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起這麼一個畫面,母親給孩子每次愛哭愛鬧的時候,都會蒸上一碗雞蛋羹給小寶寶吃,聞到香氣寶寶就不哭了,嘟囔著要吃。很多時候,蒸雞蛋是很多家庭主婦的拿手好菜,因為食材簡單,烹飪過程又比較明了,所以很多新手開始烹飪的時候就吃了虧。以為這樣的很簡單,不就是把蛋打入碗裡,放到蒸鍋裡不就行了嗎?其實,蒸蛋也是很有技巧和步驟的,一旦哪個環節沒有做好,等來的就只能是乾巴巴的,而不是我們想要吃到的水嫩爽口的。
蒸雞蛋羹,不知道從何時起源,基本上和有蛋開始就開始烹飪了。它是一種很好的營養菜譜,能夠讓血氣不足的朋友充滿紅潤的光澤,也能讓不想吃飯的朋友多扒上幾口飯,對於愛挑食的朋友也能促進食慾,讓他能獲得比較均衡的營養。不僅吃下去好處多多,其口感也是眾人為之傾倒的原因。鮮滑爽口,入口即化,實在是上上美味。我見過很多人不愛吃其他的飯食,家裡人急得不得了,除了它似乎沒有什麼引起他的食慾,於是基本上天天都要蒸上一次,十幾年如一日,也沒見他身體有什麼異樣,感嘆它美味的同時,也讚嘆它的營養。
不得不說,它是特別有營養價值的。所以很多新手朋友,也包括不那麼熟悉的家庭主婦,他們烹飪的時候也是很猶豫,到底先哪一步,後哪一步,接下來要幹嘛才能讓蒸好呢,這都是他們的顧慮。我的老媽就教給了我很多烹飪雞蛋羹的技巧,每次按她的做法,出來的保證都是水水嫩嫩,光潔如新有光澤,看起來就特別有食慾,吃起來也是鹹香無比,這味道讓人流連忘返。
首先我們對這樣一種簡單的家常菜並不能掉以輕心,要謹慎對待,做好每個步驟,等熟練了就能夠隨心所欲了。我們要選擇好比較完美的雞蛋,不破殼,表層沒有什麼異樣。覺得OK就可以將蛋往碗邊緣磕一下,將其打入進碗裡,由於它是液態的,雞蛋殼裡部可能會殘留一點點,我們可以用手掏出來,這麼美味的食材可不能浪費一點。取一雙筷子,將蛋液均勻地打散,這個打散需要比較徹底,千萬不要按著摸個方向一直轉,而是要來回的滑動,這樣才能讓蛋液散的比較徹底均勻。
做好上一步就要加入一點點食鹽,這個食鹽一定要在這個時候放,不然後面放就不好了,此時均勻攪拌就能讓鹽分充分稀釋在每一個角落,這樣吃起來的時候才不會感到一邊有鹹味,一邊沒什麼感覺。將食鹽充分溶解在蛋液中後,接著我們就要倒入白開水了,千萬不要用熱水和冷水,熱水會將蛋液裡的營養物質破壞掉,而冷水則沒那麼乾淨並沒有涼白開那樣軟,所以這裡一定要倒入白開水。蛋液和涼白開的水量比例大概就是1:1.5的樣子,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因為涼白開的水量決定這齣來的蛋羹是否鮮嫩滑滑,太少了就會幹巴巴的,吃起來沒有味道,口感也差。倒多了則會全是水分,蛋羹就沒有那麼緊實,口感依然不好。所以我們要按照這個比例來配比。
將這些弄好後,就可以準備一個保鮮膜,如果有搭配好的蓋子就更好了,但是一定不能將沒有蓋好的蛋液直接放到蒸鍋裡,這樣蛋液的水分會被熱量通通蒸發掉,出鍋後不管倒多少水都是幹的。我們將保鮮膜蓋好後,還要扎幾個小孔,讓部分水汽能離開,沒有的話則會讓蛋羹上全是水,也是不好的。這樣弄好後就可以燒火蒸了,大概著四分之一個小時就能出鍋,出鍋後再地上幾滴香油會更加風味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