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大事:滬蘇通大橋開通後效益凸現、紹興鏡湖官渡大橋正式通車

2020-12-15 橋梁雜誌

01

滬蘇通大橋開通後效益凸現

據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統計,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7月1日通車以來「吸流」明顯,大橋日均流量達3.4萬輛,車流最高峰達4萬輛。大橋的開通一定程度緩解了熱門過江通道的通行壓力,其中蘇通大橋、江陰大橋日均車流量下降均超萬輛。

滬蘇通大橋自7月1日傍晚17時18分向社會車輛開放後,至當日24時,車流近萬輛。此後,車流量不斷攀升,2日全天大橋雙向流量達3.1萬輛,3日達3.5萬輛,周末流量進一步攀升,4日和5日分別為4萬輛和3.9萬輛,6日和7日則分別達到了3萬輛和2.9萬輛。(來源:江蘇經濟報)

02

紹興鏡湖官渡大橋正式通車

7月10日上午,紹興最大跨度斜塔斜拉橋——鏡湖官渡大橋正式通車。官渡大橋是目前紹興地區最大跨度斜塔斜拉橋,去年10月,大橋豎向轉體成功,填補了浙江省索塔豎向轉體的空白。它的建成通車,將大大方便鏡湖新區與紹興老城區之間的往來,成為鏡湖新區通往老城區的南北交通要道。

330米的官渡大橋主橋採用獨塔雙索麵斜拉橋,為半漂浮結構體系,塔身為橢圓拱形,向正南方傾斜,主跨的鋼箱梁由16對斜拉索連接到主塔頂端,這些拉索不僅作為結構構件,更作為一種幾何導向,給人一種昂揚向上運動的意象。70米高的斜塔把官渡大橋定位成一個不對稱的平衡體系,賦予了該橋一種新的內涵,成為了鏡湖新區開發建設奮勇爭先的一種象徵。步行於橋上,傾斜的橋塔引領行人的視線逐漸向上,自然領略昂然脫俗的心境。官渡大橋造型別致,構思巧妙,是鏡湖新區文創休閒板塊核心濱水區又一標誌性景觀。(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03

宜昭高速洛澤河特大橋中跨順利合龍

7月11日,宜昭高速一期工程(彝良海子至昭通段)洛澤河特大橋首個合龍段澆築完成,大橋中跨順利實現合龍。

洛澤河特大橋是宜昭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位於彝良縣角奎鎮新場社區。大橋橫跨洛澤河,全長1336米,由「T形梁引橋+連續剛構主橋+T形梁引橋」組成,其中主橋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梁,左右幅共55跨,引橋採用40米預製T梁,大橋全橋共有35個空心薄壁墩,其中有三個橋墩墩身超過100米,最高橋墩設計墩高為119米,屬於超高空施工,安全風險極高。為了確保高墩施工安全,項目部對高墩施工採用液壓爬模施工工藝,這樣不但提高了墩身施工效率,而且確保了墩身施工安全。

本次合龍段是大橋連續鋼構主橋的中跨部分。中跨合龍,標誌著大橋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宜昭高速公路,為雲南省級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通車後,將改寫彝良縣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彝良縣城到昭通用時將由原來的1個半小時縮短至40分鐘,對加快改善滇東北地區交通條件,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加快川滇兩省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來源:昭通高速)

04

文泰項目葛溪大橋雙幅合龍貫通

7月10日凌晨,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葛溪大橋右幅1號橋中跨順利實現合龍,標誌著大橋實現雙幅貫通。

葛溪大橋全長619米,主橋上部結構採用55+100+55m預應力混凝土波紋鋼腹板連續鋼構,與傳統混凝土腹板相比,具有自重輕、造價低、耐久性好、低碳節能優點。在懸臂施工採取異步掛籃施工方法,與傳統的菱形掛籃懸臂澆築方法相比,異步掛籃充分發揮波形鋼腹板材料的使用效率,節省工程造價。同時,掛籃結構形式由懸臂結構轉換為簡支體系,施工安全性顯著提高,掛籃自重可減輕60%以上,該工法可顯著提高施工效率,每個標準節段可以節省工期2—3天。

