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賠遭遇「踢皮球」,個人信息被精準洩露……網購保險的坑到底有多...

2020-12-24 騰訊網

「幾百塊搞定父母幾百萬保障!」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推銷水滴百萬醫療險的視頻,語言極具煽動性。去年9月,青島市民王女士在水滴保險商城為自己買了一份百年康惠保重大疾病保險,並提交了全套的體檢報告。

今年4月,王女士在例行體檢中查出甲狀腺惡性腫瘤,立即做了手術。隨後,王女士申請理賠,卻被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不實告知」為由整案拒賠。在多方投訴維權的過程中,王女士接到陌生電話,問她是否有保單被拒賠,說可以代為理賠,但需要一筆費用。「對方怎麼知道我有保單被拒賠了?」王女士意識到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被精準洩露了。

兩份保單拼出50萬重疾險

去年,王女士得知幾位同齡的親朋好友出現健康危機,決定未雨綢繆,給自己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以減輕獨生女將來贍養老人的負擔。

那時候,網上經常有推銷水滴百萬醫療險的視頻,王女士被視頻中的煽動性語言所感染,於去年8月在跳轉的連結上買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險,期限是一年。

隨後,水滴保險客服人員主動添加王女士微信。經過對方20多天轟炸式推銷,王女士決定買一份高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險。

水滴保險客服人員告知,因為王女士年齡已經超過45歲,一家保險公司最高保額只有30萬元,建議她在兩家保險公司各投一份重疾險,保額加起來總共50萬元。

「我當時質疑過兩份保單,擔心以後出險理賠麻煩,但客服人員一直解釋,由於年齡問題、網絡監管反洗錢等,只能出兩份保險合同,有問題他們會妥善解決,保證理賠無憂。」王女士說。

投保之前,王女士按照水滴保險客服人員的要求,提交了健康體檢報告,並回答了核保人員的提問。針對體檢報告顯示的健康問題,水滴保險客服人員讓王女士去體檢中心複查了血壓、拍攝了胸片。

經過多番審核後,去年9月,王女士按照水滴保險客服人員的電話指引,在「水滴保險商城」APP上一步步選取險種、填寫投保信息、繳納保險費用。

王女士在百年人壽購買的重疾險保單顯示,100種重疾可以賠付30萬保險金

幾天後,王女士收到兩份紙質保險合同。一份是弘康人壽的多倍保重大疾病保險,保額20萬元,另一份是百年人壽的康惠保重大疾病保險,保額30萬元。其中,弘康人壽的保險單下方註明代理機構是保多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患癌後30萬保額遭拒賠

今年4月,王女士在單位組織的例行體檢中,查出甲狀腺惡性腫瘤。身體一向比較健壯的王女士,對這個結果深感意外,為防止病情惡化,立即去醫院做了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

做完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的王女士承受著病痛

拿到全套住院材料之後,王女士撥打兩家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報案,並根據客服指導提交了相應的理賠資料,等待兩家保險公司審核。此後,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過與王女士協商,賠付了20萬元保額。

不過,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理賠過程卻讓王女士身心俱疲,箇中滋味一言難盡。接到報案後,百年人壽保險公司委託第三方調查公司找王女士當面取證,詢問2018年在某體檢公司的體檢情況及被保險公司拒保等問題。王女士答覆,投保時已經將體檢報告提交給水滴保險平臺,不存在被任何一家保險公司拒保的事項。「調查記錄是提前寫好的,調查員不問具體事實,設置的問題充滿套路和誘導,調查5分鐘就走了。」王女士說。

在等待賠付期間,百年人壽理賠人員多次電話聯繫王女士,要求她提交體檢報告。因為投保時已經提交過體檢報告,王女士讓理賠人員找水滴保險平臺要。百年人壽理賠人員稱,保險公司有理賠時效,為了儘快理賠結案,希望王女士將體檢報告發給他們。

為了儘快拿到理賠款,王女士將體檢報告通過微信發送給理賠人員。可萬萬沒想到,百年人壽保險山東分公司6月5日出具了《理賠決定通知書》及《理賠結案通知書》,以「不實告知」為由整案拒付,對保險合同做解約處理,並不退還保險費。

