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姓氏,但是你知道你的堂號嘛?這裡告訴你怎麼查自己堂號

2020-12-14 騰訊網

  現在每個人都有姓,在這個人口多到爆炸,同名同姓漫天飛舞的時代,我們很難從名字分清楚兩個同姓的人是否是堂親。但是這個事在古代還是比較容易的,為什麼呢?

  其實不是僅僅因為古代人少,主要原因是古代人起名字時候都根據自己堂號族譜來起,這樣同一姓氏、堂號、輩份的人很容易分清楚,如果有自己的清晰的字輩,那麼在外遇見符合自己族譜字輩的人那八九不離十就是堂親了。

  本來,這一做法是來自漢末時期,起先在上層士族中流行,後來隨著王謝堂前燕子,一起飛入尋常百姓家!

  漢末魏晉時代曾經出現盛極一時的士族,在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確立以後,直到科舉制度的大面積普及,士族才慢慢的退出政治舞臺,但是它的影響力依然深遠。士族大佬們為了彰顯自家的顯貴與特別,紛紛組織人力編寫自家的故事,規定自家的家訓,然後為了子孫便於相認,又編訂家譜傳世。為此發展出了郡望、堂號、族譜、字輩等等一些列的彰顯本族世系的衍生物。

  郡望,指的是一個郡裡面的望族,或者可以理解為旺,人丁興旺,家財興旺等等。來自於秦朝開始的郡縣制,漢朝時期便出現了郡望,一個郡裡面的比較出名的人譬如弘農楊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等。

  堂號則是進一步的細分法,同一個郡望姓氏因為人丁的繁衍就會有很多的分堂堂號,這些堂號的命名大多都是依照本姓祖上的一個典故來命名比如:王姓的三槐堂,來自於北宋王祜栽三棵槐樹語言子孫將來富貴的故事、楊姓的四知堂,來自東漢楊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絕收受賄賂的故事。孟姓的三遷堂來自於孟母三遷的故事。

  那族譜呢?族譜又稱作堂譜,宗譜!可以簡單理解是一個堂號之下全部人員的花名冊,這樣方便子孫之間的認識與集結。

  字輩就是制定的子孫後代起名字的字序。大多以四言五言詩或者對聯的形式傳世。唐朝時期韓愈就定過字輩。譬如清朝皇室的字輩是: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書法家啟功就是啟字輩!

  我們現在的人要是想查自家的字輩或者堂號郡望的,怎麼辦呢?或者不知道無存查起來,是不是沒有辦法了?

  其實,這個很簡單,根據自己的名字去查族譜或者說家譜、宗譜。然後順藤摸瓜的找,幾乎都能找到,前提是你家有家譜,堂號,已經郡望,如果一直沒有那鐵定查不到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輩分,那首先詢問父輩自己起名字是否根據族譜,如果是根據族譜起的,那麼找到族譜,順藤摸瓜的找下去就能查到,這個最容易。如果起名字不是按族譜,那就問一下父輩祖輩家裡是否有族譜,如果有的話也好辦,翻翻就知道,名字方面如果有正體字,不認識正體字,那就在查查字典。

