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清朝興起,對這段歷史,每一位愛好歷史愛好者都有自己的解讀。到底明朝為什麼滅亡,薩爾滸戰役失敗論,小冰河期論,瘟疫論,崇禎太傻論,東林黨人賣國論,少不了罵明朝晚期土豪的腐敗。但是以上種種都是其中的原因,在盤根錯節的東亞歷史中,明亡清興鼎革時期,我們忽視了一個東亞國家的動向,就是日本。
日本對推動明亡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
在明朝的時候,日本的倭寇問題一直騷擾著大明。雖然戚繼光等人,抗倭寇的成功,但明朝的海盜問題,最後並沒有很好的解決。與日本還有關係的,就是幫助朝鮮對抗日本的大戰,此戰雖然明朝大勝,將剛統一的日本軍隊打了一頓,但是也間接的讓其他人看到了明朝的衰退。
而這個人,就是清朝建立者努爾哈赤,他在參與明朝和日本,在朝鮮的戰爭期間敏感地發現,明朝的外強中乾,由此,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野心,但是當時的努爾哈赤野心再大,也最多是獨立出來而已,沒想到自己會去取代強大的明朝。
由此我產生了很多疑問,是什麼推動了清朝最後代替了明朝呢?
某天,終於在天涯上看到一個帖子,用很新的角度,寫了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正好對應我產生的疑惑,明亡清興多少事。
書中由努爾哈赤童年開始寫,作者以第一人稱角度,去對努爾哈赤做了鋪墊。童年的痛苦,讓小小的他開始有了復仇的欲望,接下來,他利用了李成梁的勢力,讓自己得到了統一建州女真的機會。而當明朝發現問題嚴重性的時候,已經是難以收拾局面了。
而書中的歷史,在畫風一轉,將我帶到了被忽視的日本,由於日在戰國時代,開始硝煙四起,而作者由於,豐臣秀吉的流浪生涯,織田信長時代下的豐臣秀吉,織田內亂,臣秀吉統一日本,侵略朝鮮的準備工作,朝鮮國土的淪陷,第一次入朝作戰,中日議和,第二次入朝作戰。
徐徐地展現了一幕中日對決的畫面,讓我讀到了那個時代的金戈鐵馬,也看到了明朝的衰敗。
而最後的高潮,就是作者寫到了著名的薩爾滸之戰,這次明朝主力的葬送,直接或者間接導致了明朝對清朝失去了控制力。
其中的細節動人,很多的故事分享,特別不是論文體和記敘文的寫法,語言非常幽默,讀起來一點也不累,偶爾看幾章不會覺得太累,讓人比較容易產生認同感。確實比乾巴巴讀歷史強了很多。但是第一冊就此開始收尾。讓人覺得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