百年人壽以「不實告知」為由整案拒賠

百年人壽保險公司在理賠過程中的一連串操作,讓王女士氣憤難平。「投保前審核過程中,我把全套的體檢報告都發給水滴保險了,對所有的問題都如實告知,沒有任何隱瞞。」

保險公司與代理中介「踢皮球」

對於百年人壽的理賠決定,王女士難以接受,隨後向銀保監會投訴。

7月23日,王女士接到水滴保險商城客服電話,將詳細的投保及理賠情況做了描述。水滴保險商城客服人員答覆稱,保險合同跟百年人壽籤的,最終還是需要百年人壽來處理,他們會協調百年人壽儘快回復。

8月12日,百年人壽客服經理回復王女士稱,水滴保險沒將體檢報告轉交給百年人壽,讓她去找水滴保險處理,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百年人壽既然承認我提交過體檢報告,為什麼還要以『不實告知』為由拒賠?」王女士認為,水滴保險代理失職導致的後果不應由她來承擔。

8月19日,水滴保險客服人員給王女士電話回復稱,可以賠償一半保額,被王女士拒絕。「水滴保險中介與承保方百年人壽之間是怎樣的合作關係?賠償一半保額是依據什麼定的?」王女士滿腹疑惑,但雙方均未給出解答。

水滴保險商城裡展示了多款保險產品,首頁頂部承諾」大牌嚴選、高性價比、放心理賠「

10月19日,王女士收到銀保監會消保局的簡訊通知,稱保險理賠事項屬於民事糾紛,依法應當與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協商解決。經過多方投訴維權,問題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在近半年的保險理賠過程中,只要接到百年人壽保險公司的電話,我就心跳加速、渾身出汗,氣憤、無奈、失眠一直影響我的情緒。」王女士因患有甲狀腺疾病,內分泌紊亂,在與保險公司交涉的過程中,情緒比較激動。

更蹊蹺的是,在等待百年人壽山東分公司給予答覆期間,王女士接到一個歸屬地為濟南的電話。對方說,「你是不是有一份人壽保險被拒賠了?我們有辦法拿到理賠款,但是你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感覺對方對索賠穩操勝券,可是他怎麼知道我的保險被拒賠了?難道保險公司和代理理賠人員之間有合作?」王女士意識到,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被精準洩露了。

網購保險「水」有多深

在網上買保險固然方便快捷,但理賠過程中也容易出現糾紛,甚至遭遇「奇葩」拒賠,尤其是像王女士這樣通過保險中介機構買保險的。

點擊社交平臺上常見的「水滴籌」大病籌款連結,會自動彈出「水滴百萬醫療險」的推銷廣告,仔細觀察會發現,左上角有水滴保險商城與合作保險公司的Logo。

水滴保險商城裡的百年康惠保重疾險頁面

水滴保險商城,前身是「水滴保」,是水滴公司2017年5月推出的網際網路人身險嚴選商城,由水滴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原名「保多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註冊地在陝西省西安市)負責運營,與國內多家知名保險公司有合作。

打開「水滴保險商城」App,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保險產品,其中就有百年康惠保重大疾病保險。這款重疾險宣稱,可以保障185種疾病,60周歲前確診重疾賠付160%基本保額……「當時,我就是被這些『亮點』吸引了,才買了百年人壽的這款重疾險。」王女士說,患病和手術給自己帶來很大的痛苦,沒想到理賠更加糟心。

「保險中介代理銷售保險公司的產品,為了提高成交量,會刻意誤導投保人,甚至向保險公司隱瞞一些信息。」一位保險行業資深從業人士透露,保險中介代理費用有的高達首年保費的五六成,因此對於投保第一年就出險的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會找各種理由拒賠,或者將責任推給保險中介。

不過,根據《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處理管理辦法》第二條和第四條規定,消費者因購買銀行、保險產品或者接受銀行、保險相關服務與銀行保險機構或者其從業人員產生糾紛,並向銀行保險機構主張其民事權益的行為,應當由銀行保險機構負責處理。

「天眼查」信息顯示,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註冊地址在遼寧省大連市,是東北地區首家中資壽險法人機構,目前在山東省設有分公司。在風險提示中,百年人壽保險公司多次因「保險合同糾紛」而被他人起訴。今年8月,百年人壽因在保險銷售中存在不實陳述和誤導宣傳行為,被大連銀保監局罰款12萬元。

