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麥餅「火」了!公路上的永嘉麥餅不僅是網紅美食,也是……

2020-12-20 騰訊網

「爬爬山嶺,吃吃麥餅,山水冰冰」這句永嘉廣為流傳的俗語是以前當地人出行的真實寫照。山路遙遠,楠溪江水流長,永嘉人出行短則三五天,長則十天半個月,一張麥餅足有1斤重,麵餅勁道,餡料充足,保存時間久。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麥餅是永嘉人出行的必備口糧。一張竹筏,幾張麥餅,遠行的遊子帶著鄉愁走南闖北。

△楠溪江竹筏

近年來,永嘉麥餅換上了新裝,一些老字號麥餅店註冊商標,麥餅真空包裝,店主網上接單,開啟了線上銷售。最近的一場網絡直播將麥餅推向了人氣巔峰:3月22日以來,2020雲上世界永嘉人大會以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行,同步啟動楠溪「行」雲平臺,即該大會通過「雲啟、雲聚、雲推」,實現「雲遊、雲購、雲享」,推動「永嘉經濟」和「永嘉人經濟」相互促進。

除了落地招商投資項目,這種線上線下互動的經濟模式也讓永嘉楠溪山水和美食人氣攀升。永嘉縣邀請網紅在景點邊吃麥餅邊直播,永嘉縣政府也親自上陣雲平臺直播,向網友推薦永嘉傳統美食,勾動了屏幕前眾多網友的胃口。

許多慕名的遊客想嘗到剛出爐的麵餅,就會親自前往永嘉一趟,在餅攤前等上幾分鐘。經過最後一道烤制出爐,老闆還會熱情地把麥餅切開,勸客人趁著現在香氣最濃鬱口感最好趕快享用。網上訂單多,前來品嘗的遊客也多,由於忙不過來,永嘉有的麥餅店甚至出臺了每天「限購」措施:溫州人限購3個,永嘉當地人限購2個。

△烘九線(原41省道)

3月31日,記者在當地居民的推薦下,來到一家歷史較為悠久的「王徐記」麥餅店。這家店位於永嘉通景公路烘九線(原41省道沙頭鎮石柱村段)與珍溪口大橋交匯處,記者到達時,幾位遊客正在麥餅鋪中大快朵頤。

「以前那個隧道(S223省道大源隧道)沒打通的時候,大家都是從這條路(烘九線)到獅子巖景區,客人很多。現在門前車流比以前少,但一些回頭客還會專門繞道這裡。」老闆娘說道。

王徐記麥餅店

最早的時候,他們的麥餅攤開在渡口旁,遠行的人帶上麥餅後乘舟沿楠溪江南下至溫州。隨著交通的發展,從渡口搬到公路邊,這家店開了30多年。「以前孩子小,我們如果出去打工沒人照顧他們,就留在家做麥餅。現在兒女已經成家,小孩子都好幾歲了。」老闆欣慰地說。靠做麥餅,夫妻倆供家裡3個孩子讀完了大學。

在外多年,難忘家鄉味道。每到春節,永嘉人歸鄉後先嘗嘗家裡的麥餅,節後離開家鄉,總要帶一些啟程。這家店往年最忙碌的時候要數春節,一天最多可賣1000多張麥餅,再加上節假日,一年下來收入能到50萬以上,老闆娘提到收入最好的一年能達80萬。

永嘉一共有多少家麥餅店當地人也數不清,僅沙頭鎮的一條街就有30多家。除了這些固定的店,從永嘉縣城到鄉間,還有大大小小的流動麥餅攤位,有的攤位甚至開到了城鄉公交停靠站中。進行路域環境整治後,永嘉縣公路管理局為他們找到了新的歸宿。

「目前有2個公路服務站正在進行改造提升,今年6月底就能投入使用。相對於原來的服務站,這個空間拓展了許多功能,集停車休息、農產品展銷、公路文化展示為一體,便於集中管理,維護公路環境。」永嘉縣公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永嘉美麗公路沿線楠溪江風景

除了停車休息,考慮到公路服務站綜合功能,永嘉縣公路管理局在服務站中修建了農副產品展銷平臺、衛生間等設施,為遊客提供更多便利。麥餅、番薯、玉米、蔬菜等永嘉特產都可在其中銷售。另外,該局計劃將楠溪山水融合到公路文化中,以多種元素在服務站中體現,未來綜合公路服務站將成為永嘉縣完善景區配套設施,展示公路形象的重要節點。

