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交通今天
10月16日,隨著被譽為「黃河第一跨」的官渡黃河大橋正式通車,省會鄭州和豫北重鎮新鄉之間又多了一條跨越黃河天塹的往來快速通道,鄭新兩地間黃河公路大橋增至4座。
據河南省相關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河南境內已通車黃河大橋25座,多座大橋還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
黃河河南段已建成的16座黃河公路橋梁分布示意圖:1.G209線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2.S247南村黃河大橋;3.小浪底壩區交通橋;4.S245小浪底黃河公路大橋;5.G207線洛陽黃河公路大橋;6.G55洛陽吉利黃河公路大橋;7.S237南河渡黃河公路大橋;8.S87桃花峪黃河大橋;9.G107線鄭州花園口黃河大橋;10.鄭州公鐵兩用橋;11.G4鄭州劉江黃河大橋;12.G45開封黃河大橋;13.S213開封黃河大橋;14.G106線東明黃河大橋;15.德商高速公路鄄城黃河大橋;16.官渡黃河大橋
省內已通車黃河大橋25座,多座還在建設之中
10月16日上午,大河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官渡黃河大橋南端,設有收費站,收費站單側有9個ETC車道+3個人工車道,共12個車道。
據現場收費站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橋只允許小型客車、中型客車(19座及以下客車)通行,收費標準是:9座及以下微型小型客車收費15元/車次,10座至19座中型客車收費30元/車次。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載貨類機動車禁止通行。
官渡黃河大橋項目是國道107東移的咽喉工程,於2016年9月27日開工。因大橋位於官渡之戰古戰場,故該橋被命名為官渡黃河大橋。項目起於新鄉市原陽縣陽阿鄉,止於鄭州市中牟縣萬灘鎮。路線全長31.775公裡,按一級公路建設標準設計,總投資39.1億。其中,黃河特大橋全長7377米,雙向8車道是目前河南省幹線公路最寬的大橋橋面,設計時速100公裡。
官渡黃河大橋是國內首座將體外預應力技術應用於大規模連續梁的特大橋,該橋為長聯寬幅懸臂現澆預應力橋,其中體外預應力的運用是目前同類橋梁中,國內根數、噸位最多的特大橋。
據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士介紹,加上16日通車的官渡黃河大橋,目前河南省內已有建成通車高速公路橋7座,普通公路橋9座,共計16座已通車的黃河公路大橋,另有鄭焦黃河大橋、孟州黃河大橋等多座黃河大橋在建。
這些黃河大橋,不少設計工作由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該院總工程師劉東旭說,除了這些公路大橋,河南省境內還有不少鐵路跨越黃河,如果加上這些,目前,河南省境內已通車黃河大橋總量達25座。
「黃河的橋」特別策劃系列報導
10月16日,設計時速達100公裡的官渡黃河大橋正式開通,值此可喜可賀之際,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黃河大橋建設單位及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等相關部門採訪得知,河南境內的黃河大橋,堪稱中國近現代橋梁史的百科全書,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得益於黃河大橋建設加速度,黃河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發展。
今天開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推出「黃河的橋」特別策劃系列報導,為您講述自帶流量的一座座黃河大橋,怎樣一次又一次「刷新流量」,助力黃河兩岸飛速發展,給百姓帶來無盡驚喜與福祉。
滔滔黃河,奔騰不息。橫跨波濤之上的黃河大橋,就如同滔滔黃河的金腰帶,也如同一條條騰飛的巨龍,讓天塹變通途,給兩岸人民帶來了無盡福祉。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