「很多保險公司考核賠付率,為了不影響業績,有的保險公司寧願讓投保人去法院起訴後再賠付。」山東琴島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大林認為,網絡投保的主要證據在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手裡,一旦發生理賠糾紛,消費者很難舉證。「網上告知的有些內容非常專業且字體很小,投保人無法全面閱讀,往往是在電話指導下點擊確認,理賠時反而被保險公司證明風險提示。」

記者:李紅梅

編輯:徐曉

校對:張軍

審核:鄭成海

相關焦點

  • 【來論】又見個人信息洩露 怎樣處罰才有效?
    媒體報導稱,常州大學懷德學院一位同學去江蘇省稅務局官網查看個人繳稅情況,意外發現發現同班30多名學生和其他年級的學生在江蘇宏鑫保險代理公司「被入職」。後據懷德學院統計,已經有2600餘名學生的個人信息遭到洩露,佔當時在校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 「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時還要那麼多理由?」旅遊出行保險的坑你踩過嗎?
    在各大出行服務平臺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一些出行保險如果真的像商家聲稱的那樣,取消可以賠付部分費用,那我覺得很有必要購買。」某消費者表示,但事實卻非常讓人失望,「當真的遇到問題時,卻發現『自己購買的保險』和『自己以為的保險』大相逕庭」。以「最高賠付90%房費」的酒店取消險為例,中證君在某在線出行平臺相關頁面並不明顯的圖標上,打開保險條款,發現只有遇到17種情況時,才可以申請賠償金額損失的90%。
  • 旅遊出行保險: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 為啥理賠時要那麼多理由?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時還要那麼多理由?」旅遊出行保險的坑你踩過嗎?超級黃金周來了,旅遊進入了旺季。在各大出行服務平臺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
  • 買旅遊保險是在坑錢麼? 旅行到底怎麼買保險?
    原標題:買旅遊保險是在坑錢麼? 旅行到底怎麼買保險? 中國護照越來越給力,很多人旅行「說走就走」!在機場發條朋友圈、微博,言語中透露著無限的自信與灑脫! 這讓需要上班的小僑羨慕不已。羨慕之餘,熱愛工作的小僑想給出行朋友們提個醒,旅遊有風險,記得買保險!
  • 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圓通快遞迴應
    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11月17日@圓通速遞 回應稱「堅決配合打擊涉及用戶信息安全的違法行為」超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每條信息出售單價約為1元據新京報貝殼財經報導,在由河北邯鄲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聯合邯鄲市永年區公安局成立的專案組近期偵辦的一起部督案件中,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
  • 網上買保險靠不靠譜?擔心無法獲得理賠?
    十多年前,當線上購物剛興起的時候,大家都不太敢去嘗試網購,害怕被坑,害怕收到貨後有問題難以退貨,而2020年的今天,網購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 同樣的,長期以來,廣大消費者習慣了在線下買保險,習慣找保險代理人推薦,習慣了紙質保單的模式。面對新興的網際網路買保險,顯得有點束手束腳。
  • 網購低價商品遭遇商家不發貨,刷單還是騙取個人信息?
    省會李阿姨非常喜歡網購,然而最近她卻遭遇了兩次買低價商品賣家不發貨不回復的情況,李阿姨只得無奈退款。對此有業內人士揭秘,有不良商家通過此辦法來刷單和騙取客戶信息。12月19日,李阿姨向燕趙都市報記者反映了自己的遭遇。
  • 七途徑洩露個人信息 火車票快遞該妥善處理
    我們的「個人信息」是如何洩露的省檢察院揭秘公民個人信息洩露路徑,過去7年171人因洩露個人信息被起訴26日,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案管部門通報,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新增設「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罪名後,江蘇檢察機關共受理該類案件
  • 40萬條快遞信息洩露,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如何做好保護?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在感嘆資訊時代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智能的同時,來自平臺、機構等諸多渠道造成的個人信息洩露成為當下人們對於自身信息安全方面更深層次的擔心。近日,圓通快遞因為「內鬼」洩露用戶個人信息上了熱搜。