監製/丁前程 鄭莉

編輯/周倩

記者/沙凱迪

通訊員/葉邁峰

圖片/葉邁峰 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美麗公路上的永嘉麥餅「火」了!
    「爬爬山嶺,吃吃麥餅,山水冰冰」這句永嘉廣為流傳的俗語是以前當地人出行的真實寫照。山路遙遠,楠溪江水流長,永嘉人出行短則三五天,長則十天半個月,一張麥餅足有1斤重,麵餅勁道,餡料充足,保存時間久。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麥餅是永嘉人出行的必備口糧。
  • 永嘉麥餅火了!
    在縣城碼道西街16號不足20平米的孝老頭麥餅店裡,戴秀娟忙碌得運營著自己的麥餅餅店,她一邊接電話,一邊確認訂單,包餅的手卻沒有停過。小店外還有很多溫州各地來的「粉絲」,就為了打卡縣委書記王彩蓮在2020楠溪「行」雲平臺直播上推介過的「楠溪麥餅王」,看一看麥餅從一身白皙變成金裝亮相,嘗一嘗鬆軟薄脆、焦香四溢的永嘉麥餅。
  • 家鄉的味道-永嘉麥餅
    要說最近永嘉最火的美食,莫過於有著千年歷史的麥餅了。家喻戶曉的永嘉麥餅,自2020楠溪行雲平臺直播王彩蓮書記親自打CALL後,瞬間爆紅。約上幾位好友「吃貨」去走街品嘗各種美食,已成為時下的一種日常。2020年4月14日早上,永嘉縣農業農村局劉建副局長(縣麥餅辦副主任)接受記者採訪時道:「永嘉麥餅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地方特色美食,承載著永嘉人一份濃濃的鄉愁和記憶。」(詳見採訪視頻)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兩家麥餅店,還有溫暖的故事。
  • 味道江南 | 永嘉麥餅
    街口有一家古香古色的小店,走進去看到,牆壁靠左一側立有一排書架,書架上擺放著各種書籍,還有幾張桌子、坐凳。同行者中有人問:這是農家書屋嗎?溫州朋友笑答:這是溫州最好吃的網紅永嘉麥餅店。我注意到,小店電子屏幕上正在播放著永嘉麥餅的相關介紹。
  • 永嘉麥餅故事|音樂教師變身「麥餅王子」
    而在溫州地區,永嘉麥餅更是有著千年歷史,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介產品。2020年3月,縣委書記王彩蓮在雲上世界永嘉人大會上親自為永嘉麥餅打CALL,引起市民爭先訂購。縣政府研究成立永嘉麥餅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下設麥餅辦辦公室,駐地永嘉縣農業農村局。
  • 溫州麥餅哪家強,「永嘉」麥餅稱「霸王」
    永嘉麥餅是一種主食,具有形體大、餅皮厚、餡料豐富、經多次煎烤;麥餅口感鬆脆,鮮香,可口,廣受溫州人的喜歡。至今,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溫州人,思念家鄉的時候,就會想起家鄉的麥餅。甚至,來溫州的外省人,也是對麥餅「情有獨鍾」。
  • 縣委書記「代言」後 永嘉這家麥餅店火了
    溫州網訊 「早上7時到下午3時,已經有100多個客戶下單來買我們家麥餅了。客戶不僅有本地人,還有上海、深圳的客戶。」昨天,孝老頭麥餅店的老闆娘戴秀娟一直在忙。自從永嘉縣委書記王彩蓮助陣2020楠溪「行」雲平臺直播,現場推介併購買永嘉楠溪麥餅後,孝老頭麥餅店就成了網紅,銷售額連日倍增。
  • 永嘉麥餅哪家強? 家庭主婦陳小平獲封「麥餅王」
    選手們拿出看家本領,爭奪「楠溪麥餅王」稱號。金魚 攝  溫州網訊 永嘉麥餅哪家強?這個讓市民們爭論不一的話題,終於有了答案。昨天,由永嘉縣人社局和縣總工會聯合舉辦的首屆楠溪麥餅王大賽決賽在永嘉廣場圓滿落幕,「麥餅王」的稱號也最終揭曉。
  • 是兒時記憶也是思鄉寄託 永嘉麥餅,有味有故事
    今年3月舉辦的2020雲上世界永嘉人大會上,永嘉縣委書記王彩蓮強勢助陣楠溪「行」雲平臺直播,現場推介併購買永嘉楠溪麥餅,讓麥餅著實火了一把。  從當年用於充飢的乾糧,到如今紅遍朋友圈的時尚美食,麥餅是永嘉的記憶,是溫州的符號,同時裹挾著濃縮於楠溪山水間的幽幽鄉情,將走南闖北的遊子與家鄉緊緊牽在一起。
  • 鄉愁:永嘉王徐記麥餅前傳
    永嘉楠溪麥餅是何高人發明現在已無從考證了,在我看來它應該起源於祭品。最近這段時間,位於永嘉通景公路烘九線(原41省道沙頭鎮石柱村段)與珍溪口大橋交匯處,有幾十年歷史的王徐記麥餅無意間成了網紅,這勾起了我的無限回憶,尤其在這思念先人的清明期間。
  • 永嘉麥餅該怎樣發展?聽聽這群人怎麼說!
    圍繞麥餅產業構建產業鏈,傅朝宗詳細講解了什麼是永嘉麥餅產業鏈、為什麼要重視永嘉麥餅產業鏈以及如何構建永嘉麥餅這個產業鏈。「要把『永嘉麥餅』做成網紅產品。」縣商務局副局長虞振卯表示,永嘉麥餅要做好線上的推廣銷售,目前商務部門主要在做的就是利用楠溪行.E嘉人全民直播節平臺,從6月6號到年底,每周都會有相應的直播活動,其中麥餅是重點推的一個內容,從而提升永嘉麥餅在全國的知名度、美譽度和銷量。
