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中的姓氏堂號,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

2020-12-14 家譜背後的故事

家譜中的堂號與郡望的情況大致相同,大多數情況下,堂號所表示的意思是某一家族的出身非同一般,值得標榜和誇耀。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堂號與郡望僅是名稱來源上的不同,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多差別。

早期郡望的基本含義是以郡中望族為核心的血緣標誌,堂號則是由郡望進一步分衍而出的血緣概念,它最初僅指望族所居住廳堂的名號,後來才指以該廳堂為名號的家族。一般來說,堂號的產生比郡望晚,使用的範圍一般較郡望小,往往在一個郡空中有幾個堂號。

四知堂(來自百度,侵刪)

比如楊姓有一個著名的堂號「四知堂」,其中的「四知」源於東漢太尉楊震清白自守、拒絕饋贈的故事。

據《後漢書·楊震傳》記載,在楊震擔任荊州刺時,曾向朝廷舉薦過當地的名士王密。王密因此被朝廷啟用,不久還擔任了昌邑縣令。後來,楊震由荊州刺史轉任東萊太守,在赴任途中路過昌邑縣,受到王密的熱情款待。當天夜裡,王密懷揣10斤黃金,來到他下榻的地方,要以黃金酬謝他當年的知遇之恩。楊震一見,極不高興,說:「我當年是因為了解你的才能,才向朝廷推薦你,但你並不了解我。」王密見他推辭,便勸解說:「這只是我的一點心意,請你放心收下,沒有人會知道這件事。」楊震聽了更不高興,說:「這件事既然已經發生,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謂『四知』,怎能說沒人知道呢?」王密見他堅決不肯收,只好把黃金收起來帶走了。於是後來,楊震的子孫就把「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概括為「四知」, 稱自己的家族是楊氏「四知堂」,不僅紀念一身正氣、清正廉潔的祖先,還可以鞭策族人,效法其清白家風。

(圖片來自百度,侵刪)

再如張姓人的「百忍堂」,堂號來源和唐代人張公藝有關。史稱他九世同居共財,遠近傳頌。事情傳到唐高宗那裡,高宗親自前來探望。高宗向他詢問保守家業、和睦宗族的訣竅,他只寫了100多個「忍」字作為回答。唐高宗從中悟出了治國齊家的大道理,深為感動。此後,張公藝家族為了紀念這次有意義的探訪,便以「百忍」作為自己的堂號。另外,張姓人還有一個「金鑑」堂號,來源與唐玄宗宰相張九齡有關。史書記載唐玄宗有次接受群臣祝壽,其他人多獻奇異珍寶,只有張九齡獻上一部名為《千秋金鑑錄》的書籍。張九齡在書中詳細論述了古今興亡之道,意在規勸玄宗應在天下太平之時記取歷代興亡的教訓,居安思危。事後,玄宗對他這份禮品十分重視,還專門下詔進行表彰。此後,張九齡的族人也引以為榮,便以「金鑑」為堂號。

(圖片來自百度)

又如王姓人的「三槐堂」堂號,是為紀其祖先王祜。王祜在北宋初年任兵部侍郎,為勉勵子孫努力仕宦位登公卿,便在所住的庭院中栽植了三棵槐樹(槐樹在古代是公卿的標誌), 此後,其子孫果然實現了他的夙願。

所以,堂號很多時候是相關家族及其支派的歷史記錄,尤其是記錄那些非同一般的歷史,稱頌或誇耀祖先豐功偉績、科第功名、官號封爵,重溫曾經有過的輝煌,以勉勵後人繼承祖先事業,並將其發揚光大。

圖片來自百度(侵刪)