  不是按族譜的詢問一下長輩,自己按族譜應該是那個輩分,然後在順藤摸瓜的查下去。就能找到自己字輩以及堂號。

  如果沒有族譜或者連長輩都不知道家裡是否有族譜,問一下長輩,他們是否知道族譜的事情,或者說是否知道你們的輩分。如果知道也好辦。

  如果很不幸,這一些都沒有,也就是說你現在找不到族譜或者你家裡長輩也不知道這個事,那麼鐵定是不能輕鬆的找到確切的自家世系了。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你姓氏的堂號和堂聯嗎?附100個大姓速查!
    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如李姓的「隴西堂」、王姓的「太原堂」、朱姓的「紫陽堂」、孫姓的「兵法堂」等。 堂號主要用於該姓氏家族的公眾物事與建築物,如家族廳堂、家譜名稱;家廟(祠堂)匾額、家族學校校名;以及紅白喜事、春秋祭祖時用的燈籠、祭幛等。
  • 「小譜說堂號」堂號一詞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後來,堂號成了名門望族一家的戶號,一般正廳門上都會有一塊匾,上面寫著「某某堂」,例如:吳昌碩祖家被稱為「三讓堂吳家」、瞿秋白祖家被稱為「八桂堂瞿家」等等。還有些文人,習慣給自己取一個堂號作為個人的「齋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藝名。
  • 領取你的姓氏堂號:每一個姓氏的家風,都體現在它的家族堂號上
    家風的凝聚,常體現在一些家族的堂號上。旋馬堂是李姓的堂號,體現的是廉潔家風,典出北宋名相李沆。李沆為官正直,生活清儉。他在京城封丘門內建宅院時,大廳門前只能讓一匹馬掉個頭,被稱作「旋馬家聲」。李姓後人遂以「旋馬」為堂號。
  • 【東海民俗】東海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 在此略述幾個 你知道自己的堂號嗎?
    堂號多為姓氏郡望,也有是姓氏分支的一個符號。舊時宗祠祭堂的匾額,過年時大門懸掛的紅燈籠上常見。堂號習俗多起自唐宋。現略述東海縣幾個大姓堂號:徐姓東海堂,世居東海,以東海堂為正宗。徐姓源於嬴姓。顓頊之後皋陶與其子伯益助禹治水有功,舜封伯益之子若木於徐國(都泗洪徐城,今稱半城),郡望和堂號稱東海。周穆王時徐國三十二世孫徐誕,是為徐偃王。
  • 什麼是堂號?它有哪些類型?看看你家是什麼堂號!
    堂號,本意是廳堂、居室的名稱。堂號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號。歷來每個姓氏、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堂號。
  • 姓氏堂號的幾大類型
    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號。堂號多用在族譜封面、祖廟橫額、店鋪字號、書齋及別墅堂名;也有在生活器具上,如:鬥、口袋、錢袋、箭袋上書某某堂記,用以區別姓氏。歷來每個姓氏、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堂號。堂號的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在中國宗法社會中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 中國百家姓排名,還有對應的堂號,你的家族是哪個堂號的?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了姓氏,並且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得延續。百家姓中有七成姓來源於洛陽偃師。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1月,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為全國前20大姓氏。
  • 潁川堂陳氏----你是啥姓氏?有堂號嗎?
    轉自《八珍果》的文章,是不是有想知道自己的姓氏堂號輩份的衝動?!
  • 姓氏堂號對照
    姓氏堂號對照2008-06-02 10:17     來源:中華姓氏譜牒網     編輯:賀晨曦姓 氏 : 堂 號 與 注 解   01.陳氏堂號:  05.李氏堂號:隴西﹝郡號﹞、燕樓,有一說謂﹕族人本姓理因避難以李子果腹倖免於難,仍更姓為李。唐朝有安姓因不恥安祿山而改姓李,也有因賜姓而姓李。明朝時,也有人不恥李自成而複姓理。武則天時,有王子謀反被改姓虺。
  • 客家人的姓氏堂號、堂聯大匯總!
    我們的祖先在中原地區,祖上多為官宦人家,十分注重門第,對家族的淵源和榮譽頗為珍重,各個姓氏家族都有一個基本固定的對聯,表示自己家庭的來源和家族榮譽或者家族的文化傳承。 客家姓氏堂號 廖姓:三洲世德,萬石家聲。
