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永嘉發布
「要什麼餡,梅乾菜和鹹菜各10個?」「好好,廣東對吧,我們儘量趕出來寄過去。」在縣城碼道西街16號不足20平米的孝老頭麥餅店裡,戴秀娟忙碌得運營著自己的麥餅餅店,她一邊接電話,一邊確認訂單,包餅的手卻沒有停過。小店外還有很多溫州各地來的「粉絲」,就為了打卡縣委書記王彩蓮在2020楠溪「行」雲平臺直播上推介過的「楠溪麥餅王」,看一看麥餅從一身白皙變成金裝亮相,嘗一嘗鬆軟薄脆、焦香四溢的永嘉麥餅。
下午2點30分,是門店一天中最「閒」的時間。臨街的門面不大,乾淨亮堂。見到戴秀娟時,她正在包餡,丈夫陳久孝用勁的揉面、擀麵,小兒子陳洋洋不時注意電餅鐺裡麥餅的火候,大兒子陳亮亮正一個接一個地真空包裝已經「晾」好麥餅,大兒媳張靜雲專心地在微信上接單,一位特意過來幫忙的親戚也是腳不沾地。眾人身後桌上放滿了已經包裝好,等著快遞員上門收件的麥餅。
「看了新聞,有的人就特地跑過來,溫州、杭州、上海的都有。」戴秀娟眼裡透著笑意,這次2020楠溪「行」雲平臺直播,永嘉麥餅很「火」。到底「火」到了什麼程度?以前店裡每天能賣200多個麥餅,雲推介活動後,近幾天的訂單在翻倍增長,就連新疆的都打來電話預計,還有不少線下顧客慕名前來購買。
由於店裡原先的員工還沒返崗,為了完成訂單,一家五口再加上親戚齊上陣,切餡、和面、燒制麥餅、包裝成品,分工合作,每天幹到凌晨,才堪堪完成當日訂單。
臨近下午16時,一對溫州市區來的特地過來買兩個麥餅回去。這對夫妻說,每次來上塘,他們都會到店裡買幾個麥餅,鄰居嘗到後,也時常叫他們幫忙帶。有不少顧客一口氣就要訂購10個、20個麥餅,也有直接打電話到店裡訂購30個,要帶給外地的親戚。
「現在手上還有200多單,已經排到了幾天後了。」戴秀娟說,為此,她無奈做出了「限購」措施,溫州來的客人「限購」三個,當地的客人「限購」兩個。「感謝支持,真是對不住,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面對一家人的歉意,大多數顧客表示理解,對於永嘉麥餅「火」了,表示祝賀。
據了解,店裡的幾位員工近期就能返崗。
我們看到的是一家小小的麥餅點因為一次「觸網」而走紅,但是這背後確是有很多因素而促成的,比如說老闆對於麥餅技藝的傳承,還有政府對於麥餅產業的支持,當然,還需要一點點小的機遇。
陳久孝是沙頭鎮古廟人,這位60後在北京辦過外貿服裝企業,手下100多號員工,產品出口多個國家,也跟人合夥做過大型遊樂場。在外人看來,兩人都是有頭有臉的生意人,為何偏偏做起了辛苦的麥餅買賣?
2017年,由於生意不景氣,兩人回到永嘉打算找份事情謀生。「年齡這麼大了,沒有一紙文憑、沒有一技之長,哪那麼容易?」偶然機會,漫步街頭,一家麥餅攤進入了他們的視線,老闆是永嘉人,生意相當不錯。餅一個個賣出去,錢一份份收回來,看得兩人心裡踏實起來了,「也許麥餅是一條路。」
「60、70年代農村出來的永嘉人,大多會做麥餅。」回想年少時,每年立夏麥子成熟,母親把第一茬麥粉製成麥餅,全家聚在一起「嘗新麥餅」,那時起,擀、壓,收、捏等的傳統制餅技藝,深深地烙在了陳久孝的心裡。
「做就做好。」麥餅走進了他們的生活,兩人自己開車走遍了溫州地區大大小小的麥餅企業、麥餅小攤,買回家邊嘗邊分析市場偏好,在家摻麵粉,弄餡料,調味道,一次次試驗。每次把麥餅做好分給別人吃,請大夥提意見。2018年6月,當時的嘉香麥餅的開業了,看著生意日漸紅火,打算註冊商標時,被告知已被搶註,這才有了「孝老頭」。
同年,陳久孝參加了第二屆楠溪麥餅王大賽,獲第三名。次年,經過拌麵發麵、調製餡料、揉面摘劑、擀制、烤制各環節,不斷訓練,不斷強化,「楠溪麥餅王」花落「孝老頭」,至此,「孝老頭」在永嘉麥餅界算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從「偷師學藝」到「楠溪麥餅王」,夫妻兩說他們自己的創業故事裡,還要感謝戴秀娟的老師胡嶽灶的當頭棒喝。說到底,做麥餅是技術活更是體力活,身份上的落差,讓兩人一時難以接受,開店一段時間,他們最害怕的就是遇到熟人。「沒面子,以前生意上的朋友打電話問我們現在在做什麼,就說在玩。真躲不過去了,就回一句,『總比借錢吃飯要好。』」
「直到,胡嶽灶老師對我們說了一句,『你想要做老闆,就要學人睡地板。』」從此,夫妻兩放下了身段。
開麥餅店的人多了,競爭力大了,為了留住客戶,做好麥餅,他們在麥餅的餡料上下足了功夫。並實驗出了每個麵團200克,餡料270克的最佳比例。陳久孝介紹說,若想麥餅香,食材成本就不能省,一定要用最好的餡料。陳久孝想到,小時候,麥餅出鍋後,母親會把餅子放在灶洞裡烤一烤再吃,餅一入口,頓覺表皮鬆脆,內質軟糯。為此,他從縉雲定製了鑊灶,吃前烤一分鐘,果然不出。為了保證長途運輸中麥餅的衛生安全,還購置了一臺真空包裝機。每個包裝袋上都印 「說明書」,建議顧客先使用高壓鍋、電餅鐺或者平底鍋加熱麥餅後再享用,十分細緻。
孝老頭麥餅的口碑越來越好。戴秀娟也有苦惱,「大兒子之前是做淘寶的,近半年來一直在店裡幫忙,前段時間隱約提過想要趁年前出去闖一闖。小兒子則在店裡,一邊幫忙一邊備考,最近忙得都沒時間看書了。」如今,大兒子也打算趁著雲直播的影響,利用自己的專業將自家的麥餅店籌劃更加現代化的經營模式。例如,對接淘寶商家、美團、支付寶等電商,發展線上交易。
對於如何在麥餅業有進一步的發展,一家人已有了新打算:「原本想就這樣安於現狀,經營個麥餅店就行,但現在我的思路發生了變化。」陳久孝表示,縣裡利用楠溪「行」雲平臺等電商優勢,打響永嘉麥餅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堅定了他做好永嘉麥餅的信心。
你58個永嘉朋友已經關注
掃一掃關注早安永嘉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查看
律顧問:郭炳彪律師 浙江澤甌律師事務所
商務合作電話:18324263659(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