相關焦點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姓氏,據說最早起源於上古母系社會中部落的名稱,或其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其中一種說法是:主要用於辨別其部落中,不同的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而姓產生後,世代穩定相傳,而氏則隨著繼承的封邑,或者職位的變化而改變,所以就有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 你有姓氏,但是你知道你的堂號嘛?這裡告訴你怎麼查自己堂號
    其實不是僅僅因為古代人少,主要原因是古代人起名字時候都根據自己堂號族譜來起,這樣同一姓氏、堂號、輩份的人很容易分清楚,如果有自己的清晰的字輩,那麼在外遇見符合自己族譜字輩的人那八九不離十就是堂親了
  • 古代的家族大多都有堂號,「堂號」是指什麼意思,有什麼用呢?
    為了避免「沒文化」的嫌疑,知曉一些有名的堂號是十分必要的。 那麼,堂號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古人又是如何取堂號的呢? 所以,郡望從字面理解就差不多,是指某姓的先祖族,在一個古老的地方——郡,獲取了聲望,成為當地望族,此族的後裔念念不忘先祖榮光,不管後來遷徙到何處、發展得咋樣,都篤信本支的源頭就是那個郡的那個族,我們是根紅苗正。 不是所有姓氏都有郡望堂號,但至少百家姓前十五位的大姓均有。
  • 中華百大姓氏堂號表
    如李氏之起源,一說「出自帝擷項高陽氏之苗裔」,一說「指樹命氏」,又有「殷王武丁之派,隴西伯陽之苗」說,使人弄不清到底因何稱李氏。郡望又何嘗不是如此,單拿敦煌陰氏來說,在敦煌文獻中就提到三處:武威望、始平望、南陽望,到底敦煌陰氏是哪一望,必得下一翻考訂功夫才可。
  • 【家譜知識】|家譜中一定不能缺的兩個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編修家譜中, 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家訓和堂號。 家 訓 家訓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傳統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 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
    當傳統文化熱潮中的鄉愁超越了家鄉的一棵樹、一條河,而具有了諸如家風或者家譜這樣的文化外在,鄉愁便生了根,長出了靈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氏是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 【東海民俗】東海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 在此略述幾個 你知道自己的堂號嗎?
    四國有王,郇伯勞之」就是贊其威信。《說文解字》:「郇,文之昭也。」春秋時郇國被晉吞滅。失國後子孫不敢姓huan而改讀xun,後來還形成棄邑加草頭的荀姓。直到唐代宗時山西平陽府人郇漠「持笥精忠」獻二十個字,皇帝賜還讀huan。有些族譜將郇漠作為得姓始祖。故「廿字堂」成為郇氏堂號。宗祠楹聯:散財高節(西漢太原人郇越散財濟眾故事);持笥精忠(郇漠參奏故事)。
  • 姓氏堂號的幾大類型
    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號。堂號多用在族譜封面、祖廟橫額、店鋪字號、書齋及別墅堂名;也有在生活器具上,如:鬥、口袋、錢袋、箭袋上書某某堂記,用以區別姓氏。歷來每個姓氏、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堂號。堂號的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在中國宗法社會中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 池氏網:傳承家譜文化,通曉家譜中的29個專業術語!
    它產生的宗旨大致有三:   一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   二是顯示家族宗親的特點;   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   堂號包括郡王總堂號和自立堂號。
  • 中國百家姓排名,還有對應的堂號,你的家族是哪個堂號的?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了姓氏,並且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得延續。百家姓中有七成姓來源於洛陽偃師。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1月,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為全國前20大姓氏。
  • 客家人的姓氏堂號、堂聯大匯總!
    我們的祖先在中原地區,祖上多為官宦人家,十分注重門第,對家族的淵源和榮譽頗為珍重,各個姓氏家族都有一個基本固定的對聯,表示自己家庭的來源和家族榮譽或者家族的文化傳承。 客家姓氏堂號 廖姓:三洲世德,萬石家聲。
  • 姓氏堂號對照
    姓氏堂號對照2008-06-02 10:17     來源:中華姓氏譜牒網     編輯:賀晨曦姓 氏 : 堂 號 與 注 解   01.陳氏堂號:  05.李氏堂號:隴西﹝郡號﹞、燕樓,有一說謂﹕族人本姓理因避難以李子果腹倖免於難,仍更姓為李。唐朝有安姓因不恥安祿山而改姓李,也有因賜姓而姓李。明朝時,也有人不恥李自成而複姓理。武則天時,有王子謀反被改姓虺。
  • 李氏【隴西郡·澤王房】 堂號簡介
    堂號作為家族門戶的一種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堂號與姓氏的地望相關,或以其姓氏的發祥祖地,或以其聲名顯赫的郡望所在,作為堂號,亦稱「郡號」或總堂號。同一姓氏的發祥祖地和郡望不同,會有若干個郡號。如我李姓郡(望)號有:1、隴西郡:戰國時置郡,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至臨洮縣一帶隴西地區。
  • 家族「郡望」及「堂號」的歷史由來
    郡望與堂號,是我國漢民族姓氏中一種特殊文化現象。 「郡望」和「堂號」,是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內涵,是區分同一姓氏不同地域和識別親疏的主要依據,也是尋根問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線索。在較為正規的族譜中,往往在姓氏前面冠以郡望(地望),在姓氏之後標明堂號,使人一看便知該姓氏的起源發祥、支派族雖的基本脈絡。
  • 辛亥百年後的滿族姓氏與家譜
    姓氏是不同血緣集團相互區別的符號,不同的姓氏表示著不同的家族。滿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所以,滿族逐漸形成眾多的哈拉(姓氏)。 滿族姓氏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記載了646姓,又記譜外33姓,加起來有679個姓氏之多。 綜觀多音節滿族姓氏的來源,可分為三大類: 1、以地名為姓。
  • 什麼是堂號?它有哪些類型?看看你家是什麼堂號!
    堂號,本意是廳堂、居室的名稱。堂號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號。歷來每個姓氏、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堂號。
  • 「小譜說堂號」它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堂號來源你知道嗎?
    上古有八大姓氏:姬、姜、姒(si,四聲)、嬴、妘(yun,二聲)、媯(gui,一聲)、姚、妊(ren,四聲)。百家姓中的大部分姓氏都是從這八大姓氏中傳承衍生而來。這八大姓氏並沒有完全演化成其他姓氏從此消失,而是一直傳承下來,比如姚姓。作為上古八大姓氏之一,姚姓就是從舜帝傳承而來。
  • 你知道你姓氏的堂號和堂聯嗎?附100個大姓速查!
    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如李姓的「隴西堂」、王姓的「太原堂」、朱姓的「紫陽堂」、孫姓的「兵法堂」等。 堂號主要用於該姓氏家族的公眾物事與建築物,如家族廳堂、家譜名稱;家廟(祠堂)匾額、家族學校校名;以及紅白喜事、春秋祭祖時用的燈籠、祭幛等。
  • 存世中國家譜共有608個姓氏 陳姓家譜最多達2990種
    據上海圖書館研究員王鶴鳴在《中國家譜通論》中介紹,古往今來,由於大量家譜的亡軼,中國家譜的姓氏已難以統計。目前已知的存世中國家譜裡共有608個姓氏,其中單姓552個、複姓56個。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是我國宋代編纂的一部對後世產生重要影響的《百家姓》,其中共收錄了440個姓氏。
  • 潁川堂陳氏----你是啥姓氏?有堂號嗎?
    轉自《八珍果》的文章,是不是有想知道自己的姓氏堂號輩份的衝動?!