  • 古代的家族大多都有堂號,「堂號」是指什麼意思,有什麼用呢?
    古代的名門望族多有自己的堂號,布衣百姓在稱呼這一家族時,也常用「某某堂」來代替。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堂號有凝聚家族力量、訓誡子弟不忘家族之志的作用。 現在,堂號已不再是王公貴族的專屬,許多人家在營造新居時,也喜歡立一個匾額,上書自家的堂號。
  • 家譜中的姓氏堂號,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
    早期郡望的基本含義是以郡中望族為核心的血緣標誌,堂號則是由郡望進一步分衍而出的血緣概念,它最初僅指望族所居住廳堂的名號,後來才指以該廳堂為名號的家族。一般來說,堂號的產生比郡望晚,使用的範圍一般較郡望小,往往在一個郡空中有幾個堂號。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最近,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共兩百餘人與會,共同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我們這一代有幸共襄盛舉,所以,我認為我們很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以及在姓氏的背後,源遠流長的堂號和輩分,乃至最有價值的家譜。
  • 堂號:家族文化的代表
    以血緣關係命名堂號中國的姓氏文化,首先表現出來的社會心態就是對血緣關係的高度重視,不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一個或若干)堂號,而且有血緣關係的不同姓氏,也會使用同一堂號。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閩粵一帶洪、江、汪、龔、翁、方六個姓氏共同的一個堂號。據文獻記載,這六個南方家族,雖然姓氏不同,但卻是一個先祖所同一家族,追本溯源都是翁姓的後裔。
  • 客家鄉親,知道你家族的堂號是什麼嗎?小編我是西河堂哦.
    我們的祖先在中原地區,祖上多為官宦人家,十分注重門第,對家族的淵源和榮譽頗為珍重,各個姓氏家族都有一個基本固定的對聯,表示自己家庭的來源和家族榮譽或者家族的文化傳承。 廖姓:三洲世德,萬石家聲。- 堂號:世彩堂劉姓:彭城世德,祿閣家聲。- 堂號:彭城堂彭姓:商賢世德,宋史家聲。
  • 家族「郡望」及「堂號」的歷史由來
    因而郡望、堂號是研究姓氏文化,查證家世淵源必備的基本堂識。 這裡的郡望是指古代某一些姓(氏)長期聚居在一郡或數郡地域內產生突出聲望與影響的郡望。堂號則是家族(宗族)祠堂的名號,是家族的標誌。幾乎已知的絕大多數姓氏,都可以找到他們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關於郡望以及各種堂號的命名。注重祖籍、郡望,可說是華夏民族的一種傳統的心理。
  • 堂號是什麼?它是我們尋根問底必須先熟悉的一個符號!
    你說到堂號,有些人覺可能得很陌生,畢竟在現今的社會中已經不多見了。也許你不知道,過去的宗法制度就是由堂號姓氏族譜這三個共同構成的。堂號是中華民族尋根意識和祖先崇拜的體現,在歷史上許多名門望族都有自己家族的堂號!
  • 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
    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來源與變遷,中國人的姓氏淵源大多很為古老,假若沒有古書或舊譜的記載,後人就很難考究得清楚。從一姓到一國一家,不能不知曉自己根源來自何處,認清自己的姓氏來源,每套《家譜》都詳細介紹了自己姓氏源流,這樣才能世世代代承繼,也能將族系根緣流傳千百年。
  • 中華百大姓氏堂號表
    註:點擊表格內的藍色字「姓氏」查看我們可以發現姓氏、郡望之紛繁複雜。敦煌文獻中的姓氏、郡望材料還可以跟其他史書互證,如5.2052號《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一卷並序》說:「馬氏,承擷項之苗裔,緒伯益之後。」而《古今姓氏書辨證》卷二十六言:「馬,出自贏姓,伯益之後。」並且通過互證我們還知道了贏為姓、馬為氏,馬出自夜姓。
  • 「小譜說堂號」它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堂號來源你知道嗎?
    上古有八大姓氏:姬、姜、姒(si,四聲)、嬴、妘(yun,二聲)、媯(gui,一聲)、姚、妊(ren,四聲)。百家姓中的大部分姓氏都是從這八大姓氏中傳承衍生而來。這八大姓氏並沒有完全演化成其他姓氏從此消失,而是一直傳承下來,比如姚姓。作為上古八大姓氏之一,姚姓就是從舜帝傳承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