文泰高速作為2020年底浙江省陸域「縣縣通高速」的關門工程, 截至7月10日,已累計完成投資86.67%,總體形象進度91.93%,除洪溪特大橋外,全線已實現基本貫通,計劃7月底文泰高速全線實現雙幅貫通。(來源: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

05

京瀋高鐵北京段跨五環大橋精準就位

7月10日,京瀋高鐵北京段控制性工程——跨五環大橋精準就位。接下來,大橋將進入橋面混凝土鋪裝層施工階段,為後續京瀋客專鋪軌創造條件。

該工程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北五環,採用鋼桁梁橋上跨五環路,橋長100米,高13米,重1896噸。頂推上跨北京市五環路,車流量大;同時鄰近既有東北環線鐵路,最近距離僅有5米,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大橋採取「旁位整體拼裝,整體滑道及超長導梁特殊設計,一次性頂推拖拉就位」的施工方案。運用BIM技術,建立信息模型,對頂推施工工藝進行了模擬;建立了結構受力分析模型,對頂推工況進行受力分析計算,確保了結構安全。在頂推過程中,對導梁、鋼梁及臨時結構布置了29個應力監測點,實時監測橋體的受力和變形狀況。

據悉,京瀋高鐵跨五環路大橋是京瀋高鐵北京段的控制性工程,橋體順利就位後,為後續鋪軌創造了條件。京瀋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哈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線全長698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京瀋高鐵預計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北京至瀋陽的旅行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左右。(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紹興鏡湖官渡大橋通車!
    7月10日上午鏡湖官渡大橋正式通車了!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鏡湖官渡大橋竣工通車鏡湖新區通往紹興老城區新增一條南北主要通道作為鏡湖新區官渡路北延伸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官渡大橋全橋總長大橋造型別致,構思巧妙,也為鏡湖新區文創休閒板塊核心濱水區增添又一標誌性景觀。官渡大橋主橋是目前紹興地區最大跨度獨塔雙索麵斜拉橋,主跨的鋼箱梁由16對斜拉索連接到主塔頂端,塔型柔美大方,與周邊環境及既有橋梁相互映襯。官渡大橋西側為鏡湖直江景觀公園,東側為鏡湖核心商住區。
  • 紹興最大跨度斜塔斜拉橋 鏡湖官渡大橋通車
    ——鏡湖官渡大橋正式通車。官渡大橋是目前紹興地區最大跨度斜塔斜拉橋,去年10月,大橋豎向轉體成功,創造了「省內豎向第一轉」的記錄,填補了浙江省索塔豎向轉體的空白。它的建成通車,將大大方便鏡湖新區與紹興老城區之間的往來,成為鏡湖新區通往老城區的南北交通要道。
  • 官渡大橋,通車!
    官渡大橋,通車!今天上午,鏡湖官渡大橋竣工通車,鏡湖新區通往紹興老城區新增一條南北主要通道。大橋造型別致,構思巧妙,也為鏡湖新區文創休閒板塊核心濱水區增添又一標誌性景觀。
  • 南通:滬通長江大橋或正式定名為「滬蘇通長江大橋」,你怎麼看?
    最近,南通人翹首以盼的關於滬通鐵路通車的消息不斷刷新著每一個南通人的眼球,滬通鐵路於2014年3月開工建設,經過6年多的施工建設,滬通鐵路沿線的各項工程也均已進入掃尾階段,自4月份鐵路全線開展聯調聯試以來,經過2個月左右的檢測、調試和試運營,如今各項通車前的準備工作業已準備就緒,滬通鐵路正式通車也已進入倒計時
  • 滬通鐵路運營日期依舊撲朔迷離!滬通長江大橋或延期到10月開通?
    南通以及蘇中蘇北地區居民無不熱切盼望滬通鐵路以及滬通長江大橋早已開通,原本有消息說7月份開通,後來說是9月,現在又傳出是10月。滬通長江大橋最新的消息源是「如皋發布」,原文題為《通皋大道正式復工!計劃2020年10月與滬通大橋同步建成通車!》,提及通皋大道通車的時候,與滬通大橋通車時間進行了捆綁。
  •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開通:擴大長三角經濟版圖
