乎每個花瓣都有光影的變化,豐富和諧,令人讚嘆。

中部畫面概括,水、荷葉與天空混為一色,墨彩交融,點點白荷散落其中,點綴畫面,上半部荷塘於天際交接之處,水墨交匯形成豐富的形態,與下部明麗的畫面形成強烈反差。

林風眠 荷塘

相關焦點

  • 11月19日,「畫冠中西」林風眠、吳冠中師生作品展湖南展出
    作為中國現代美術發展的重要旗幟,林風眠和吳冠中均是20世紀為此做出了重大影響力的傑出藝術家。提到林風眠,他的貢獻不僅在於他是揭開了中國現代藝術教育新篇章的重要人物,更在於他構建了一條「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學術脈絡,他用一生孤獨的奮鬥指明了這條振興東方藝術的創新之路。
  • 林風眠國畫作品欣賞
    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後來的浙江美術學院)任校長。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林風眠於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   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
  • 「一切景語皆情語」,林風眠的彩墨風景畫
    風景是林風眠脫胎傳統山水畫、翻出新境的重大成就。他認為水墨依靠濃淡乾濕的變化可以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但對於光影的傳達卻比較蒼白,如果能引入豐富的色彩,將會為畫面帶來更大的可塑性和更多的可能性。對於林風眠的風景畫,他的學生趙春翔的一段話或許可以讓我們從直觀美的角度更切近地去了解。
  • 家長建議把《荷塘夜色》移出教材,原因就因為這八個字,你覺得呢?
    其實,除了《背影》以外,朱自清所寫的《荷塘夜色》也被編入教材裡面。 不過,《荷塘夜色》卻產生了很大的爭議,甚至有家長要求把這篇課文移出教材。同樣出自朱自清先生之手,為什麼一篇引起了眾人的共鳴,另一篇卻被要求移出教材呢?
  • 【鄉愁安順】來羊場村,觀荷塘夜色,吃藕「醜」變美?
    騎著自行車穿過十裡荷廊,沿途荷塘美景讓人駐足,清風徐來,夾帶著泥土氣息和荷花清香,頓時心曠神怡。       夜幕降臨,採用「聲、光、形、色、動」等多種彩燈工藝的夜間景觀「荷塘夜色」將景區裝扮得別有趣味,讓身臨其境的你能直觀體驗到純手工打造的現代彩燈藝術。
  • 林風眠的這些作品,真是讓人美醉啦!
    林風眠 秋林欣賞林風眠的作品,猶如享受音樂,不論其對線條的處理還是色彩的運用,皆讓你感到那難以言明的韻律和淡淡的詩思之境。林風眠 楓林林風眠《楓林》一類風景的原初記憶,主要得之於1953年秋天蘇州天平山之行。天平山的楓林、松柏、池塘、小路和逆光的山體,給林風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林風眠:把中西藝術融為「彩色的詩」
    今年是林風眠先生誕辰120周年。他是我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是一位開風氣之先的藝術巨匠,他一生都為中西藝術的融合探索奮鬥。詩人艾青曾寫詩給他的老師林風眠,讚美他的畫是一首首「彩色的詩」。在古希臘的荷馬、義大利的但丁、中國的孔子,以及雨果、託爾斯泰等歷史上的名人、思想家齊聚一堂,畫面宏偉,線條粗獷,色彩陰鬱深沉,可謂青年林風眠內心澎湃的宏大敘事。據說,這件作品是他僅用一天時間創作完成的。也正是在這次展覽會上,蔡元培對林風眠刮目相看,大為賞識,日後多有提攜。多年後,林風眠的學生蘇天賜評價:「《摸索》是林風眠的宣言書和墓志銘。
  • 林風眠:蒼涼孤獨卻又星光璀璨
    :九十二歲的八月十二上午十時,林風眠來到天堂門口。這座建築名為「敦裕居」,為林風眠的故居。 走進敦裕居,裡面掛著林風眠的畫作,其中一幅畫上,蒼翠的松林之中有幾所灰瓦白牆的房子,房子前有清澈的小溪,一座拱橋架在小溪之上。 翻開林風眠的畫作,會發現蒼翠的樹木、灰瓦白牆的民居、民居前的籬笆、清澈的小溪、河水旁的灘涂都是其中重要的元素。而這些元素是深埋在林風眠腦海中對家鄉的印象。
  • 經開區:十裡荷廊康養谷 「荷塘夜色」點亮暑期夜間遊
    為增加夜間景點,記者在十裡荷廊了解到,繼親水平臺之後,又新打造一個夜晚景觀——荷塘夜色。該景觀,彩燈採用「聲、光、形、色、動」等多種彩燈工藝,以藝術的手法點亮夜間十裡荷廊。當夜幕降臨,十裡荷廊仿佛換了一副模樣,奼紫嫣紅的彩燈將千畝荷塘裝扮得別有趣味。
  • 林風眠與上海中國畫院
    1954年,華東美術家協會在上海正式成立,林風眠擔任理事。同年,他出席了上海市第一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當選為第一屆市政協委員。由此,林風眠開始慢慢參加上海的一些官方藝術活動,與上海的畫家在活動中有所交往,並於深入生活的採風與勞動中嘗試了新的繪畫題材。