  • 永嘉麥餅花開四季 賦能文農旅新風尚
    永嘉麥餅作為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地方特色美食,連月來熱度不減。橋下鎮社區學校校長潘哲老師,於近日組織開設首屆社區學校麥餅班,課程按照永嘉麥餅培訓班模式複製,吸引了社區市民積極響應。首期40名學員學習熱情高漲,潘校長邀請到永嘉縣麥餅辦領導及永嘉麥餅培訓班指導老師汪永良先生作為嘉賓現場指導。
  • 特產早知道——楠溪江農家永嘉麥餅
    所謂「一方水養一方人」,在特產上也是「一方水養一方特產」。這些特產有你想了解的嗎?快和小編來認識下吧,本期我們介紹的特產是——永嘉麥餅永嘉麥餅、楠溪江麥餅、王大媽麥餅、沙頭麥餅、塘頭麥餅。沙頭歷來是舴艋停靠旅客歇腳候潮的埠頭。此地麥餅別有風味。往來旅人常備為乾糧。
  • 溫州十大名小吃之永嘉麥餅:往來旅客把它常備為乾糧,好吃又營養
    永嘉麥餅,溫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它原產於永嘉沙頭,而沙頭歷來是舴艋停靠旅客歇腳候潮的埠頭,往來的旅客就把它常備為乾糧,據說這個小吃別有風味,圖為永嘉麥餅。據說這個永嘉麥餅中一個麥餅的原配料是半斤麥粉,一個雞蛋,一湯匙菜油,攪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鹹菜、鮮肉、磷蝦、味精。
  • 金秋十月 永嘉麥餅喜迎豐收季
    都說豐收的時候,也是想家的時候。幾位在外地的好友,近日讓我快遞永嘉麥餅給他們品嘗,不為別的,只是單純想家了。筆者是80後,和很多同伴一樣,小時候能吃上媽媽或者外婆用柴火烤制的永嘉麥餅,是非常幸福的事兒!
  • 永嘉一麥餅店助力抗擊疫情 每天贈送百餘個麥餅
    溫州網1月28日訊 (通訊員 陳秋芬)連日來,疫情牽動著每一個永嘉市民的心。春節期間,考慮到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用餐可能存在問題,位於永嘉縣城望江北路的一家麥餅店也想貢獻一份力量。  今天上午,汪永良夫妻倆又早早的從巖坦老家下來給防疫一線的人員製作麥餅了。汪永良說,今天預計要做120多個麥餅。「所以早上5點就從巖坦老家下來,並對店鋪做好酒精消毒就開始做了。」  臨近中午,30個麥餅終於製作完成。汪永良與兒子先開車送往縣人民醫院。汪永良跟院方的人說,「明天不是上午就是下午,最少給你們送30個啊。就單供你們醫院了。」
  • 浙江永嘉:著力打造麥餅區域品牌 助推產業化長足發展
    為加快永嘉麥餅產業發展,打造永嘉麥餅區域品牌,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浙江省永嘉縣正式成立「永嘉麥餅」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永嘉縣副縣長黃方雷擔任組長。  自永嘉縣委書記王彩蓮在楠溪「行」雲平臺直播推介永嘉麥餅後,永嘉積極推進麥餅協會成立的籌備工作。
  • 永嘉麥餅,理學大師朱熹很喜歡吃!紀錄片來了!
    永嘉麥餅是浙江省永嘉縣的地方特色歷史文化食品,是來到永嘉旅遊必不可少的小吃。據百度百科,永嘉麥餅已經有1000餘年的歷史,源出於花坦村,由花坦村朱氏先人所創,唐朝時在遷居花坦村時,為方便吃飯,以麥粉包裹鹹菜和鮮肉煎烤而成,因味道鮮美受到歡迎,慢慢地在周邊及至溫州地區流傳開來。
  • 永嘉麥餅哪家強?這個爭論很久的話題很快有答案
    永嘉麥餅的標配  溫州網訊 半斤麥粉,一個雞蛋,一湯匙菜油,攪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鹹菜、鮮肉、炊蝦、味精。包攏後,用木槌捶成扁圓形,在平底鐵煎盤中烙至兩面白,再轉到烤爐中焙硬。食之鬆脆,噴香,堪稱美食。  關於永嘉麥餅到底哪家好吃,一直沒有一個論斷,現在永嘉要辦一場專業的麥餅大賽來一決高下了。近日,永嘉縣人社局發文,要舉辦首屆楠溪麥餅王製作大賽,並徵集各路高手參賽。而就在通知發布幾天之後,報名人數已經達到了數百人,主辦方直呼大大超出了預期。
  • 永嘉麥餅等76個項目 被列入我市非遺名錄
    原標題:永嘉麥餅等76個項目 被列入我市非遺名錄   昨天,市政府公布了第七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永嘉麥餅、前陳龍燈、塘河民間故事、礬礦號子、溫州吟誦等76個項目入選。  這批非遺項目共設民間文學、傳統音樂、曲藝、傳統體育、遊藝、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與民俗等10個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