  • 車險、個人醫療保險小額理賠提速快 平均理賠周期兩天以內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張文婷)為提升保險理賠速度,解決消費者理賠難等問題,近日保監會通報了2017年上半年保險小額理賠數據。數據顯示,車險小額理賠平均索賠支付周期為0.45天,同比提速48.28%;個人醫療保險小額理賠平均索賠支付周期為1.66天,同比提速14.87%。
  • 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還要那麼多理由
    在各大出行服務平臺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買時容易「誤操作」「一不小心手滑買了」「看訂單金額才知道買了」「買完之後後悔了」,在使用出行軟體時,你有沒有這樣「手滑」的經歷?
  • 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 為啥理賠還要那麼多理由
    在各大出行服務平臺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來源:某出行平臺APP截圖理賠「難於上青天」「對於商務人士來說,出行計劃變更的可能性還是挺高的。一些出行保險如果真的像商家聲稱的那樣,取消可以賠付部分費用,那我覺得很有必要購買。」
  • 李女士:「圓通快遞的件兒丟了 『客服』 理賠騙走1.2萬元」
    網購商品發現快遞包裹丟失,與快遞公司交涉後不久,又有自稱是快遞公司客服的人打來電話,以理賠的名義,通過支付寶騙走快遞收件人 1.2 萬元。近日,冰城的李女士遭遇了「快遞包裹」網絡詐騙。前些天,李女士帶家人在北京度假,得知自己網購的商品沒有按時限從江西省到達目的地,她便撥打負責該快件運送的圓通快遞公司客服 95554尋找快件,客服人員表示需要李女士耐心等待。
  • 電信詐騙追蹤 網購訂單易洩露一手信息每條賣7元
    高校信息洩露嚴重企業洩露個人信息不可小覷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網際網路技術發展至今,個人信息特別是身份證號、住址、電話等基礎信息,在流動過程中的多個環節均有不同方式洩露。「我們也許早就成了信息『透明人』。」一位網絡安全專家說。  「個人信息洩露嚴重的當屬高校。」
  • 訂票、就醫、網購 法官案說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
    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應該納入商家信用體系考評的重要內容。調查顯示,超過85%的受訪者接到過騷擾電話、簡訊等,遭遇過個人信息的洩露。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有明文規定,但現實中消費者個人信息權利受到侵害而提起訴訟的案件仍屢見不鮮。北京一中院結合近三年來審理的涉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典型案例,詳細解讀相關規定。
  • 網友投訴太平洋保險公司飛機延誤險理賠難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 王麗媛)「太平洋保險公司太欺負人,服務差,我購買飛機延誤險理賠被「踢皮球」了。」近日石家莊網友範女士聯繫到河北新聞網記者,講述了她前不久乘飛機去上海,購買飛機延誤險遭遇「理賠難」的事兒。
  • 網購「丟件」新騙局!成都女子1元買耳機 最後被騙4000元
    那麼,自己的購物信息到底是怎麼被洩露的?包裹顯示正在派送卻被「客服人員」告知壓壞了要賠償10多天前,鍾女士作為某電商平臺的新用戶,原本40多元的耳機,她僅花了1元便買下了。兩三天後,系統顯示耳機正在派送中,然而到了店鋪她並沒有收到自己的包裹,而是等來了備註為「物流快遞」的號碼來電。
  • 陳喬恩自爆手機號遭洩露,明星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已不是第一次
    2020年6月,女團THE9成員虞書欣在微博發文稱,自己的朋友圈內容被售賣,其從出道開始發的朋友圈,每一次都有人洩露,並且直言賺這種錢既沒有道德也沒有意義。2020年9月,包括吳磊、李晨、江映蓉等在內的多名藝人被曝航空裡程被盜刷,涉及用戶身份證號、手機號、帳戶密碼等多種個人信息。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0.5元/條,快遞信息可低價網購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丹 近日,圓通速遞迴應「『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一事稱,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洩。公司已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相關犯罪嫌疑人於9月落網。此事引發的關於個人信息洩露的討論仍在繼續。
  • 網購「丟件」新騙局:1元買耳機 被騙走4000元
    那麼,自己的購物信息到底是怎麼被洩露的?包裹顯示正在派送卻被「客服人員」告知壓壞了要賠償10多天前,鍾女士作為某電商平臺的新用戶,原本40多元的耳機她僅花了1元便買下了。兩三天後,系統顯示耳機正在派送中,然而到了店鋪她並沒有收到自己的包裹,而是等來了備註為「物流快遞」的號碼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