    肖 勇 趙亞玲攝7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開通運營,縮短了上海與南通及蘇北地區的時空距離,將有力助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隨著滬蘇通鐵路開通運營,這一難題終於得到解決。7月1日上午10時,南通西站站前廣場彩旗招展、鑼鼓喧天,喜迎滬蘇通鐵路開通後來自四面八方的首批乘客。不遠處的進站口,乘客們正秩序井然地排隊,興致勃勃地打算體驗首發之旅。「這是南通人的大喜事,我們盼了好久,迫不及待想上橋看一看。」
  • 滬蘇通長江大橋日均3.4萬輛車 蘇通大橋和江陰大橋壓力得到緩解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7月1日正式開通。大橋日均汽車流量已達3.4萬輛,周邊蘇通大橋、江陰大橋等過江通道的交通壓力得到緩解。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7月1日下午5時18分向社會車輛開放後,至當日24時,汽車流量已近萬輛。此後,車流量不斷攀升。
  • 迷你滬蘇通大橋登上滬蘇通高鐵
    10月6日,現代快報+·ZAKER南京「坐著高鐵看中國·八天八線八大高鐵直播間」大型融媒體行動,帶著大家走進「一線串起百強縣——滬蘇通高鐵直播間」。一直關注直播的火車迷發來他實探並手繪的滬蘇通鐵路線路圖,中鐵大橋局送來一架精緻的滬蘇通大橋模型,綜合交通專家季模生動解讀,百萬網友在鏡頭前通過迷你版的「滬蘇通」了解這條長三角網紅線。
  • 橋梁大事:五峰山長江大橋通車運營 獨石特大橋雙幅貫通
    01世界首座高速重載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正式通車連雲港至鎮江高速鐵路淮安至丹徒段於12月11日開通運營,世界首座高速重載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將正式通車。連鎮高鐵縱貫江蘇省南北,北起青島至鹽城鐵路董集站,向南與徐州至鹽城高鐵在淮安交會,經高郵、揚州等地,跨長江後接入上海至南京城際鐵路丹徒站。線路全長304公裡,其中董集至淮安段已於2019年12月16日開通運營。
  • 以長三角三座城市之名,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大名」定了
    6月21日,記者從江蘇省鐵路辦獲悉,關於新建通滬鐵路跨江大橋的正式命名文件已下,這座連接南通和張家港兩地,承載著南通至上海通滬鐵路一期工程的長江大橋「大名」確定為「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這也是江蘇首座融合了長三角三地地名的跨江大橋。這座大橋叫什麼?
  • 以長三角三座城市之名,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大名」定了!
    滬通大橋?通滬大橋?張家港大橋?現在,關於江蘇即將通車的這座長江大橋的命名之爭可以叫停了。  6月21日,記者從江蘇省鐵路辦獲悉,關於新建通滬鐵路跨江大橋的正式命名文件已下,這座連接南通和張家港兩地,承載著南通至上海通滬鐵路一期工程的長江大橋「大名」確定為「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這也是江蘇首座融合了長三角三地地名的跨江大橋。
  •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直接對標港珠澳大橋,長三角城市群來了
    就在昨天(6月21日),江蘇省鐵路辦下了文件,新建的通滬鐵路跨江大橋正式命名文件已下,這座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的重要橋梁,最終被命名為「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據悉,這是江蘇第一座用了三個地名簡稱的跨江大橋。
  • 夜幕下的「彩虹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亮燈靜候通車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30日晚,通車前夕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全橋亮燈。 泱波 攝 中新網張家港6月30日電 (記者 朱曉穎)30日晚,通車前夕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全橋亮燈。通車前夕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宛若黑夜中點亮的「彩虹橋」。 泱波 攝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北起江蘇南通,南至江蘇張家港。其公鐵合建跨江正橋全長5827米。主航道橋主跨1092米,為國內最大跨度斜拉橋,也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 30日晚,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亮燈靜候通車。
