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NEW YEAR
兒時,最期盼的就是過年。
那時候的過年,是人頭攢動的市集上的年貨,
是家門口張貼的對聯和福字,是大掃除的辛苦,
是屋簷下的臘肉,是年夜的餃子,是零點的鞭炮聲,
是打開紅包時的期待....
我們來看看賈玲
記憶中兒時的年味
味至濃時即家鄉,
將新年的儀式感和幸福感注入煙火中:
大河紅魚、臘肉粑粑、醬爆黑豬肉、
襄陽纏蹄.....就這樣,
帶著鄉風鄉俗的年味在寸寸光陰中,
釀出醇香厚重的襄陽記憶。
年味兒是媽媽親手包的餃子,
是爸爸專門為你炒的臘肉,
有人說,現在年味兒不如兒時濃了,
但其實只要回到家鄉,
與家人團聚,就是最好的年味兒!
賈玲的兒時回憶也引起襄陽網友的共鳴!
襄陽到底有哪些美食呢?
襄陽牛肉麵
襄陽人一天的生活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開始。看一碗襄陽牛肉麵正不正宗,就看這麵湯是不是地道,牛油熬製的麵湯,一半油一半湯澆在面上,香氣逼人。讓牛肉麵成為襄陽人最喜愛的早餐。
吃牛肉麵是襄陽人的早餐習慣,而喝黃酒是吃牛肉麵的習慣。黃酒的甘冽與牛肉麵的鮮香在口中交融,讓早餐更有味道、更有營養,也讓生活更有詩意、更有情調。
大頭菜
對襄陽人記憶中的年味來說,不僅僅是大魚大肉的豐盛,還有這貌不驚人的大頭菜,脆爽的口感和香濃的味道,成為提味生活的點睛之筆。
襄陽大頭菜又名孔明菜、諸葛菜,是咱們襄陽的傳統名吃,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
歷經千百年,大頭菜的醃製方法仍然保持著傳統的「三醃五滷六曬」。歷經10月磨礪,大頭菜才變得鮮脆可口、色澤紅潤。
大河紅魚
大河紅魚來自襄陽人的母親河——漢江,因身體呈紅色,當地人便把這種鯉魚稱為紅魚,並附以吉祥喜慶之意。
大河紅魚肉質緊實,內藏「黃金」(即魚籽),魚肉口感細膩,魚籽飽滿營養,多吃對人體有益,是宜城人最鍾愛的美味之一。
不僅是宜城,在襄陽,紅魚也是相當受歡迎的。尤其是過年的時候,紅魚便成了飯桌上的必備佳餚,一來有「年年有餘」之說,二來取紅魚吉祥紅火之意。
臘肉粑粑
襄陽有製作臘肉的傳統,臘肉粑粑便是眾多臘肉製作手法中最講究、口感最好的,不僅有著臘肉的薰香氣息,而且在麵粉的包裹下,經過一番煎炸,讓臘肉粑粑酥脆可口。
咬一口香脆溢油、肥而不膩的臘肉粑粑,還是一年四季的常備佳餚。在宜城,更有著「一吃到臘肉粑粑才知道要過年」的說法。
爆炒河蝦
不需要任何去腥提鮮的作料,只須將河蝦放入油鍋中大火翻炒,再撒上一把蔥段,便可出鍋呈桌了。
這種依漢水而居的河蝦,殼薄肉厚,有著鹹香脆的特性,雖沒有油燜大蝦的名氣和「霸氣」,但卻是襄陽人過年少不了的美味。
醬爆黑豬肉
醬爆黑豬是襄陽穀城的特色美食。黑豬肉來自當地放養的野生黑豬,由於生長期長且運動量大,這種豬肉的肉質跟市面上的豬肉大有不同。不僅瘦肉多,而且肉香純正,口感更佳。
在襄陽,殺年豬就意味著春節將近。在農村,家家戶戶殺年豬還有著宴請鄰居親友的習俗,以此與大家分享一年的收成,迎接春節的到來。而這也正是襄陽人對春節共同的記憶。
襄陽纏蹄
襄陽纏蹄是襄陽獨有的美食,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這種做法了。
製作精細、色澤紅潤、肥而不膩的襄陽纏蹄,可與金華火腿、宣威火腿媲美,也是襄陽年桌宴上的主角。
襄陽不僅有好吃的,
還有好玩的!
唐城
古隆中
鹿門山
九路寨
楚桑絲綢文化博覽園
唐梓山
無量臺
漢城
水鏡莊
龍王峽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米公祠
五道峽
李宗仁司令長官部舊址
白水寺
香水河
九天玄女
2019年"我的襄陽老鄉"
微視頻徵集活動又啟動了!
徵集時間
即日起~2月28日
徵集內容
大家可以拿起手機錄製一段30秒以內的"微視頻",可以是本地人對身在外地的家人朋友的祝福和思念,也可以描述襄陽的發展現狀,呼喚外地親友回到襄陽發展。
對於參與活動的老鄉們,
主辦方也為大家準備了豐厚的禮品,
一份大禮包就是一份家鄉味道。
牛肉麵、襄味鍋巴、大頭菜
多少老襄陽人兒時的回憶
襄陽人無論走到哪裡
都不會忘記
參與《我的襄陽老襄》第二季活動的朋友
微視頻作品一旦採用將有機會獲得
價值88元襄味大禮盒一份 !
圖文來源/ 襄陽之聲綜合、有數青年、襄陽旅遊、品樊
編輯/楊霞
版權/歸屬襄陽廣播電視臺襄陽之聲所有,其他公眾微信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使用相關內容
聯繫電話:3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