  • 中西合併的開拓者,一生孤獨卻燦爛——林風眠畫作欣賞
    :九十二歲的八月十二上午十時,林風眠來到天堂門口。▲林風眠(1900-1991) 棲息水墨紙本 鏡框36×40cm浙江長樂2018春拍作品題識:林風眠鈐印:林風眠印      林風眠的《棲息》,純以水墨表現,四隻小鳥錯落整幅畫面,用筆簡潔,以闊筆墨塊,或濃墨,或淡墨,表現出小鳥的恬靜、悠然與自信,遠離喧囂世俗糾葛,這種和諧之美,是絢麗與寧靜的世界。
  • 遊清華,夜尋荷塘月色
    一夜雨後今天溫度驟降, 晚上老媽拉著我一路散步走到離家不太遠的朱先生的荷塘。清華園內有兩個荷塘,一直覺得有先生塑像的荷塘雖然小一點兒,那應該是先生筆下描寫的荷塘月色,記憶中就是周圍的高高低低,遠遠近近的楊柳。
  • 林風眠在香港的歲月片斷
    近年來,梅州家鄉人民對享譽國際畫壇的林風眠大師的研究,可謂風起雲湧。研究大師,學習大師,誠乃益事也,但眾說紛紜中, 尤其大師在香港的情形,有不少訛傳或誤解者。為正視聽,還原真相,筆者親身採訪了多名見證人,並記錄如下—— 1977年末,林風眠先生獲準來港,首先電報告居港宗親林汝祥先生。
  • 最憶是西湖:林風眠的西湖印象
    ——林風眠 1989年10月,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辦「林風眠九十回顧展」,九十高齡的林風眠親自出席開幕,引起極大轟動,該次展出林氏各時期藝術之代表,《西湖》即在此之列,並收錄於展覽畫冊《林風眠畫集》。
  • 百年巨匠——林風眠作品欣賞
    ▲《秋林盡染》編者按:林風眠是一代美術宗師和融合東西方藝術的殿堂級人物,也是梅州客家兒女的驕傲。20世紀初,在中華民族面臨重重危難之際,從梅江邊上小山村走出來的林風眠,以復興東方藝術為己任,胸懷遠大理想,提倡兼收並蓄,調和中西之藝術,創造出富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兼顧高度個性化的抒情畫風,為中國現代繪畫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和風格典範,同時,他前後執掌南北兩藝專,培育出李可染、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名師巨匠,堪稱中國美術教育史上的劃時代巨獻,生動闡釋了近代以降嶺南藝術家「得風氣之先
  • 林風眠100幅高清作品(珍藏)
    林風眠的學生中最著名的五位: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蘇天賜、席德進。他們有活躍在北方與南方者,有在巴黎者,也有一位在臺灣。他們的創作都可看出發端於林風眠,後來逐漸各自走上不同的方向。林風眠 打漁殺家林風眠 打漁殺家
  • 大沽河同題詩《荷塘月色》52首
    荷塘的魚兒悠遊 荷葉底下的蛙鳴 構成天然的圓舞曲 醉美了荷塘月色.蕩一葉小舟 在月光上漂流 夜色朦朧 美也是朦朧的 滿塘荷花 哪一朵上坐著仙子 蛙鳴太多 它們說法不一 其實不用較真 朦朧的美 祖母綠的釉彩濃重端莊 暗影裡熙和著蟬蛙的頂禮歌唱 哦水中月月中芳 寧靜的抒籠著夏日荷塘 莊嚴著神秘朦朧的夜色水鄉 .
  •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林風眠的水墨仕女
    「畫冠中西」展出作品《白衣仕女》「畫冠中西」展出作品《讀書仕女》仕女是林風眠盛期作品的一個重要方面畫冠中西」作品:《捧花仕女》「畫冠中西」展出作品《琵琶仕女》總的看,他的仕女畫多用典雅的色澤捕捉一種可望不可及的美,
  • 往事|林風眠晚年的兩次日本個展,有哪些令人費解之處?
    當時知道林風眠的人不多,甚至連文化處的人也不清楚林風眠為何許人,但趙寶智完全憑自己個人的理解,覺得林風眠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應有公正的地位。已經大紅大紫的名家,不必錦上添花,而對受過迫害的林風眠,寄予格外的遺憾與特別的同情,不但在自已的專欄上選登了林風眠的兩幅作品,以簡訊的方式將林風眠畫展廣而告之,而且還在《藝術公論》上發表了專論文章,這一切都出自個人興趣愛好,與組織領導無關,其實他與林風眠也不認識。後來林風眠與女秘書來使館尋他,還有點愕然。對林風眠怎麼會看到這篇文章,又通過誰找上他,至今還是個謎。
  • 良辰美景,我願沉醉在這片月下荷塘裡!
    夜風靜靜吹拂吹到天上的繁星落入溼地的荷塘變成點點星光閃耀人心時光緩緩,在這樣一個夜晚,想與你一同沉醉於,神秘而美麗的夜色荷塘裡遊夜色悄然降臨,在習習夜風中,讓我們一起進入西溪洪園的美妙世界……夜遊景點推薦特別高興的是:在東關荷塘碼頭,今年又新增了一處叫「雲夢書」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