  • 滬蘇通鐵路通車 南通至上海只需1小時6分鐘
    省政府6月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7月1日開通運營。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是繼南京長江大橋之後我省第二座公鐵兩用大橋,將結束長江南京下遊沒有鐵路過江通道的歷史,有力提升跨江融合發展能力。
  • 橋梁大事:滬通長江大橋432根阻尼器安裝完成 舞水灣灘特大橋合龍
    01滬通長江大橋432根阻尼器安裝完成經過半個月的連續作戰,5月16日上午,滬通長江大橋上的432根永久阻尼器全部安裝完成,轉入全橋亮化景觀工程作業施工,這也意味著離大橋通車越來越近了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是一座雙塔五跨三索麵斜拉橋,作為大橋的主要受力結構,全橋共有432根斜拉索,每根斜拉索都需要安裝2個減震器和1個永久阻尼器。今年5月1日,施工單位開始更換安裝永久阻尼器。為了解決這「1毫米」的精度問題,工人們創新了施工工藝,並且克服重重困難,堅持24小時作業。
  • 河南官渡黃河大橋正式通車!這類車暫時不能通行
    大河交通今天10月16日,隨著被譽為「黃河第一跨」的官渡黃河大橋正式通車,省會鄭州和豫北重鎮新鄉之間又多了一條跨越黃河天塹的往來快速通道,鄭新兩地間黃河公路大橋增至;12.G45開封黃河大橋;13.S213開封黃河大橋;14.G106線東明黃河大橋;15.德商高速公路鄄城黃河大橋;16.官渡黃河大橋省內已通車黃河大橋25座,多座還在建設之中10月16日上午,大河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官渡黃河大橋南端,設有收費站,收費站單側有9個ETC車道+3個人工車道,共12個車道。
  •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車輛通行如何收費?
    1日下午5點18分,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對外「營業」。數據顯示,截至2日下午2點,雙向過橋車輛已達3.5萬輛,各項運行指標基本平穩。不少市民關心車輛通行如何收費?記者了解到,大橋部分按車類型分類計次收費,9客及以下小客車費用為30元;南北接線設置三興、南通西、平潮北三個匝道收費站,按通行裡程收費。大橋核定收費年限為25年,自通車之日起執行。江蘇交通控股公司方面透露,滬蘇通大橋採取封閉式收費管理,實行全國「一張網」聯網收費,依託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技術,通過在大橋兩端設置ETC門架系統,實現對通行車輛計費。
  • 官渡黃河大橋正式通車,鄭新融合再添新通道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 邵可強 文 張琮 攝影10月16日上午,滔滔黃河之上,隨著被譽為「黃河第一跨」的官渡黃河大橋正式通車,鄭州新鄉兩地之間的黃河天塹再多一條通途。至此,鄭新兩地間黃河公路大橋增至4座。
  • 【南通早七點】滬蘇通大橋「名片」揭開神秘面紗
    與此同時,隨著近期多條新線相繼開通,全國鐵路實施三季度列車運行圖,鐵路客貨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美國將部分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我外交部1日宣布反制措施,要求美聯社等4家美國媒體駐華機構7日內向中方申報相關書面材料。
  • 滬通大橋通車倒計時,四個城市爭了很久的橋名也終於揭曉
    滬通長江大橋(工程名)總投資超過150億元,大橋北起南通市通州區,南至蘇州張家港市,全長11.072米,是全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斜拉橋,主跨度1092米。近日,大橋開始系統亮燈調試,預計6月30日具備通車條件,7月1日正式通車,滬通鐵路同步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